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便宜辣么多

画靶子打靶子,总比解决问题要容易的多,轻巧的多。正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所以,网络上的嘴炮党才那么多,他们天天没有太多的事情,于是便有大把的时间,在互联网的瞎扯,并且还顺带着把他们自己吹的天上少有,地上绝无。

曾经有人调查过网上某个地区的精神地主后代。例如上-海地区的精神地主,他们拥有的总面积加一起,比现代的两个上-海城区都大。这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在这种思潮下,其实对于文艺作品,乃至于泛娱乐作品,都有很大影响的。

比如说,有一些写公子哥的小说,就开始流传起来了。主角越败家,就越有人愿意看,这些都是对于这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

毕竟,有的人肉身没有让他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可以拥有几乎无限的,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源,他们就幻想着,成为公子少爷,小姐公主,在精神上享受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先不说他们所喜爱的小说里头,那些贵族的生活,到底是不是纯粹幻想出来的。就像是农民幻想着皇帝用金锄头,吃带馅的窝头一样。他们这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比较大的问题的。

当然了,商业公司,不是给人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毕竟,三观这种东西,在不同的人看来,正确与否有可能截然相反。几乎没有所有人公认的一个统一的三观。

因此千叶游戏推出的游戏的精神内核,实际上品种十分丰富。面向着各类人群发售。当然了,那些玩着自己喜欢游戏的人,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三观和游戏里展现出来的三观是多么的契合。

就比如千叶游戏现在自己第一方制作的《神秘海域》和由第三方制作的《古墓丽影》之间的差别吧。

虽然,《神秘海域》与《古墓丽影》都是探险寻宝风格的游戏。但是,两个游戏的内在三观,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神秘海域》其实是一种电影化风格明显,利用情节来推动游戏发展的游戏,整个游戏过程中,主人公的每个决定,剧情的每个走向,实际上都拥有着充足的理由。

而《古墓丽影》则好像是完全以场景设计为向导。劳拉虽然是一个女性形象,但是她却并没有太多性感,或者说能够感动人心的人格魅力。

她就像是一个说我个盗-墓、开枪,但我是个好女孩。

与玩《神秘海域》时,玩家们会自觉的觉得德雷克是个好人,而在玩《古墓丽影》的时候,更多的人,则不会认为劳拉是个好人。

虽然,这些东西,似乎对于游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两者的销量对比,却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不过,这也不能怪《古墓丽影》的制作组,毕竟,欧美的游戏制作组,似乎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让人觉得有点粗糙的感觉,完全制作不出日系游戏的感觉。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游戏就是了。

比如说,在三维游戏发展早期,由于游戏机机能不够,远景需要用雾气掩盖,却因祸得福的《寂静岭》系列。

《寂静岭》作为一个优秀的恐怖游戏系列,其实,最开始这个游戏的制作组,没有一个制作人呢元是美国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几乎没有人去过美国,有去过的去的也只是夏威夷这样并不美国的美国地界。

甚至,连游戏的名字,都取自日本的“静冈县”。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制作出来的这样一款有着明显美式风格的游戏,却让人没有感受到半点的违和。甚至,有许多人就以为这款游戏是美国人制作的。

当然了,最后制作人员表出来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日本人制作的。

也有人马后炮的说,一看美国人就不会制作出这样的游戏。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像是怨气凝结成实体的仇恨,这样的设定,估计他们想一辈子都想不出来吧。

他们所能想到的恐怖游戏题材,大半都是一个主人公,像是探员或者是什么之类的人,进入一个发生了凶案的精神病院,然后,在这个精神病院里,遇到许多可怕的,不可名状的东西。然而,这样的设定,其实并不是很能吸引人。而美式恐怖游戏,习惯做的,基本上也就是用一些人类的肢体或者是内脏,来渲染一种恐怖又恶心的氛围。

而日系的恐怖游戏,对于这些东西,看的倒不是太重。他们主要注重的是心理恐怖。所以,像是午夜凶铃这样的恐怖电影,成为了恐怖电影界几乎永远的经典,除了日本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国家的人,能够派出这样风格,超过这部电影的恐怖电影。

当然了,也不能说欧美人完全不会制作恐怖游戏,不会心理悬疑。像是《心灵杀手·艾伦维克》这样的游戏,其实就是把心里恐怖渲染的很好。

一个畅销恐怖小说作家,突然之间没有办法继续写小说了。他和她的妻子进入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度假。

却没有想到,来这里没多久,他的妻子就失踪了。而他发现,这个世界里,出现了许多自己小说里出现过的人物。

然后,作为游戏主角的畅销书作家,就开始了一段寻找老婆、寻找真相的旅程。

整个游戏过程中,基本上完全没有那种美式恐怖的人类肢体,以及过于血腥的画面,但是,却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恐怖氛围。

不过,这个微乳欧洲某个小国家的游戏制作组,实在是因为太小了,虽然,他们拥有着这样的一个技术实力,以及这样的一个游戏掌控能力。

但是,他们制作游戏的速度却不快。也许五年都不能制作出一个新游戏。而要知道,千叶游戏有时候更新一代主机的时间,最短也就在五年左右。

其实,千叶游戏更新主机是有规律的。一般,下一代游戏主机,都会比正在服役的游戏主机,性能强五倍以上。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如果性能提升的太少,完全没有更新硬件的必要。而且,主机这种东西,不能更新的太快,如果,更新的太快,就会导致许多游戏玩家有怨言。毕竟,没有人愿意买一个很快就会过时的东西。

不过,以前的几代游戏主机,虽然性能都不是很强劲。但是,游戏主机推出初期的游戏,和游戏主机推出后期的游戏,却像是隔了几个时代一样。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戏厂商,对于这台主机的性能正在慢慢吃透。

毕竟,以前千叶游戏的主机,都采用自主架构。直到最近这一两代机器,才开始使用个人电脑的通用架构进行开发。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钛光制作的显卡,已经远远的甩掉了其它的竞争对手,成为了个人电脑上的主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软件商的大力要求。要知道,与以前游戏机的性能,能够全方面碾压个人电脑不同。

其实,现在的游戏主机,在刚刚推出的时候,性能顶天相当于当时顶级个人电脑的性能,而到了生命周期的末期,甚至连中端的个人电脑性能,都有些不如。

这样就让许多游戏开发者动了心思,既然个人电脑的性能现在也比较好了。为什么我们不制作一个个人电脑版本的游戏呢。

不过,刚开始虽然有人这么想,却没有几个人这么做。这是因为主机和个人电脑的架构不一样。

架构不一样,想要能够运行游戏,就需要更改整个游戏的程序。这需要支付许多的成本。甚至,有的游戏移植一次,比开发一个新的游戏都困难。

当然了,在金钱的面前,这些困难,都不算是困难。这样说吧,像是红白机时代,那时候街机还很流行,一般在街机上流行的游戏,不光会一直红白机版本,甚至移植几十个版本都不是问题。

就拿经典的街机游戏《猫和老鼠》来说,这款游戏移植到当时的电脑版本上时,已经不是画面缩不缩水的问题了,而是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字符。也就是说,整个游戏,变成了一个会动的文字游戏,而整个游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需要玩家自己脑补。

之所以,当初移植的那么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游戏推出的频率太快,游戏的容量也很小,方便移植。

如果,不趁着一款游戏流行,尽可能的多卖一些钱,那么,等这股风潮过去,这款游戏就再也没有意义了。

这恐怕就是当初的游戏都那么浮躁,那么疯狂的寻求变现的原因。

而后来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大制作的游戏越来越多。不管是制作周期还是制作成本,都以一种比摩尔定律还快的速度发展。

可能,在一年前一万美元的制作,已经算是超级大做了,在一年后,可能这就是一个二流游戏的开发价格,想开发一个一流大作,至少要十万美金。

而正是因为大制作的缘故,以及各个平台之间的硬件差异和性能差异确实有些大。所以,这个时期的超级大作,基本上都不进行移植了。因为,移植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不上移植投出去的成本。

再然后,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管是哪个平台,硬件逐渐趋同的年代了。

硬件趋同,架构不同,底层方案不同,所以,移植游戏还是很困难的。

因此,许多人就张罗,怎么让各个平台统一起来。其实,千叶游戏全资控股的钛光,是有着个人电脑架构的制造许可的。

因此,千叶游戏在经过讨论之后,一改以前封闭帝国的态势。在新的主机上,采用了主流的个人电脑架构。这样一来,几乎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只需要开发一套不同的操作逻辑,游戏就可以跨平台移植了。

当然了,千叶游戏这么做也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早就在个人电脑平台上,搭建了一个游戏软件商店。

在这个商店上,能够以一种比游戏机低廉不少的价格,购买到游戏。

这些游戏之所以卖的便宜,不是因为都是数字版游戏。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事情。这些游戏,包括哪些超级大作,实际上,都已经在主机平台回本了。几乎不耗费成本移植到电脑上之后,卖出去不管多少份都是额外收入,这样的游戏能够贵起来么,当然不会就是了。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代价也是有的。那就是,虽然千叶游戏并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大家制作游戏,基本上还是按照一个先在家用机平台发售,过了几个月,再去个人电脑平台的节奏。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同时推出,会影响到主机版游戏的销量。

毕竟,对于广大的玩家们来说,哪个平台能够更早的玩到游戏,他们还是很在乎的。

而到了电脑平台开放售卖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主机平台的二手游戏,已经漫天飞了。他们的价格,并不一定会比个人电脑平台差多少。

再说了,二手游戏交易,游戏厂商又不会得到一毛钱的收入。所以,尽管个人电脑平台游戏卖的便宜。但是,他们却还是卖的很开心。

毕竟,这属于一份不在计划内的收入嘛。

当然了,大多数游戏厂商,都不会说出这一点的。刚开始大家的口径,都是这几个月是移植游戏的时间。

到后来,有玩家说,你们这些游戏移植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游戏厂商们就开始集体装死,我们就是不同步推出,你们来咬我呀。

不过,个人电脑的玩家们,其实并没显得多么的愤怒。毕竟,他们的游戏,比主机玩家的游戏,便宜那么多。(。)

第100章 站好了,让我照几张!第4章 “雇用”翻译第91章 面向全新的世界第17章 游戏社的新任务第91章 面向全新的世界第98章 都笑了第20章 玩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第89章 电子游戏玩家大会第5章 坑儿的爹第58章 美国!美国!第59章 管理第48章 水!水!第35章 电子游戏接班人第72章 战斗力第70章 林老爹的脑内幻想第2章 河边麻友第57章 大手牵小手第98章 认命第95章 中心第55章 新财路第98章 慈悲为怀读书人(25)第98章 一千万(74)第98章 慈悲为怀读书人(25)第61章 暴冰的分裂第11章 简单的才是最好的第31章 唯手熟尔第98章 电子游戏完了?(66)第一百 张第98章 一拍即合(61)第58章 新的国度第75章 百花齐放的掌机第49章 父子第69章 千叶家族第45章 小女孩第56章 免费游戏的神奇威力第57章 敬畏之心第74章 三流营销老师第84章 周边第45章 游--行--示--威?第97章 加印第67章 集资第12章 操作系统第20章 玩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第37章 以小博大第7章 智能手机研发成功第57章 边缘人物第九十八章 30第97章 新类型游戏第65章 拿到资金第37章 感动与感慨第4章 “雇用”翻译第98章 石头宠物(68)第12章 日台交流第84章 周边第36章 依旧不看好第103章 厂房第50章 人间也成地狱第16章 一年又一年第88章 泛游戏第23章 不免费的免费游戏第63章 白赚第98章 更名(44)第12章 操作系统第19章 《智龙迷城》第113章 泄密资料第98章 游戏手表(59)第99章 解读第14章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第34 测试第一百 张第98章 严厉打击(43)第60章 不想多聊第33章 这个样子第33章 是在瞎写吧第68章 不改思想就走人第98章 胸怀世界(50)第63章 白赚第98章 爷爷(79)第48章 水!水!第65章 拿到资金第98章 一千万(74)第31章 掌上游戏机第88章 泛游戏第66章 不自信的林彦第89章 电子游戏玩家大会第29章 暗荣第35章 懒癌发作第90章 外包第53章 墙头草第三方第66章 明天,今天第64章 畅想第14章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第66章 不自信的林彦第26章 不想再做游戏了第85章 鸟骑士第61章 划水第53章 先进与落后第37章 感动与感慨第82章 虚拟现实第78章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