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 70 章

身高的差距, 让戚军低头看着眼前如玉一般精致的小少年,温润的红唇吐着娴熟自然、略带宠溺的语气,心里顿时暧暧的。

“如意, 表哥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人, 做事也稳妥, 虽然这事表哥仍不放心, 不过, ”戚军轻轻用下额噌了噌小少年柔软地黑发“表哥会坚定地守护和支持你,不会让你再受伤,表哥会加倍练武, 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的!”

“嗯,”静静地贴在温暖地怀抱中, 如意的眼湿润了, 心却是暧暧的, 他来到这个世界最让他心慰的就是认识了戚军,这个全身心爱护他的亲人, 于是他也做着同样的承诺“我也会保护你,让你不受伤害。”

初晨的阳光洒进屋里,照在两个相互依偎,相互承诺的人身上,折射出金色的暖阳, 一室的温暖。

刘恒的病经过五日的调整, 已基本全愈, 可以继续出发。

韩世安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为了防止意外, 刘如意将他二人安排在自己的马车里便于掌控或以防万一,老人的伤已经好了, 小孩子韩世安经过几天的安抚,也基本恢复了原有的活沷和可爱。

队伍经过准备,在刘恒病好的第二天出发了。

经过这一病,刘如意与刘恒的关系又接近了一大步,就连以往沉默似金的薄姬也难得的对刘如意露出几分带着真诚的笑容。

队伍走到赵国交界处时,遇到了皇上派来接走戚夫人的亲兵。

听到汇报时,刘如意只愣了一秒,就释然了。其实早在坚持接母亲同往赵国时,刘如意就猜想到刘邦不会答应,他只是想碰碰运气。

因刘邦得知刘如意带走戚夫人心中大怒,对吕雉发了好大的火,吕雉羞愤之下生了病,让朝中大臣对刘邦颇有微言,为了安抚大臣刘邦不好亲自前来,但派得是身边最亲近的太监袁仁前来迎接戚夫人,以示他对戚夫人的重视。

袁仁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陈豨大败,逃往匈奴了;代地留周勃防御陈豨,协助刘恒治理国土;并下令赵国丞相周昌到临水前来迎接刘如意,以缓解其忧伤情绪。

刘如意撇撇嘴角,刘邦果然有好计量,即抢走了母亲又让母亲觉得他怜惜爱子。

看到戚夫人欢天喜地、急不可待的样子,刘如意想要阻止的话无论如何也是开不了口,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无法开口阻拦。

拉着戚夫人的衣袖,刘如意狠狠发挥了一下母子情深的筹码,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欲绝,将一个失去母亲保护的无助幼儿表现得淋漓尽致,惹得戚夫人梨花带泪的,差点就不走了。害得站在一旁的刘恒母子也抹了不少同情泪。

吓得袁仁出了一身的冷汗,坚持不懈地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顶着众人谴责的目光,特别是小王子幽怨的泪光硬是将戚夫人扶上了马车,长鞭一甩,逃也似的飞奔而去。再不走,他都怕自个顶不住了,没办法,他要不心硬,这条小命可就玩完了!这皇上可是下了死命令,领不回戚夫人,他也不用回来了。

滚滚尘烟,卷不走刘如意心里深深地惆怅和无奈,历史终究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别担心,姑母不会有事的。”戚军安抚性地拍了拍刘如意的肩膀,戚夫人身边可都是他们的人,个个身手不凡,保护夫人完全没有问题。

刘如意怅然一叹,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如意哥哥,”刘恒望着失魂落魄的三哥,不知道怎么去安慰,抿了抿唇,走上前,小大人似的从怀中拿出一物件,慎重地递给刘如意“哥哥,保重身体,这个,送给你。”

刘如意定眼一看,竟是刘恒自己最宝贝的‘九连环’!心里好一阵激动,不免又升起几分莫名的感慨来:同样是皇帝的儿子,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一个荣登宝座,一个惨遭毒杀,唉!同人不同命啊!

捏了捏手里尚带着刘恒体温的九连环,刘如意的眼底又浮起一层水雾。

不过……抱好未来这位皇帝的大腿总是没错的。

“谢谢恒儿,哥哥会像你一样爱护它的。这个,是哥哥一直贴身戴的,希望恒儿也能一直戴在身上,见物如见人。”

哇呜!那可是三哥的母亲戚夫人从庙里请大师开了光的平安符!太贵重了!

刘恒吃惊的同时又惊喜万分,如意哥哥是真的很喜欢他!

郑重地接过刘如意从脖子取下的葫芦状的玉坠子,刘恒灿如星辰的黑瞳泛着盈盈水波“嗯,恒儿会牢牢记住三哥的话。”

说着刘恒很规距地行了一个礼,跟着母亲上了自己的马车。

车队又开始起程,刘如意闷闷地坐在马车里,因为韩信的事脑子乱糟糟的,闷了好几日。

却说戚夫人忍痛离开刘如意后,抹了抹哭得红肿的眼,透过车窗望着刘如意越来越模糊的小小身影,扒在窗沿边的十指狠狠收紧:如意,母亲一定会让你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吕雉那毒妇加在你我身上的痛苦,母亲一定要双倍得讨回来!如意,母亲一定,一定会来接你的!

与刘恒互相道了别没两天,周昌带着迎接的人马也到了。

面对周昌,换了芯子的刘如意对他的情感还真有些复杂:刘如意虽然没有夺帝之心,可对戚夫人却有母子情义,周昌是个忠于刘邦,且相当耿直的人,有一日他因有事入陈,趋至内殿,撞到刘邦搂着戚夫人调情取笑,怒言:刘邦好似商纣。摆明看不起戚姬。

听到刘邦竟要换戚夫人之子为太子更是直言反对,偏又口吃盛怒之下无法说出更多的话,只能反反复复地大喊“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惹得刘邦忍不住大笑,那场关于废立太子的会议没有了辩论气氛,才就此告吹。

说起来,刘如意也是根据这些事实进一步证实当时他根本不可能取代刘盈的地位,哪怕他更得刘邦的喜爱。其实为了保命,刘如意也不是没有想过取而代之,可,理想很完美,现实就是现实。

历史上此人虽一面痛恨看不起戚夫人;另一面又对刘如意极尽护佑,在知道吕雉心思之后更是几番违抗吕雉之命不让刘如意回京,若不是后来吕雉用了调虎之离之计,刘如意恐怕也不会被害,而周昌在得知刘如意被害后,懊悔不已,一年后就在愧疚中病逝。

无论刘如意心里如何想,面子上还是对这位刘邦特意委托的重臣给予恰如其分的尊重和重视,必竟这赵国的管理还要靠这位大臣,他虽然是个皇子到底还是个孩子,如何比得上跟随刘邦打下江山的大臣有权威。

何况周昌这位忠臣对刘如意这位王子的才智聪明还是满喜欢的,虽然被刘邦发派到赵国,心里有些不甘,但也知这是刘邦对他的信任和委以重任,在不甘中又寻得一丝骄傲和满足,感情也是妥妥地复杂。

再次踏进赵国皇宫,刘如意不由感慨地摇了摇头,张敖和鲁元公主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皇宫有一天会变成他刘如意的吧。当年送鲁元公主成亲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惊魂的刺杀坠崖似乎就发生在前一秒,贯高啊贯高,你知道你这一冲动,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没有你的冲动,只怕这赵国还呆在张敖之手,人世间的事真真难以预料。如意,你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