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曹操之叹

两日后,曹操的大军终于赶到了徐州。中原双雄,智将曹操与战神吕布的生死一战,即将展开。曹操此来为了对付吕布的并州狼骑,虎豹骑以全部改成‘双马蹬’与‘战马刀’的配备,另外尚有刚刚组建不久的连弩营(即诸葛弩),就连训练未曾完毕的背嵬军也一并前来。看来,为了剿灭吕布,曹操可算是卯足了全力。

曹军来到小沛,并没有入城,反倒是居于小沛西侧而据,曹昂明白曹操的意思,心中暗暗感激,这是在为其阻挡吕布攻势,不让先锋军再有损伤。

流火逝去,天气渐凉,自曹操来后,两方一直没有正式交锋,曹操只是下令严加戒备,休整军卒,但曹昂明白,曹操不会如此轻易善罢甘休的,父亲一定在和他的谋士们策划着,当然,这并不能为他所知。

后来,曹操亲自到小沛看望了夏侯惇,还接见了刘备,刘备拜见曹操时,很有几分悲剧色彩,此时的曹操已然知道钜野之战所发生的一切,但事情是他儿子办的,曹操纵是有不满,亦难发出,只得在刘备要大礼参拜时,亲自将其扶起,表示以尊重,两人执手相谈许久。曹昂知道后不由感叹,若是清平盛世无事之时,此二人或可成为莫逆之交,但世事弄人,生于乱世不知是这双雄的幸还是不幸....一世征战,半生宿敌。

不知二人说了些什么,当曹操亲自送刘备从小沛衙中走出时,刘备的脸上泪如雨下,感叹不已。明日便是本月初七了。这一日气温已是骤然下降,天色微阴,凉风凄凄,曹操精神抖擞,默默的瞪视着刘备走远后,突地一转首,冲着一直恭候于外的曹昂道:“随我进来。”

进去之后,只见曹操稳坐于上首,喝了口温水,缓缓道:“一军之首为何?”曹昂闻言肃然道:“自是将帅为首。”

“不错,士卒如体肤,将帅为头颅。从元让受伤的那一刻起,你便是此次先锋军的首帅,数万生灵,皆在你手,你用计却怎可不慎?”

曹昂轻叹口气:“孩儿知错,父亲教诲,孩儿自当谨记于心。此事孩儿已‘割发代首’向刘公赔罪了。”曹操闻言额首道:“也亏得你机谨。至于那个高顺,你是怎么打算的?”

曹昂闻言说道:“高顺虽然迂腐,且又伤了夏侯叔父,但念在其人本领卓越,又是忠义之人,孩儿希望父亲能给我一段时间。”

“他昔日统领的陷阵营伤了我军诸多士卒,军中将领许多都吃过高顺的苦头,若不杀,怎对三军交代?”听着曹操淡淡的回答,曹昂急忙道:“人才难得,望父亲给他一个机会。孩儿定想办法劝服与他”

默然了半晌,却听曹操轻言道:“随你吧。”说完,曹操眯着眼环顾四周,指着北面道:“将那扇窗打开。”待曹昂打开之后,曹操方道:“昔日我始举孝廉之时,天下大乱,朝廷征为父从军,封为典军校尉,从此告别往日闲散生活,征讨四方贼寇,初时我之愿望,是死后于墓碑上,题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哪里又曾想过今日?”

曹昂心中好奇,不知曹操为何如此说来,却突听其言道:“你近来征战徐州,觉得吕布是何等样人?”曹昂闻言细思片刻,方道:“吕布勇武非常,且善于统兵....当为一时之雄。”

曹操笑了:“吕布不可以‘雄’字而括,该当为‘杰’。”曹昂闻言疑惑:“父亲,吕布其人,为天下忠义者所不齿,其两番背主弑父,杀丁原、董卓,天下谓之以‘暴、狠、残’,但凡为‘杰’者,莫不为君子之辈,唾弃于小人,吕布此人,又怎么能以‘杰’字而论?”

曹操摇首道:“你能如此说,也算品得世间三味。但只可以就天下太平之时而论,若逢乱世之时,大忠似奸者,大伪似真者,何以之多?‘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天下又当如何分辩?世间无有完人,君子贼子,概不可以一朝而定,当为以时势也....吕布此人,幼年善马,弱冠之时声名便响彻五原,若逢孝武皇帝治世,当为卫青、霍去病之杰,唉....可惜、可惜。”

曹昂听闻曹操之意,竟似有相惜之情,然曹操既然作此感慨,足可见已然对破去吕布胸有成竹。只见曹操抬起头来,望着桌旁的两把佩剑,突然开口道:“子修,你去案上取一把剑,舞上一舞,与孤瞧瞧。”

曹昂虽然疑惑,但也是领命而去,轻轻的拿起桌上的一柄剑,认真的挥舞起来,他虽不太通明剑道,但因卖力,舞的也算有模有样,曹操默默的看着曹昂舞剑,眼中似是闪烁起了一丝神采,少时舞毕,只听曹操突然道:“吕布一死,中原则又少一猛士,胡虏当又少一劲敌....然,他却又不得不死。”

曹昂终于明白曹操在感叹什么,他在感叹着世道的无奈,感叹着世间的不如意与悲凉。少时,只见曹操突然言道:“子修,日后的守卫中原的重任只能是你们一辈的事了。”曹昂肃然道:“不,天下仍需父亲坐镇守护。”

曹操笑着摇摇头,接着指着曹昂手中的剑道:“此二剑,案上的为倚天,你手中的乃是青釭,皆乃为父至宝...今日,这青釭剑便传与你了,不要负了冠军侯的声名,日后要将它插在大汉漠北、西外的土地上,这是为父一生最想,却又不能去做的心愿。”

曹昂随即拜谢,接着沉默良久,方道:“父亲,孩儿相信,倚天也会一起随军出塞,插与外虏的土地之上。”曹操闻言,少有的开怀笑了,笑的和平日很不一样,有一股恢宏的气势.....

五日后,曹军终于开始向徐州前进,曹操着夏侯惇留守小沛养伤,并派曹仁镇守。大军屯与北线,并令曹洪守住右屯,临于泗水,与吕布大军遥遥相望。不过,在军中,曹昂没有见到夏侯渊、于禁以及徐晃,问起郭嘉,浪子也只是轻轻的一眨眼,然后笑道:“将军请猜。”

曹操并没有对曹昂说出他的计划,只是给了他一份战报:吕布自领中军五万居中,使张辽引一万士卒居前,成廉引一万居后策应,魏续引一军傍水与曹军右屯营的大将曹洪相对。战报中,却是没有什么值得细细思考的信息。

魏续军营——“将军,此事要不要汇报与温侯,请陈军师谋算,再作定夺?”宋宪看着眯着眼的魏续问道,魏续眯着眼睛,狼一样的望着远处:“不必了!陈元龙今日之言甚和我意!又何必事事都去问陈宫!”

日间陈登奉命押送粮草来到魏续帐中,曾对其献计攻打曹洪军营,以立大功。魏续身为吕布妻戚,早对陈宫位在其上有所不满,一番思考下,便欲进军。

见宋宪疑惑,魏续起身笑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事事都要请示温侯,便是事事推托责任与温侯,则贻误战机。那是庸将的做法,如此要我等何用?”

接着便见魏续仰首道:“此时曹军目光所在,皆是温侯,对我等必不留意。敌右屯之将,乃是曹操族弟曹洪,一个靠着裙带爬上来的蠢货,若我亲往,只需一击,便能将他击溃,然后引军背河立寨,迅速南下,直插曹操中军侧翼,以温侯之能,必可正面攻击,就算不能捉得曹操,也可令敌军丧胆亡魂,如此徐州无忧矣!”

看着魏续此时那般藐视天下的气势,竟颇有吕布之风,宋宪心中也是暗动,或许,这便是二人立下大功的良机呢?从此他宋宪或也可力压张辽,位居八健将之首呢?

看着宋宪意动,魏续急忙道:“此事乃我负责,你若不敢,那胜负便皆有我来当之,有罪由我魏续去领,有功,当也有宋将军的一份!”

宋宪被魏续激出豪气:“将军说的哪里话?此事既定,便当我与将军共同负责,有罪当有我宋宪一半!”........

————

吕布军中——“温侯,听闻徐晃已出兵拿下任城,登恐郝萌、许汜非其对手,登愿往相助。”吕布闻言淡淡的看了陈登一眼,挥手道:“既如此,去吧。切记,紧守萧关,待我这面破了曹操,便往相助。”陈登遂道:“如此,登告辞了,温侯切要小心、”说完,便见陈登眼中似是闪过些许笑意,接着便退了出去,帐内再无声息。

(白居易放词:王莽谦恭未篡时。文中:王莽谦恭下士时。具体谁改的哈气记不太清了,这里姑且算是曹操教育曹昂,请诸位大大勿怪)

第163章 杀过江去第69章 江陵城,出现了神仙第37章 渭水之决第68章 出兵开战第37章 就这样的结束了?第38章 韩遂的阴谋第9章 两纸血书第82章 家有喜事第55章 马云鹭的抉择第159章 流星堂与水军的合体第48章 乔装入新野第36章 草莽豪杰第30章 与君饮酒第63章 马超之危第84章 屯兵三江口第70章 为刘备劈出一份天第54章 越来越乱的荆州第27章 马腾之死第15章 偷取徐州第1章 八百水贼第8章 一算刘备第88章 风云将起第140章 又是八阵第32章 大将徐晃第37章 渭水之决第43章 妙计连环第33章 先打再和第26章 巨乱之始第69章 少年第107章 曹昂大宴铜雀台(一)第61章 浴血奋战第85章 孙尚香的计划第77章 逼迫觞珠第167章 大结局第3章 童渊入许第53章 彻里吉第16章 曹昂南下第5章 大事得定第32章 大将徐晃第58章 鲜卑会盟第77章 双喜第25章 分崩离析第78章 三方俱动第76章 诸葛亮与司马懿第125章 张飞的大嗓门第17章 泗水神赋第83章 曹操出兵长江第38章 十面埋伏第95章 泽口之战第46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第128章 张松第58章 危机第79章 床子巨弩第54章 目标朔方第120章 战双刘第111章 邓艾与他的师祖第81章 南北用兵第13章 陆议改名记第20章 曹冲演讲第79章 南北乱起第13章 陆议改名记第105章 川中事第130章 曹操与邓艾第48章 乔装入新野第5章 司空之宴第36章 北上之前第67章 孙策走,貂蝉来第52章 猛虎依旧是猛虎第109章 曹昂大宴铜雀台(三)第49章 你就是曹昂的徒弟了第131章 夺取葭萌关第41章 破两人易第3章 乱战开幕第80章 分头迎敌第53章 民族融合第39章 曹昂设伏,西凉军的党派之分第33章 曹冲装病第35章 新版火烧博望坡第65章 平原战,两军的差距第86章 三百家奴第27章 渡江袭城第139章 天祸第65章 得意的韩遂第80章 分头迎敌第35章 曹操斩使第167章 大结局第34章 全才之志第57章 二人惹祸第27章 曹昂劫营第83章 各显神通第31章 强敌的第一次会面第29章 马超之怒第135章 酣战第86章 曹昂帮蒯诚第18章 生擒张辽第55章 行至漠北第106章 铜雀台第57章 二人惹祸第82章 家有喜事第60章 大兴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