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对阵

骄阳似火,大地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大的蒸笼,此刻已近正午,辣的阳光洒在军阵之上,晒得人昏昏欲睡,可是营兵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几乎人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之色,凝望着远方的地平线,没过多久,地平线上便缓缓的现出一条黑线,无数的周军渐渐的出现在了视野之内,这些周军的兵士,粗粗估算有近万人,不仅军容严整,而且其中半数以上身披硬甲,从甲胄上一眼便能判断出,前来攻城的周军竟然有半数是从云南过来的精锐,周军的精锐主力,约有十万,身上皆披有一层特制的皮甲,这种皮甲经过特殊的鞘制,其坚韧程度远胜普通皮甲,虽然较之铁制鳞甲略逊一筹,但寻常的刀剑甚至铳弹亦是难以穿透。

见周军来的竟然是主力,营兵们个个不由自主的纂紧了手中的刀枪,相对于这部周军,营兵们的甲胄则要简陋得多,大多都是极简陋的两片甲:前后两片极普通的皮甲,中间用绳索穿住,护住胸背,就是这种烂甲,还是因为此地至关重要,关系全国战局,临时补充过来的………

萧俊望着远处正在缓缓前移的周军,拭去额头的汗滴,飞快的计算着双方的实力对比,周军主力俱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精兵,但劳师远征,所图不过是荣华富贵,而清军虽然装备简陋,却是背水一战,身后便是家园,一旦战败,便有家破人亡之虞,双方在气势上,周军便落了下风,而且这部清军,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湖南收拢的流民,这些流民,深受战乱之苦,对周军可谓是恨之入骨,如今幸存下来的家人刚刚有了稳妥的住处,周军却又攻了过来,这大灾之年,再次成为流民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必定死战,最重要的一点,湘军向来以勇猛擅战著称,正因为这只营兵的主力是由湘兵组成,战力出众,因此主将才会列出这么复杂的大阵。

周军在推进到相距两里左右之后,便开始缓缓结阵,周军结成的是类似于矢锋阵的变种,大将居于阵中央,位于阵形“箭头”部位的前锋负责中央突击,左右则派劲卒护住两翼,远远望去,处于“箭锋”和两翼位置的几乎全部是身披硬甲的主力。周军如此结阵显然是根本没有将眼前这些甲胄简陋的清军放在眼中,打算采用中央突击的战法直接集中主力形成局部优势,灭掉清军中营。

大阵一经结成,近万周军迅速化作一个巨大的箭头,四十门三磅红夷炮在前,近千骑兵在后。缓缓的压了过来,随着两军的渐渐接近,战场之上也开始弥漫着越来越浓烈的肃杀气氛。

面对周军的矢锋阵,清军也迅速将左中右三营呈扇形分布,以半包抄的态势迎击周军。

天空之中依然艳阳高照,但方圆数里之内却是战云密布,在周军缓缓推进至一里之时,随着中军号旗一挥,各级武官立刻纷纷吆喝着勒令队伍停下,周军处于前锋位置操炮的军士们立刻忙碌了起来,仅片刻之后,随着轰隆隆的炮声响起,周军大阵之前腾起阵阵硝烟火光,四十门三磅轻炮齐齐开火,数十枚铁球瞬间飞出,呼啸着砸向清军的阵地,见对方率先开炮,清军的阵地之上产生了一丝丝骚动,但阵形未乱,刹那之后,这些炮弹便落了下来,在接敌之前,清军的阵形排得略松散了一些。因此这些炮弹,虽然有近三十枚砸进了清军的阵地,但因距离过远,动能几乎耗尽,加上射击仰角过大,没有形成跳弹,所以清军的损失并不大,二十余枚炮弹都砸到了士兵之间的空地之上,只有四五枚命中,两枚炮弹直接将两名清军砸得脑浆迸裂,一枚炮弹则是将一名清军长枪兵的胸口砸出了一个大洞,另一枚则是将一名清军手臂砸折,这名清军刚刚短促的惨叫了一声,便被旁边的军官冲过来捂住了嘴巴,防止其扰乱军心。

周军率先开炮的目的倒不是为了多杀伤目标,而是希望借机引诱清军开炮,这个时代的火炮装填速度慢,清军开炮之后,周军便可借机冲锋,一里地的距离,除佛朗机可连发数炮之外,其他火炮最多也只能再开上一炮。

见清军并未上当,周军再次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战阵立刻迅速移动了起来,因长距离冲锋容易扯散阵形,所以周军只是快步疾进,但即便如此,冲到清军阵前也只不过最多半柱香的时间而已(一柱香五分钟)。

见周军弃去了火炮,清军亦开始将阵形收紧,营兵们紧张的注视着穿着精良的甲胄,握着闪亮的刀枪,踏着整齐的步伐渐渐逼近的周军,将手中相对简陋的武器纂得更紧了些。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

在周军行至百步之遥时,随着在军阵前沿负责指挥的一名炮营千总一声令下,清军阵地前沿瞬间腾起大片火光烟雾,左中右三营的十二门佛郎机炮次第开火,一轮轮的炮子从清军的阵营中飞中,在空中化作一道道残影,砸入周军的大阵。

一枚炮子呼啸着狠狠的砸在一名周军刀盾手的盾牌之上,几乎毫不费力的便砸穿了盾牌和这周军胸前的硬甲,直接将这周军的胸口砸出一个血洞,炮子强大的势能,将这周军兵士的尸体带着向后倒飞了出去,重重的撞在后边的刀盾手身上。

另一枚炮子则将另一名周军的脑壳砸烂,脑浆飞溅得到处都是,还有的炮子则是直接在地上形成跳弹,将一名周军膝盖以下砸飞,之后又连续撞断了两名周军的小腿,这才停了下来。

虽然数轮射击总共只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但接连响起的惨呼声仍然让周军严谨的军阵产生了一丝动摇。周军士卒脸上的紧张之色也更浓了些。

在佛朗机释放了三轮之后,周军终于推进到距离清军约四十步的距离,此时双方的步弓重箭已经能够互相穿透对方的重甲,当然清军是没什么重甲的。清军左中右三营,早已久候多时的近六百弓手,立刻大踏步前行至火炮位置,以半跪之姿,将手中长弓拉成满月,此时周军已经欺近至三十五码左右的距离,随着领兵武官的一声号令,清军的阵地之上兀然飞出一阵箭雨,向周军袭卷了过去,周军久经训练,遇变不慌,位于前锋的刀盾手见箭雨袭至,在两侧武官的喝令下,“唰”的一声,整齐划一的齐齐停下,第一排迅速以半蹲之姿将手中大盾立于身前,第二排刀盾手则将大盾飞快的斜放至第一排刀盾手的肩膀之上。几乎在周军刚刚结成盾墙的一刹那,清军的箭雨便袭卷而至,一阵“叮叮咚咚”的响声过后,周军前锋特制的厚皮盾牌之上,仿佛如刺猬一般扎满了清军的重箭。

清军箭手见敌正前方防范严密,立刻改为仰角射击,数百枚箭矢越过周军前锋,吊射入周军本阵,周军后方的预备队乃是刚刚降周的襄阳总兵官杨来嘉所部,基本上都是襄阳本地人,装备自然也是简陋得很,基本上以长枪兵为主。因此这些箭矢飞入周军后方本阵之后,立刻响起成片的惨叫声。

周军主将见军心有所动摇,立刻指挥大阵迅速前移至距清军二十码左右,紧接着近二百名周军的三眼铳手,从刀盾兵的身后迅速闪出,这些三眼铳手动作极其熟练,几乎在站稳的一刹那,左手持着的一根粗香便迅速探入火门

清军与周军多有交手,对此战术早有防范和准备,几乎在这些三眼铳手跃出的一刹那,清军中营之前,自开战以来一炮未发的二十门神威将军炮,被炮手们迅速引燃,弓箭手们亦两三人一组,协同身后护卫的长枪兵,飞快的将地上放置的一些由厚门板改装的“大盾”竖起,如此近的距离,炮手们根本无需瞄准,点火后立刻缩入旁边的“大盾”之后。

刹那之后,只听得一阵惊心动魄的轰鸣声响起,两军前沿腾起道道火光,大片硝烟弥漫于两军之间,几乎不能视物,周军的三眼铳手们犹如割麦子般惨叫着倒下了一片,清军的神威将军炮竟然射出的是霰弹,这种霰弹是将近百粒小铅丸塞入炮口中,用火炮喷射而出,二十门轻炮,便是近二千粒铅丸,相当于二千杆鸟铳齐发,当然准头要差了许多。

近二百三眼铳手,至少倒下去一半,不少人被直接打死,还有一些在地上惨叫着翻滚哀嚎,而清军飞出的霰弹不仅击倒了近百三眼铳手,而且穿过了三眼铳手的缝隙,直接将后边的周军精锐刀盾手扫倒了数十名,这些人虽然着甲持盾,但如此近的距离,被这些铅丸毫不费力的洞穿,没有被打死的同样在地上大声痛呼了起来。

第11章 堂审第25章 亲事第153章 炮第52章 激战第152章 马匪第121章 乡勇第28章 求活第42章 图谋第26章 身世第84章 曲谱第26章 身世第51章 对阵第62章 卖甲第58章 分赃第105章 花魁第7章 拜师第147章 深谋第147章 深谋第161章 西安第109章 密谋第129章 猛轰第132章 残匪第5章 围剿第80章 交战第33章 藩乱第25章 亲事第157章 群殴第85章 秋月第127章 伏击第39章 精锐第3章 追杀第27章 乱起第86章 心病第27章 乱起第73章 战象第149章 名声第138章 参将第39章 精锐第122章 胆量第144章 对恃第134章 收益第37章 脱险第3章 追杀第63章 乞妇第165章 脱困第163章 一将第149章 名声第48章 投军第104章 柳眉第115章 蒙骑第25章 亲事第28章 求活第44章 敌踪第47章 革职第15章 幼妻第59章 购院第70章 兄妹第30章 门生第26章 身世第121章 乡勇第9章 袭杀第142章 入瓮第77章 押运第113章 康熙第18章 拷问第66章 办法第29章 追杀第106章 争艳第166章 回衙第75章 象阵第14章 谋亲第41章 回城第49章 兵营第162章 见闻第72章 强敌第165章 脱困第116章 策论第95章 曲子第52章 激战第163章 一将第35章 搏杀第36章 逃亡第11章 堂审第13章 读史第114章 放榜第62章 卖甲第41章 回城第69章 赏银第166章 回衙第125章 夜袭第17章 惊变第110章 会试第116章 策论第84章 曲谱第49章 兵营第89章 重骑第74章 接阵第61章 逃离第96章 售曲第124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