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兴旺之兆

原本,连蔓儿的打算是让连枝儿带着大宝,都在她这里住,是连枝儿坚持不肯的。连枝儿也有她自己的道理,吴玉贵、吴王氏还有吴家兴都是客,而且还是第一次来府城,第一次住进松树胡同的宅子,连枝儿觉得,她不能自己来跟连蔓儿住,还是一家人一起住着更方便些。

这个更方便些,自然不是指她自己,而是指吴家的一家人。

当时连枝儿一说,连蔓儿就明白了。连枝儿是担心吴玉贵、吴王氏和吴家兴在这住的有什么不痛快的地方,虽然连蔓儿和张氏早就说了,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也会挑选妥当的人过去伺候,但是连枝儿还是担心。

连蔓儿就没有勉强,反正一个宅子里住着,要见面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只不过,再把连枝儿安排过去之后,连蔓儿和张氏就都有些感慨。

“你姐啊,是老吴家的人了……”张氏咕哝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何尝不是这么想,她甚至还琢磨了一下,如今在连枝儿的心里,她能排在第几位。不过,这个念头在她脑子也就是一闪而过,过后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

人生中,许多变化是不能避免的。只能不断的去适应,不断的调整自己。

而连枝儿的这种做法,连蔓儿也能够理解。连枝儿这么做。其实对她自己,对她的家都是有益的。而且,也很符合连枝儿的个性。连枝儿心眼实。做事也不会耍手段。她这么做,一方面是融入了吴家人的身份当中,看重她自己的家庭和家人,另一方面,对于娘家人她也并不见外,不会去考虑太多的事故。因为她知道,不管怎样。娘家人不会和她生分,在娘家人面前,她总是可以做单纯的自己。

连枝儿做了媳妇的人。不那么自由了,不住连蔓儿这,连叶儿一个小姑娘却没什么牵挂,高高兴兴地住在了连蔓儿这。连叶儿完全不用担心赵氏。赵氏跟着李氏住。

这天晚上。松树胡同内宅后院灯火通明,张氏的屋里一直热闹到三更时分。大家都高兴,虽然都劳累,但是谁也不困。

张氏更是精神抖擞,一边跟李氏等人说话,一边隔一段时间就打发丫头去五郎的新房那头打探消息,看五郎和秦若娟睡下了没有。

“别太往跟前去,”张氏嘱咐小丫头。“就在远处瞧瞧,熄灯睡下了没有。”

丫头去了三回。每次回来都禀报说五郎新房里的灯还亮着,伺候的人也都在。

“这天头可不早了,咋还不歇下那?”张氏就道。

“……婢子看那样子,大爷应该还没歇下,就走近看了看。……大爷和大奶奶说话那。”小丫头就告诉张氏道,“大爷和大奶奶唠家常,还谈论学问,唠的可好了。大爷还让人给大奶奶送吃的……,婢子没说是太太让婢子去的,就说是婢子自己没事,碰巧路过,想看看新娘子……”

这小丫头显然也是个聪明而且好事儿的。

一屋子的人就都笑,都夸说五郎知道心疼媳妇。

“你也不用跟着着急,有啥可着急的那。”吴王氏就笑着对张氏道,“人家小两口有话说,那就是感情好。感情好了,别的事,那还用担心。”

张氏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不过,等了一会,她还是忍不住又打发了小丫头过去。等小丫头回来告诉她,五郎和秦若娟还没睡的时候,张氏又着急了。

“……去到厨房,端两碗红枣莲子羹过去,就说我的话,今天都累了,让他们早点歇着。”张氏就想了一会,向小丫头吩咐道。

“两个都年轻,我怕他俩不好意思,我催一催,没别的。”打发了小丫头,张氏还特意跟李氏等人解释了一下。

大家又是一阵的笑。三更时分,张氏听小丫头说五郎那边已经歇下了,她这才放心,又陪着李氏等人说了会话,大家才各自散了。

第二天,连蔓儿早起,洗漱后,也挑了套喜庆颜色的衣裳穿了,就往张氏的屋里来。

连守信和张氏今天比平时起的还要早,也已经收拾利落了,夫妻俩满脸的喜气,隔着小炕桌在炕上对坐。很快,小七也来了。姐弟俩就在挨着炕沿的椅子上坐了。

随即,外面小丫头就进来禀报。

“大爷、大奶奶来了。”

五郎带着秦若娟来见翁姑了,这个年代的成婚礼,除了成亲当天的拜天地、入洞房,还有第二天拜翁姑敬茶这一环节,伺候,新媳妇才算正式如门,成为夫家的一员。

“快让他们进来。”张氏忙就吩咐道。

小丫头打起门帘,五郎和秦若娟两人走了进来。地下,早就有小丫头铺上了厚厚的锦垫。五郎和秦若娟进来,就到锦垫上跪了,给连守信和张氏磕头,口喊爹娘。

接着,就有小丫头端了茶盘过来,茶盘上两盏热茶。

秦若娟站起身,先敬连守信,再敬张氏。连守信和张氏都含笑接了茶。就有秦若娟陪嫁的小丫头托了两双鞋袜送上来,秦若娟接过,捧了献给连守信和张氏。

张氏拿起来,仔细地看了,又夸赞了一番,将一对白玉镯子给了秦若娟。之后,张氏又拉着秦若娟的手嘱咐了两句。让她不要拘谨。

“……定亲的时候,我就跟你娘说了,你进了我家的门。我把你当闺女待。”

嘱咐完了秦若娟,张氏又嘱咐五郎。

“……好好待你媳妇,不准你欺负她。你成天事忙,我这你不用多来,有空了,就多陪陪你媳妇……”

张氏这个婆婆,不仅不给媳妇立规矩。而且丝毫婆婆的架子都没有。就是嘱咐儿子和儿媳妇的话,也是偏向儿媳妇多一些。

张氏嘱咐完了,又招呼连蔓儿和小七。

“蔓儿。小七,来,见见你嫂子。”

连蔓儿和小七就都笑着起身,上前来跟秦若娟见礼。大家以前都见过。这番身份不同了。秦若娟脸色微红,显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举止依旧大方得体。

她不肯受连蔓儿的礼,还要给连蔓儿行大礼,被连蔓儿忙扶住了。

“嫂子,若是在人前还罢了,现在在家里,这礼就免了。”连蔓儿笑着对秦若娟道。

“你妹子说的对。咱们是一家子骨肉。在人前,那些礼数都得做全了。这在咱家自己屋里。你妹子说免了,那就免了吧。”张氏也告诉秦若娟道。

秦若娟听了张氏的话,还是偷眼看了五郎一眼,见五郎微微点头,她才肯起来,又和连蔓儿、小七两个平辈叙礼。

秦若娟又将两色针线,一套笔墨纸砚送给连蔓儿,送给小七的也是一套笔墨纸砚,一件长袍。

包括给连守信和张氏的鞋袜,以及给连蔓儿和小七的针线,都是秦若娟亲手做的。这是一般新媳妇进门的规矩,一来显示亲近,二来也要在婆家人面前露露本事,彰显贤德。

连蔓儿回赠了秦若娟一个亲手做的荷包,小七回赠秦若娟的则是两盒云子。秦若娟爱下棋,而且下的不错。小七的这份回礼,奠定了他和大嫂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

小七这小家伙往后的通达手腕,于此已经初露端倪。

自家人都见过了,张氏又让大丫头多福领着五郎和秦若娟到客院中去,见见别的长辈。首先是李氏那里,必须要拜见,然后就是赵氏这个伯娘,还有连家的堂哥、堂嫂子、堂妹等。连枝儿作为已经嫁出门的大姑子,本来这一天是不需要见的。但是连枝儿正一家在此做客,又是极受重视的姑奶奶,五郎也带着秦若娟过去见了。

来之前,这些事五郎已经暗暗地说给秦若娟知道了,秦若娟自然将礼物备的极周翔,李氏、连枝儿等人也各有礼物回赠。

“这件大事,总算是办妥当了。”张氏在上房,手里抚摸着秦若娟给她坐的鞋子,眉花眼笑地感慨道。

“心里头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这往后啊,咱心里更稳当了。”连守信虽没像张氏那么喜形于色的,可对于儿子娶媳妇这件事的重视和欢喜程度,一点不比张氏稍逊。

儿子娶媳妇,在一家来说,是件意义非常的大事。这预示着家族将更加人丁兴旺,血脉将得到延续,家业将有人继承并发扬。

已经是腊月里,眼看着就到了年根,李氏等一众亲眷并没有在府城多留,参加完了五郎的成婚礼就都回去了。

五郎自与秦若娟成亲,夫妻两个竟十分谈得来。秦若娟举止大方,谨遵礼法,并不因为婆婆张氏慈软而有丝毫的怠惰或者张扬。五郎因此与秦若娟更加恩爱。

连蔓儿将一切看在眼里,也觉安心。

眼看就要到新年,连守信提出,要回乡下老宅过年。

送上今天的更新,求粉红、正版订阅支持。

十二月第一天,首先感谢大家上个月的支持,小地主近期将会完本,希望能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

第266章 玉米第106章 劳力总动员第519章 冬小麦第315章 端午第988章 闺中第837章 谎言第799章 初二第357章 酸第995章 怒斥第349章 蘸酱菜第807章 怎么管有讲究第821章 反常第263章 风筝与柳笛(二)第731章 黑手VS担待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赚钱第428章 做“坏人”第336章 逆转第319章 平地起波澜第15章 挖野菜第427章 逆袭第119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150章 赚了第五八十一章 礼多人不怪第266章 玉米第542章 暖冬第556章 贼赃第742章 明修栈道第327章 因果第115章 闹贼第897章 兄弟齐赴考第247章 买地的选择番外五第603章 真相第239章 还是房产第355章 商议第43章 吃小灶第872章 戴孝第276章 春耕第357章 酸第61章 打场第771章 回门第339章 入伏番外七第694章 非礼第613章 悔不当初第730章 热热闹闹第393章 吃货第530章 对策(二)第457章 连蔓儿出主意第30章 奇怪的张氏第231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794章 发作第983章 觉悟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赚头第823章 财富来第394章 抢食第387章 秋凉第347章 打算第871章 瞑目第430章 客饭第870章 弥留第55章 连蔓儿做工作第423章 包子磕牙第538章 富在闹事第81章 生意经第654章 一日不见第538章 富在闹事第849章 背后言第471章 见信如面第949章 新屋第五八十一章 礼多人不怪第194章 烟袋的威力第158章 叫子第732章 夜半第803章 赴宴第868章 田田田第8章 不眠之夜第576章 雪夜第606章 隐情第261章 沾亲带故第178章 以退为进第945章 又传喜讯第354章 呼地瓜第423章 包子磕牙第421章 来信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878章 抱子葬第573章 鸠占鹊巢第286章 韭菜盒子第844章 反目第91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881章 大风波第578章 拉锯第418章 送第580章 炸元宵第916章 弄巧成拙第817章 老亲第183章 狠招第615章 送礼第440章 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