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东兴口岸

休息了十分钟,李东他们用饭盒装了满满两碗粥回来了,没要干的,全部都是汤水,所以不限量。

午饭吃什么呢?条件有限,太累了又难得动手,只能啃面包了,一口热汤,一口面包,说实话还不赖。

志愿者们吃的也是五花八门,黄品菲带的是炒米粉,用热汤一冲,香气十足,看来家庭条件相当不错。

莫凯吃的是烤土豆,土豆是自带的,每个都是拳头大小,做饭的时候顺手放在炉边,烤的是外焦里黄,馋的李东用一块面包换了一个,和大舅分了吃了。

其余同学就比较普通了,大多都是馒头,或者杂粮馒头,掺了红薯渣或者玉米粉,颜色越深,说明面粉越少。

总体来说,志愿者们的经济条件都还不错,吃饱饭是绝对没问题的,要不然他们也没心思过来当免费劳工。

午饭过后,李东在行李箱里捣鼓了一阵,然后偷偷摸摸的来到了韦叔的跟前,一脸谄媚的笑容。

“啧啧,小李啊,我说你是不是清宫剧看多了,这一脸奴才相模仿的十分到位啊。”韦叔揶揄道,不用猜就知道这小子想贿赂自己。

“韦叔您说笑了,大清国都亡了几百年了,哪里还有什么奴才啊,这不是看您精神不大好,想送您点东西解解乏。”

李东陪着笑脸解释道,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包中华烟,塞到了韦叔手里,这是他出门之前专门准备的,为的就是社交应酬。

“哦豁,香烟,还是中华的,在哪弄来的,不会过了保质期吧?”

韦叔眼神一亮,当警察的工作压力大,没有几个不是老烟枪,他都快一年没摸过香烟了,平时顶多蹭蹭局长他们的二手烟过过瘾。

“韦叔,您看,每一包烟我都用塑料薄膜密封了两遍,放个三五年都不会坏。”李东赶紧解释道,自家仓库里的所有物品都是密封的,就连卫生纸都不例外。

韦叔把手里的香烟来来回回摩挲了好几遍,这才叹了口气:

“你小子,还真会送礼,要是别的东西,我是看都不会看一眼的,不过这香烟吗,我就笑纳了,你一个年轻人抽烟多了对身体不好。”

“韦叔您说的对,您可不要舍不得抽,烟我这里还有,等您抽完了,我再孝敬您。”李东呵呵一笑,果然是人都有缺点,这一波稳了。

……

中午休息了半个小时,车队重新出发了,这次中途没有再停车,而是一口气直接开到了东兴口岸。

政府在友谊大桥旁边设置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难民营,那些非法移民将会在这里待上三天,调养一下身体,三天后他们就会被驱除出境。

李东他们这群志愿者工作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住的是集体宿舍,男生一间,女生一间,除了他们这些人,这里还有不少本地的志愿者。

趁着大家都在整理床铺,李东悄悄的摸到了韦叔的旁边,有付出就有回报,是时候索要好处了。

“韦叔,想求您一件事。”李东低声请求道。

“嗯?你们不会是想开溜吧,我可告诉你,想都别想,这里和军营没什么两样,跑了一样要上军事法庭。”韦叔警告道。

“哪能呢,这点规矩我还是知道的,我的意思是,等下不是要安排工作吗,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个清闲点的事,我们毕竟还要去探亲呢。”李东低声商量道。

韦叔总算知道什么叫做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了,他可不是那种翻脸无情的人,只好郁闷道:“我心里有数。”

“哎呀,那就先谢谢韦叔了,对了,我和老钱商量好了,明天下班后就去找我表妹,韦叔你有时间么?”李东询问道。

“有。”韦叔咬着牙道,本来明晚还有一个会的,看来要推后了。

果然第二天分配工作时,李东二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成为了营地的采购员,活轻不说,还有油水。

韦叔也有自己的考虑,李东他们一看就是有钱人,肯定看不上采购的那点蝇头小利,也算是公私兼顾了。

“这是采购清单,上面都有采购地址和指导价,记得要开发票,如果账目对不上,或者质量出了问题,你们是要负责的。”韦叔提醒道。

“知道了,我有采购经验,没问题的。”李东信心满满道,末世之前他可是身经百战,足足采购了上千万元的物资。

“行了,这是车钥匙,就是门口的那辆小皮卡,路上小心点,还有行李我会替你们看好的,丢不了。”

“嗡嗡……”

小皮卡驶出了难民营,大舅负责开车,李东拿着地图在指路,这次采购的东西还挺多的,要跑十几家供货商。

东兴市在大灾中损毁挺严重的,不过灾后重建速度倒是非常迅速,尤其是这里还驻扎了一个师的军队,城市规模几乎是末世之前的两三倍。

特殊的国情赋予了东兴另类的发展机遇,还真的祸兮福所倚,这一路过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整座城市就像是一个大工地,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停,就是这里了,令狐商行。”

李东下车打量着这一间小店,这是整个东兴口岸唯一的一家批发出售食盐的门店,也不知道是老板姓令狐,还是喜欢单纯令狐冲这个小说人物。

“请问二位要采购多少食盐?”店里只有两位员工,一位女员工负责接待、收银,另外一位男员工负责称重,如果有需要,还会临时客串搬运工。

“160斤,精盐、粗盐各一半。”不用说,粗盐是给难民们吃的,肯定是怎么省钱怎么来,反正也吃不死人。

“精盐每斤210块,粗盐每斤120块,一共是26400块。”

食盐属于日常必需品,但好在华国盐矿资源丰富,生产能力又强,末世之前储存的食盐,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上十几年了,李东记得前世物价涨得最慢的就是食盐。

食盐属于官方指导定价,价格基本上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他们也不需要讨价还价,直接采购了就是。

第八十七章 年夜饭第两百六十七章 黄云章归乡第两百一十七章 布鲁塞尓会议第四章 庄园完工第一百六十四章 阮经凯第十三章 开业典礼第六章 春节二三事第一百零五章 见家长第十一章 买车第两百一十六章 东盟七省第两百八十七章 太难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菲日常第两百七十六章 妥协第一百五十一章 去京城第四十三章 意外收获第两百九十章 当代少年第两百五十九章 择校第两百二十章 拆分绿宝生物第两百二十三章 南下避寒第一百二十三章 五味汤第六十六章 草莓热(2)第两百八十六章 烫手山芋第三十六章 韩小虎第一百九十四章 实习第两百七十六章 妥协第三十六章 韩小虎第两百六十一章 匆匆五年第两百六十七章 黄云章归乡第二百零二章 2140年的春节第两百二十章 拆分绿宝生物第两百一十六章 东盟七省第三百零九章 初入桃园世界第两百三十九章 徽商联盟第两百四十八章 带血的暂住证第一百九十五章 “反承包”运动第八十四章 年终总结第一百三十二章 孙大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选择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钱人家第四十一章 飙涨的房价第一百六十八章 粗暴推广第一百一十章 逃荒第两百二十八章 换届选举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第两百五十七章 开业第两百四十四章 茜门子第五十章 意外的相亲(1)第一百五十九章 决心第四十四章 探亲(1)第一百章 江北日报第两百一十三章 繁荣背后的危机第两百六十四章 初识豪门第二十三章 人在归途第二十三章 人在归途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相亲(2)第二百零三章 东盟内乱第一百九十章 姐妹闲聊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访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千亿第两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第七十一章 羊城黑市第一百二十三章 五味汤第一百零八章 国庆节第一百九十章 姐妹闲聊第一百五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六十三章 脱水蔬菜第三十五章 合作第两百九十一章 童学坤的六十大寿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两百九十九章 躲不开的难民潮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请第三十一章 吃着火锅唱着歌第十七章 战时状态第六十九章 光明号第两百三十四章 移民黄云章第两百三十八章 长河慈善基金第两百九十一章 童学坤的六十大寿第一百六十七章 竣工第十八章 末日演讲第两百一十四章 联合公报第一百三十一章 匠人精神第三十六章 韩小虎第二百零二章 2140年的春节第两百六十章 回庐州第八十四章 年终总结第两百三十一章 《娓娓道来》(1)第三百章 悲惨世界第两百五十章 主动上门第一百一十章 逃荒第两百六十六章 国会召开第二章 清空房产第三百零八章 转型第六十二章 超乎想象的好第两百六十二章 韩悠悠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开卖第一章 重生了第两百二十四章 长河的三架马车第两百六十五章 迁都第一百四十一章 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