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换门庭

第一更,求粉红……不管是知县送空头人情,还是确有其事,五郎的帖子和人都去的非常及时。上房那些人在太仓做了什么,她们可以不管,也管不了。但是在青阳镇,甚至整个锦阳县,有人打着太仓连家的旗号做事,她们就必须要表明立场。

现在五郎有秀才的功名在身,就更是如此。

五郎心里对此也是有数的。所以他不仅写了帖子,还亲自往县衙去了一趟,监督者差人将人抓了,他才回家来。

“哥,知县那边还说了啥没有?”连蔓儿就问五郎。

“我跟知县大人说,请他一定要好好审问赵文才父子俩。要审清楚,那些话是他们自己个编造的,还是真有其事。要是那些话是他们编造的,就请知县大人公告全县。要是真有其事,就请知县大人向上汇报,请河间府好好调查,该谁的罪责,不可轻饶。”五郎就道。

连蔓儿听得连连点头,五郎这么说太对了。

“哥,那去赵家封铺子、抓人,老赵家人说啥了没有?”连蔓儿又问。

“说冤枉呗。”五郎就冷哼了一声道,“还说我不顾亲戚情面那。差役封铺子、抓人,好多人听了信去看热闹。我干脆就当着大家伙的面,把话说清楚了。”

“哥,你咋说的?”连蔓儿赶忙问。

连守信和张氏也都看着五郎。

“我就说,他们做的是欺行霸市,违法的事,亲戚不亲戚的,我都得管。再有,咱们家,跟太仓那边是早就分门别户。不是一家,但是他老赵家打着太仓连家的旗号做事,我就不能不管。这事。就是请县衙审问明白了。要是不关太仓那边的事。就单拿老赵家的人问罪,给太仓那边一个清白。要是关太仓那边的事,那那边的人也跑不了,该是啥罪过就是啥罪过。”五郎就道。

“说的好。”连蔓儿赞许地点头。五郎这样就算是在公众和官府面前,旗帜鲜明地和太仓连家划清了界限,而且为他自己。也为这个家树立了正面的,论理不论亲的形象。

屋里这正说着话,小喜就急匆匆地跑来。

“……不好了,老赵家婆媳俩到咱门口。说是让大爷还她们家的男人。要是不还她们家的男人,她们就要吊死在咱们家。”小喜进门就禀报道,“我爹带着人把她们给拦在门口了。”

连守信和张氏的脸色就都变了。他们可都见识过,赵家婆媳俩撒泼、骂人的本事绝不下于周氏,而且这两位不仅会文斗,同时还善于武斗。整个青阳镇,敢于招惹这婆媳的人。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做错了事,不知道悔改,还敢闹到她们家来。真的当她们是好欺负的吗?!

连蔓儿不由得看了连守信和张氏一眼。她知道,这两口子温和、老实的形象,也就是好欺负的形象,是相当的深入人心的。不过,以后,这个家是要换五郎来支撑门户了。如果继续给人这样的形象,会给五郎做事带来许多的麻烦。

既然这赵家婆媳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利用她们,杀鸡儆猴,让大家重新认识连家。

“哥,你看这事咱咋办?”连蔓儿就问五郎。

“蔓儿你的意思那?”五郎看了连蔓儿一眼,问道。

兄妹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就都明白了彼此是想到一处去了。

“县衙只抓了赵文才父子俩,没抓她们婆媳,还是我念在她们是妇道人家的缘故。现在她们不仅不感念,悔过。还敢跑上门来吵闹。这是岂有此理。是我不该心软。”五郎就道。

五郎毕竟年纪轻,心地善良。这若换个心狠手辣的人,就将赵家一锅端了,众人只有叫好的。

“哥,这不怪你。是她们不知道好歹。还敢闹到咱们门上来,当咱们门口的御赐牌楼是摆设吗?”连蔓儿想了想,就转头向张氏道,“娘,你从给咱帮工的媳妇里挑两个泼辣的出来。”

“蔓儿,你是要干啥?”张氏就问。

“娘,你没看人家都欺负上门了吗。找两个泼辣的,把人绑了,我哥这再写一张帖子,将人往县衙一送,就让县衙秉公处理。”连蔓儿就道。

“送衙门啊,”张氏就有些迟疑,“咱就让人把她们赶走了不就行了,要是送衙门……”

妇道人家被押送到衙门,那是极丢人的一件事。

“娘,你当人都像咱啊。她们要是要脸,她们就在家里猫着了,还能上咱门上来闹?”连蔓儿就道,“娘,这事咱一点软不得。咱要软和一点,以后遇到啥事,她们都有样学样,我哥这个秀才,咋在外面行走啊?”

一说到对五郎不利,张氏就没话说了,真的去跨院,找了两个帮工的泼辣媳妇过来。

五郎就让小喜将韩忠叫了进来,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然后又去书房写了一张帖子。

韩忠得了五郎的吩咐,带着两个帮工的媳妇并两个蟾宫,出门去就将赵家的婆媳两个用绳子给捆上,带到了官道边。

村里很多人早就知道了信儿,只因为顾忌那御赐牌楼,不敢上前,只远远地看着。

“我们家大爷念在你们是妇道人家,在知县大人跟前讨了情,才能让你们免提。你们糊涂油蒙了心,不知道好歹,不念我们家大爷的恩情,还上门胡搅蛮缠。你们当秀才老爷是给你们白骂的,在皇上赐下的牌楼底下,你们就敢哭天骂地的,你们知道这是啥罪过不?这还有没有王法?”韩忠就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地喝骂道。

“这是我们家大爷心地慈善,这要是换了人,就把你们在牌楼底下给打死了,那也应当。我们大爷是想放过你们,但是天威不可侵犯。送你们去县衙,在大堂上请知县大老爷审一审,请咱一县的人都看看,给你们评个是非曲直。”

人群中就有叫好的,也有低头缩着肩膀往后溜的,其中一个,正是英子的爹,他被吓到了。

韩忠说完了,就拿了五郎又写的帖子,带着人将赵家的婆媳两个送去了县里。

傍晚,韩忠从县里回来,说他把赵家婆媳送到县衙,递了帖子,知县看了帖子,又叫他去问话,他就将赵家婆媳如何在牌楼底下吵闹的事说了。那知县也没审问赵家婆媳,直接就叫人给赵家婆媳俩戴了枷,绑在县衙门口示众。

“那赵文才过了堂没?”五郎就问韩忠。

“已经过了堂,赵文才父子俩都挨了板子,还是没改口。知县大人说明天再审一堂,要还是这个结果,那还得请大爷过去商量商量。”韩忠就道。

赵文才不改口,那这件违法的事,就涉及到连守仁。知县要找五郎去商量,也是人之常情。

将韩忠打发了出去,屋里就有片刻的沉默。

“五郎,这要真是太仓那边做的事,你、你真的要往上告?”沉默过后,连守信就问五郎。

“爹,咱这不算是告。要是告,那得写状子。我哥只是写了帖子,这叫通知。县里有不法的事情,我哥知道了,通知县衙。县衙秉公处理,那是县衙的事。”连蔓儿就道,“这事要真跟太仓那边有关,最后咋办,也是人家知县做主。知县说找我哥去商量,那是给我哥的情面。”

她们只是将该做的做的,至于结果如何,连蔓儿是不怎么在意的。让大家都知道,她们与太仓连家不是一路,又立了威,避免以后再有无赖上门,这对于她来说,就足够了。

“嗯。”五郎就点头,“爹,这事我跟鲁先生说了,鲁先生挺赞成。”

一般五郎一说鲁先生赞成,连守信就不会说反对。

是夜,连蔓儿躺在被窝里,回想这两天发生的事。

“我还真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连蔓儿忍不住自言自语地道。

“蔓儿,你说啥那?”连枝儿在旁边,并没有睡着,听见连蔓儿说这样奇怪的话,就问她。

“姐,我没说啥。”连蔓儿忙道。

“哎,”连枝儿就叹了口气,“今天这事,我看咱爹和咱娘好像都有点不忍心似的。”

“姐,那你说,咱今天这事做的对还是错?”连蔓儿就问。

“咱做的没错。”连枝儿顿了一下,才说道。

“那就是了。姐,你想想,为啥赵文才上次敢找咱爹,让他抬高麦种的价钱?为啥他们敢在咱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为啥赵家那婆媳俩明知道她们不占理,不怕咱家的御赐牌楼,不怕哥是个秀才,她们就敢上咱家门口来闹?”连蔓儿问。

“是因为咱爹娘……”连枝儿想了想,叹气道。

“没错。”连蔓儿点头。

因为知道连守信和张氏心善、温软,那些无赖才会觉得有机可趁。

“咱爹娘这辈子怕是改不了了,可咱不能跟他们学。姐,咱家这门风,是该改的时候了!”连蔓儿道……大年初一,给大家拜年,感谢大家春节期间依旧支持《重生小地主》,求大家继续粉红、正版订阅支持。RQ

第524章 心思第765章 送亲第893章 刺玫花与落花生第996章 关怀第848章 躲避第639章 生变第394章 抢食第75章 赚钱的点子第381章 对症下药第333章 互不相让第611章 肃清第100章 房产第727章 不满第932章 约定第877章 出殡第232章 赵秀娥的春天第56章 分家宴第425章 远行第586章 熟人第446章 报喜第226章 打春饼第607章 抽丝剥茧第386章 送别第903章 礼下于人第153章 再动家法第580章 炸元宵第63章 家和第818章 叙旧第318章 翻身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换门庭第750章 小心思第983章 觉悟第256章 家庭教师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670章 余地第542章 暖冬第614章 仲春第211章 浆洗第275章 地瓜秧第64章 分派工作第917章 各自心腹事第606章 隐情第46章 垂危第769章 喜悦第93章 妙计第1009章 不得已第839章 四郎相亲第343章 财源滚滚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44章 矛盾第654章 一日不见第808章 戏酒第536章 买房第593章 惩罚第920章 微露意第166章 纠纷第996章 关怀第350章 期望第529章 对策第663章 身前身后事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104章 拐第894章 大宝第405章 乔迁之喜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481章 骡马兴旺第412章 絮棉花第261章 沾亲带故第88章 礼尚往来第970章 周氏的担心第894章 大宝第722章 偏心第858章 功成第931章 钟情第218章 失踪的媳妇第15章 挖野菜第894章 大宝第189章 节外生枝第235章 田庄计划第847章 撕破脸第68章 连蔓儿设计第487章 小荷第456章 攀亲戚第888章 老太太的委屈第822章 微妙了第574章 寒冬第274章 学业第306章 兴旺之兆第512章 道贺第891章 圆坟第805章 破五第914章 点拨第180章 北风吹、雪花飘第626章 一见如故第22章 鸡蛋风波第646章 新雨第863章 吃丸子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71章 原来这就是婆媳第814章 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