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

桂王朱常瀛被押解到了水月阁外,他很不耐烦的甩开把着他双臂的南o京公o安,依旧是昂看着天,傲气十足。

而在水月阁外,已经云集了无数男男女女,且都满含憎恶的看着这位被押解出来的藩王。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亲眼看见这个自称是桂王的王爷在刚才杀死几个女子,虽然风月之人本就命贱,但到底也是大明子民,而这位王爷却视人命如草芥,任谁看见了也会生厌。

但偏偏这人又是天潢贵胄,没人敢动他们,倒是刚刚进去的那位贵人似乎有些威严,竟然让这藩王罢住了手,还被带到了屋外,貌似是被押着出来的。

就在围观的百姓和负责警戒的公o安们都在猜测这位杀人的藩王到底会是什么下场时,朱由校也走了出来,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让他跪下!处斩!”

朱由校喊出的处斩两个字声音并不大,但却被在场的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处斩!

众人不由得惊呼一声,素来藩王胡作非为却能逍遥法外早被百姓们视为理所当然,即便心里不甘也只能忍着,谁让人家是天潢贵胄呢,但谁知眼前这人一出来就直接命人将这个桂王给处斩。

南o京的公o安们本就对这种在金陵城破坏治安的天潢贵胄不满,便忙一脚踢下朱常瀛的膝盖,朱常瀛惨叫一声就跪了下来,两眼恶毒地瞪着踢他的人。

“斩!”

一公o安举起刀来却也有些下不去手,对这种皇亲,有一种本能的畏惧。

朱由校实在看不下去,直接夺过刀来,猛的朝朱常瀛劈了来,刀锋很快,朱常瀛还没来得及尖叫,一颗头颅就滚落在地上,在场的所有人莫不因此感到十分的惊骇,但同时心里也有一种尤为的畅快。

在大明朝,藩王杀人被直接砍头,这是第一次,但却似乎平息了数百年来百姓对藩王所积累的怨恨一般,顷刻间,人们似乎意识到朱氏皇亲也并非能逍遥法外,在大明朝还是有正义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对朱由校投来敬畏的一瞥,在他们看来,能直接敢因藩王杀人而立即处斩藩王的人一定是包拯那样的大清官,有人已经开始鼓起掌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不知是何人突然喊了一句:“我认得他是谁,他就是我大明皇帝陛下!那日,陛下祭祀太祖时,我也在那里当值,正好看见过,他就是免除我们徭役的大明皇帝陛下!”

在此之前,由于文官和士绅们的诋毁和破坏,在加上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使得百姓们对朱由校这个皇帝没有多大的感情,但现在因为朱由校免除徭役给了天下百姓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好处。

再加上宣传权已经转移到大明日报,所以在大明日报的宣传下,百姓们现在对朱由校的感激之情可谓是空前的提高。

毕竟,华夏数千年来,即便是唐宗宋祖也没有过直接免除天下徭役,还是永久免除,此举完全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的贤君之举。

从而,使得百姓们对这个大明皇帝也有了极大的认同感,一听人说眼前这个人皇帝陛下,然后又有更多人指出来,顿时整个水月阁周围的百姓们都跪了下来,且很自觉的磕头在地,高呼道:“万岁!”

越来越多的百姓闻讯赶来跪下,且想着能否一睹天颜;即便是船上的人也跪了下来仰望着头,想看看圣上是什么样子,有不小心的还直接栽进了河中。

高呼万岁的声音犹如洪钟巨鼓声般响彻在整个秦淮河畔,朱由校也不由得面露了笑容,他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百姓爱戴自己,尊敬自己,但微笑之余,朱由校也觉得有些尴尬,毕竟这里是在烟花之地,若是被人误认为来这烟花之地,估计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回去后得立即让大明日报的主笔张岱连夜将今夜之事刊载出去,说明真实情况,以免被人曲解。

倒是东厂的人如临大敌般环伺左右,别看皇帝陛下每日能随意的在各处游玩,但背地里面临的风险也并不是,可以说每一天都在面临被暗杀的危险,而在这种人群众多嘈杂不堪的时候,就更容易有不轨之徒做大逆不道之事。

谨慎与小心是东厂的事,而朱由校作为帝王,却要表现的波澜不惊,特别是在这种被很多人恭维,可以刷一刷政治声望的时刻,他就更得做出一副领袖的坦然与亲和来。

“诸位请起!我大明以孝治天下,而朕既然为君父,诸位皆是我大明子民,今日被你们如此敬重,朕真的很高兴,只要我大明君民和睦,父子同心,就不愁中兴无望!”

朱由校走来说了几句,还亲自将一老者扶了起来,东厂番子忙跟了来,且身子前倾,随时准备为朱由校当肉盾,挡暗器挡刀枪。

不过,到底是虚惊一场,朱由校依旧在满面春风的对这些百姓招着手,一些百姓激动的直接就哭了起来。

但等到朱由校要离开的时候却现整个金陵城其他地方已经是万人空巷,而在秦淮河畔周围却已经集中了数百万百姓,且把所有的道路围堵的是水泄不通,放眼望去,周围窗子上、巷子口、船舶上。甚至在屋顶上、树梢和桅杆上都有人在跟朱由校招手或喊着“皇上”二字。

朱由校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郁闷,相反,他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兴奋感。此刻,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公道自在人心,在朝堂上,在士绅中,他看到的都是他们的不服与憎恶,而在这些朴实的百姓面前,他才看见了对自己肯定。

倒是楚王朱华奎心里颇不是滋味,桂王朱常瀛是朱由校的近支皇亲,且也同自己一样答应了朱由校所有的不合理要求,但却因为杀了几个烟花女子而被直接处斩,甚至还是当着这么多百姓。

不过是想向百姓证明自己是个执法公正的好皇帝而已,但却为此直接斩杀了自己的皇叔,着实是个心狠手辣的人!

这是朱华奎此时最真切的感受,他不由得想起阮大铖对他说过的话来,即他们这些藩王本就是当今皇帝必定要铲除的阻碍,所以无论是听话或不听话都不会落得好下场的结局。

而一看见这么多百姓又如此朝朱由校跪拜,楚王朱华奎在惧怕与厌恶朱由校之余,也多了一丝羡慕,他不由得暗自幻想起自己若是有朝真的也做了皇帝,是否也会这样?

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销毁烟土第四百八十七章 汉化从改名开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百八十四章 灭林丹汗部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十八章 东厂与锦衣卫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郑芝虎被擒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有帝王的富贵风流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一百七十八章 关怀备至的刘公公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亲自为诱饵第五十二章 让朱由检进京第两百七十四章 王爷,何不谋之第五百零二章 对西伯利亚的强制性文化灌输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举改革第两百零六章 孔闻诗欲留遗言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第四百四十章 卢督师看破皇太极诡诈之处第五百六十九章 斩杀克伦威尔第一百二十章 炮营再显神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两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两百三十一章 活跃资本经济的阻碍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三百四十三章 郑芝龙归附的条件第五百四十二章 彻底沉沦的帝王荒诞生活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两百七十一章 处置王文奎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亚开矿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皇太极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四百四十五章 准备总攻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十四章 都来弹劾我吧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百二十九章 轻视与重视的不同后果第两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阁老纳小妾(三)第五更!求订阅!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变经济活动方式的统治阶级 (第四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军陆战队对战五万土著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击盗用商标者第两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的与时俱进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宫我的家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四月雪纷飞(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两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一百零八章 偷袭定边堡第一百五十七章 银行开张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见郑家船队第两百二十七章 沙龙帮第两百六十六章 贼心不死的满清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国公民分三等第两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的与时俱进第两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一百五十章 阁老纳小妾(二) 求订阅,还差三百第五百零九章 巡视天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一百零一章 别怪朕心狠第十七章 结党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