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

唐景崧生于1841,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865 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候补吏部主事。

任小京官16年,郁郁不得志,闻听安南北部地区战事爆发,心中雄心重复燃起,故被清廷训斥发配到安南后,对满清政府彻底失望,决心投靠南洋军团,在安南地区建立一番功业。

“满清政府懦弱畏敌,对外不能抗击西种白夷,对内不能保境安民,唐某虽然只是一介小吏,但是也不愿再为他们卖命,今被贬落难至安南,还望梅大人不吝收留。”

两人刚一见面,唐景嵩将自己位置摆的很低,谦逊的表达出投奔汉国方面的意思。

“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明知唐大人胸怀韬略,却不加任用,失去唐大人是满清政府的损失惨重,我大汉国立时增添一贤臣干将,梅某十分欢喜呀!”

梅东兴笑呵呵的扶起唐景嵩,开口道“法国人步步紧逼,不知道西南地区的地方驻军,有何举动?”

“唐某离京之前,清廷下令抽调练军四营移驻云南红河边境地区,命令候补道沈寿榕前赴临安,就地选募练军八营,以备调用。

同时还传令四川方面,每年抽调20万两军饷交付云南边军使用,而在两广方面,任用徐延旭为御敌总理大臣,统帅广西各绿营、民团共两万余人,沿广西、安南一线布防。……”

“清军在边境地区部署大军,引而不动,防的怕是不止是法国人。”

“大人明见,清廷对梅大人麾下的南洋军团忌惮极深,1872年,广西提督冯子材罢官回乡后,还曾经向朝廷奏报,言明安南华人武装势力强大,建议清廷及早出兵剿灭,只不过因为当时冯子材位卑言轻,与接任的广西提督黄桂兰不对付,冯子材的建议才没有被清廷采纳,

但是,自从陛下在南美称帝建制者两年来,清廷对国内和海外的华人武装猜忌日重,不少八旗贵族大臣上书清廷,强烈要求剥夺地方汉人督扶大权,被慈禧太后留中不发,后来,几个南方沿海地区的汉人将领,鼓动手下士兵闹饷动乱,并且趁乱洗劫了城内几个旗人的府邸,事情闹大,传到了北京方面,慈禧太后见地方汉人督扶势大,明令驳斥了八旗贵族官员的上书建言,这件事情才被暂时压了下去。”

“满清朝廷与地方汉人督扶大员的矛盾越大,对大汉国的发展越有好处。”

梅东兴点头道。

“确如大人所言,南方沿海地区的汉人督抚大员和下面一层层的官员、将领们掌握了当地练军、民团等武装,这些年来,他们利用手下的武装,私自从事商品、武器走私,可是赚了不少的钱,八旗贵族们看着地方汉官大笔大笔的往家里捞钱,能不眼热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陆地区国门大开,

南方和北部沿海地区遭受西方工业商品的冲击,本土经济遭受重创,但是那些与洋人合作的地方官员、买办们,却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他们或是从中西放商业交易中,抽取税金,或者是利用官府的垄断性,从欧美或者汉国方面,获取廉价的商品,再转手分发给依附他们的势力,间接的进行走私活动。

军火、商品还有暗中向汉国方面输送难民等活动,养肥了南方和北方沿海地区的汉人官员们,有了钱之后,手里有人的官员或者将领,则会拿出来一部分收益,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从汉国政府一方控制的商社方面,购买数量不等的武器,用以加强麾下武装的战斗力。

在汉人官员势力占主导的地区,商品、军火走私、输送难民等活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最高一级的一省总督到最底层的巡逻小兵,都在这条产业链上,有或大或小的收益,八旗贵族官员们,只看到一小部分地方汉人大员们收益颇多,却不知道,隐藏在他们之下的,牵连甚广的受益阶层。

断人财路,如杀人性命,八旗贵族大臣的建议被驳回,乃至两年前,满清政府雷厉风行的禁止海外移民行动失败,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因为整个利益链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即使上面的汉人官员迫于清廷压力,执行命令,也会遭到利益中间阶层和下层的反对,最终走向失败。

满清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被欧美列强和汉国方面侵蚀的千疮百孔,唐景嵩和一些本身趴在满清政府身上吸血的买办们,看出了满清政府无可救药的本质,才会选择其他势力,作为实现自己雄心壮志或者单纯升官发财的想法。

两人在房间里聊了半个多小时,从相互的试探中,梅东兴判定对方不像清廷派遣的密谍、内奸,于是暂时放下对他的戒备,将其介绍给南洋军团主要将领们认识。

“唐景嵩,原清廷吏部候补主事,现大汉国南洋军团临时参谋官,待我向本土秉明情况后,再予唐兄以正式职务安排。”

梅东兴招呼唐景嵩坐下,笑着道“唐兄弟的家人正在启程赶往安南地区,不日即将抵达,考虑到我军近期将对北坂地区法军发动进攻,唐兄的家眷老小留在广宁省不太安全,不若与军中兄弟们的家眷一同转移道宋卡,等到安南战事结束后,再乘船前往南美本土?”

“但听梅总督安排。”

唐景嵩拱拱手,脸上带着一丝犹豫。

“唐兄可是担忧法国人的军舰威胁?”

“法夷船坚炮利,唐某确是有些担心。”

“这倒大可不必。”

梅东兴摆摆手,表情轻松道“南太平洋舰队受本土命令,已经于一个月前出发,再过三五日便可抵达下龙港,届时拥有南太平洋分舰队相助,虽不可说击败法国交趾支那舰队,但是在法国远征舰队未抵达安南前,获取最少一个月的海上优势,还是不难。”

为解除唐景嵩心中顾虑,梅东兴粗略了为他介绍了一番南太平洋分舰队的实力以及南洋军团正规军数量,但是对于至关重要的军队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安排,则暂时没有让他得知。

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起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九十九章 军政分离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分土地第一百八十九章 贷款博弈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题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