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

蒙古牧民迁徙不定,居所并不固定,因而在整个漠北,城镇是极少的,即便是和林城也是明初曹国公李进忠追击残元势力时所建。

但数百年风霜侵蚀后,再加上连年征战的鞑子根本无暇顾及这做城池,以致于现在这和林城已是破败不已,等到张煌言来到和林城仅有已读城门还在。

“这就是我和林府的府治之地?”张煌言看着塌了半边的泥土城门,不由得自问了一句,然后又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就先进了和林城。

不过,此时的和林城内倒是人来人往,不少闻讯前来登记户籍且同时做些交易的蒙古牧民已有许多聚集到了和林城里,在战事刚开启之时,一些具有远见的内地商人就先带着茶砖、盐砖、布匹、瓷器、琉璃等商品出关准备和这些蒙古牧民进行交易,而他们也从告示得知这一带的蒙古牧民将会往和林城聚集,所以这些客商们便也先都往和林城聚集,准备在这里与蒙古牧民做买卖。

此时关内商人与关外普通牧民之间的买卖大多还停留在以物易货的阶段,即便是在关内已有银元这样的稳定货币,但因为关外的商业活动并不发达,使得这些普通牧民很难在得到货币后能迅速通过店铺将货币交换成自己需要的物品,因而使得货币一时间很难在关外迅速流通起来。

此时的和林城唯一一所还算完整的几所住宅已被临时征用为知府衙门与县衙以及其他官署驻地,因而聚集到和林城里的大多数蒙古牧民与客商们也只能临时搭建帐篷居住。

等到张煌言进入和林城后,放眼望去还误以为自己已经进入了一大军营,不过看着那些头戴毡帽扁平脸的蒙古牧民正与头戴西瓜帽的客商对着几只牛羊和几匹松江面棉布讨价还价的样子时,他这位新任知府才感受到了一丝市井之气。

张煌言开始想着在将整个和林府的所有户口人丁以及地亩都统计完毕后是不是应该重新休整一下这满是灰土且脏乱不堪的和林城城内环境,仿造京师,规划出南北和东西主干道,居民与商业区划分出来,并提供专门的市场交易区,再则兴建府学县学以及划分出各县各社各甲,并建立社学,请内地通晓四书之人出关授学。

但谁知,就在这时,张煌言突然发现前面发生了一阵骚乱,几个颇为健壮的蒙古牧民直接杀死了客商,并抢过那客商拉盐砖的马车,并策马城外奔去。

张煌言不禁骇然,他没想到刚才这些人刚才还好好的进行着交易买卖,这转眼间就有人直接明抢。

不过,这时候,已经有宪兵队的宪兵冲了过来,直接追上去,几排枪击之后,那些企图直接劫掠财物而违背商业规则的蒙古牧民们被直接枪杀在地。

其中,一宪兵直接割下那几个蒙古牧民的头颅,提着往城里走来:“大明皇帝陛下严令,各地新归附大明之子民务必谨遵守法,不得擅起争端,破坏买卖,若有冤屈矛盾纠纷大可去县衙府衙申诉,私下处理者,杀无赦!”

聚集在和林城里的蒙古牧民见此大都低垂下了头,老实了些,怪怪地与这些客商们讨价还价,而不敢再进行强夺强拿。

文明的秩序是需要暴力组织来维持的,张煌言见此不由得暗自感叹,只有大明的国力已经完全可以碾压关外势力,有足够强大的暴力组织维持和改良整个非我族类的人群时才能真正成功的达到真正同化这些人的目的。

“大人莫惊,这些关外鞑子里,有身份的俱已被我们大明剿灭,但这些鞑子从小素来习惯了明争明抢,野蛮而无教化,因而一时也就会有新归附的鞑子不懂规矩向胡来,不过,这些日子我宪兵队见到有不服从规矩都一律杀掉,因而也就极大震慑住了这些鞑子,让他们长了些记性!”

宪兵队干事韩军从旁说道。

然而,张煌言这时候则直接说道:“韩将军,本官可否直接对你下令?”

“若是和林府之事,府尹大人但说无妨”,韩军拱手说后,张煌言则道:“立即将和林城里所有牧民之马刀重箭全部没收!违者以密谋叛乱罪论处,对于猎杀野狼与对抗贼寇自有朝廷官军剿灭!”

这韩军倒是不由得一惊,这位张府尹表面上看上去犹如老书生般孱弱,但一来就表现的如此杀伐决断,看来也不是简单之人。

旋即,张煌言也没顾得休息,就立即开始召集本府属官与所辖州县之州县官前来议事。

整个漠北承宣布政使司不过三个府,而其中和林是其最大的府,其所辖两个州和五个县,而这里面的两个州则各有两个县,因而整个和林府也就有九个县,但事实上,这里的每一个县都远远大于关内一个府。

而到现在,整个和林府,尚还有五个县还没有官员赴任,因而这里面除了两个州的知州不得不临时还兼着其所辖两个县的知县之职外,而张煌言自己也不得不代管一个县。

随着大明的扩张速度太过迅速,造成了许多新归附之地出现大量缺官,吏部根本忙不过来,没法在短时间内给这些新成立的州县府任命齐整的官僚体系,因而张煌言这个和林知府此时也没有通判、同知、推官等佐官。

也就是说,张煌言现在其实是一个人独掌整个和林府的大权,不但任着知府还兼任着通判等官还直接官者一个县,其知府权力倒也是关内的知府所不能及,但所需要付出的精力也不少。

张煌言亲自当书办亲自为这些牧民登记造册,甚至亲自确认所辖区内的人丁数目,亲自统计亩地。

这样一来,张煌言一上任就几乎忙不到脚不沾地,而另外几个官员也同样如此,他们也没有去自己的州县赴任,就和张煌言一起住在和林城,一起办事,因为与其分开去做忙得不可开交,倒不如先一起把整个府的要紧事办了,这样效率也就快点,更何况,虽然和林府的地域很广,但人口数量却是很少的,集中起来也倒方便。

如此一来,在破败不堪的屋子里奋斗数月的张煌言等倒让和林府的改土归流渐渐步入正轨。

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会表演的李阁老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四百八十四章 灭林丹汗部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两百八十八章 禁卫军闯入楚王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两百零四章 调禁卫军入鲁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叹华夏古人的伟大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当好皇帝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六十七章 不给力的宋应星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结朕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农家饭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进入极盛时代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尔沁部与察哈尔部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五百零二章 对西伯利亚的强制性文化灌输第三百零七章 满桂见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阁老纳小妾(三)第五更!求订阅!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与奸臣第四百一十四 又惊又惧的文官们第两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五百零三章 驱赶红毛鬼第二十一章 八大晋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变得很贱的多尔衮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布投降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见天皇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吴三桂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们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云贵川的文人们第一百九十四章 肮脏的孔府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广总督见伽利略第五百零三章 驱赶红毛鬼第两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儿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尔沁被灭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两百二十七章 沙龙帮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四百八十三章 卢象升做首辅第十四章 都来弹劾我吧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变经济活动方式的统治阶级 (第四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权 (第二更)第九十章 火炮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亲自为诱饵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锋直指澳门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五百八十五章 卢象升与杨嗣昌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三十六章 宁完我与鳌拜第八十三章 修什么陵墓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三百四十七章 郑家海盗要来了第两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两百五十六章 鸦片贸易带来的天启盛世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宫我的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四百八十四章 灭林丹汗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