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打场

费章节

肥章,求订阅、粉红、各种票票支持。

………

连蔓儿拦住了张氏。

“蔓儿,别的事情娘都依着你,这件事情得依着娘。”张氏的态度十分坚持。

“娘,你给我们说说道理。”连蔓儿道。

不从时候开始,他们一家渐渐地形成了习惯,如果遇到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就要以理服人。谁说的更有道理,就听谁的。

“你没听刚才你二伯娘和你奶在外面,咱要是吃,人家还不得咋说咱们那。……咱一分家,这两天吃的是好了些。”张氏道。

连蔓儿听出来张氏的话总含有几层的意思。

“娘,你要给上房送第六十一章 打场饺子。我不拦着,但咱得弄明白,这饺子是给谁送的。”连蔓儿道,“给爷和奶送,我没话说,别的人,没必要。”

“主要是给你爷和奶送。可那么多人一起吃饭,总不能都看着。”张氏叹了口气。她难道不愿意让的孩子多吃几口,可又担心上房人多口杂,说他们一分家就只顾,不贤惠不孝顺。

“那就不是该咱们想的问题了。”连蔓儿道,张氏又责任心爆棚了。“要照娘的意思,把两笼屉的饺子都端,也不够吃。”

作为分家出来的,他们只需要孝敬连老爷子和周氏就可以了。

“二伯娘是啥脾气咱谁不,她嘴贱,她的话咱这个耳朵听了,直接从那个耳朵倒出去,根本就不用走心。”连蔓儿又道,“娘,我,你觉得咱一分家出来,就吃的比以前好,比上房的饭食好,你心里不落忍是不是。”

张氏微微点了点头。

“可是咱吃这些也不是经常的事。上房吃的不好,也不是咱们的。娘,你算算,没分家的时候,如果不是把钱都贴给大伯一家,像这样的吃食,不说第六十一章 打场常年吃,偶尔吃吃,难道就吃不起?”

这话确是实情,如果不是要供养大房,连家的日子本可以不用那么俭省的。

“蔓儿,你说的有道理。”张氏听了点了点头,“可是就给你爷奶送,你大伯他们,还有好几个孩子都看着……”

“娘,大伯娘、花儿姐他们穿金戴银,我们不是也只能在旁边看着?”连蔓儿道,“那还是没分家的时候那。”

张氏和连守信就没话说了。

连蔓儿想了想,“爹,娘,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请我爷和奶上咱家来吃。”

“你爷和奶肯定不来。”连守信道。

“可是咱们的礼数应该做到啊。”连蔓儿道,“如果咱们请了,他们不来,咱再送一碗饺子,给爷和奶,这样既孝敬了爷和奶,别人也没话可说。”

“行,那我就去请。”连守信站起身往上房去了,一会功夫就又,果然连老爷子和周氏都不肯吃。

“爹说咱包顿饺子也不容易,让孩子多吃些。”连守信道。

连蔓儿已经捡了一大碗的饺子,“那我把这些饺子送吧。”

“多捡点,你爷爱吃饺子。”张氏又亲自动手,捡了几个饺子添进碗里,直到碗里的饺子堆成了小山,再也放不下。

连蔓儿心中并不在意几个饺子,只是不想从此立下这样的规矩,现在张氏和连守信终归还是听了她的话,她也就高高兴兴地端了饺子送到上房来。

上房里,大家正在吃饭,依旧分做两桌,因为少了连守信一家六口人,大家坐的比宽松多了。饭桌上的主食依旧是黍米面的窝窝、黍米粥,菜更简单,就是土豆炖茄子,还有一碗大酱,一把大葱。连守仁和连继祖都低着头吃饭,只是动作矜持的很,倒像是在数碗里的米粒。

连蔓儿把饺子递给了连老爷子。

“……家里没油,买了点板油熬油,用油梭子包了点饺子。请爷和奶吃,爷和奶又不去,爹和娘让我端一碗来给爷和奶尝尝。”连蔓儿笑着道。

“咋就送一碗来,这够谁吃的?”何氏在炕梢的桌上,眼睛盯在那一碗饺子上,不满地道。

连蔓儿暗自好笑,已经说清楚了就是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的,现在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没,哪有何氏的地方。她因此也不接话,只笑嘻嘻地看着连老爷子。

“你还想够谁吃?”连老爷子扫了何氏一眼,训斥道,转脸又对连蔓儿和颜悦色道,“你们刚分出去,日子过的紧巴,好不容易包点饺子,还送啥送,爷不吃,你拿,和小七分着吃吧。”

“爷,我们过的咋不容易,只要爷和奶不嫌弃,有我们吃的,就有孝敬爷和奶的。”连蔓儿笑道,“爷,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四房用油梭子包了饺子,先是连守信来请他和周氏,现在连蔓儿又说出这样孝顺贴心的话来,连老爷子心里非常受用。他也就不再推让,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吃过后就连声说好吃。

“娘说爷和奶年纪大了,特意把面和的软和些。我告诉我娘,爷夸饺子包的好吃那。”连蔓儿就笑着从上房出来了。

连蔓儿回到西厢房,就将连老爷子的话告诉了张氏和连守信。

“你爷是个懂礼的人。”张氏就道,“快上炕吃饺子吧,就等着你了。”

原来一家人都没动筷子,就等着连蔓儿一起吃饺子。还是的家人好啊,连蔓儿心中因为何氏而有的那一点不快,即刻就烟消云散了。

吃完了饭,连蔓儿和连枝儿正在收拾收拾桌子,小七飞快地从门口跑。

“二伯娘带着六哥,好像往咱们这来了。”

连蔓儿心中一动,一面让小七去想法子拦一拦何氏,一边和连枝儿加紧收拾,碗筷都不要紧,那剩下的饺子可的先收起来。

小七去拦何氏,不过是拖延了一点点的,但好在两个手脚都快,等何氏带着六郎进来的时候,饭桌上就只剩下一些空碗了。

何氏睁大了眼睛,四下踅摸了一遍,啥也没,就拉着六郎在炕沿上坐了下来。

“他四婶,你们今天包的饺子可真好吃。”何氏开口就道。

连蔓儿心想,看来是送的饺子,连老爷子不肯吃独食,分给大家吃了。

“就是熬油剩下的一点油梭子,有啥好吃的。”张氏老实地道。

“咋不好吃,咱家都有半年没吃饺子了。就是少了点,一个人分一个都不够的,还没尝出滋味那,就没了。他四婶啊,我看见蔓儿摘了两个倭瓜,你们包了不少饺子吧,也吃不了,就拿出一碗来,赏给你找个侄儿吃吧,你看把他馋的。”何氏就把六郎推了出来。

张氏不爱听何氏的话,但是她看着六郎就心软。

“蔓儿,你看还有没有饺子,有的话就给六郎。”张氏向连蔓儿道。

张氏脾气绵软,爱面子,碰到何氏这样没脸没皮的,只能吃亏。好在张氏还问连蔓儿的意见。

连蔓儿心中生气,如果说是给六郎几个饺子倒没,但是她不能惯下何氏的这个脾气,否则以后就没个安宁。

“娘,哪还有饺子啊,就那么点,为了省出来孝敬爷和奶,我和小七都没吃饱。”连蔓儿就埋怨张氏。

张氏当然还有饺子,但是连蔓儿这么说,她总不能当着外人的面折了孩子的面子。

“她二伯娘,你看这……”张氏就有点歉意地看着何氏。

张氏这样,何氏就觉得她逮住理了。

“她四婶啊,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啊,咋一分家,就这么狠心了,你们吃香的喝辣的,就忍心让我们看着……”何氏巴拉巴拉地道。

“二伯娘,你说的话,叫做我娘心狠。”连蔓儿立刻沉下脸,“二伯娘你才是真心狠的。六郎是你亲,你真疼,有钱买几两银子的杭粉往脸上擦,足够买上半扇猪肉,让六郎吃个够。”

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何氏擦的雪白的脸上。

“哎呦,你这个孩子,你还管我擦不擦粉。”

“二伯娘,你擦不擦粉我不管,就不六郎几个心里咋想你。还有,我娘没招你没惹你,你没事编排我娘,我们这不欢迎你。”

连蔓儿抓起把笤帚,开始扫炕。

“她四婶,你还不管管蔓儿……”何氏只好站起来,却不肯善罢甘休。

“二伯娘,你这杭粉花了多少钱,奶一定很想。”连蔓儿不冷不热地道。

何氏顿时没了气势,气哼哼地拉着六郎走了。

“蔓儿你这个脾气,……可把她给得罪了。”张氏道。

“怕得罪她,我们就不用过日子了。这是她找的,要不得罪她,也容易,咱把的肉割了给她吃,就怕人家吃完抹抹嘴,还说咱的肉膻。”连蔓儿道。

“娘,我看对二伯娘这样的人,就得像蔓儿这样对付。”连枝儿表示支持连蔓儿。

“对,不能惯着她这个脾气。”五郎道。

“以后这样的事,都交给我们吧,娘你就别管了。”连蔓儿道。

……

秋高气爽,连家收进来的高粱、糜子、花生都已经晒的干干的了,连老爷子决定开始打场,和村中的人商量定了,用的是村头那个打谷场,这个打谷场是三十里营子的人公有的,大家协商轮流使用。

先打高粱。将高粱一车车地运到打谷场上,将高粱捆打开,均匀地铺在地上,然后就要用石碾子来回碾压,让高粱粒从穗上脱落,同时将高粱壳脱掉。石碾子有二百斤的,一百斤的,最轻的也有五十斤,越重的碾子一次碾压过的面积也越大。家里有牛马的,就用牛马拉着碾子转圈,没有牛马的人家,就要用人力。

连家就是用人力,这绝对是个力气活,也是分为几个人一组来做。

这是打场,接下来还有一道工序叫做扬场。

脱粒后的高粱和高粱壳是混在一起的,没有办法一粒粒的分开,就要借助风,来将比较轻的高粱壳和比较重的高粱粒分开。

扬场的工具是木锨,相对于打场,扬场就是技术活。

连家扬场扬的最好的是连老爷子和连守信,因此连守信不用去拉碾子,只和连老爷子扬场。连守信手持木锨撮起高粱粒,迎着风高高地扬起,要力图将高粱粒洒出一个薄薄的扇面,然后那风的力量就将高粱壳、灰土等杂物与高粱粒分开,落在地下后,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堆。

这个活很脏,因为稍有不,或是风向稍微改变,就将高粱壳和灰尘吹的人满身满脸。为了干这个活,连守信戴了张氏用粗布缝的帽子,叫做风帽,这种帽子不仅能包住头,同时下面还是家常的,很像小孩的围嘴,将脖子也护的严严实实,不仅能防止高粱壳、灰尘弄脏头发,还能防止这些从领口进到衣服里。

连蔓儿、连枝儿和五郎在旁边打下手,负责将高粱粒用铁锹收进麻袋里。

还有几户别的人家也在打谷场上干活,趁着歇息的时候,春燕和春妮两跑和连蔓儿。

“蔓儿,你家拿野葡萄酿酒啊?”春燕就问连蔓儿。

乡村中是没有秘密和隐私的。

“是啊。”连蔓儿痛快地承认。

“真能酿出酒来?”春妮就问。

“应该能吧。”连蔓儿模棱两可道。其实她心中是很肯定的,因为前世每到秋天,她家里都会买上许多葡萄酿酒,几乎从来没有失败过。

“西村的何老六家,不知从哪弄了好多野葡萄,说是要酿酒。”春燕神秘兮兮地道。

“那不是六郎老舅家?”连枝儿吃惊道。

“还说是你们家酿酒,是跟他们学的。”春妮道。

“他们胡说,一定是二伯娘和四郎偷学了咱们的,教给他老舅了。”五郎怒道,“我告诉爷去。”

“哥,你别去。”连蔓儿拦住五郎。

“蔓儿,为啥不让我去。”五郎问。

“去了也没用,爷还能把人家的没收了?”连蔓儿道。

就是现在去跟连老爷子告状,也改变不了事实。而且,她很肯定,加白糖拿道工序,何氏他们根本就不。不加白糖酿出来的酒,不仅口味差,而且根本就无法长保存。

“我不甘心。”五郎道。

“哥,你等着瞧,他们酿酒,赚不了钱,却能帮咱赚一大笔钱。”连蔓儿小声对五郎道。

五郎吃惊。

连蔓儿就嘻嘻地笑,不肯再说下去。

“有马车进村了”春妮突然喊。

连蔓儿抬起头,果然看见两辆马车朝村口跑来。

“好像是你家连花儿了。”

是 由】.!!!

第48章 救命第583章 连蔓儿的不满第524章 心思第468章 拜牌楼第831章 采买第950章 为难事第367章 喜讯第697章 困难第132章 连叶儿PK 连花儿第338章 父母心第467章 回太仓第792章 本性难移第737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540章 二进宋府第379章 想翻盘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597章 春润第788章 左右为难第64章 分派工作第912章 感情第227章 肉第544章 忽悠第945章 又传喜讯第125章 又一个财迷第68章 连蔓儿设计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随便用第136章 闹别扭第17章 商机第117章 将计就计第609章 将军第677章 服软第313章 燕子和葫芦第172章 租金第459章 疑点重重第60章 油梭子馅饺子第275章 地瓜秧第396章 中秋第631章 被困第761章 回礼第368章 蠢蠢欲动第185章 指桑骂槐第988章 闺中第810章 看戏第819章 留吃饭第907章 毒誓第580章 炸元宵第891章 圆坟第110章 赚了银子要做啥第247章 买地的选择第753章 衣锦还乡第417章 推手第902章 阖家欢喜第706章 嫁妆风波(二)第387章 秋凉第826章 雪夜第646章 新雨第933章 喜事临门第614章 仲春第206章 喜宴闹剧第328章 挑明第480章 榆钱饼第237章 乱斗第101章 收菜第505章 午后第586章 熟人第327章 因果第892章 除服第520章 牌楼前的战争第583章 连蔓儿的不满第565章 冲突第185章 指桑骂槐第898章 鸿雁第1000章 定亲第123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977章 随礼第327章 因果第208章 蒋氏的秘密第421章 来信第734章 相媳妇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669章 人情第664章 不要脸第179章 两个账房第445章 霜花第447章 送礼第298章 争吵第30章 奇怪的张氏第452章 涮羊肉第19章 赚到了钱第759章 添妆第262章 风筝与柳笛第823章 财富来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92章 斗法第784章 请吃饭第843章 闹起来了第893章 刺玫花与落花生第144章 家人与外人第483章 欣欣向荣第101章 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