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美人来到(1)

一统青州后,杨奉便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改革,这次的改革为杨奉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概括起来也就是内政和军事两方面。

杨奉首先派人调查了青州的人口和可用耕地,结果是青州现有人口二百万,可用耕地是一千八百万亩,平均一人二十多亩地。在得到了详细的情况后,杨奉就开始了改革计划,经过两日的苦苦思索,终于制订出了一套改革方案。

这套改革方案包括五点:第一,降低商业税收。将原来的重农轻商,改为农商并举重,商业税降低由十五税一下调为二十税一,并对目前北海城短缺的物品实行更低的税率。设置司民功曹一职,专门严查一些不法商人私自制定的不合理价格。

由于长时期的重农轻商,导致商业的发展在汉朝极为缓慢,一般人宁愿种地挨饿也不愿从商发财,所以在汉朝要么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商户,如河北甄家、河东卫家、徐州糜家等,要么就是一些小商小贩,开个客栈、酒楼什么的,而杨奉的这个政策的推出正是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利润,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第二,改革军队、改良设备。经过多次征战,青州军目前共计约十二万,杨奉将老弱病残遣散回乡,留精兵十万,杨奉又分批将汉中养的一万马匹分批从汉中运到青州,同时将黑甲军和虎豹骑分别扩充到五千人,其余士兵九万人,共计大军十万人,正式号称“青州军”。杨奉对重新整编的青州军进行了更加严格残酷的非人式训练,多年之后,最终练就了一支铁血部队,在杨奉以后争霸天下的道路上,这支部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三国时代的马匹是没有配备马镫的,其实,说起来,马鞍也就是在马背上放一个坐垫,只不过这一个坐垫却是能够固定住,能将马的背和腹包裹起来,并且在马身的两边各挂了一个脚蹬。

对于一般的骑手来说有没有马镫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一个骑兵团来说,马镫的作用却是十分明显的。它能够辅助骑兵方便地上下马和驾驭马,马镫与鞍鞯相配合,可以有效地将马和骑者结合成一体,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战斗整体,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但是,如果马鞍不配合马镫的话,骑兵用小腿夹紧马腹的力量要比没有马镫要更加有力,这样的话可以使双手挥斥武器的力气更大。

第三,就在这个时候,衮州、豫州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杨奉乘机将在北海实施的流民招募政策在整个青州执行,于是,不但有衮州、豫州两州的大量流民不断涌入,而且徐州、冀州也有少量的流民涌入,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青州的人口便上升了50万。

因为流民毕竟只是流民,乃是因为家乡遭遇灾祸不得已而暂时外逃,一旦家中能够安定,这些人还是会返回家园的。为了让这些人能够长久留在青州,杨奉不禁想到了历史上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屯田又分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这样既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又使生产较快得到发展。而推行屯田制的前提是,该制度不触及地方豪强的利益,他们已占有的土地不动,只分配无主土地。

虽然方法和制度都和曹操的“屯田制”一模一样,但是杨奉并没有沿用“屯田制”的名字,因为杨奉的屯田只有民屯,而无军屯,所以杨奉另外为这种制度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流民安抚制”,结果这个“流民安抚制”竟然受到了灵帝的极大的赏识,并在全国推广。只不过杨奉的这个“流民安抚制”对灵帝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一是不需要中央出钱,二是能够及时使得各地灾民获得口粮,不至于发生像黄巾起义一样的□□。

第四,人事方面,在用人上,杨奉采用了曹操的观点,提倡用人不拘一格,不论出身,只要有才华、有能力,皆可受到重用,同时张榜帖示,招纳贤才。还下令凡能举荐一名贤才者,无论老幼,赏金五十,同时免税一年。

杨奉招贤的原则和历史上的曹操一样,也是无论贫贱,不计出身,唯才是举,但是在大汉时代,唯才是举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的,当朝的官员之中几乎没有出身贫困的,若是你家有百万,或许也能买一个官位,但是若是你出身贫困,即使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也是不可能当官的。

杨奉的这一个唯才是举的举措,在现代人眼中似乎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在当时的青州却招来了青州一些时代为官的人和一些地主豪强的强烈不满,所以才引发了后来杨奉征讨袁绍之时青州的叛乱。不单如此,这种从来没有人使用过的招贤方法,使一些胸中确有学问的寒门子弟也是望而生畏,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虽然有心到招贤馆报名,却又不敢一试。

其实,杨奉的招贤馆并不是一个馆,而是两个馆,分别叫做文馆和武馆,杨奉手下的武将现在暂时不缺,所以自招贤馆成立之后,杨奉从未去过武馆一次,倒不是杨奉不关心武馆,而是有赵云和韩烈坐镇,一般人是入不了二人的法眼的,何况三国时代青州确实也没有武力十分高强的大将,除了太史慈、武安国之外。

对于文馆,杨奉则是几乎每天都是泡在那里,开始的时候,文馆没有生意,但武馆倒是有一些颇有力气的壮汉自持孔武有力,便到武馆一试,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赵云或者韩烈手下走过三个回合,其实走不了一招的人更多,能够坚持两招之上的人大约有十三个人,都被杨奉编制到了黑甲骑和虎豹骑中。

虽然文馆没有生意,杨奉也不是很急,心想早晚都会有人来试试身手,于是每天都和郭嘉和田丰、徐宣谈论天下大事,但是一个月过去了,竟然还是没有一个人敢来文馆一试,这使得急需内政人才的杨奉十分烦恼。

这个问题让杨奉郁闷了很多天,都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就连春秋时期商鞅曾经用过的那个在城门口树一根粗木棍,若是有人能将其扛到其他地方即可获得十金的方法也试过了,十天过去了,围观的人每天都是站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愣是没有一个人去扛,不禁让杨奉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最后,还是郭嘉想出了一个办法,才使得招贤馆有了起色,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才逐渐在招贤馆中崭露头角,被杨奉慧眼识中。

郭嘉的办法其实也是十分简单,说穿了就是双簧,也就是找个托。

这个托呢,也不是什么名士,更不是什么满腹经纶之人,只是杨奉在手下的亲兵中找了一个光看长相就好像是学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渊博之士的一个士兵,名叫高良,因为主考官就是郭嘉和田丰、徐宣三人,题目的答案也在早已经被高良背的滚瓜烂熟。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高良被杨奉重用的消息一经传开,一时之间慕名前来投靠者和受人举荐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有真材实学之人,如伊籍、华歆,青州到此时才可真正称得上文昌武盛。

杨奉手下本就缺乏内政人才,这一下子便多了两个高级的内政人才,不禁心中大喜,早知二人的贤名,封华歆为簿曹从事,伊籍为都官从事。二人没想到刚来投靠便被奉为从事,心中自是大喜过望,对杨奉更是死心塌地。

除了设置招贤馆之外,杨奉还开办了培训堂,培训堂分为两种,一种是军事培训堂,一种是内政培训堂,当然这个培训堂进行的甚是隐蔽,为的就是日后不被其他诸侯仿效。因为,在三国中,曹操开创了士兵屯田的先河,一举解决了粮草不济的问题,但后来却被其他诸侯争相仿效。

军事培训堂,杨奉着重培训自己手下的一众大将,让他们不再只知道领兵打仗,猛冲猛撞,要学会使用计谋。在内政培训堂中,杨奉则命州内各郡县推举贤良之才,加以考测,通过考测者会被送到内政培训堂进行培养,以备日后占据更多的州郡的时候能有大量的人才出任敌地方官员。

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三十六章 童渊弟子(1)第一百章 禁宫惊变第二百一十九章静璇公主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绍吃亏(2)第九十九章 妇人坏事(2)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贾诩第三十三章 朱门酒肉(2)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桥相邀第二十四章狸猫认门(3)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二百九十二章 诈降之计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贾诩第一百四十一章陈宫上当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孙退兵第二十六章力劝皇后(2)第二百二十五章 铁关难破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机第一百零四章诸侯讨董(1)第三十四章啤酒问世(2)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统(大结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应丧命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孙南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娄灭国第十八章 表姐严馨(1)第二百零八章凤雏庞统第十章成了杨奉(2)第一百九十二章灭族屠戮第二十章 南下平乱(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阳失守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黄忠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二十六章力劝皇后(3)第六十章张角后手(1)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一百五十章后院起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为真第九十一章 蹇硕之乱(2)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绍后宫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一百七十一章两败俱伤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应丧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贾诩第一百九十二章灭族屠戮第九章四门绝技(1)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骄子第二百六十九章鲜卑内乱第一百二十九章 尽释前嫌第二百三十三章 张A献计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吕布(2)第四十九章峡谷伏击(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阳第二百六十八章 杨奉称帝第二百七十一章桥玄死因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许之争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二十一章认祖归宗(2)第二百章曹操复活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绍后宫第四十九章峡谷伏击(1)第十一章 突闻噩耗(2)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十一章认祖归宗(3)第一百九十九章赵云扬威第七十二章广宗使者(3)第二百二十三章 异国公主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四十章正妻王绵(1)第一百零八章 黄雀在后(1)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骄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阳第八十三章 月夜揽才(1)第二百零四章两个信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绍吃亏(2)第八十三章 月夜揽才(2)第五十四章相见恨晚(1)第一百一十二章 刘备之败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战火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二十章 张法心思第三十三章 朱门酒肉(1)第十八章 表姐严馨(3)第六十三章陷阵精兵(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将(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六十一章濮阳僵持(2)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尽释前嫌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驾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变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计第八十八章 一统青州(1)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绍后宫第六十八章败局已定(2)第七十五章局势变化(2)第五十五章分兵进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