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意外死亡

巍峨嶙峋的怪石巨峰如宣笔一般插在天地之间,灰白的岩壁和浓郁的草木表现出强烈的对比感,但在一场大雨的倾注下,却又都变得迷迷蒙蒙。

阮大铖则正躲在雾气氤氲的崖洞间喘气,从武昌府一路往西逃窜,他没有停歇片刻,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他跑到了这里。

朝廷的官兵已经不可能搜索到这里了,因为这里连人烟都没有,即便是阮大铖自己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放在架子上正用火烤着的半只兔子是他偶然逮到的,但这已经让他足足高兴了一天。

现在的他很落魄,衣服早已因为一路奔跑而破烂不堪,鞋也掉了一只,头上纶巾早已不知所踪。

阮大铖很沮丧,沮丧的突然就痛苦了起来。

是的,这由不得他不沮丧,一想起自己因为反对马士英征收商业税和当今陛下对士大夫的严苛而促使他站在了朝廷对立面。

他本以为在这个怨气沸腾的大明,他可以很轻松的扶持起一位藩王或者其他政治势力,将天下的格局重新洗牌。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现实中,他们这样的人是多么的无助,他清清楚楚的记得当时百姓们看他的眼神,甚至在他逃跑的途中,乡民们对他的漠视。

以往,都是他们这些士大夫们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些庶民,而如今换做他来朝这些庶民们寻求庇佑时,也同样遭遇到了冷漠的对待。

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的被统治者总是能有一种很密切的关系,而在中层的统治者反而更容易被最高层统治者憎恨也更容易被底层被统治者所记恨。

如同阮大铖现在所感受到的一样,他亲眼看见一些富庶的百姓将牲畜供给挂有太祖高皇帝像的灵位前,而不肯给他这样的书生施舍半点。

……

“你表兄是阮大铖,是他说的朕的旨意让你做朱华奎的侧室?”

朱由校听了魏敏儿的转述后,一时不由得气结,他可没想到就因为阮大铖一句话险些让自己差点就错失了魏敏儿。

魏敏儿点了点头,被当今皇帝陛下抱了一下的她依旧有些脸色绯红,低垂着螓,拨弄着袖口,说道:“是的,想必表哥他是有意要借此结交楚王吧。”

“当真是好表哥”,朱由校冷笑了一下,就又大声喝叱了一声:“王承恩!”

王承恩这时才忙不迭的跑了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传旨,着令两京一十三省各府州县衙全力搜捕阮大铖,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由校说着就转身出了魏敏儿的房间,魏敏儿追了出来,抬手想招呼几句却最终没有张开口,而朱由校也没有回头,虽然余光也在往背后瞥,不过一想到自己现在是人家的杀父仇人,朱由校就也有些踟躇起来。

不过,就在朱由校走了几步时,却又突然回转过身来。

一直偷看着魏敏儿突然闪躲进屋里,借着门缝看着外面,不知道为何,她总是习惯于的想躲避朱由校的目光,但却又不自觉的被他的目光所吸引。

而朱由校这时候却是难得笑了起来:“你的行动自由了,既然来了这湖广地界,可以出去玩玩,看看我大明的河山。”

说着,朱由校就转身就走,这一次度快了许多,且将手一挥,就迅疾地往岸上武昌府方向走去,而覃博桐这边忙跟了来:“陛下,我们禁卫海军接下来?”

“回营吧,阎应元招抚顾三麻子的事估计要出结果了,这个顾三麻子不同于其他海盗,有些义气,素来虽与官府不亲近,但却不扰民,在当地很有名望,你到时候做好收编他们的准备,特别是思想教育和纪律这块,我禁卫军日后的士兵来源不仅仅是招募,日后很大部分就是这些流寇、卫所官兵等的收编,如何对他们进行改造是需要一步步摸索的,明白吗?”

朱由校说后,覃博桐不由得敬了个礼:“明白吗?”

“明白就好,启航回去吧,你部现在最主要是以后针对郑氏,多派人探子去摸摸他们的底”,朱由校说着就见李明睿走了来,便问道:“都处决完了吗?”

“是的,陛下,左良玉已被烧为齑粉,另外,楚王朱华奎及其嫡系亲眷在押解进京途中,因其所在船只突然漏水而全部淹死于江中,现在已着人打捞出楚王朱华奎尸体。”

李明睿回答后,朱由校便叹了口气:“真是不小心,也罢,明旨昭告天下吧,楚王朱华奎不小心溺水身亡,朕不忍再加罪,其余奴仆丫鬟以及其他亲眷则一概赦免吧。”

“陛下仁慈”,李明睿和王承恩忙回了一句。

朱由校只是笑笑,又问道:“楚王的家产出来了没有?”

“回禀陛下,查得两百一十二万亩田地,现在尽数交由皇庄,由皇庄和户部共同负责组织湖广百姓承包这些土地,尽量动员原有佃农承包,另外,还有十五家当铺和六家生药铺等包括其房屋等,已交由皇家银行,准备折价变卖。”

李明睿回答后,朱由校便点了点头,笑道:“如此,工部尚书霍维华的两京大道又可以再修一段了。”

说着,朱由校便又问道:“宜阳所的千户戚昌国到了没有?”

“回陛下,已经到武昌城了,现在正在府学学宫等候”,李明睿回答后,朱由校便立即命道:“传旨召见,朕倒要看看这位将门虎子。”

戚继光的后世子孙在明末少有显名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戚继光的子孙就真的平凡的一无是处,有时候就看时局选择谁来挡英雄。

戚昌国能把宜阳所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能活捉左良玉,只是可以看得出,他并不是无能之人,只是还留有戚继光的优良基因。

戚昌国走到了朱由校面前,正要下拜行礼,就被朱由校扶了起来:“朕此次是便服出巡,一应繁文缛节一概蠲免,不必拘束。”

戚昌国谢过恩后,就站立在一旁,而朱由校则坐回到椅上,笑道:“你没有丢戚少保的脸面,你父亲当年能保我大明半世的基业,朕希望你也能保我大明半世的基业,甚至不是半世,而是一世,乃至万世。你好好干,朕日后定不会亏待你们戚家的。”

第四百三十五章 准备对付建奴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两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两百一十四章 灭门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节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权 (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两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五百二十二章 为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辅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第三十二章 戏弄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挣扎第五百八十九章 团灭威尼斯共和国陆军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练与饮食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叹华夏古人的伟大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挣扎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六十六章 软禁与威逼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尔沁被灭第一百八十七章 闯驾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占赫图阿拉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宫 (第六更!)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阁老见郑芝龙第三百一十三章 杨嗣昌的意见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一百章 情报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鸦片卖到西洋去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两百一十四章 灭门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发展的鸦片贸易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事上高压经济文化上低压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四十七章 正军威,斩杀驸马爷第四百三十章 剿灭土著第四百三十章 剿灭土著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十章 孙之獬献宝第二十二章 撤换边镇总兵官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变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灭林丹汗部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二十二章 撤换边镇总兵官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龙威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发酵在军事上的运用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权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结朕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零二章 对西伯利亚的强制性文化灌输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国之臣的威风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一百八十七章 闯驾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四十五张 建立科技体系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归流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四十七章 正军威,斩杀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