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费曼学习法

十分钟后,夏雨菲发言完毕。

台下掌声雷动。

这就是美女效应,就算发言内容有些枯燥,也一样能让人不吝耐心。

何况她讲的东西虽然老套,但仍算言之有物呢?

主持人:“下面有请高二2班江寒同学,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经验。”

麦克风传到江寒面前。

江寒一双眼睛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然后再从左到右……

5秒钟后,下面开始交头接耳。

但其实,他只是在酝酿情绪,并飞快转动大脑,想着开场词……

就在同学们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江寒忽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大家好,我是江寒,认识我的人应该不多,因为我这个人吧,平时比较低调……”

下面顿时“吁”声一片,还有人憋不住发出了笑声。

有胆大的居然喊了起来:“我们认得你,《琵琶行》!”

见大家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江寒满意地一笑,语调轻快起来:“嗯,没错,以前没多少人认识我,但我身边的夏雨菲同学就不一样了,所以,自从我们合唱了《琵琶行》后,沾她的光,我也被大家认识了……不过请大家千万相信,出名并非我的本愿,其实……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下面哄笑声连成一片,议论声此起彼伏。

副校长张庆国皱了皱眉,看了眼台下的易中海,心想:“这个老易,怎么把关的?”

侧过头,悄悄问大校长沈立兴:“江寒的发言是不是有点……太随便了?”

沈立兴轻轻摇头:“没事,幽默机智,没什么问题,但要提醒他,注意一点分寸,别偏离了主题……还有,注意正能量。”

张庆国点点头,将话传给了主持人。

主持人和江寒中间隔了一个人,说话不方便,于是写了个纸条,传给了江寒。

江寒瞥了眼,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大家肯定很好奇,我是怎么从学年200多名,一跃进入了前3的吧?”

江寒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见观众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过来,这才进入正题。

“在初中、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向还不错,不谦虚地讲,也算出类拔萃。可上了高中我才发现,咱们学校高手太多了,我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追赶上那些天赋超群、还肯努力的同学。

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我感觉这样下去只会越差越远,于是就冥思苦想、苦思冥想,足足想了大半个冬天,不断尝试、改进、再尝试、再改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可能也适合大多数人。”

江寒没稿子可参考,只能即兴发言。

但台上的领导也好,台下的老师同学也好,全都被他的话牢牢地吸引住了。

全场鸦雀无声,只有江寒的声音继续响起:“讲述学习方法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思考得出的一些结论。

四句话:数据不是信息,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理解,理解不是智慧。

什么意思呢?

数据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提炼出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认知,才能转化为知识;知识通过学习,才能形成理解,理解通过运用,才能融为智慧。

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是老师和专家提供的,他们通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才得到了这些信息。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知识,用来解决陌生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高效地完成这种转化呢?

我经过摸索,发现了一个办法。

运用这种方法,只需花上20分钟,就能深入理解知识点,而且记忆深刻,难以遗忘!”

说到这里,江寒跟台下互动了一下:“大家想不想知道这种方法是什么?”

“想!”几千名学生异口同声,音浪冲天。

江寒满意地点点头:“大家的热情很高嘛!那我就不卖关子了……其实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这个学习方法的本质,那就是‘教学相长’。

根据一些研究,我们知道,知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事物的名称,二、事物本身。

光知道名称,并不意味着我们理解了本身,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搞错了重点。

要想掌握事物本身,而不只是名称,就必须通过学习,加强理解。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真的学会了,或者说理解对了呢?

很简单,将你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另一个人。

最好是对这个知识点并不了解的人,可以是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是一个7、8岁的小朋友。

不要笑,如果一个只具有基础语言能力的小孩,都能理解你的描述,那就说明,你是真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要把一个知识点,教给一个没有任何前置知识的小孩子,应该怎么讲?

许多人会倾向于使用复杂的词汇,和一些术语。

但问题是这样做的时候,即使对方存在误解,你也很难分辨。

因为对方也在用术语跟你交流……

有时候,我们对于所说的东西,也许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但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有意无意地用术语来掩盖。

所以,当你可以用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把你的理解和想法描述出来,那么你便迫使自己,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了要讲述的概念,并简化了观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通过这个过程,你还可以发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够清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可以将知识点讲得很通透的原因。

他们经过大量实践,已经彻底消化了知识,并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随着江寒的演说,观众们逐渐屏息凝神,前所未有的认真起来。

绝大多数学生都陷入了思考中。

江寒分析得太深刻了,怪不得他的成绩,能提高得这么快!

连在场的老师和台上的领导,也集体陷入了震撼。

一个高中生,居然对知识的本质有这样的理解,实在很难得!

台下,易中海都懵了:这也不是江寒给自己看的稿子呀?

老宋也发懵,跑过去问易中海:“这稿子你给他写的?”

易中海摇了摇头,心想:“我特么哪有这两下子,听着蛮有意思的,也不知道这小子从哪淘登来的,回头好好问问。”

江寒也很满意。

他只是临时起意,才将“费曼学习法”搬运了过来,效果看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单看不断刷新的震惊点,就对得起自己浪费这么多唾沫了。

这可是全校大会,听众超过5000人,而且还都是实名震惊。

就这么一会儿,震惊点就涨了十几万!

第415章 满分入选国家队第271章 破坏永远比建设更容易第418章 阿法狗不出,谁与争锋?第66章 审核过程第134章 喜欢大一点的第254章 数据解析和FCN的拓扑结构第337章 拐着弯地夸自己?第249章 胸有成竹,根本不慌第201章 组内学习竞赛第348章 只会下蛋,不会生宝宝第191章 好像只能挤一挤了第268章 最终版本第213章 横生枝节第415章 满分入选国家队第51章 任务分析第307章 没有证据可不行第249章 胸有成竹,根本不慌第408章 初入燕园第30章 立人设第38章 卖歌第412章 小女盆友,青梅竹马?第13章 “感知机”和“M-P模型”第85章 吊桥效应第315章 故伎重施第288章 合理避税第128章 被传染了怎么办?第117章 没听说过?第267章 数据增广和集成学习第146章 给你个眼神自己领会第142章 哪舍得叫你叠被铺床?第332章 大功告成,乐不思蜀第381章 以理服人,大江科技第291章 惊动了各路神仙第280章 这就成了“学者”了?第97章 妈妈问我为何跪着看手机?第144章 时序逻辑电路和寄存器第268章 最终版本第82章 渣男反编译第411章 不可不防,防不胜防第217章 超级粉丝第103章 风口第249章 胸有成竹,根本不慌第156章 你高兴的太早了第134章 喜欢大一点的第364章 径向基神经网络第67章 异或问题第125章 我有一个同桌第177章 口是心非的非第173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第200章 真的只是恶作剧吗?第74章 88年的草莓第259章 江寒的秘奥义第324章 如果是江寒哥哥的话……第36章 家宴第154章 脑力提升的副作用第357章 再给你一次机会第195章 二八佳人体如酥第405章 身手很好,饭来张口第24章 投稿AMC第209章 校服就是最正式的装扮第413章 得讲究点格调第172章 谁是谁的小糖人?第168章 本能反应第26章 周一凡的震惊第268章 最终版本第363章 终于对《我的世界》下手了……第69章 论如何追女孩纸第352章 有了一个小助手第217章 超级粉丝第149章 梦后楼台深锁第276章 丢1分和拿满分,哪个更难?第211章 就当帮他们改进一下服务质量了第6章 三个系统倒有四种资源?第82章 渣男反编译第343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第308章 敬可爱又无常的命运第302章 耸人听闻,触目惊心第213章 横生枝节第87章 夜话第36章 家宴第112章 图纸和垃圾桶第95章 再花5000也值第319章 那年,那个女孩儿第371章 莫非换了个女朋友?第68章 举报了、举报了第186章 有我七成功力了第86章 苏婉莹的预测第365章 一套接着一套第5章 三个系统准备就绪第320章 法无禁止即可为第276章 丢1分和拿满分,哪个更难?第142章 哪舍得叫你叠被铺床?第426章 坦白从宽,回家过节。第269章 易中海的困境第395章 柳东斌和秦易第95章 再花5000也值第114章 收音机,以及1:10?第205章 江寒的心性第43章 写字机器人第288章 合理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