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

“这名字不好,以后就叫柳如是吧,取之于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待我应如是。”

朱由校随口这么一说,杨爱自然不敢违背,忙欠身道:“谢陛下赐名。”

皇后张嫣还是第一次见自己陛下卖弄文字,不禁莞尔一笑,再一看那柳如是,又不由得叹了口气。

朱由校忙问她叹什么气,皇后张嫣俏皮道:“不告诉你!”

“不说则罢,朕先眯会儿”,朱由校素来有午睡的习惯,将书一放,就侧身准备睡觉,见柳如是抱着肩膀缩在一边,显然有些怕冷,便道:“过来,跟朕睡在一块。”

“奴家不敢”,柳如是连忙摇头。

“怕什么,朕也不会吃了你,你一个小女孩,朕也不会对你怎么样,朕这里暖和些,快来!”

柳如是便钻了进来,朱由校一把将她揽在怀中:“在车里这么久了,全身还这么冰冷,体质有些虚寒,等回宫后,朕给你好好疗养。”

柳如是红着脸点头称是,她虽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但被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这么抱着,她也会紧张,整个人缩的是紧紧的。

……

冬季天黑得早,等到朱由校在车里小眯了一会儿后,车窗外已是夜景一片。

万户人家的灯笼将整个大街照的是明晃晃,许多店铺也还未撤去,仍有络绎不绝的行人在光顾着他们的生意。

朱由校还是第一次领略这古燕京城的夜市,心中不由得喟叹,大明王朝承平两百余载,商品经济的达程度已不输于后世。

只是谁能想到这一切花团锦簇,在短短十余年后就会彻底消失,满清的铁蹄和流寇的肆掠将会让这片锦绣之地彻底的沦为地狱。

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拥有后世灵魂的皇帝能不能将力挽狂澜,虽不能预测将来,但矢志不渝的心还是有的。

“王承恩!”

朱由校突然喊了王承恩一句,同样站在马车里沉默不语的王承恩走了过来“哎”了一声。

“去孙承宗家,朕既然出一趟宫,也得去看看自己这位老师”,朱由校说着就起身走下了软榻,见柳如是两眼瞪大溜圆,便问道:“这么看着朕干嘛,朕脸上有花。”

“不是的,皇上,奴婢只是”,柳如是想解释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陛下,你别为难一个小女孩,如是,到本宫这里来”,皇后张嫣一见这柳如是倒也是不自然的流露出母爱来,摸了摸柳如是的头就问起她读没读书,识不识字,会不会女工针线什么的。

柳如是很是小心的答着,且不时的看了看朱由校一眼。

浑然不觉的朱由校此时正阅览着王承恩刚刚递来的折子,折子的内容其实都一样,不是关宁铁骑要响银,就是何处又闹了灾,或者是哪里的少数民族又不老实了,要么就是后金又有了什么动静。

别看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事,但朱由校也不敢马虎,比如对于关宁铁骑要银子的事,既不能全部都给,又不能不给,全部都给自己这是在养虎为患,不给又等于是逼着人家靠向后金,这里面得把握好一个度,先是哭穷,说朝廷现在是多么多么的艰难,哪里又要赈济,何处又要打仗,然后好不容易凑了点钱,把本皇帝拿来修陵墓的老本凑了点,还望前方将士不要寒心,奋勇杀敌云云。

朱由校肯定是不会去写这些的,这些内容自然由内阁大学士票拟,但他作为皇帝,他的态度却决定了这大学士票拟时的态度。

”魏广微倒是会揣摩朕的心思,瞧瞧这话说的,真正是滴水不漏,依朕看,这内阁大学士当得好不好就得看他的纸上功夫,孙承宗虽是朕的恩师,但这纸上吹嘘别人的功夫赶魏广微差点。“

朱由校一边掂着手里的折子一边对王承恩笑道。

王承恩倒也忍不住接过话来道:“东林党的人除了在折子里骂人,哪会夸人的”,王承恩说着就突然后悔不已,想起陛下曾下过不准再提东林二字的严令,便忙要下跪请罪。

朱由校此时早已是捧腹大笑,指着王承恩说不出话来,见他请罪也只是挥了挥手:“平身吧,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王承恩正站起身来,却看见孙承宗不知何时已经候在了车外,朝朱由校行了一礼后,就拉长着脸问了王承恩一句:“罪臣自不会拍马屁,要不然割了自己子孙进宫后也能坐到王公公这个位置上来。”

朱由校没想到这大名鼎鼎的孙承宗居然会跟一个太监生气,便劝了一句:“先生何必跟他一个阉人见识。”

王承恩讪笑了笑,也习惯了别人拿自己的身体缺陷说事儿,也没说什么,见陛下要下车,便忙先跑下来,半蹲在地上给朱由校当人肉墩子。

朱由校却转身把柳如是牵了来,指着王承恩:小如是,你先跳过去,小心一点。”

“嗯”,小柳如是也不管蹲在地上给她当敦子的是权倾朝野的堂堂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牵着朱由校的手就直接踩了上去。

“陛下,你也跳过来”,小柳如是一时童心大,踩在王承恩的背上,还跳来跳去。

“不必了,朕怕压坏了王承恩这把老骨头”,朱由校说着就直接跳了下去,平稳落在地上后就将皇后张嫣也扶了下来。

柳如是的祖母没有跟来,在朱由校和柳如是午睡时,皇后张嫣见她年迈,需要休息,就已先派人将她带回宫里去找人安顿好。

柳如是也没有因为祖母不在身边而有丝毫的拘束感,见眼前这位突然出现的老头朝自己身边的皇帝陛下行礼,倒也陡然生出一副自豪感。

要知道,在她的家乡,这种大老爷就跟菩萨一样,谁见了他们懂得磕头,可如今自己却不用给他磕头,还跟着陛下一起受了他们的礼。

朱由校和孙承宗们自然不知道柳如是的小心思,两人既然君臣又是师生,按道理,他孙承宗见朱由校擅自出宫,应当予以规劝,但自从眼前这位陛下铁血镇压东林党无数官员后,他虽是帝师也不敢忤逆了皇帝的尊严,反而只有请罪的份。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议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头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对城里汉人动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运输业的兴起与怀念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两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么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第四百八十七章 汉化从改名开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临澳门第九十七章 劫粮之凶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营初试牛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协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八章 皇后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锄奸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场行刑第两百零九章 孔兴凯心狠手辣第一章 逼朕喝毒药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两百零八章 孔闻诗要求见皇帝朱由校第五百九十五章 占领马赛第两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离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农家饭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汉人齐呼王师已到第三百七十章 敌来广州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两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两百零五章 南宗来人第六十一章 花钱与要钱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时代的汉文化扩张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学武器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八十二章 逃出军营与杖毙第四百四十五章 准备总攻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传动员鞑子普通民众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钱谦益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第四十九章 御马监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五百九十七章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来京城第两百三十一章 活跃资本经济的阻碍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与钱谦益的不淡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国带兵英国全境游第六十六章 软禁与威逼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五百四十二章 彻底沉沦的帝王荒诞生活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五十五章 军官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宫我的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对吴三桂的羞辱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封推感言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与钱谦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三十六章 宁完我与鳌拜第两百七十章 装疯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归流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三百九十一章 郑芝龙惨败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门崛起的新方式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五百二十二章 为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辅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极封推感言第两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体验澳门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