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燕子和葫芦(二)

连蔓儿家所住的西厢房的房檐下,正对着张氏和连枝儿在屋里炕上坐着的位置,是一个比成年人的两手更大的燕子窝。

这个燕子窝据说已经有了些年头了,现在燕子窝里,是刚出壳的一窝小燕子,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都出去给它们的燕子宝宝找食去了。

这些天,连蔓儿每天早上都是在公鸡的打鸣声,和这些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中醒来的。

而现在,燕子窝中的小燕子都齐齐地在鸣叫,那声音不是往常的欢喜,也不是喊饿,而是惊恐,因为沿着房檐,正有一条灰灰黑黑的绳子在慢慢的、蜿蜒着朝燕子窝靠近。

“娘,有长虫!”连蔓儿退后两步,朝着屋里大声地喊道,“娘,长虫要吃咱家的燕子了。”

三十里营子的人们,管蛇叫做长虫。非常的形象生动,连蔓儿也觉得这么叫,比叫蛇有感觉多了。

“啥?”张氏在屋里听见连蔓儿的喊声,稍微一愣神,接着就急急忙忙地从炕上下来,鞋子都没穿利落,就操了一根长木棍从屋里出来了。

燕子是益鸟,在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的眼睛里,燕子更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家宅宁静、兴旺的吉祥物。如果一户人家的房檐下连个燕子窝都没有,那么这户人家肯定是差到极致,连燕子都要离的他们远远的。

像五郎带着小七掏鸟蛋,就从来不会掏到燕子的窝里。村里的其他孩子,也是如此。

有的人家喜欢燕子,喜欢到让燕子进他们的屋里筑巢的程度,就是夏天不得不安上纱窗,他们也会给燕子留出来进出的门路。

不过,能够吸引燕子进屋筑巢的人家并不多。因为这要求那户人家的房屋必须非常宽敞,而且人口不能多。连蔓儿知道的那一家。上房屋里只有老两口子带两个十来岁的小闺女。一家四口都爱干净,而且也安静,从来不会吵吵闹闹。

燕子一旦在某户人家筑了巢,一般没有重大的变故。它们都不会搬家。每年冬天走,春天再回来,和这户人家相依相伴。

张氏就已经将她们房檐下的这窝燕子,当成了自家“人”。所以连蔓儿刚才自然而然地喊出来“咱们家的燕子”。其实人家燕子是自由的,才不是她们家的那。

张氏出来,顺着连蔓儿手指的方向,也看见了那条已经爬到燕子窝边上。正打算作案的长虫。

连蔓儿刚才叫了厉害,其实她有点怕长虫,就笑嘻嘻地躲在张氏身后。

张氏心里也有点发虚。三十里营子这里,算得上是水土很好的地方,基本上没有毒蛇出没。但是长虫这种东西,即便它无毒,不咬人,可看着就让人发渗。不过面前是正需要保护的小燕子。身后是吓着了的小闺女,张氏就勇敢了起来。

张氏伸长胳膊,小心地用木棍将那条长虫给卷了下来。

燕子窝中的小燕子也许是发现危险走了。叫声不像刚才那么惨厉了,两只大燕子以滑翔的姿态从远处飞来,然后煽动翅膀、轻巧地落在房檐下的燕子窝上。它们的脑袋往窝里探进去,就有几张小嘴争先恐后地迎上来,将燕子爸爸和妈妈嘴里的虫子吃进了肚子里。

两只大燕子喂完了小燕子,就扭头看过来,冲着张氏和连蔓儿叽叽喳喳地叫。它们没有立刻飞走再不找食,看样子是在看张氏怎么处置那条长虫。那叽叽喳喳的叫声似乎是在催促,让张氏快点将威胁它们的孩子的凶手处理掉。

那条被张氏卷下来的长虫,正盘绕在木棍上。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举动。

这条长虫,并不是毒蛇。三十里营子这里,人们经常会碰到的蛇大致又三种。

一种就是这种灰灰黑黑的,样子不好看,混迹在土坷垃里,发灰发黑的木椽子和屋瓦等环境中。让人极难发现。一种是青青绿绿的草蛇、菜花蛇。这两种蛇性子都很温和,主要以老鼠为食。今天这一条,肯定是看准了大燕子不在,想吃两只嫩嫩的小燕子打牙祭,可惜被张氏和连蔓儿给联手打击了。

这两种蛇性格都很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有风吹草动,它们都会提前溜走。就是现在被张氏捉住了,它也没有攻击。

还有另外一种蛇,比这两种更少见了一些,被人称作香长虫。香长虫是嫩黄色的,长相可以说是漂亮。在庄户人家眼里,它和黄大仙是一类,是有法力的,能把人给迷住。遇到香长虫,庄户人家绝不会加害,而是将它们请走。

前两天,就有一条香长虫从连蔓儿家前院的园子的矮墙里爬出来,被连老爷子看见了。连老爷子就很恭敬地将它请走了。所谓的请走了,用的是敬语,其实就是给远远地扔到外面去了。

至于被请走的香长虫,是会悄悄地爬回来,更深居简出以不被人发现,还是另外寻觅更隐蔽的居所,那就不是连蔓儿能知道的了。

至于被张氏抓住的这条蛇,是没有香长虫的待遇的。

“娘,这长虫咋办,我看咱家燕子想让你把这长虫给打死那?”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它也没吃着小燕子,我把它送出去,扔河套,离的远,它就回不来了。”张氏道,就要将长虫送走。

这种蛇,和菜花蛇一样,也算得上是一种益蛇。庄户人家对它们虽然没有对香长虫的迷信,但大多数人都会和张氏一样,不会加害它们,而是简单地给扔出去。

连蔓儿有时候觉得,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虽然大都没念过书,不会夸夸其谈什么高深的道理,但是他们约定俗成的种种行为,却体现了人与自然最简单的、和谐的共处。

张氏用木棍挑着长虫往外走,迎面四郎带着六郎从大门外跑了进来。

“四婶,把长虫给我吧。”看见张氏木棍上卷着的长虫,四郎的眼睛立刻亮了。

大多数庄户人家都不会加害长虫,但像四郎这样的半大小子却是生冷不忌的。他们会拿着长虫玩,最后是弄死,还是折磨的奄奄一息,感觉无趣了,放生,谁也说不好。

“这东西不能祸害,”张氏将手里的木棍往旁边挪了挪,她知道把长虫给四郎会发生什么。“带你弟回屋,看能帮你娘她们干点啥。”

张氏挑着长虫出了大门,避开四郎和六郎远远地扔了。四郎和六郎有些悻悻,却也没敢说什么。

解决了一场小危机,张氏回来,将木棍放在门口,看着房檐下的燕子窝有些发呆。

“这燕子要是能跟咱搬过去,就好了。”张氏低低的声音道。

原来她是想到那天说秋后搬家,舍不得这一窝的燕子。

“娘,”连蔓儿拉了张氏往西厢房里走,一边往上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她们打算搬家的计划,暂时还不想让别人知道。

“娘,咱盖了新房子,肯定有别的燕子来做窝。”连蔓儿劝解张氏,“就这一窝的小燕子,明年都长大了,也不能都住这一个窝里。到时候它们认识咱们,兴许就到咱的新家去做窝那。”

“那倒是。”张氏就笑了。

娘两个又坐到炕上,和连枝儿一起叠燕子、葫芦。

“娘,幼恒哥给了我一包香药,说是能够驱虫辟邪的,让我们戴在身上。”连蔓儿一边手下不停,一边对张氏说道,“我闻着味道还挺香的。”

“王小太医就是想的周到。”张氏就说道,“他给的,那肯定比外面卖的好,能驱虫辟邪。枝儿,你抓空绣俩荷包、香袋出来,装了那香药,你们一人戴一个。”

“娘,我有绣的现成的,咱一家六口,一人一个。”连枝儿就道。

“那更好。”张氏就道。

娘三个说着话,已经叠了好些的燕子和葫芦,张氏又另外剪了一些菱形的彩纸片出来,然后拿出针线,穿过叠好的燕子、葫芦,裹上彩纸片,做出挂绳和坠子出来。

连枝儿则去外屋,打了一碗浓浓的浆糊,连蔓儿踩在一张凳子上,将燕子和葫芦往房梁上粘。

风从窗口吹进来,一串串色彩鲜艳的燕子和葫芦,就摇摇摆摆的,甚是好看。

将西厢房装饰完了,连蔓儿又用篮子装了剩下的燕子和葫芦,娘三个将门锁好,就到早点铺子这边来,她们还要将铺子里外也装饰装饰。过节了,就要有过节的气氛。

连守信正在铺子里,见她们来了,就指着旁边几个袋子,说是粮店送来的大黄米和江米。

“等一会把这些都贴完了,咱就开始泡米。”张氏就笑道。

娘三个进了屋,正打算开始干活,就听见有人在外面和连守信说话。

“叔。”

连枝儿的脸立刻就红了。

第43章 吃小灶第116章 包子的练成第257章 种菜第198章 婆媳斗第720章 说情第247章 买地的选择第838章 好面子第391章 收玉米第46章 垂危第916章 弄巧成拙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962章 姻缘第80章 连花儿回来了第729章 彩礼第149章 卖酒第751章 赴宴第860章 其乐融融第602章 蹊跷第508章 麦子香第989章 蛊惑第963章 原来如此第81章 生意经第165章 夜战第774章 串门第544章 忽悠第943章 分歧第505章 午后第280章 地谁种第158章 叫子第755章 告诫第650章 柿子捡软的捏第485章 四月天第155章 丧事第372章 再议分家第155章 丧事第177章 主动第764章 人比人第943章 分歧第519章 冬小麦第866章 所求为何第77章 夜半寻人第828章 特别的礼物第752章 葫芦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538章 富在闹事第4章 钱要找谁借第503章 富业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246章 牛车第38章 锅碗瓢盆第241章 斗争的艺术第408章 亲戚第497章 纠缠第362章 要第91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658章 表礼第458章 冬末第452章 涮羊肉第290章 被逼出来的法子第702章 农家无闲时第501章 盛夏第241章 斗争的艺术第793章 亲情第1008章 痴呆第518章 罪名第252章 连老爷子说分家第21章 说服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563章 年第449章 回信第938章 暖棚第37章 连蔓儿说分家第794章 发作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338章 父母心第99章 无巧不成书第900章 双喜临门第959章 指点第345章 告状第974章 巧妇第917章 各自心腹事第545章 乱麻第270章 两代婆媳第61章 打场第230章 入学第636章 郎心如铁第666章 气急攻心第290章 被逼出来的法子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37章 连蔓儿说分家第141章 士农工商第791章 有礼有节第909章 安置第522章 原委第816章 稀罕事第277章 突如其来的发难第670章 余地第882章 再分家第997章 情深意重第545章 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