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六章 妥协

“妈妈,这些人在干什么啊?”

放学回家路上,才上小学一年级的钱欣欣同学,指着马路边挤成一团的抗议人群,好奇的问道。

“他们在游行示威,南韩人想加入我们大夏,穿绿色衣服的人表示同意,穿红色衣服的人不同意,双方在那里吵架呢!”

爱田美莎即使再不关心时事,也听周边的人说起过此次事件的起因,在她看来,南韩人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哪有不请自来的道理。

如果这套行得通,那么末世之前,米国和歐盟早就成为黑人和穆斯琳的天下了。

“妈妈,南韩人为什么想加入我们国家?我们老师说了,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国家。”

“呃,可能是南韩小朋友们太饿了,想到咱们国家吃饱饭,南韩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女儿还小,爱田美莎只能用最浅显的道理解释道。

“那他们也太可怜了,欣欣上次把午饭弄撒了,结果饿了一下午肚子,真的非常难受。”钱欣欣小朋友咬着手指头说道。

“知道饿肚子难受,看你以后还小不小心?” Wшw• TTκan• ¢ ○

钱欣欣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妈妈,你愿意让南韩人来咱们国家吗?”

“我……”

爱田美莎想起自己的出身,她其实和这些南韩人没什么区别,一样都是外来人,只不过扶桑幸存下来的人口少,再加上底子厚,这才被大夏所接受。

当年,她跟着父母离开扶桑时,也才十几岁,对于当时的情况仍然记忆犹新。自从到达大夏后,他们家的生活才正真稳定下来,不再是朝不保夕。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对于他们这一代扶桑人来说,故国虽然难忘,但他们也早就把自己当成大夏人了,对大夏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

“妈妈当然赞同,只是妈妈不是国家总统,说了不算。”爱田美莎当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小孩子来说,让他们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对成长更为有利。

“那我能给总统爷爷写信么?我要告诉总统爷爷,饿肚子很难受,我们应该帮助南韩小朋友。”钱欣欣天真的说道。

“当然可以,妈妈等会帮你买邮票。”对于女儿的善心,不管有没有用,爱田美莎都要鼓励。

“谢谢妈妈!”

……

听证会的第二天,大夏总统府,韩总统召集内阁成员开了个临时会议,希望对于南韩人的请求,能够商量出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这是讹诈,赤裸裸的讹诈,我们不能开这个坏头,如果这次破例了,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北韩、哈沙克斯坦、还是印度诸国?”财政部部长赵树仁坚决反对

道。

也不看看如今都这个时候了,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大灾当前,还要考虑什么虚荣面子。

外交部部长孙培梁咳嗽一声,反驳道:“北韩应该不可能的,人家金委员长宝座坐的好好的,凭什么要来咱们大夏受气。

至于哈沙克斯坦和印度诸国,倒是很有可能,不过咱们有绝对理由推辞掉,毕竟他们长得就和黄种人不一样,也没为我们做出过什么巨大贡献。”

“说的好听,你能保证?”赵树仁不服气道。

“我保证有什么用?”孙培梁叹了口气,“关键是南韩的情况很特殊,和咱们牵扯太深了,如果真的置之不理,确实太不近人情了,也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南韩三百多万人,你一句轻飘飘的国际形象,就想让我们财政部掏这笔安置费,我告诉你,做梦吧!”

“你这人,怎么不顾全大局呢?”

孙培梁摇摇头:“国际形象说没用,确实没啥大用,这个世界终归到底还是靠拳头说话。

但是,在日常的国际交流和贸易当中,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咱们大夏也不是什么都能自产自足,少不了要和外界做生意、打交道。

你们是愿意和一个有担当、有底线的国家打交道,还是愿意和一个自私自利、以邻为壑的国家打交道?米国推特总统的教训,你们难道忘了?”

“老孙,你这是偷换概念!大冰河气候马上就要来了,咱们自保都来不及呢,哪里还有什么多余的能力,去帮助南韩人。你不怕人民骂我们是卖国贼啊?”民政部部长刘永江同样持反对态度。

“话不能这么说,接纳南韩人,对咱们来说也不全是坏处。好处也是有不少的,咱们不仅能够挽回形象,还能增加一两百万的劳动人口。

南韩由于长期缺粮,能熬到现在的,基本上都是以年轻人口为主。再说了,南韩的科学技术实力还是不错的,对咱们国内也是一个有益补充。”

工商部部长孙明从工商业角度考虑,他是赞同派。

“别给南韩脸上贴金了,十五年内战,十五年饥荒,南韩人手上还有多少技术资料,只有天知道。”财政部长赵树仁讽刺道。

政务院的钱副院长难得的说了句公道话,“其它的不说,南韩的‘韩燧计划’,还是不错的,据说连歐盟都表示很有参考意义。”

“确实很有借鉴意义,最近他们的科技部还主动联系我们了,想加入到咱们得‘燧人项目’,合作总比什么都没有强。”科技部部长符和道。

“黄院长,你们政务院是什么看法?”韩总统开口问道。

“从大局

出发,我们更倾向于有限度地接受南韩的合并请求,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来寻找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争取做到双赢。”黄宣俊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韩总统明显很感兴趣,追问道:“哦,这倒是一条不错的思路,能详细介绍一下么?”

“没问题!根据我们收集到的统计资料分析,南韩一共有328万人,其中在我国境内务工的有56.4万人。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在我们这边定居,并不需要再作额外安置。”

“那么剩下的270万人呢?”

“这其中,大概有70万人在我们国内有亲属,我们可以容许他们投亲,这样可以极大缓解我们的压力。

至于剩下的200万人,可以分5年,每年安置40万人。我们可以把他们迁移到印东、吕宋、奥东和奥西这些人口较少的省份,而这些地方国内移民的热情普遍不足。”

韩总统觉得方法不错,但还是想听听众人的意见,于是问道:

“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一直没开口的国防部部长首先提出了疑问:“奥洲地区的人口本来就少,如果把这些南韩人全弄过去,会不会引起当地人口比例失调。

现在看着是没问题,那么末世结束以后呢?他们会不会趁机要求独立?”

“张部长的担忧,其实没有必要。”

黄院长解释道:“一来,南韩人这十几年来一直以生女为荣,希望通过嫁女,来改变当前的生活现状。

如此,也片面地造成了南韩男女比例悬殊,女性人口的数量几乎是男性人口的两倍。而我们的奥洲地区,缺的就是女性人口,可以形成天然互补。

二来,这些年来,奥洲地区的基础设施经过不断完善,对本土居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不是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没问题了。”

“我有一个问题,对于南韩的那些大财团,你们打算如何安置?”

“南韩的财团,在这两年都消失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只是小鱼三两只,完全不必在意。”黄院长回答道。

说起南韩的大财团,以弎星集团和现代集团最具代表,它们在末世之后,也确实曾风光过,权力一度达到巅峰,几乎控制了整个国家。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团们不仅垄断了整个南韩的粮食产出,还设有自的私人武装,对底层人民极尽盘剥,从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不满。

最终,在一场遍及全国的动.乱中,大部分财团都被愤怒的民众们亲手捣毁,只有少数与粮食无关的财团才逃过一劫。

国内这些年

对南韩的关注非常少,尤其是这种动.乱新闻,几乎从不报道,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南韩那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如此,没想到……”

韩总统敲了敲桌子,“好了,时事艰难,众位应体恤国情,对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负责。对于处理南韩人的事情,还有没有其它意见,或者有什么想说的?”

“……”

“既然都没有反对意见,那么就按照黄院长刚才所说的办吧!”韩总统将目光看向黄宣俊,吩咐道:“老黄,你们政务院抓紧时间把详细的方案制定出来,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是!”

“孙部长,你们外交部也要……”

“明白。”

“另外,正式向南韩政府发出邀请,要求他们尽快安排谈判小组过来谈判。虽然没什么好谈的,但是这个姿态要摆出来,不能让世界人民认为我们大国欺负小国。”

“最后一点,三天后我会对全国人民发表公开演讲,让宣传部先把舆论给扭转过来,起码不能有大的反对声……”

第八十六章 优越感第二十一章 大舅和小舅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四章 心态转变第两百八十一章 锊【Fu】第六十二章 超乎想象的好第四十九章 诱人的包子第一百零一章 做馒头第六章 春节二三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繁华第两百一十八章 别了,战时状态第一百七十六章 集团化第十三章 开业典礼第六十三章 脱水蔬菜第一百二十章 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开卖第一百一十六章 父女相见(1)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城警戒第四十八章 复课第两百一十三章 繁荣背后的危机第两百八十章 总统府元旦晚宴第六十三章 脱水蔬菜第一百四十一章 扬眉吐气第五十七章 婚礼第一百一十五章 子承父业第三百零二章 植树节第两百九十六章 轰轰轰第二十八章 大寒潮来了第十三章 开业典礼第两百七十章 迁户口第两百二十五章 溙王的元宵宴会第两百五十一章 真假富二代第三百章 悲惨世界第二百一十章 新的投资方向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十七章 战时状态第两百九十二章 印北动荡第一百三十五章 半推半就第四十章 真香第两百零七章 随团出国访问第两百一十六章 东盟七省第两百二十五章 溙王的元宵宴会第两百一十三章 繁荣背后的危机第两百五十章 主动上门第一百零四章 简单的爱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繁华第十五章 混合双打第一百二十七章 座谈会第五十五章 领证第七十一章 羊城黑市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相亲(2)第两百七十章 迁户口第两百三十九章 徽商联盟第两百六十章 回庐州第一百零二章 险情第两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第两百五十八章 第二总部第十八章 末日演讲第两百六十二章 韩悠悠第两百章 “分水岭”第四章 庄园完工第两百二十九章 就职演说和贷款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人意外第一百九十一章 “5·16”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装第一百零一章 做馒头第一百零四章 简单的爱情第两百六十五章 迁都第两百七十八章 老来得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学报道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惊喜第七十三章 非法移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开卖第一百九十七章 国庆招待会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两百五十九章 择校第七十五章 识破第八十六章 优越感第一百二十七章 座谈会第两百三十八章 长河慈善基金第六十章 大爆发第两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第两百九十八章 势力范围第五十章 意外的相亲(1)第一百八十五章 全民公投第五十四章 假戏真做第两百三十七章 新任第一书记第两百七十三章 黄家人南下第八十章 归程第七章 拜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座谈会第一百九十六章 代价第八十七章 年夜饭第七十章 海上生活第三百零一章 东非能源上市第两百零五章 天佑大夏:桃源省第一百五十章 日常带娃第七章 拜年第二十八章 大寒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