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

步步推进、稳扎稳打是李明远制定作战计划时着重提醒的内容。

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家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占据战略优势的国家只要不犯下轻敌冒进的错误,依照稳妥的办法步步消灭对方的有效军事实力,便不难取得战争的胜利。

汉国已经度过立国之初最艰难的时刻,经过十年埋头苦干的发展,汉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已形成对阿根廷的绝对优势。因此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李明远首要考虑的便是稳固本方的战略优势,不给阿根廷部队咸鱼翻身的机会。

汉国政府颁布备战法令后,汉国和阿根廷政府都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下,时间缓缓推移到1879年三月四日,这一天,影响南美历史发展大势的进程因为一场战争而发生改变。

汉国与阿根廷间的战争正式爆发,李明远在新京练兵场举行誓师大会后带领国防军主力部队十六万人先行出发,吴凤典、陈尚发带领六万警备军作为战略预备军延迟四天出发,刘朴、赵延、胡金钟等人则留在汉国本土,负责为前线部队运输物资给养以及维护国内领土安全。

十六万国防军和六万警备军的责任不包括运输物资给养与武器弹药,这些任务统一交给组织起来的民兵部队与自愿支援前线的华人青壮负责。

阿根廷战争是决定汉国未来命运的国战,在李明远和政府官员的号召下,三线民兵和自愿支援前线的华人青壮以各自所属的定居点不同,划分为一支支规模不等的后勤运输队伍,然后在每个定居点的退役老兵以及政府公务人员的带领指挥下,自备干粮或者是腌制好的肉类食品,沿着国防军主力部队走过的路线行进,为部队提供必需的粮食物资支援。

汉国青壮华人数量在150万人以上,除去参加国防军和警备军的人数,自愿报名支援前线的青壮人数为50万,人数规模超过作战部队的两倍还多。

汉国华人青壮踊跃参与支援前线的任务,不仅因为阿根廷战事的成败关系到每个汉国百姓的利益,更直观的是参与后勤运输任务可以得到足够的好处。

汉国政府规定,参加后勤运输的汉国百姓将授予他们支前义民的身份,等到战争结束,那些有支前义民身份的华人百姓可以凭借后勤部门签发的支前功劳本,领取规模不等的田地或者是金钱奖励。

一般而言,一个华人支前义民最少能够领取五亩土地,多的能够领取三十亩土地,如果在执行后勤运输的途中立下其他功劳。奖赏土地的面积还会提高。

以占领区的土地为报酬鼓励华人青壮支援前线是李明远主动提出来的建议,在建议交付政府官员讨论的时候,一些官员反映奖赏土地的数额太多,应该削减奖赏土地的规模,还有一些官员则建议节省政府开支,采取强制措施无偿征召百姓支援前线。

官员们的意见反馈回来后,李明远并没有采纳,因为根据后世经验,发起一场重要决战,只有让普通百姓分享到战争带来的好处才能团结大部分人,使得政府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而那些将战争所得或者国家发展红利私吞的统治阶级,即使在一段时期内能够维持他们的统治,最后也一定会被广大民众抛弃。

不患寡而患不均,将个人或者集体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一个利益分配均衡的国家更具有竞争力,在与其他国家竞争或者发生战争时候,整个国家更容易凝聚成一个整体,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李明远是个有原则的人,他更倾向在保证本身的统治地位下,保障国内普通百姓的利益,政府官员只是统治国家的工具,真正能够维持他手中权力的是军队和普通百姓的支持,因此,即使施行的许多政策不利于官僚阶级,李明远仍然一力支持将政策扩展到国内的每个角落。

三月九日,李明远带领国防军主力出发五天后,一支支担任后勤运输的华人队伍排成十多里长的队伍,沿着乌拉圭河行进。

“陆大哥,过了前面镇子就出了国界,这几天乌拉圭河上不太平,经常有被打散的阿根廷士兵袭击运输队伍,咱们是不是要小心一点?”

骑在一匹棕色毛发大马上面的王士珍对着同行的陆荣廷问道。

“是要小心一点。”

陆荣廷点点头,吩咐道“杨兄弟,通知后面的兄弟加强戒备,别让白皮蛮夷钻了空子。”

“是,队长。”

刚满十六岁的杨光宗应答一句,接着调转马头向后面跑去。

“陆大哥,听送回来的伤兵说,阿根廷、乌拉圭两国的军队抵抗很激烈,陈旅长的部队花了两天时间才攻下派桑杜城,您认为咱们有没有机会上前线?”

杨光宗离开后,王士珍开口问道。

“应该不会,陈旅长的第二混成加上其他部队有一万多人,这两天陆陆续续运回来的伤兵只有七八百人,不到陈旅长手下部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所以第二混成旅仍然具有完整的进攻能力,暂时不需要民兵部队的补充。”

陆荣廷的判断与前线的真实情况大致吻合,李明远领兵出发后,先是沿着乌拉圭河南下行进,然后在攻克乌拉圭河右岸城市萨尔托后,便留下陈宗柏的第二混成旅、一个骑兵团、一个加强侦查营以及一个105毫米炮兵团继续沿着乌拉圭河前进,而李明远本人则带领十五万余人的主角部队跨过乌拉圭河,一路向南前进,将第一个进攻矛头指向巴拉那河沿岸重镇圣菲。

圣菲市是阿根廷省份圣菲省首府,同时也是巴拉那河和萨拉多河交汇处,是巴拉那河流域重要的战略枢纽。

圣菲市战略地位紧要,一旦国防军成功占领那里,将隔断阿根廷西北部省份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交通联系,同时占领圣菲市以后,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前方的大型要塞便只剩下罗萨里奥一个,而且失去圣菲市的相互掩护,圣菲市南部的巴拉那城的整天防御便出现一道不可代替的漏洞,因此,只要国防军在计划时间内拿下圣菲市,巴拉那城的得失便在李明远的一念之间。

国防军主力的进攻重点转向圣菲及巴拉那河流域以后,巴拉圭方向的进攻便成为了由陈宗柏主持的佯攻。

佯攻并不意味着作战任务的轻松,与普通人认知不同的是,陈宗柏担任的佯攻任务某种程度上,困难程度不下于主力部队的对圣菲的攻坚战。

首先佯攻需要摆出主力进攻的架势来,因此,攻打派桑杜的第一天,陈宗柏便把加强给第二混成旅的105毫米炮团拉出来,连着对准派桑杜城打出两个基数的弹药量,同时炮击结束的第一时间,派出六个营三千余人的部队发动不间断攻击,最后硬是靠着猛烈的炮火攻击和连续的轮换战术把六千人驻守的派桑杜城打了下来。

其次,陈宗柏要保证佯攻部队的虚实不提前被敌人探查出来,在主力部队达成既定战略目标前,将前方的阿根廷部队拖住。

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直接从乌拉圭方向突破,进军至布宜诺斯艾利斯城下,与主力部队汇合后,形成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围困。

攻克派桑杜城是执行佯攻任务的开始,如果战局恶化,陆荣廷等部民兵和后勤队伍也要加入部队,用以凭借人数迷惑敌方军队。

不过以陆荣廷的眼光看,这种可能性很小。

他们所在的民兵部队和运输队伍很大可能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机会参与到前线大战中。

感谢海华帝国大帝同学500币、册览同学100币、kylie同学1000币、海龙义鸣同学100币、云海书游诗同舟同学100币、风飞和无痕同学100币打赏支持!

第十一章 狙击比试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敌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轻视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关 完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一百一十二章 当地居民处理办法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见三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