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聂振邦的文章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美国人低头了,随着东林威尔的道歉信刊登之后,三家企业总部也相继发表了道歉申明,同时,现有的三位负责人同时被公司解雇。要说放弃,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华夏庞大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可以说商机无限,华夏分公司已经成为了他们新的利润增长点,再说了,先期已经投资了这么多下去,也不可能放弃。

新的负责人赶赴粱溪之后,积极配合粱溪市政府对工厂进行改造,重点的排污系统,也采用了他们最为先进的技术,完全和美国总部工厂的排污处理相同。人都是这样,在见识了聂振邦的强势之后,这些美国佬也不敢耍花样了。罚款也十分爽快的上缴给了粱溪市政府。

一时之间,聂振邦在全国都成为了全民偶像,一个政府官员,在普通老百姓之中的影响力竟然比那些明星还强大,聂振邦也算是头一份了。〖中〗央袁总〖书〗记这边,却也是有意推bō助澜。聂振邦的出现,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加政府的正面形象,〖中〗央也是乐见其成。

有了这层关系,或者说这层光环在头顶上,聂振邦却是如同得到了护身符一样,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正常情况下,即便是省委领导要动自己也得三思。这就是荣誉带来的好处。

而对三家美资企业的查封事件,却是带来了一些连带的纤用,聂振邦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有杀鸡儆猴的作用,粱溪市的其他企业在看到了市政府的信心之后,一时之间,反而纷纷加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对污染的处理也更为严格,这也算是一次正面的影响了。

市政府的工作,进入正轨,聂振邦这边,反而难得的清闲下来,纺织集团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不需要自己过多操心,而其他方面,也有人负责,粱溪市的工作,不像是新梨市那种地方,各个方面都会有既有的模式,招商引资也有专人负责。除非聂振邦自己有新的想法,否则,是不要过多操心的,这样的状态也是聂振邦最为满意的。

一时之间,聂振邦清闲下来之后,目光却是集中到了自己的本职专业,金融上。

这辈子,聂振邦的硕士是学习的金融,在前世的记忆之中,从去年开始,从泰铮货币开始,一场bō及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正式爆发了。就在前两个月的时间之中。印尼盾的起伏bō动,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在记忆之中,前世的时候,国家虽然是拿出了巨大的魄力阻挡了国外金融大崭和国际游资的冲击。可是,这背后所付出的代价,聂振邦却是很清楚。这一次,自己作为一个先知先觉的人,不论如何,都要为国家再做些什么?

此刻,聂振邦也想到了游资背后的背景,其中为首的可是美国背景的人,虽然美国一直都是标榜着〖自〗由,〖民〗主,可是,聂振邦却也不是那么幼稚的。要死没有美国政府或是大腕在背后撑腰,索罗斯是没那么大的胆子的。肆虐整个亚洲,横扫东南亚和东瀛,难道,他就不怕被人暗杀么?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游资背后肯定是有某些人在支持,不过力度不大而已。现在,自己又把美国政府给得罪了,逼迫得克林威尔总统道歉,可以想象,这一次,游资冲击恐怕会更加严重。如果,因此而让东港特区遭受巨大的损失,让国家遭受巨大损失。聂振邦想到这里,也坐不住了。

嗯,这个事情,自己虽然清楚,可是,也不好明白的说出来,如今,自己是政府领导。并不是专业的金融人士,如果暗中让李丽雪的资本出手,同样要从东港特区那边走,这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只要有心,一查就能够查到,与其这样,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让国家知道这个事情,甚至,如果能够让自己来主持这次金融战役的话,凭自己对整个事情的了解,绝对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甚至,因此而沉重的打击这些资本大崭。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随即拿起桌子上的钢笔,开始书写起来,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临近下班了,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写完最后一个字,看着桌子上厚厚的一叠材料。聂振邦自己也很满意。

对于整个金融危机,聂振邦采取的是推断的方式体现的,从去年泰铢崩溃,到今年年初的印尼盾崩溃开始,预测这些金融大崭绝不会放弃东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

而作为去年才回归的东港,〖中〗央也势必不会容忍东港被国际炒家肆虐,相互之间,必有一战,甚至,连时间都预测了,大约就是今年八月左右。而且,最开始,必然是冲击东港的证券市场。整个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里面的论述有理有据,聂振邦自己也很满意。文章越是出彩,就越是能够增加可信程度。

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身体,外面,易军却是适时的走了进来,给聂振邦倒上了一杯热茶,随即道:“市长,我给您下点面条吧。”

聂振邦看了一下时间,没有想到,竟是晚上十点了。

随即,微笑道:“1小易,你先回去吧,我径得,冰箱里,好似还有点面包和牛奶。等会,我自己热一下再吃。我还有些事情。快回去吧。”

跟了聂振邦几年的时间了,聂振邦的性格,易军还是很清楚的。

随即,易军也不推辞,微笑了一下就走了出去。这个时候,聂振邦也再次坐了下来,又将文章重新修改了一遍之后,差不多十二点了,这才离开办公室。

家中,李丽雪此刻已经休息了,怀孕的女人,这个时候是最为疲劳的。董婉却是坐在沙发上,一盏台灯亮着,看到聂振邦回来,随即也放下书本站了起来。看了聂振邦一眼,道:“还没吃饭吧。”

享受着这种家的温馨,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上班,聂振邦就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拨通了自己导师王教授的电话,此时,王教授虽然已经从京城大学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可是,却还是国家金融委员会的顾问,同时还挂着国务院经济顾问的头衔,将文章交给王教授,就等于是交给了〖中〗央,这一点,聂振邦还是知道的。

电话一通,那边王教授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喂,请问找哪位?”

一听到王教授的声音中气十足,声音一如既往的洪亮,聂振邦也微笑着道:“老师,身体还好么?”

聂振邦这边一说话,王教授就已经知道是谁了,电话那头也传来了王教授爽朗的声音:“哈哈,是振邦啊,你这个大领导,可是连学业都难得亲自来一趟的,怎么今天这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这句话却是说得聂振邦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聂振邦的硕士,根本就没有在京城大学读过半天,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话和王教授沟通学业。

调整了一下心态聂振邦也讪笑着道:“老师,您就别笑我了。老师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国际金融环境的文章。我已经给您发过去了,您过目一下。”

“哦?你这个大干部,还有闲心写文章,那我倒要好好看看。你走的是航空快件吧。这样的话,下午我就可以看到了。”王教授有些意外,自己这个学生,王教授很是欣赏,王教授一直认为,聂振邦的天赋在经济上面,去当那什么干部,实在是太可惜了。

寒暄了几句,挂下电话之后,聂振邦也苦笑起来,看来老师为了自己从政还是研究学问的事情有些耿耿于怀呢。老师自己的级别是享受副国级的待遇。可是,却是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成官员。而且,老师也讨厌官员的作风。认为务虚太多了。

这番话,却是有些讽刺的意思,根本目的,恐怕还是想劝导自己回心转意去学校研究经济。

可是,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心思,自己最清楚,这一世,回归,最开始是改变自身的命运,之后,是改变了家族的命运,到现在,是改变一县一市的未来。

似乎,有种修身齐家治国的意思。

当然,在这里的治国,或许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市。可是,这也和古代的诸侯国差不多,说是治国也说得通。至于平天下,自己是否能够登顶,那还得看自己的努力。

如今,改变华夏命运,改变国家命运,却是成为了聂振邦的奋斗目标。

一个上午,聂振邦都在批阅文件,粱溪市的经济不好搞,这句话,绝不是客套和谦虚,如今,粱溪市各项经济发展都很好,贸然改变政策,而刻意去体现自己,反面不好。

下午,京城大学这边。王教授却是在自己的别墅里收到了聂振邦的信件。坐在书房里,打开信件,王教授一看标题就被吸引了。整个文章,王教授看得很仔细,ā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看完。

放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人老了,精力也难免有些不济了。可是,此刻,王教授内心里却是无比的震撼。亚洲金融危机,自从去年的泰殊崩溃开始,王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也是有关注的。到今年,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经济陆续崩盘。王教授也在大胆的猜测金融危机的后续发展。东瀛会承受压力,王教授倒是预测到了。

可是,东港特区会成为国际游资主要的攻击目标,王教授却是没有考虑过。

因为,在王教授看来,是人都知道,东港特区背后是强大的华夏,国际游资不会贸然以鸡蛋来碰石头。可是,根据聂振邦的理论,游资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攻击东港拖华夏下水,从而搅乱华夏经济,满载而归。这种设想。实在是震撼人心的。

一个资本团体,和一个国家对抗,似乎,这不太可能,可是,想到东瀛,想到其他东南亚国家,王教授也有种冷汗淋漓的感觉,如果真是这样,华夏即便能够成功击退这些人,也会大伤元气。

这时候,王教授也坐不住了,站了起来,走出书房,老伴看着王教授的样子,也纳闷起来,王教授却是拨了一个电话,要了一台车子,直接带着资料坐上汽车,对着司机吩咐道:“去国务院经济办公室。”

“诸位,这是我的学生,现任粱溪市市长,聂振邦的大胆猜测,我看了之后,觉得很震撼,大家的意见如何?”在国务院这边,聚集了全国顶尖的经济学家。王教授也是其中翘楚。

“老王,不得不说,你这个老家伙,临到老了,却是收了一个好徒弟,可惜啊,这样的人才,竟然走了仕途。这对我们经济学界,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旁边,一个头发全白,精神矍锋的老者叹息一声赞扬起来。

老者是华清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经济学界,堪称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和王教授一样,都是国务院经济顾问。

话音落下,旁边,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神色严峻的点头道:“王老、部老我认为,聂振邦的这个猜测有很大的可能性啊。这篇文章,我的意见是,暂时不对外发表,以免打草惊蛇。这个事情,我的意见是,由在座各位,联合签署意见,呈送给云〖总〗理。”

说话的男子是国务院经济办公室的主任,自身也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和聂振邦一样,也是属于那种亦政亦学的人。

聂振邦此刻,自己都没丰想到,这篇文章此刻竟然已经放在了袁总〖书〗记的办么桌上。

紫禁城西暖阁这里是袁总〖书〗记的寓所。

古香古色的书房内,华夏最高的两位领导坐在一起。

看着袁总〖书〗记眉头紧锁的样子,云〖总〗理也微笑着安慰道:“总〖书〗记,我看,我们也勿须过于担心。聂振邦这个小家伙既然有这等见识。甚至还预测了大致的时间,我看,到了七月份的时候,我们临时把他抽调上来,让他来主持大局,不就行了么?”

听到云〖总〗理的话语,袁总〖书〗记也笑了起来。那倒也未必要如此,既然已经提前有准备了,我相信,我国的经济学家还是可以搞出妥善的方案的。具体的情况,到时再看吧。!。

第156章 聂振邦的头大了第251章 犯了众怒了第626章 倒打一耙第458章 省长话中有话第665章 铤而走险第270章 硬扛杨老第1192章 亮相世界的第一次演讲第313章 军部来人第325章 洞房花烛夜第777章 省管县制度第230章 意外的结果第366章 阴沟里翻船第1188章 老首长的心怀第66章 得罪不起的人第126章 顶撞县委书记第993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第903章 心理压力第940章 忆苦思甜第652章 兄弟深谈第634章 坚决取缔第1177章 跪访事件的后续后记上第278章 燕北省委很被动第219章 再上《每日七点》第795章 人事调整第18章 杨家第100章 叶慧很大胆第845章 总理来了第843章 把党旗竖起来第1059章 杀气腾腾第206章 马老乡长的心意第1112章 的确猖狂第1164章 提高谈判规格第956章 车如长龙第604章 实事求是第348章 第一把火第994章 不择手段第249章 第一次交锋第1172章 人事问题历来麻烦第896章 深刻检查第1120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569章 省里的交锋第520章 给三哥捧场第943章 不妥协第491章 乔书记的承诺第1181章 棚户区视察第3章 悲剧重演吗第164章 抢功劳第393章 聂振邦的文章第140章 超级联合体第143章 彪悍的老乡长第748章 怒火冲天第1005章 旅博会开幕第855章 巴蜀的未来第695章 事在人为第754章 阻力第146章 连夜行动第986章 言传身教第747章 出大事了第338章 书记办公会第277章 事情闹大第865章 奥斯曼将军第585章 台风来袭第912章 三哥的场面第489章 压力巨大第1056章 进京汇报第263章 聂书记要搞机场第368章 铁案如山第1209章 给庄老拜年第1128章 李红英的宴请第616章 首长召见第157章 逼宫第445章 陈乐的逆袭第341章 老书记的家宴第961章 任重道远第373章 雷霆手段第804章 各显神通第47章 冒牌太子第584章 汪建华登门第631章 国会演讲第1120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257章 市委常委会议第1181章 棚户区视察第1214章 该敲打一下了第1044章 突破口第518章 烂尾楼第118章 西北任职第938章 龚正登门第1120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458章 省长话中有话第1190章 赴京准备第1123章 来者不善第352章 聂振邦的怒火后记上第203章 大哥的提醒第565章 刘亚夫的态度第502章 穷途末路第797章 夜逛天府第1041章 房产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