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

七月十日,刘永福带领剩下七百余老幼青壮抵达锦普,亲自拜见孙彬表示投靠之意。旧日好友回心转意、投靠国防军。孙彬十分欣慰,当下授予刘永福第七独立营营长职务,统领四百名士兵,而沈福山则被抽调至广宁军总部任职,负责协助孙彬管理两省地方事务。

下龙之战和随后进行的占领安南北部沿海三省的作战行动让广宁部队缴获了不少武器和物资,这些缴获武器中除了留下一千三百支性能完好的老式火枪,其他武器都卖给了吴亚终换取他控制区内的华人青壮。

人贱枪贵,流落在安南的华人流民总数超过百万,在孙彬和国防军没有抵达安南前,农民武装头目和安南部队都视普通华人流民为获取利益的工具,农民武装头目在面临安南军队围剿时,召集控制区内的华人流民,发放一些简陋的冷兵器让他们充当炮灰消耗安南军队的力量,然后再率领手下核心武装发起反攻,打破安南军队的围剿。

华人流民都是一穷二百的底层百姓,当农民军武装头目利用流民炮灰占领安南一处地方后,流民的待遇丝毫不会得到改善,缴获的财务被农民军高层瓜分,控制区内的田地依旧交给当地豪强以换取他们的支持,而普通流民为了生存,在农民军头目的组织下,租种当地大户的田地,继续受到地主的压迫。

倘若农民军头目给普通华人流民还留有一条活路,那么安南军队则是要置他们于死地,安南军队打不过组织起来的农民军武装,碰到小股华人流民往往全部屠杀干净,然后用他们的人头向上头冒领功劳。

滥杀无辜,冒领功劳是安南部队常用的手段,上面官员为了安抚部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去,也因为安南军队的滥杀,导致各支华人流民结寨自保,和安南部队作战时也十分英勇。

特殊的战乱环境造就了安南境内华人流民吃苦善战的能力,百万华人流民中青壮占到近一半数量,那些身体病弱的老弱大多在战乱中死去,因此要想在安南招兵难度不大,困难的是粮食物资和武器的缺乏。

安南地少人多,百姓普遍贫困,官府税收有限,粮食物资因为战乱短缺严重,而武器面临法国封锁,获取难度大。

在一般的华人武装势力中,三五百人的青壮能够拥有一二十支后膛枪已经算是非常不错,而像吴亚终这样聚众万人的大武装势力,手中后膛枪数量拢共不超过三百支,其中还有一百支是孙彬派人送给他的礼物。

两千多支老式火枪性能虽然比不上后膛枪,和主要使用冷兵器为主的各农民军武装相比也是了不得的大手笔。而孙彬为了多招揽一万多华人流民,甘愿付出两千多支火枪和吴亚终交换,消息传到其他地方华人流民口里,都对孙彬交口称赞,也由此引发了投奔广宁军的迁移大潮。

公平交易,各取所需,孙彬通过付出两千支淘汰火枪的代价,在安南各部华人势力中打响了名声,收获了南里奥格兰急需的华人人口,而吴亚终则获得了武器粮食,表面上看两方谁也不吃亏,而实际上因为吴亚终挫劣的手段,麾下旁系武装都对他深感不满。

吴亚终获得粮食和火枪后,直接大手一挥,把一千五百支火枪分配给麾下嫡系部队,然后把剩下的五百多火枪和嫡系淘汰的磨损严重的五百支遂发枪分配给旁系部队,而粮食也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只发放足够三五天食用的粮食给旁系部队。

交换出去的青壮旁系武装占了绝大部分,而轮到分配武器物资的时候,每支旁系武装只分到很少一部分。

矛盾不是一天积累而来,吴亚终意图放弃安南根据地,反攻太平府的已经招致大部分人的不满,而分配物资武器时又不加遮掩的偏向嫡系部队,旁系农民军武装的不满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只需要一个引子,爆发的其他农民军武装头目们就会把吴亚终炸的粉身碎骨。

这个引子没有让农民军头目们等太久,叶成林奉孙彬的命令,暗中潜进高平城中,联络了三四个有交情的农民军头目,几人一番诉苦交谈,达成了赶吴亚终下台的决定。

七月十四日夜晚,烂醉熟睡的吴亚终被护卫叫醒,告诉他底下的人全都反叛,城里面只有四百多守卫吾亚终的农民军士兵还在继续抵抗。

部下反水,吴亚终一直担心的事情成为现实,不待他召集分布在城内其他区域的嫡系增援,

陆之平、黄付盛等农民军头目带领的部下就攻进内宅,俘虏了吴亚终。

吴亚终被俘,还在抵抗的农民军武装迅速放下武器投降,短短一夜时间,终横云桂、安南边境数年的吴亚终沦为俘虏,失去了对高平上万华人武装的控制权。

吴亚终在农民军中名望深重,因此被俘虏之后只是被软禁了起来,没有被当众处死,吴亚终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是失去对部队的掌控,即使以后能够逃出去,也不可能对其他人造成威胁。

顺利接收吴亚终留下的地盘,陆之平、黄付胜等农民军头目按照事前约定,四千愿意投靠广宁部队的农民军武装带着两万老弱离开高平省,赶往广宁军控制的谅山省。

而陆之平、黄付盛两人被剩下近五千农民军推举为正副统领,负责统帅留下来的农民军武装。

处理完内部的权力分配,陆之平、黄付盛两人接受叶成林提出的意见,主动投靠顺化朝廷。

七月二十日,顺化朝廷和农民军达成招安协议,农民军退出北江、河阳两省,顺化朝廷承认农民军对高平省的控制,策封陆之平为高平总督,黄付盛为副总督。

陆之平、黄付盛被招安消息传出不到三天,黄崇营接着被顺化朝廷册封为从三品指挥使,负责原本的根据地老街省境内的孟康、保胜两县,其他一些被招安的华人武装根据势力大小,纷纷被册封为正四品管奇、从四品宣慰使、骑都尉、五品防守尉等安南武官职位。

困扰安南多年的华人武装纷纷被招安,安南军队得以抽出更多力量对付境内本土叛乱势力,七月末,最后一支成规模的叛军被击溃,安南军队成功收复被叛军占据的省份,平叛作战随之结束。

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起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敌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二章 暴动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四十章 夜谋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三十四章 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