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

朱由校自己想来都有些可悲,自己作为这个王朝的主人,却跟个囚犯一样,到现在才有机会出来放风。

但这次放风却是他不愿意的,因为他现在就像是个木偶一般被各种礼仪束缚得半点自由都没有,街道被垫上了厚厚的黄土,两边的商店也都被强制关门,百姓们也都是呆如木鸡的跪在两边,没有半点平时的市井气。

朱由校自己也不能走下去随便抓住一个百姓问他吃不吃的饱,穿不穿得暖。

因为,如果他现在要是有一个不雅的举动,到仪式结束后,就会有一大帮吃饱了没事干的御史言官弹劾他这个君王。

这就是大明皇帝与那什么大青国酋长不一样的地方,大明的御史言官们喜欢找皇帝的茬,而大青国的御史言官可不敢找皇帝的茬,除非他不想要脑袋。

不进一粒米,不吃一片肉,从凌晨开始到现在,就这么一直饿着,为的就是这个祭天仪式,朱由校算是明白正德帝当年为什么讨厌这群文官了。

从西周以来,每一个封建王朝就有祭天的仪式,重复华夏衣冠的大明王朝对这个更是执着。

朱由校作为这个国家的主人,皇权的象征,也不敢违拗,虽然腹中空空如也,但他也只能忍着。

兵部左侍郎卢象升和东厂提督王承恩一前一后的挨着朱由校的龙辇,而在他们与朱由校之间则是各有五十人的京营兵马,只是这一百人京营兵马却与礼部右侍郎王继谟昨日所选的那兵马不一样。

王继谟也瞧出了这一点,忙急匆匆走到卢象升一旁:“建斗兄,这是怎么回事,护卫陛下的兵马怎么平白无故的多出了一百人。”

“柔德兄莫急,这都是那王公公支的招,他昨晚硬说陛下安危要紧,只要一百户不够,非要再添一百户,下官刚刚履职京营,诸事还不顺手,少不得只能听他的,所以才请得陛下准予多派了一百户兵马,这样也就更保险些,你说是不是?”

卢象升赔笑道。

而王继谟则是尴尬的强笑了笑,不怀好意的看了后面的王承恩一眼,暗骂道:”这些该死的阉人,没一个好东西!“

骂归骂,这王继谟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也不好跑到朱由校面前说自己想干什么,也不好把后金的十八巴图鲁再调到朱由校的周围,也只能默默的走着。

而随同百官一同跟着朱由校出城的右谕德张雍也不知道上面的安排除了一些小差错,他见阿济格和其他鞑子都混杂在这长长队伍中,心中就自以为此事成功已毫无悬疑,就不由得暗笑起来,并不善地看了前面的朱由校一眼,低声骂朱由校是狗皇帝。

朱由校不由得打了个喷嚏,一转眼时却恰巧看见阿济格那不小心被风吹来的猪尾巴铜钱辫子。

朱由校心里不由得一紧,他自然知道戴如此丑陋辫子的是什么人,再看看那些人满脸的杀气,就更加笃定的认为这场祭天仪式似乎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然而,令朱由校没有想到的是,即便这祭天仪式有阴谋,居然会有鞑子的参与,这岂不是说明,东林党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和满清贵族勾结在一起了,这群被大明惯坏了的文人还真是连半点羞耻心都没有了!

由现在街道狭窄,朱由校深知,如此时自己揭这些鞑子,只怕一旦这些鞑子起事,前后的兵马无法来得及护卫自己。

更何况,朱由校现在也没办法确定到底有多少鞑子混杂在这些京营人马中,一想到此,他不由得瞪了那王继谟一眼。

“自己现在必须冷静,要装作没什么事生一般”,朱由校暗暗自言自语了一句,就装作跟没事人一般继续由着队伍向前走着。

朱由校不确定这些鞑子到底有多少人,以及他们在什么地方动手,也不知道自己这些京营兵马和暗藏在自己左右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但他必须采取措施,最好是先制人,给这些鞑子来个措手不及。

眼看那鞑子所在队伍已经过了承天门,而他的龙辇才刚刚到达承天门时,他才故作不耐烦的样子向一个小黄门吩咐道:

“去把卢爱卿给朕唤来!”

没多久,卢象升就快步赶在了朱由校跟前:“陛下,有何事吩咐?”

“有鞑子!”

朱由校低语了一句,然后顺手往前面一鞑子的后背指了一下,卢象升顿时就拔出刀来,大喝一声:“护驾!”

霎时间,抬着朱由校龙辇的锦衣校尉直接将朱由校的龙辇放在了地上,然后各自拔出刀来护在了身后,其动作真正是行云流水。

“这是?”朱由校愣了片刻,如果连给自己抬龙辇的锦衣校尉都反应如此迅的话,自己似乎也没必要这么紧张。

这时候,卢象升则过来解释了一句:“陛下请见谅,微臣与王公公昨晚密议之后,王公公答应让微臣的家丁扮作锦衣校尉以护陛下安全!”

朱由校这才看出来,自己的锦衣校尉的确是被掉包了,但一想到这两人是出于忠心,也没了责备的意愿。

而这时候,正要出承天门的阿济格也大喝一声:“那狗皇帝现我们了,勇士们,直接杀过去,宰了朱由校!”

与此同时,随着卢象升的一声大喝,扮成京营兵马的一百武艺高强的东厂番子也早已把朱由校围拢了起来。

这样以来,护住朱由校里层的是卢象升和他的家丁,外层是东厂番子,再外面则是其他京营人马,一下子整个防御阵势就如同铁桶一般。

但那阿济格和他的十八巴图鲁也是悍勇异常,只见他们突然就抽刀砍向了前面的京营兵马,这些京营官兵反应不及,顿时就被杀掉了数十人,且那阿济格在奋勇砍杀的同时,还直接朝朱由校射了三支羽箭过来。

卢象升眼疾手快,立即挥剑砍掉了这三支羽箭,并亲自打马前去指挥其京营兵马:“弓箭手压制,神机营退后压阵,不要鞑子靠近陛下!”

卢象升一声大喝,这些京营官兵勉强恢复了些秩序,但很快又被鞑子冲散,甚至一些京营官兵直接就朝后面逃跑。

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三)第两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五十五章 军官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阁老见郑芝龙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九十三章 会试第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会(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来京城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卢象升与杨嗣昌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三百四十七章 郑家海盗要来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军方人物杨嗣昌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骂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夺回澳门第四十一章 秦晋百姓若反,则孙承宗必死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五百九十七章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两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三百零四章 下狱(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见朱由校第二十章 不听话的东林御史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贩烟先禁烟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广总督见伽利略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见天皇第两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两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绝第十四章 都来弹劾我吧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学士与兵部左侍郎视察津门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风八面的南京礼部尚书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布投降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挣扎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两百一十二章 包围孔府第四十三章 启蒙第一百九十四章 肮脏的孔府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见郑家船队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锋直指澳门第六百章 新的首辅产生模式第五百九十七章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围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第一百六十三章 货币改革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两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与封爵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一百九十章 欲盖弥彰的孔衍圣公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占赫图阿拉城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进入极盛时代第三百八十三章 让朱由校头疼的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两百五十六章 收获民心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两百五十四章 让阎应元来做巡抚第四十七章 正军威,斩杀驸马爷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国对大明宣战(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头第一百八十一章 启程南巡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一百七十八章 关怀备至的刘公公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尔喀部的反应第四百七十一章 剑指布木布泰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