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训练开始

此时的禁卫军训练场,禁卫军高层军官,兵部左侍郎总教官卢象升、工部左侍郎总装备负责人徐光启、炮兵技术负责人汤若望、御马监掌印刘汝愚都已经到齐。

七营官兵也已集合完毕,连带最晚进入军营的士兵朱由检此时也总算是规规矩矩的站直了身子,在第一营最后面独树一帜的等着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的到来。

“陛下驾到!”

俄然,前方传来一阵阵摔鞭声和吆喝声,紧接着就是两队锦衣卫骑马而来。

守在训练场的锦衣卫忙推开铁闸门,退到一边,单膝下跪:“恭迎陛下!”

本来就只能一次性消费的系统产品,却又被锦衣卫砸得稀烂,因此有些郁闷的朱由校没有说什么,径直就朝平台上走去,卢象升等人这时候也已站起身来,向朱由校躬身行礼。

而训练场的官兵们也侧过头来,看向大明皇帝朱由校,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崇敬。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招了招手,就径直走到平台正中央,坐在预先由黄色幔布裹盖的椅上。

卢象升见陛下坐定好后,才按照章程站了出来,吩咐道:“传令下去,全体以第三营为中心向左向右向前靠拢。”

紧接着,就是无数洪亮的口令向下传去,七营禁卫军便缓缓向着朱由校所在的位置靠拢。

而这时候,朱由校也站了起来,从徐光启手里接过由皇家工程院研制的简易扩音器大喝一声道:“立正!”

然后就是有些略带些杂音的脚跟碰击声响起,犹如战鼓一般轰隆一下。

朱由校见此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先原地休息两刻钟。”

一听见原地休息,站久了的官兵不由得松了口气,忙坐在了地上。

朱由检本来觉得地上太脏坐着未免不雅,但一来他脚实在太麻,二来指挥使常延龄已经走了过来,他也只好规规矩矩的坐好。

但常延龄过来还是踢了朱由检一脚:“都给我盘腿做好了哦,不是让你们双腿曲蹲着,跟个娘们一样,也不是让你们跪着,又不是拜菩萨!”

朱由校远远看见了朱由检,便转身问着卢象升:“该如何对待朱由检,你把朕的旨意传给二人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向执法官汤复生和第一营指挥使常延龄交待了,请陛下放心,一定对他严加管束!让他尝尝苦头!”

卢象升说着就低声将刚才朱由检被责打军棍的事告诉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听后就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了徐光启等几位禁卫军高层一些其他问题,待两刻钟一到,才起身对卢象升道:“可以开始了。”

卢象升接过朱由校手里的扩音器大喝一声后:“全体起立,下面先由陛下训话,然后正式开始训练!”

能得见圣颜,对这些官兵来讲已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如今还能听陛下训话,这搁在前朝只有阁老尚书才能有的待遇呀。

所以也不由得这些禁卫军的官兵不兴奋,一个个都屏气凝神起立,都想听听大明皇帝陛下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今日朕有幸能与我大明上万少年俊杰齐聚在这战鼓雷雷的训练场上,不得不承认,是朕自即位以来最激动的一件事,因为什么,因为朕仿佛看见了我太祖洪武大帝当年带着你们的祖先即淮西二十四子弟高举义旗,驱除鞑虏,复我华夏衣冠的壮景!想起了我成祖皇帝带领大明男儿七征漠北,南踏安南,扬我大明国威的盛况。“

这些禁卫军官兵中大多还是世袭的军官,即便不是,作为武官,无论是士卒还是将官,谁不向往大明初建时,那个勋贵武官鼎力朝堂的时代。

因而,当朱由校一提及时,这些官兵们心中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起来。

“何为华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我煌煌华夏四千余年,先以两晋之时经五胡之乱,汉人为两脚羊,竟成胡虏盘中餐,后又是宋末崖山之变,北元鞑虏窃居中原,我大明太祖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而起兵荡平群雄,复我华夏衣冠,建我大明千秋基业,从此华夏再主中国,家园被毁,涂炭生灵……“

华夏、大明、民族、家园等等这些极具煽动性的词汇在朱由校高频率使用的同时,也在高频率冲击着这些官兵的思想。

从记事以来就被灌输忠君思想或功名思想的这些官兵们或许从来就没有认真考虑他们为什么要忠于大明,为什么效忠皇帝,而此刻朱由校则告诉了他们这些原因,并且就成了他们一辈子践行忠君思想的法则。

朱由检可没想到自己皇兄会来这一套,也没想到朱由校会亲自来与这些官兵讲话,更没想到的是这个昏君居然也会说出如此多的大道理来。

朱由校知道自己演讲水平拙劣,但他必须这样做,他可不想一直做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要想牢牢把握住军权,只能让这些官兵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并且认同自己的信仰。

而他要做就是尽全力的去说服。

其实,在洗脑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大明,朱由校一些从网络上摘抄而来的激进言论还是很有一定的煽动性的。

要不然在民国初期,也不会有无数的青年就为了某些后世看上去简直漏洞百出的言论去抛头颅洒热血。

朱由校一说完,由三十名军官生带头拍起的掌声是一波接着一波。

直到掌声完全没有后,朱由校才有开始喊道:”训练开始!“

“是!”

卢象升应了一声,就站前路传命道:“各营开始训练,值班大夫和执法官随时注意有身体出现异常或无辜逃脱者。”

卢象升刚宣令完,激扬的鼓声也响了起来,一众官兵心里的热情也被点燃得更加旺盛。

不过,常延龄和覃博桐等教官训练得也更加严厉起来。

“手打直!腰挺正!”

“碰脚后跟,不是脚背相碰!”

“抬头,目视前方!”

第两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开杀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杀李永芳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四百八十二章 责问户部尚书郭允厚第十八章 东厂与锦衣卫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二十七章 敢要挟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极第三百五十一章 郑芝虎被擒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三百八十三章 让朱由校头疼的事第两百零三章 判处凌迟第一百章 情报第三十三章 拆东林书院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伦威尔照会锦衣卫第两百九十五章 重新评定张居正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八十二章 逃出军营与杖毙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变得很贱的多尔衮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见天皇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十八章 东厂与锦衣卫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四月雪纷飞(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三百六十二章 钱谦益献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销毁烟土第两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四百二十七章 进军爪哇国(第六更)第两百七十一章 处置王文奎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学研究制度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击盗用商标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弹药将竭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轻的皇太极第两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的战略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卫军第三百七十章 敌来广州城第两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的与时俱进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两百二十七章 沙龙帮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皇太极第九十七章 劫粮之凶第两百章 杀人后的丁忧官员孔闻诗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两百五十五章 让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一百零七章 大风起,胡乱始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情的海兰珠第三百六十二章 钱谦益献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有帝王的富贵风流第一百二十章 无良文人范文程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两百八十二章 胡编乱造第一百二十六章 请先生救我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钱谦益第两百零二章 作死与构陷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风八面的南京礼部尚书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审衍圣公孔胤植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来京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斩杀克伦威尔第六十六章 软禁与威逼第三百九十章 较量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四百三十章 剿灭土著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四百六十三章 宫闱之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败缅甸第一百五十七章 银行开张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六十七章 不给力的宋应星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胆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