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虎骨(中)

一??目杆卜康熙驾崩,蒋坚的婚礼延迟到今年兰???? 这天,就到了迎娶的正日。

他入曹家为幕,已经六、七年,同曹府众人相处甚好。跟着曹颐在户部当差,也有几个关系亲近些的同僚。

加上江西会馆那边的老乡,山西会馆那边的旧友,到他成亲之际,正经派了不少帖子出去。

曹缅早早就从衙‘门’回来,参加蒋坚的婚礼。

他身居高位,又是蒋坚的东主,不好喧宾夺主,在吉时之前,就到了位于曹府后街的新房,亲自道贺,一会儿在宾客盈‘门’前,他就要先回曹府。

曹府这边,除了曹颇,曹颂休沐,带着魏黑、郑虎、张义、曹元等人也过去吃酒。曹帕在衙‘门’被绊住,已经先打发人送了贺礼过来,说晚一些过来吃酒。

曹缅送蒋坚的新婚贺礼,都是初瑜预备的,除了金银绸缎这些,还有一坛子虎鞭酒。

蒋坚年过四旬,还是在室男,曹颗对他只有佩服的。

在婚礼前几日,郑虎与张义两个,闹着要带蒋坚去开荤,被蒋坚婉拒。他茹素又不近‘女’‘色’,大家嬉笑间都叫他“蒋和尚”‘私’下里少不得怀疑他是否有隐疾。

众人之中,带着江湖气的魏黑与郑虎向来同他‘交’情最好,两人就使人去前‘门’红粉之地戈 拉了不少‘春’宫图与助兴之‘药’,准备送给蒋坚。省的他‘洞’房之夜‘露’怯,冷落了新娘子。

曹颊听说,也跟着凑趣、除了先前已经预备好的贺礼,又送过去一坛子虎鞭酒。

蒋坚还以为是虎骨酒,只说自己身子壮用不着这强身的东西。

魏黑他们则是打趣他,新娘子正是如‘花’的年纪,他这个四十多的老童子,真要留心身子骨才好。

他平素言辞机变,今日做新郎,却带了几分腼腆。

只有曹颂,听曹颗说了、晓得这酒里泡的不是虎骨,而是半截虎鞭。便“嘿嘿”笑着,‘逼’着蒋坚应下,今晚‘洞’房里用这酒做‘交’杯酒。

蒋坚晓得,曹家酒窖里的酒,都是昌平庄子那边烧制出来的,比外头买的酒好。因此,听曹颂这么说,他也没想旁的,点头应下。

少一时,就有客人陆续上‘门’。见到曹颊知晓他身份。不是腆着脸上前巴结。就是拘谨得不行。

曹颊见状,便同蒋坚打个了招呼,先回曹府。

蒋坚也晓得他不自在,亲自送出来,道:“代我谢谢老太太与太太的礼,明儿我带她过去给两位请安。”

曹缅想起那坛子虎鞭酒,忍了笑,“咳”了一声,道:“‘春’宵苦短,非磷不用着急起得太早,明日赶上过来用晚饭就好。”

蒋坚见他有打趣之意,也不接话,只道:“一个月的假,是不是太长了?实用不着,忙过这三、五日,我就能上衙‘门’了。”

曹颊摆摆手,道:“急什么?衙‘门’里这些日子也没什么要紧事。一辈子结这一次婚,休息一个月的应当的。嫂子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地进京待嫁,又赶上国丧,耽搁这许久,很是不容易。趁着这暮‘春’时节,不冷不热的,非磷带嫂子好好逛逛京城也好。”

蒋坚想起即将进‘门’的小妻子,眼中也多了分温柔,道:“既是如此,这些日子,我就偷懒,使大人受累了。”

曹颗笑笑,打发他回去待客,自己则溜达着回府。

щшш☢ TTKдN☢ C〇

经过兰院,就见几个婆子提着大食盒进去。看着那食盒,不像是府里常见的,倒像是外头的样式,每只足有三层,两尺多高。

曹颗好奇,移步跟了进去。

走到廊下,就听到屋子里传出李氏的声音:“实是太破费了,又不是旁人。倒是借着他的光,今儿咱们也热闹热闹。”

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丫鬟看到曹腼。少不得曲膝见过,扬声通禀。

曹颇桃帘子进去,就见堂上摆了一溜的食盒,进了里屋,李氏正拿着个单子,与初瑜同看。

见曹颗见来,李氏笑着说道:“今儿咱们跟着吃喜酒呢。”

听了这话,曹颗才知道是蒋坚从饭庄里订了席面送过来。

他接过菜单子瞧了,是鲁丰堂里出来的上等燕翅席,几个大菜,是芙蓉燕菜、扒燕脯、三丝鱼翅、黄月鱼翅、葱烧海参、凤凰鱼肚、蛤蟆炮鱼、红烧熊掌、金钱驼峰等。

就是曹家这样的人家,这些山珍海味,也不是经常吃的。

“倒是叫非磷破费了,这样的席面,一席怎么也得二十两银子。”曹颊常在外头应酬,知道行情,随口道。

李氏听了,笑道:“这个蒋坚,实是外道了。看来,明儿新娘子过来,咱们得准备大封,要不然可好不意思拿出手。”

曹缅道:“只是老太太喜欢就好,不过是尝个新鲜。这个鲁丰堂,就在海子边上,是吃鲁菜的好地界。他们家不比寻常堂子,掌勺的师傅,是曲卓孔府里出来的,鲁菜做得最是地道。而且还洁净,我与同僚也去过两遭。”

李氏使人去接了集府兆佳氏婆媳与孩子们,又接了高氏,热热闹闹地用了席面。

一时之间,李氏情绪颇高,似乎李家待罪的‘阴’霾已经不在。

曹缅与初瑜见状,不觉轻松,更添忧虑。

席间,李氏多吃了几盅酒,等到众人散去时,她已经带着些许醉意。

曹缅与初瑜服‘侍’她躺下,她长吁了口气,对曹颐道:“园子那边收拾得如何?进了四月,我就带着你外祖母过去住。八福晋来了两次帖子,下回怕就要直接上‘门’了。”

李家正月里问罪。现下已经过了两个多月,用不了不久,案子就该查得差不多,李家众人,就要发落。

到时候,纷纷扰扰的,怕就要瞒不住。

李氏月初就让曹颗收拾海淀园子,要带高氏过去避一避。

“母亲,还是等圣驾移驻畅‘春’园再说吧。到时候,儿子也过去,咱们都在那边过夏,省的京城暑热。”曹颇道。

李氏摇摇头,道:“早些过去好,那边比城里清静,你外祖母也是爱在那边待的”说到这里。她转向初瑜,有些迟疑,道:“你若是舍不得孩子,我就将天宝留下”

,曰

初瑜见婆婆语气中带着不舍,道:“在老太太身边,有什么舍不得的?只是四月里天宝要“抓周”是在园子里办,还是在府里办。还请老太太示下?”

“自是在府里办。国子离城市又不远。想要回来,也不过一两”小水的功是长生,现下正晏淘寺的年纪留在刚边址曰兀读书,得你们这做哥哥嫂嫂多‘操’心了。”李氏道:“我屋子里的绣鹦年岁不大,却是个老实稳重的,就让她去长生院子里‘侍’候。”

长生如今有了自己的院子,就在李氏的院子旁边。

曹颊与初瑜应了,李氏说了几句话,醉意上头,昏昏沉沉睡去。

曹颊俯身。给她抚平被角,又同初瑜两个放下幔帐,才放轻了脚步,出了兰院。

天上圆月当空,撒下满地清辉。

曹颊与初瑜两个没有提灯笼,在月‘色’下,并肩回了梧桐苑。

梳洗完毕,夫妻两个都没有睡意。

“李家,会如何呢?”初瑜轻声问道:“老太太虽没说什么,心里定不好受…”

她也走出嫁的‘女’儿,想到自己对娘家那边的牵挂,多少能体会到婆母的无奈与辛酸。

“有些眉目了,还是从织造府亏空这边查起。名面上,不会太重的罪名。李翼虽不在织造府名册上,但是这些年李煦老迈,他这做儿子的少不得要帮着打理织造府事,怕是难脱罪。几位头面上的管事,身上都有些不干不净,也会问罪。家眷儿‘女’,少不得被牵连。具体如何,还要等等看,若是亏空额度太大,惹恼了皇上,就不是抄没家产那么简单曹颗想了想。道。

“八婶正四处请托。只是如今,九叔去了西宁,十叔去了‘蒙’古,十四叔在景山,除了咱们家,她也寻不到旁人。”初瑜说道。

“既是来了两次帖子,你就代老太太过去瞧瞧吧。告诉她,不要让她再四处折腾,刺皇上的眼,这样闹腾,只会让皇上更厌恶李家。还是等南边审查完了再说”曹腼道。

“嗯,我明儿就过去走一遭。八婶心疼养‘女’,固然可悯,只是这般大张旗鼓地为李家关说,倒显得咱们冷清,使得老太太与额驸的立场尴尬。”初瑜道。

“八福晋是真‘性’情的人,我不如也。”曹颐道。

与他相比,敢爱敢恨,不惧皇权的八福晋,更像是三百年的后的人。

“是啊,八婶虽口碑不好,行事却重情义。八叔虽不在了,八婶还不忘在惠妃娘娘处进孝。听说其他王府都上折子请太妃们就府荣养,八婶也叫弘旺阿哥上了折子。就说这一点,也当称赞的。”初瑜叹道。

曹额倒是不担心八福晋会像后世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生前休归母家;死后挫骨扬灰。

八阿哥已病故多年,与雍正结怨有限。就算雍正记恨,也不会含了脸面。太严厉地处置寡居的兄弟媳‘妇’。

次日,曹颗早早起了。

今日,虽不是朝会之日,却是轮到户部当值,所以他早早就赶到东华‘门’外,随着户部几位堂官进宫。

除了户部堂官,御前当值的。还有几位大学士,与三阿哥、十三阿哥两个王大臣。

雍正的心情大好,手中拿了个折子,是河南巡抚所上。

河南部分府县去年大旱,然去年冬今年‘春’,百姓安定,没有冻死之骨,也没有流民。原因无他,就是因这几年推广‘玉’米与番薯,使得百姓手中有积粮。偶尔有地方,百姓缺粮的,也从临近府县调了粮食过去。

市面上,粮食价格稳定,没有出现往年粮价上扬的现象。

雍正举着手中的折子,朗声道:“河南地界,山地丘陵多,又挨着黄河。不是早,就是满,十年里,倒是有七年需要朝廷赈济的。如今,却是因推行了这两种农物。使得百姓在天灾之年得以果腹。先皇仁政。惠及万民,社稷幸甚!”说到最后,他已经带了几分‘激’动。

他是夸着先皇,但是谁都晓得那时候是他执掌户部,掌管民生经济。大家自是乖觉,一边附和雍正的话,一边拍着用雍正的马屁,说什么皇上圣明。

这个时候,才不会有不开眼的,说一声。这‘玉’米与番薯在河南的推广,也有九阿哥的功劳。当年,这两种农物网推广时,就是九阿哥去河南府负责的。当然,那是他主要负责的是卷烟,这两种农物的推广是顺便。

只有曹颗,熟悉这段,想着被前几日被强行押送出京的九阿哥。心中多少有些古怪。

早先他还觉得在康熙诸子中。九阿哥习商贾事。与社稷民生无益。现下看来,总有过些许贡献。

这个时候,雍正的目光已经落到曹颗身上。

旁人不晓得,他却是记得清清楚楚,这‘玉’米与苞谷之所以在河南得以推广,还是曹缅丁忧时农耕引起的因果。

现下,面对这济世之功,曹缅却面‘色’平静,没有半分得‘色’。

肯做实事,又不伞功。确实是老实本份人。

,万

雍正本就对曹缅印象好。现下见他如此。反而不想匿下他的功劳,笑着对众人道:“河南百姓,当谢曹缅。若不是曹缅留心,这苞谷与番著也不会上至天听。”

众人中。只有曹颗与十三阿哥年纪略轻,三阿哥也是中年,其他人都过了半百,几位大学士更是白发苍苍。

见雍正如此盛赞曹颐,没有哪个嫉妒。只是看着曹颐,羡慕曹寅留下这么个当用的好儿子。

这夸得有些过了,曹颐可不敢应承,要不然回头对景就是错。

他躬身道:“微臣不敢贪天之功,是先皇与皇上隆恩,才使得河南百姓承受福泽。”

雍正见他不骄不躁,更是满意,寻思是不是要晋升曹颗。可曹颐而立之年,就跃居二品,已经是显位,再升则尚书了,还是资历有所不足:“曹颐之功,不可抹灭,著给与世袭三等轻车都尉。”

曹颐听了,忙跪下谢恩。

三等轻车都尉不算什么,他孩童时就得了这个爵位,难得的是“世袭”二字。

如此一来,除了嫡长子天估,他的子孙,还有一支能得了世袭爵位。

雍正最近封赏四方,隆科多加了太保,年羹尧封三等公加太保,年遐龄加尚书衔,十三阿哥的庶长子封了固山贝子,成为皇侄中除弘哲之外。第一个封爵的阿哥。

所以,曹颗对今日的赏赐,面上惶恐感恩,心里很是坦然”

泪奔,泪奔。月票呢。俺就一张,投给自己了,大家也点点月票吧,好不?

第890章 年大将军第672章 人事(上)第124章 珍珠会(下1)第700章 下注(二)第688章 奸情(下)第770章 孽缘第955章 美人计第1384章 宴请第15章 纨绔第414章 小意第513章 出手第239章 天伦第241章 寒意第587章 三宝(上)第531章 人参(下)第222章 暮春第417章 不惑第449章 情情第707章 歧途第583章 不速客第1340章 青杏小第1377章 窥探第393章 要案(上)第1227章 怪异的绑架第726章 佃户第940章 喜庆第191章 外任第387章 风起第219章 七日(上)第521章 春盘第901章 祈佛第292章 念头第598章 迎新第361章 暮年第182章 弹劾第207章 沂州第895章 “佳音”第677章 “小惩”第624章 窘境(上)第929章 绝杀令第153章 规矩第238章 婴啼第860章 策园第59章 魂惊十七章 婚姻事第781章 撼天(下)第1333章 惩戒第1114章 喜盈门第1118章 秘折第997章 宫辛(上)第984章 五福第1026章 侍郎第1098章 诡异流言第920章 行进第1300章 纳妾(上)第1096章 中秋后的热闹第355章 章程(上)第1341章 佛心第590章 侧目(下)第99章 石出第1330章 不放心第488章 相争第676章 打探第205章 宗亲第707章 歧途第863章 春第751章 花期(上)第823章 中间人第518章 庇护(上)第606章 龙抬头(一)第948章 牡丹园第1394章 转变第440章 渐进第1311章 巧合第1063章 期望第1379章 不平第1051章 徐家(上)第319章 渐现第136章 父母心第1369章 慎独第912章 佳音第452章 福祸(一)第859章 南下第1193章 红鸾(上)第1096章 中秋后的热闹第385章 思子第56章 心结第292章 念头第1124章 外管事(上)第1333章 惩戒第1295章 隆恩第459章 埋怨(上)第507章 难关(二)第1341章 佛心第425章 财匮(上)第744章 冤魂(上)第1259章 私语第829章 亲者痛(上)第239章 天伦第507章 难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