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郑家海盗要来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说东林党已经倒了台,现在还留在京城做高阶文官的都参加了保皇党。

但作为皇帝陛下的朱由校却是知道即便是保皇党也大体上分为两种人,一是真正想跟着自己做一番事业的理想主义者,二是恋栈权位,不在乎政治意见,只愿意跟着皇帝唱的调子走的现实主义者。

但这样一来,也就自然而然有了斗争,有了山头。

朱由校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存在的。相反,这些文官都意见一致了,不斗不争了,对于自己这个皇帝而言,反而是一件不好的事。

因为这种情况下,这些文官就会联合来对付自己。

但也不能太过,酿成党锢之争,以至于影响朝廷的大政方针和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转,甚至因此导致吏治败坏。

“去细细查一下这左都御史曹思诚,你们东厂可不能总是把眼睛盯在外面的官员,知道什么叫灯下黑吗,京城内部,尤其是这些六部九卿们,也得盯紧些,这个曹思诚似乎是想更进一步,查查他最近和那些人走得近,特别是李明睿。”

朱由校向刘若愚吩咐了几句。

作为皇帝,他不担心李明睿和钱谦益斗,但就担心李明睿因此联合了左都御史曹思诚,若是如此,那他就得换一个内阁次辅或者一个左都御史了。

东厂如何秘密调差官场百态,不去细说,单说朱由校经筵结束后,便来到了皇后张嫣这里。

皇后张嫣已经怀有六甲,且如今已经小肚微凸,看上去却也比往常略添几分母性之美,朱由校前世未曾婚娶,坦而言之,皇后张嫣本就是他两世生活中的第一个女人。

所以,朱由校对张嫣的感情也就跟别人不同,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是真正的亲人的感觉。

“小心点,别起身”。

与徐佛怀孕不同,朱由校此时没有出巡,因一直留在京城,因而朱由校便常常看一看张嫣,有时候也会同张嫣一起就寝,学学寻常夫妻来个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经筵一结束,冬日的阳光便洒入了紫禁城,等朱由校来到坤宁宫后,便见早已躺在殿外庭院里晒太阳的张嫣要起身行礼,因而就吩咐了这么一句。

朱由校扶着张嫣坐下,见张嫣额头微见汗,便替她揩拭了一下,但刚收回手时却见海兰珠站在殿门处,垂手而立,但已经换上了汉装,纤腰盈盈可握,桃峰饱满欲出,更显得娇艳欲滴。

这一看,朱由校不由得想起与这海兰珠两次癫狂的事来,虽说他已得了这海兰珠的身,但其间风月事却并未尽兴,海兰珠不必徐佛和张嫣那般主动,使得两次都让朱由校带了点半强迫性质的感觉。

朱由校倒是忍不得此刻就去接近这海兰珠,但想着自己今日来是看自己的皇后张嫣的,可不是来白日宣银的,那样未免也太荒唐了,便压制住了内心里的邪念,轻轻的把手放在皇后张嫣的小腹上摸了一会儿,笑道:“他好像是在动。”

皇后张嫣见朱由校像个小孩儿似的,也不由得莞尔一笑,将头轻轻依偎在朱由校肩旁:“陛下,听说,你让惠嫔妹妹去关外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是的,她跟你不一样,你善对案牍进行分类,可于宫闱内帮朕做一些笔墨之事,而她本就是能交际九流之人,朕当初也让她在皇家军事学堂受训些时日,如今让她去关外做一件事也是之前就准备好的,缺她不得。”

“可是,炯儿才刚刚断奶”,皇后张嫣一说,朱由校就直接打断她的话道:“有客妈妈带着,不碍事的,此事不必再提了。”

张嫣只好不再说此事,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朱由校才离了坤宁宫,且特意走到海兰珠跟前来,略微停了一下,而海兰珠除了跟着其他宫女一起欠身行礼以外,脸上却毫无异样的表现。

朱由校不由得一笑,也没说什么,就道:“摆驾西暖阁。”

……

碧波无垠的海面上,以北海第一舰队五十艘战船和皇家织造局十膄载有数万匹丝绸与上千面玻璃银镜以及上万种样式各异的瓷器的货船正朝琉球王国的方向行进着。

琉球王国位于现台湾与日本九州之间,从洪武年间以来就是大明的附属国,琉球王国的国姓尚姓也是大明所赐。

如今的琉球国王乃是尚丰王,但严格上还算不上是琉球国王,只要跟随北海第一舰队一起来琉球国的行人司行人程雨青将朱由校册封尚丰为琉球国王的国书交于尚丰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琉球国王。

琉球国虽是弹丸之地,但却并不是贫瘠之地,因其地理位置乃处在大明与倭寇之间,且又紧邻着南洋诸国,因而是一个贸易枢纽之地,素有万国津梁之称。

因而,琉球国本就富庶得很,也就不必担心皇家织造局的数万匹丝绸和其他商品在琉球国销售不出去,甚至在隆万年间,特部是在戚继光和俞大猷等靖平海疆倭乱之事后,琉球国与大明之间的丝绸买卖动辄就是数十万匹,甚至更多。

当然,这也不是说琉球国的所有人都穿丝绸,大多数情况下,琉球只是一个中转站,琉球国的商人们把大明的商品倒卖到其他地方去,照样能赚的无数财富。

而皇家织造局这次所带这些远不足隆万年间十分之一贸易货物的额度,根本目的也并不是要趁此机会大赚一笔,而是借此次琉球国王尚丰登基之机运载货物来琉球国试探一下郑芝龙等海盗的反应。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如果郑芝龙真的有意要归附朝廷,就应该允许朝廷插手海贸,而不是靠他郑芝龙的海盗来间接控制海疆。

好在,在去琉球国的路上倒也是风平浪静,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半点异常。

北海舰队总兵官和同时也挂着北海舰队都指挥佥事之职的顾三麻子还有行人司行人程雨青和皇家织造局江南分局总舵主魏铭四人此时正站在大明蒸汽动力船“郑和号”上。

覃博桐虽说是皇家军事学堂先期毕业的军官生,也恶补了一年的海战理论知识,但到底实战经验不足,因而此次对皇家织造局的护航任务,覃博桐便全权交给了顾三麻子指挥,而他这个总兵官反而自降身份从旁学习。

顾三麻子也不客气,他在杭州湾一带当了数年的海盗,而且还一直没有被郑芝龙这样的海上霸主给吞并,就证明了他对于海上作战这块是相当有水平的,如今在皇家军事学堂磨了一年的性子后,不但人变得踏实稳重了些,也装了不少墨水,理论知识也提高不少。

“我说顾三麻子,你倒是歇歇,没事举着望远镜看什么,这马上就要到琉球国了,估摸着郑家的人是不会来的了,要是来就早来了。”

覃博桐为人随和,虽说是深受朱由校信任的禁卫军嫡系将领,同时又有魏国公的背景,但却没有半点轻视海盗出身的股三麻子,相反不但让他全权负责了此次护航任务,还与顾三麻子成了朋友,也不仅仅是顾三麻子,一同的行人司行人程雨青和皇家织造局江南分局总舵主且挂着同知官衔的魏铭都相处的不错。

见覃博桐这么说,行人司行人程雨青也不由得笑道:“是啊,顾兄弟,你就过来歇歇吧,这微风拂面,风平浪静的,正是吃点东西,喝点小酒,唱唱调子,养精蓄锐的时候,何必白费神,郑家的人哪敢真有那么大的胆子跟朝廷直接作对,魏朋友,你说对吧。”

魏铭只是笑了笑,他也是第一次出海,也不太懂这些事,但他生来谨慎,也就没有多言。

顾三麻子却是一改昔日嬉皮笑脸的模样,甚至也没了之前半点的顽劣,而是很严肃的放下单筒望远镜:“你们懂什么,越是这种看上去越风平浪静的时候,就越是要小心,大凡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老海盗就会睡不着觉,因为敌袭往往就会生在这种时候,反而大风大浪的时候不必担心这里,因为那种情况下,你不便摆阵,而敌军自己也不方便。”

顾三麻子说着就走了过来,皮靴往包了铁皮的护栏上一踏,就从覃博桐手里接过一瓶大明版啤酒来,一口灌下道:“郑家的人胆子可不小,等着看吧,想当初……。”

这种大明版啤酒也是最近流行起来的皇家工业公司的产品之一,尤其受到了禁卫军军官们喜欢,原因无他,在禁止酗酒的情况下,这种用麦芽精酿造的奇特酒就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哪里解馋的饮品,但这个东西并不便宜,好在禁卫军军官们在皇家资本里都有自己的分红,因而也能享受得起这种高规格的酒。

……

在顾三麻子一边吹着大明版啤酒一边吹着海风且给覃博桐等讲着自己做海盗与郑家等大海盗斗智斗勇的故事的同时,离开北海第一舰队不远处就是几乎遮蔽了整个海域的一大批船只,其中不乏有三四层炮台的大型战船。

而其中为的则是站在最大的一虎头大船上的穿蓝袍的中年人,此人正是郑芝虎。

郑芝虎乃郑芝龙最信任的同胞兄弟之一,也是其郑氏海盗集团中的一员得力干将,且是属于冲锋陷阵的猛将。

“二爷,我们这样做会不会不好呀,这毕竟是朝廷的人,我们若是让他们都去喂鱼了,朝廷若是怪罪下来,拿我们是问,我们可如何是好?”

郑芝龙副手张良有些担忧地问着郑芝虎。

郑芝虎倒也是人如其名,生的有些魁梧,但也着实傲慢的很,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怕什么,什么朝廷的人,这是爷爷我的地盘,他以为想来就能来吗,别以为我们郑家的人真怕他朱家的人,说到底,在6上,是他们朱家人说了算,但在这海上,是我郑家人的天下,想在我郑家的地盘上财,也得问我郑家答应不答应!”

说着,这郑芝虎又道:“这事也是大爷吩咐的,虽说我们现在要成为朝廷的人了,但该教训的还是要教训的,总之传令给所有的兄弟们,这一次行动务必严格保密,不能影响大爷那边更朝廷的谈判,到时候把事情栽赃给萨摩藩就是了。”

听郑芝虎这么一说,张良不由得又说道:“可是二爷,你说朱由校他能信吗,虽说萨摩藩逼得琉球国王也认了他们为主,但这萨摩藩也没胆量跟大明作对吧。”

“哼,他朱由校信也罢,不信也罢,有本事他来海上讨伐我们郑家便是!”

郑芝虎说后就对张良吩咐道:“闲话少扯了,吩咐下去,加前进!”

郑氏海盗集团的硬帆全面张开,在其熟练的郑氏水手的操控下,犹如一支利箭一般在海面上迅疾的朝北海舰队滑翔而来。

北海第一舰队这边,顾三麻子也没有因为平静的水文环境而掉以轻心,并一直派了无数鹰船划出数里之外警戒。

而就在日头刚刚挂在了东南边上,水雾渐渐因为温度升高而逐渐消散,且整个视野变得更加清晰时,数道白色的光芒凌空直冲向了蓝天。

这是鹰船传来的信号!

覃博桐也跑出了船舱,而行人司行人程雨青和皇家织造局的魏铭也跟了出来,看着已经在甲板上的顾三麻子:“怎么回事?”

“郑家的人还是来了,老子就说不能掉以轻心,也罢,既然来了,就让他有来无回!”

顾三麻子说着就转身对覃博桐道:“总兵官,现在我们不清楚这郑家人出了多少船,火炮有多少门,但我们现在得做好准备,立即抢占上风口,并立即将货船收拢,而将战船环护在外!”

覃博桐沉思了一会儿,就点了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魏舵主,让你们皇家织造局的船都聚集起来吧,同时命令,第一舰队的船只立即改变阵型,准备应战!”

覃博桐一声令下后,就又道:“顾三麻子,海战你比我熟,郑和号就交由你来指挥,我去宁波号上指挥对货船的护卫,记住陛下的指示,宁可全军覆没,也不能临阵脱逃!”

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发展的鸦片贸易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无知而又可笑的野蛮人第四百四十章 卢督师看破皇太极诡诈之处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国带兵英国全境游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见天皇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八十三章 修什么陵墓第四章 计行险招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销烟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布投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三十一章 钱谦益第一百二十六章 请先生救我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第两百零九章 孔兴凯心狠手辣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变第两百五十六章 鸦片贸易带来的天启盛世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四百八十二章 责问户部尚书郭允厚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三百八十九章 与郑氏海盗集团决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驾第两百零四章 调禁卫军入鲁地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十三章 启蒙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击皇太极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学武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胁与沿海海盗劫掠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机仍在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机仍在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第两百零二章 作死与构陷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三)第一百九十章 欲盖弥彰的孔衍圣公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有帝王的富贵风流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壮胆呐喊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十八章 东厂与锦衣卫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里是东林党的老巢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变第三百一十三章 杨嗣昌的意见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亲自为诱饵第五百七十三章 扩大战争与拉动经济第五百零四章 大开杀戒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尔沁被灭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军方人物杨嗣昌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机仍在第两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两百五十五章 让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枪毙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钱谦益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两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五百九十五章 占领马赛第六十章 天启八年就此开始第二十章 不听话的东林御史官第两百七十四章 王爷,何不谋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变得很贱的多尔衮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发事件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