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

朱由校自然知道,交趾布政使司就是现在的越南,在宣德年间被大明放弃,但后来在嘉靖年间,时主政安南的莫氏政权又内附为安南都统使司,但实际上并不受大明实际控制,只能算是一个羁縻地区。

不过如今的安南国却也并非莫氏所主宰,而是分裂为名义上是莫朝、后黎朝、占城三个政权同时存在,实际上却是后黎朝又分为南北阮赵和一个独立的武氏,一共三个割据政权的局面。

总之,现在的安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也正是大明重新统治安南的最好时机。

而如今,随着大明海洋贸易发展,特别是南海领域的开发越发的深入后,安南的地理位置就变得尤为的重要,更何况在安南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所以,对安南进行改土归流,铲除地方割据政权,重新建立交趾布政使司,对于大明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再加上,现在大明军队特别是陆军停歇已久,也是时候小试一下牛刀,以在实战中促进大明军事实力进一步提升。

并且,一些新研制的枪炮与其他非常规武器也需要实战经验一遍。

兵部呈上来的这道奏疏就阐明了这些内容,并也做了军费估算,但朱由校并没有立即在奏疏上直接批复,而是向卢象升说道:“这安南如今具体是什么情况,爱卿可有所知?”

“回禀陛下,自我朝弃交趾布政司后,安南本为黎朝所统治,但后来莫氏做大,莫登庸逼黎氏禅位而建立莫朝,我朝嘉靖年间前黎朝大将郑氏反叛,从新恢复黎朝,莫氏退居高平,但后黎朝中郑阮两族不合,再加上原大将武氏也拥兵自重,因而造成现在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

卢象升起身回答后,朱由校便点了点头道:“如此更好,不过若我大明直接冒然动兵倒也不妥当,一则名义上安南还是我大明之都统使司,二则一旦我大明压境则势必会使得其安南国内各级政权摒弃前嫌,协同一心,共抗我大明;武氏、阮赵等虽说矛盾重重但都还归顺于后黎朝为臣,而莫氏也甘愿纳贡于后黎朝,则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即要控制安南又不能让这些割据政权联合起来对付我大明。”

“依微臣看,既然莫氏曾内附我大明,我大明当不承认黎朝之政权,并降旨于莫氏逼其平叛,同时以黎朝不归附我大明为由协助莫氏灭黎,以达到助弱胜之效,等黎朝郑阮两族一灭,灭掉武氏与莫氏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杨嗣昌这时候回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回道:“就这样办,传旨给兵部,立即调动兵力南下,以演练为名陈兵两广一带,南海舰队主力回防海南,也以参与此次联合演练为名进抵北部湾,调任扶桑总督杨廷麟为两广总督,命其以兵部左侍郎兼两广总督名义指挥此次演练。”

朱由校此令一下,内阁与吏部兵部立即运作起来。

然而,这时候的安南国各地割据政权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就在后黎朝郑氏筹划着如何打败阮氏,并进而灭掉莫氏残余势力和武氏时,大明兵部调动的第四军卢家钰部攻击十万大军已经从湖广集训地乘坐大型蒸汽机车沿着襄梧(从襄阳到梧州)公路南下,且直接在半月内抵达梧州,并在一月后陈兵镇南关。

同时,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甚至前往澳洲一带掳掠土著建立殖民地的南海舰队也陆续向北部湾集中。

等到杨廷麟赴任两广总督后,海陆共计十二万多人已经集合完毕。

莫氏此时也已经收到了大明要他平定黎氏的旨意,而莫氏还没来得及回应,两广总督杨廷麟便以得莫氏状告黎氏背叛大明为由,直接命令卢家钰的第四军出镇南关攻击安世。

同时,南海舰队直接炮轰河静,即后黎朝郑氏控制区最南的城市。

第四军是山地战王牌部队,进入安南境内后也并不因为安南的瘴气所阻,直接用了短短三天时间火速穿插到其北部重镇安世境内的老岭关。

而这时候,黎朝实际统治者清都王郑梉也知道了大明大举来攻的消息,忙调拨自己的五万御林军前去安世老岭关守卫。

本意积蓄力量南征阮氏政权的郑梉此时还没有经历长德之败,也算的上是兵强马壮,因而面对大明的来攻,他也就没有直接投降,而是直接反抗。

第四军先头部队第三旅第一营也不客气,直接将一百门营属火炮摆开,直接两轮炮弹发射后,整个老岭关顷刻间就变成了废墟。

而这郑梉的五万御林军也被直接炸懵,上万人直接死于炮火之中,紧接着大明的军队直接冲过去,手中火枪噼里啪啦地就犹如割麦草一般将这些安南士兵击毙在地。

没到半个时辰,在不过三千人的大明军队面前,这五万御林军就全面崩溃,大明轻而易举地进占老岭关。

接着,第四军直接分兵南下,占领椰州、西都、奇华、高平等城,而同时阮氏却也趁机落井下石直接进占长德。

不到一个月,郑梉直接跳湖自杀,而同时阮氏占领长德的军队还没来得及撤回便被大明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所全歼。

大明陆军第四军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阮氏控制的安南南部也全部占领,等到大明准备挥兵夺取武氏政权时,武氏见大势已去,直接投降,而莫氏也主动放弃永镇安南之特权。

与此同时,南海舰队则直接炮轰占城,并以两天的时间占领占城全境。

安南国的军队已经完全不能对大明的海陆两军形成任何挑战,唯一形成挑战的则是这些残余的游击势力。

但在火炮、燃烧弹、毒气弹以及金钱、划分土地等诸多诱惑下,这些游击势力也对大明统治安南形成不了什么挑战。

总计时间用了三个多月,大明便直接平定安南,且重新恢复放弃时间达百年之久的交趾布政司。

卢家钰由广东巡抚调任为交趾巡抚并提督交趾军务,而张煌言则成漠北南调为交趾左布政使负责交趾布政司民政。

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两百一十四章 灭门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四十一章 秦晋百姓若反,则孙承宗必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占领罗马与罗马教皇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击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们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尔沁部与察哈尔部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两百三十一章 活跃资本经济的阻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七十章 敌来广州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国对大明宣战(第三更)第一百零八章 偷袭定边堡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汉人齐呼王师已到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国对大明宣战(第三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临澳门第三百六十章 让李永芳首级挂到盛京城楼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门崛起的新方式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鞑子掠京畿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四百零三章 贪婪的哥萨克骑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习惯了就好了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云贵川的文人们第两百一十二章 包围孔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壮胆呐喊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祭酒刘宗周犯事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个百万产业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第四百六十章 获得生员与举人功名难度下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学研究制度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贩烟先禁烟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请先生救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第两百七十章 装疯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发展的鸦片贸易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四十七章 正军威,斩杀驸马爷第四百六十章 获得生员与举人功名难度下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启中叶,能臣已老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三百七十六章 广州之围解除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权第四十七章 正军威,斩杀驸马爷第三百九十八章 从皇家科学院的书办开始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胁与沿海海盗劫掠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诸番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五十一章 举案齐眉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进入极盛时代第四十四章 封赏第四百三十章 剿灭土著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七十二章 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