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

大明皇帝朱由校戴好冠冕,穿上青服,坐在了皇极门上,而其他文武百官则在此时也站立在皇极门下。

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已经安排好整个献俘仪式的步骤,而此次被当做俘虏的自然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

吴三桂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紫禁城皇极门外,而在高高的城楼上坐着,且正对着自己的那位看上去并不是很清晰大明皇帝则是造成今天这种结果的朱由校!

他也没想到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大明的皇帝!

而在所有官员的众目睽睽之下,特别看着是那些曾经还收过自己父亲孝敬银子的官员们此时一副正义凛然的官员们,他却也不由得鄙夷地哼了一声。

烈日当空,吴三桂不禁额头见汗,眉间的伤口也因此而越的疼痛,疼得他不得不眨巴了眼睛。

而他的父亲则如同木头一般,木然地看着前面,且还时不时的傻笑,似乎已经处于疯癫状态。

一个看上去已经年过花甲的老官员穿着红色官袍,朝朱由校行了一礼,就走下御台来,朝一锦衣大汉传达命令后,就听得宫墙高楼下响起几声浑重的钟声。

紧接着,就是几声炮响,然后则是沉闷的号响。

对此,吴三桂感到很烦,他恨不得现在就率领一百精骑杀过去,将制造这些噪音的人全部杀掉!

但对于朱由校和文武百官而言,这些声音却是很悦耳,不但是这些充斥着华夏民族之自信的豪迈,还让朱由校也有了更强烈的主宰天下之感。

这就是自己的江山!而眼前这两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则是掌控江山后给自己的礼物。

不仅仅是这两人,还有已经送入内廷的海兰珠,朱由校获得了很大的满足,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征服满足够。

“吴襄,吴三桂,你们背弃君王,叛离大明,甚至投靠鞑子,甘当做汉奸走狗,而陛下也早颁过圣旨且刊于各大报刊,但凡投靠建奴鞑子的,无论其官位高低、才干优劣,一律处以极刑!范文程就是你们的先例,但你等还曾屠杀过丰润诚百姓,欠下十万条平民百姓之命,所以陛下要将尔等处以四千刀之凌迟,你等可认罪?”

刑部张侍郎站在了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前面,并展开圣旨念了一通。

吴三桂听后没有半句反应,他从被押解进山海关开始就知道是这种结果,而对于两千刀、三千五百刀、四千刀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但一想到自己将会被放进那张已经吊好的巨网里,且要承受被那几个已经准备好各类刀具的屠夫们的解剖,他也不由得有些冷汗直冒。

啊!

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却是突然就歇斯底里的脚了一句,然后接下来就突然又歪了脑袋,口吐白沫,整个人就像是晕厥了过去一半。

“陛下!吴襄似乎有点承受不住,好像是中暑了,你看这凌迟之刑是否”,李明睿这时候不由得问了一句,但朱由校则是毫不犹豫地说道:“别说他中暑,就是晕过去,甚至是死了,也得继续接受大明的处置!”

朱由校这么一说,李明睿也不好再说话,只得继续进行整个献俘仪式。

而这时候,则是两座石雕被抬了上来,但当这两座石雕上的布帘被扯开后,吴襄和吴三桂才现,原来这石雕雕刻的正是自己父亲和自己。

吴三桂不禁脸色微红,但也不能再说什么,却听见一个叫张侍郎的刑部官员,走到自己这里来,说道:“吴襄、吴三桂,陛下认为尔等已经投靠了鞑子,便让你们的耻辱记载下来,且在丰润县城的城门口处两边各安一个吴襄和吴三桂跪下来,接受万人的唾骂!”

吴三桂是被先带了过来,且做好了随时被朱由校各自对付的心里准备,但他却没想到朱由校如此狠毒,要割自己和父亲四千刀,这在大明朝是史无前例的。

但吴三桂知道现在唯一的面对方式就是装傻,所以,即便朱由校如何来羞辱他,他也只是呆若木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吴襄也同样如此,他已经选择了以昏厥的方式去逃避。

但无论怎么样,他们还是被撞击了网兜里,且被吊在架子上,挤出一块块肉来,熟练的刽子手拿起手里的小刀在吴三桂有些白白胖胖的脸上拍来拍去,以此确定从哪里开始切比较好。

啊!

吴襄这时候先叫了一声,吴三桂回头一看,却见那刽子手已经将一把小刀刺进了自己父亲的肩膀。

吴三桂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死的,也忘记自己是怎么结束这场痛苦的。

也没人知道吴三桂和吴襄有没有因此而后悔,反正在这两人被处以极刑后,百姓们都争着购买其肉,同本来历史上袁崇焕被崇祯凌迟时一样。

朱由校也没想到吴三桂这样的历史人物也会在这一天被自己处死,而且是用很极端的方式。

但朱由校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后悔,相反,他也因此而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自己成为大明朝的帝王已经快两年,最终改变了历史轨迹,还将吴三桂这样本该就是大汉奸的历史罪人明正典刑,这不由得他不因此而兴奋。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朱由校知道严厉处置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这样的人,目的就是要警示其他汉人,重塑忠诚度。

因而为此他还要彻底搞臭这吴氏父子,不但让天下文人士子写文以纪此事,还直接下旨禁止吴姓人科举一年,以此惩罚吴氏家族除了这样的败类,且命令各地吴氏家族需在家谱族谱等文献记录下吴氏父子的汉奸事。

按照,朱由校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吴姓人一辈子憎恨吴三桂,如同秦桧一样被全天下的人所不齿。

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被处以极刑的消息也在数日后传到了建奴,一些还在建奴做汉奸的汉人们也有些担忧起来,即便已经是建奴额驸的李永芳也同样有了惶惶不可终日之感。

他们很怕他日若也被明军俘虏而处以极刑且遗臭万年,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大明已经呈现中兴之象且大有要平定建奴之趋势的情况下。

为此,他们还不得不悄悄的派人来京城示好于朱由校,希冀着朱由校能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三百七十六章 广州之围解除第三百三十章 兵围盛京以胁皇太极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当外籍院士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两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四百一十二章 会表演的李阁老第两百六十一章 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参祭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胆直陈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阁老见郑芝龙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情的海兰珠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三百三十五章 吴三桂被押解进京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检押解进京第两百八十二章 胡编乱造第一百九十四章 肮脏的孔府第十七章 结党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二章 彻底沉沦的帝王荒诞生活第两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意外死亡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鞑子来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变得更糟糕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十章 孙之獬献宝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议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四百零七章 不过马革裹尸耳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两百章 杀人后的丁忧官员孔闻诗第二十二章 撤换边镇总兵官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两百五十六章 收获民心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启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缩影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见朱由校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对付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鸦片卖到西洋去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归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五百零二章 对西伯利亚的强制性文化灌输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里是东林党的老巢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五百六十九章 斩杀克伦威尔第一百八十章 这是好事呀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四月雪纷飞(第二更)第五百零二章 对西伯利亚的强制性文化灌输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儿郎第两百五十一章 禁卫军进金陵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三百三十章 兵围盛京以胁皇太极第一百一十七章 鞑子来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对吴三桂的羞辱第八章 皇后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两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的与时俱进第二十七章 敢要挟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一百零一章 别怪朕心狠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三百三十章 兵围盛京以胁皇太极第三百五十六章 顾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两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无知而又可笑的野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