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检押解进京

对于信王殿下和这位李阁老在车里密谈些什么,祖大乐虽然好奇但也不敢走近去偷听。

毕竟这些充当临时护卫的禁卫军手里都握着厉害的新式火枪,自己即便是堂堂的总兵官,只要敢靠近只怕也会被打成筛子。

但当他听见马车里突然传出信王殿下朱由检的大笑声后,祖大乐心里便也有些觉得不妙起来,而这时,祖宽也走将过来,问道:“乐哥儿,信王殿下这是为何发笑?”

“不关你我之事,不必多问!”

祖大乐呵斥了祖宽一句,就如老僧坐禅一般站定在原地,但两耳却是不由自主的仔细听着马车里的动静。

等到李明睿突然大喊一声“来人”且训斥了一顿话后,祖大乐这才恍然明白,敢情朝廷即便将信王放到这里来也还是不放心,非要夺了性命才可。

不过,自古帝王家最是无情,祖大乐也很是清楚,明白自己这样的一介武夫是没资格过问的,只是内心里叹息一回,心道:

“当今陛下狠辣果决却也爱民如子,一方面申明军纪国法,一方面轻徭薄赋,甚至直接废除徭役,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等的好皇帝;

而信王殿下虽是皇室贵胄,却待人和睦,不目中无人,且敢于拼杀,不贪生怕死,端的也是一位有志气有魄力之人,但偏偏这两人都生在了帝王家,都是一个皇帝的后代,也就谁也不能容下谁了,一山难容二虎,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就在祖大乐暗自替信王朱由检感到惋惜之色,就看见信王朱由检已经戴着镣铐在两锦衣卫的押解下走了下来。

此时的信王朱由检已经换上了囚服,本就因经历过风沙猛吹的头发越发显得蓬乱,脸上似乎有决绝之意,时而苦笑时而眼泪自流时而愤慨难当。

祖宽等好几个西征军更是不由得走了过来。

虽说,信王朱由检并不算他们的主人,他们跟朱由检也没什么利益交联,但到底一起并肩作战过,搁在现代也算得上一起为对方挡过刀枪的战友兄弟,所以他们很本能的过来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而这时候,禁卫军这边已经端起了手里的步枪,只要这些西征军敢再进一步,就会被直接开枪射倒在地。

“都退后,你们是想造反吗!”

祖大乐大喝一声,西征军的战士们还是退了回来,大都脸上都显现出狐疑之色,但也的确不敢多问什么。

而李明睿也没必要要对他们解释,只是将祖大乐喊了过来:“祖总兵,这里有当今陛下的一份谕旨,看完后按照旨意行事。”

祖大乐走了过来,从李明睿手里接过黄皮纸,展开一看,却是当今陛下朱由校让他退兵,且立即进京去兵部报道,由兵部从新安排西征军官兵的去向,因为伤残而需要退伍的则退伍转业到地方,而健全者择优选入皇家军事学堂深造,余下则安排进各镇总兵官麾下任职。

而他祖大乐则是被直接任命为南京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虽说升为了一品武官,但不过是个闲职。很明显,朱由校是要让他祖大乐去南京养老的意思。

祖大乐倒也乐得如此,就直接跪在了地上:“烦请李阁老转呈陛下,微臣在此叩谢陛下隆恩,给微臣一个安度晚年之机会!”

祖大乐说后就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而祖宽等却是看得云里雾里,直到祖大乐将旨意告诉他们后,他们才明白,敢情自己已经不必马革裹尸还,只是从此就要兄弟分离,各去他方。

而对于哈密卫城,便直接由禁卫军第三军第一旅和骑兵第三旅接手。

第三军是步兵协同部队,而第一旅更是其主力部队,步炮配备完善,对于这种土砖墙砌成的哈密卫城,不过是耗费几顿钢铁和几百升瓦斯气体的问题。

不等蒙古鞑子骑兵率先发动攻击,第三军第一旅的炮兵营便率先发动了炮火攻击,密集的炮火顷刻间就覆盖了整个哈密卫城,炸得哈密卫城墙是土屑横飞,蒙古鞑子骑兵们也被直接炸得懵逼,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种一上来就是密集火炮打击的作战方式,因而在淬不及防下,整个蒙古鞑子的阵形被直接打乱。

而这时候,骑兵营一个冲锋便射倒蒙古鞑子一大片,这些彪悍的蒙古鞑子们犹如土鸡瓦狗一般被打得是血肉横飞。

蒙古鞑子骑兵们也不愿意就这样被动挨打,忙进行后撤,重新组织骑兵力并利用骑兵的快速性直接朝禁卫军步兵杀了过来。

而禁卫军步兵也不客气立即就进行开枪射击,蒙古鞑子这边也会射箭,但到底是禁卫军的枪效率更高,因而造成鞑子这边的伤亡更大。

更何况,炮营这时候又重新调整了炮位,待蒙古鞑子这边刚集中兵力准备用密集的弓箭射击击溃禁卫军步兵营时,就又是无数炮弹炸裂而来。

蒙古鞑子骑兵再次被打乱,但此时禁卫军骑兵旅也已冲到了哈密卫城下,且迅速的夺占了哈密卫城。

整个时间不过半个时辰,被数万蒙古鞑子守卫的哈密卫城就被禁卫军夺占。

并非是禁卫军杀伤了大量的蒙古鞑子,而是这些蒙古鞑子根本就挡不住禁卫军的进攻,只要蒙古鞑子刚冲上来,就只能做炮灰。

所以,一场激战后,蒙古鞑子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哈密卫城被大明禁卫军夺去,而他们也只能无奈的离开。

至此,从嘉峪关以西的玉门关到阳州关再到沙州卫到大明最西端的哈密卫,从新收归大明版图,至于这些散落分布在这一带的蒙古各个部落,则要请朝廷如何决定,或许开始进行改土归流,或者是先羁縻再改土归流都还未决定。

因为谁也没想到西征军最终会打到哈密卫城下。

按照朱由校和内阁之前的预计,本就认为这或许只是一场失败的西征,且为以后真正的西征打下基础。

但现在,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便索性就出动禁卫军打下来,按照朱由校临时的旨意,禁卫军第三军第一旅和骑兵第三旅在打下哈密卫城便暂时不调回中土,直接成立安西行都指挥使司,由焦竑任指挥使,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军屯事宜(参考后世就是建设兵团)。

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第一百五十七章 银行开张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两百零四章 调禁卫军入鲁地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两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举改革第两百六十四章 舆论的发酵第一百九十八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九十章 火炮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学武器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谈判开始第二十一章 八大晋商第两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两百三十九章 威胁与讹诈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十二章 当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第四十五张 建立科技体系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学武器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节第两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八十二章 逃出军营与杖毙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两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兰珠面圣第两百六十四章 舆论的发酵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占赫图阿拉城第两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张溥求情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四百零四章 战车碾压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击皇太极第一百零一章 别怪朕心狠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三)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百七十章 铁路建设与公路建设第六十一章 花钱与要钱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五百九十一章 占领佛罗伦萨城第五十五章 军官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与商景兰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四百零四章 战车碾压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两百七十四章 王爷,何不谋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宫 (第六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乱引发的经济波动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六十一章 花钱与要钱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检耳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弹药将竭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剑指布木布泰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三)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与商景兰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第两百九十一章 火烧左良玉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两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