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要案(中)

什刹海边,看着地上的十数俱尸骸,顺天府府尹王懿好悬没背过气去。就是一边站在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脸色也是黑得怕人。

这不过是清了一半的地界,中间水深的地方还没有清理,这尸骸便已经堆了小山似的。这还都是尸首完好,或者着半好的,那些因年日久远,散落的骸骨不好打捞的,还有一部分。

虽说四周已经由兵马司、巡捕营、顺天府差役警戒,但是附近看热闹的百姓仍是围了个满满当当。

待从船上又卸下一俱尸骸时,便听人群里有诧异声:“常五叔!”

隆科多只听到是个孩子说话声,便往那边望去,却因中间隔得人多,看不真切,便叫了个兵丁,吩咐了两句。

少一时,那兵丁带了个十来岁的孩子过来。

不晓得那孩子是被这尸骸唬的,还是对官员的畏惧,耷拉个脑袋,不敢吱声。

隆科多指了指方才的尸骸,问道:“你认识他?”

那孩子正是才从学堂回来的保住,因见很多百姓都在这边看热闹,便也过来凑趣,却没有想到在尸骸中见到熟人,才忍不住叫出声来。

听隆科多这般问,保住瞥了常五的尸骸一眼,见两只眼睛已经被鱼吃干净了,只剩下黑框框,不禁“啊”的一声,退后一步。隆科多挥挥手。传了两个人,将眼前地尸骸抬到一边去,再次问道:“嗯,你到底识得不识的?”

保住带着哭腔回道:“回大人话,小的识的。他是我们胡同的街坊常五叔!”

隆科多看了眼他地书包。问道:“你是旗人,你家是哪个佐领地,住在哪个胡同?”

保住道:“小的家是满洲正黄旗满洲都统第一参领所属第八佐领下的。住在后小井胡同。”

隆科多眯了眯眼。下巴往常五地尸首处点点,道:“这个常五也是正黄旗地?”

“嗯,常五叔家同小的家同属一个世管佐领!”保住回道。

隆科多点点头,唤了两个巡捕营的差役跟着保住往后小井胡同寻常家的遗属。

这晓得名姓地还还说。那些已经被鱼虾啃得面目全非或者已经吃剩下白骨的尸骸,又哪里去找人来认呢?

很多尸骸,因沉海子时间不久,没有被鱼虾啃干净的,身上都是粗麻绳帮着石头。这就是明晃晃的谋杀啊,根本不是失足落水。

隆科多看了看海子岸边的高门大户,心里叹息一声。

他是康熙的小舅子。出自后族佟佳氏。对于宅门里的那些七七八八也晓得些。

这些尸骸中,有男有女。除了那个常五外,其他十有八九是“暴毙”地下人吧,要是寻常百姓地话,人没了早有人报到衙门去了。

“人没了”,隆科多只觉得立时清明了不少,看着打捞起来的尸骸那边,打发人过去,好生查看这些尸骸身上地衣物。

王懿已经有些站不稳了,对隆科多道:“隆大人,这……你我联名上折子吧?”

隆科多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到底是什么章程,还得请万岁爷下旨意。这内城里,十数条人命,这个担子可是谁都背不起。

因此,他点点头,道:“请王大人写折子吧,本官同大人联名。”说到这里,他对王懿道:“这尚未彻底腐烂的尸骸,应是近几个月的,本官在步军衙门这边将报上来的失踪人口归拢一下,王大人那边也归拢归拢,寻些个苦主来认认。”

王懿点点头,道:“隆大人说得正是,下官也正要打发人归拢近几个月的报失人口。”

因想起失踪人口来,隆科多看着看不远处的宅子,想起一人来,那就是苏州织造兼户部侍郎李煦之子李鼎。

隐约记得当初报案说的李鼎就是在海子边的别院出来后失踪的,当时,已经入冬了……堂。

四阿哥换了外头衣裳,对四福晋问道:“去了十三弟那边没有,十三弟妹可还好?”

因听说十三福晋有了身子,随意四福晋今日特意带了些补品过去探望。

“好着呢!”四福晋一边接过四阿哥的衣裳,一边笑着回道:“十三弟很是高兴,直嚷着这次要添个小格格呢!十三弟妹好福气,弘暾欢实着呢,弘也会爬了,这回真是一年一个了!”说到最后,神色有些怅怅的。

四福晋早年曾诞下嫡子弘晖,但是没有站下,八岁的时候出花死了。早些年四福晋想要在求个儿子,但是肚子却是一直没有动静。如今,三十多岁,她虽是熄了这个心思,但是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小阿哥,仍是感触不已。

四阿哥见了,不知该如此安慰,换了话题道:“十三弟如何?如今正是站乍暖还寒的时候,他的腿疾犯了没有?”

四福晋收了惆怅,笑着回道:“妾身就晓得爷惦记这个,仔细跟十三弟与十三弟妹问过了。十三弟说都是这两年烫沙子的功效,今春并没有犯。还说等过些日子,要使人往山海关是去拉海沙呢,说是曹提过的,海边的沙子效果比河沙好!”

说到这里,她略带佩服的说道:“爷,这曹,不就是七阿哥府上的大额驸么?妾身还见过见过两遭,年纪轻轻的,懂得事儿可不少。听十三弟妹说,十三弟一直用地蛇毒膏最早也是曹给淘换来的。”

“曹么?”四阿哥想起他送的年节礼来。不是香烛,就是佛像念珠,有几样还真是好东西。

“他前两年放了外任,就是在鲁南近海那边,所以晓得这些吧!”四阿哥沉吟了一下。随口说道。

四福晋笑道:“这个妾身记得。前年还使人往咱们府送过土仪,不少孩子的物什,当时弘时可是乐呵好几天。就是咱们家那个冬茶庄子。如今托人打听问起的也不少呢。说起来。咱们倒是承了曹额驸地情了!听十三弟妹说,大格格也有了身子,等他们添了孩子,咱们也备份厚些地回礼才好!”

四阿哥点点头。不免又嘱咐一句,道:“咱们是长辈,意思到了就行,不必太郑重,倒显得生分。”

四福晋听了,心里却是有些意外。

这京城里住着,远远近近的多能扯上关系。但是使得四阿哥亲口当晚辈待的。却是没有几人。不过,想着七阿哥向来是老实人。曹同十三阿哥又亲近,她也便能心中有数了。

四阿哥没有内堂驻留,换好了衣裳,对四福晋道:“我去前院书房处理些事务,晚饭使人直接送前院去就是!”

四福晋笑着应了,将四阿哥送出屋子。

回来才坐好,四福晋便见丫鬟来报,道是年侧福晋病了。

这年侧福晋是四川巡抚年羹尧之妹,康熙四十八年参加选秀,直接留了牌子,被宫里指给四阿哥为侧室福晋。

四阿哥府里,出了嫡福晋那拉氏外,还有侧福晋李氏,与其他几个格格。

在年氏未入府前,李侧福晋最受宠爱,生了三子一女,其中两个小阿哥夭折,只剩下三阿哥弘时与二格格。

因格格宋氏所生地长女夭折,所以李侧福晋地一双儿女,就是雍亲王府实际的长子长女。

那拉氏所出的嫡子夭折,虽说前几年府里又添了四阿哥与五阿哥,但是因其生母位份低,与弘时年岁相差又大,所以李氏并没有放在心上。

年氏却是不同,娘家分量重,入府就是侧福晋,又年轻貌美。要是生下阿哥来,身份并不亚于弘时。

因这个缘故,李氏对年氏便是掐着眼睛看不上。可是,因府里规矩森严,四阿哥与四福晋治家严,她也不敢胡闹,只是隔三岔五,那话刺刺年氏,过过嘴瘾罢了。

年氏是个要强的,每每也都回嘴。不过,两人年岁在那里放着,论起来,李氏所出地二格格还比年氏大呢。年氏哪里说得过?每次两人一交锋,过后便是要气个半死。

因年氏与李氏位份相当,那拉氏也不好偏帮着哪个。只要她们不失分寸,便也任由她们斗嘴去。

今日,一听丫鬟报年氏病了,那拉氏便晓得,这是两位侧福晋没事,又磨牙了。

一个是丈夫的新欢,一个是丈夫的旧爱,那拉氏叹了口气,道:“知道了,打发人去请个太医来,我稍后过去瞧她!”

四阿哥听了粘杆处的禀告,晓得了什刹海那边的详情,心中不禁有些担忧。这十数条命案,发生在内城,这个“失察”之罪下来,就够步军统领衙门与顺天府那边两位主官喝一壶的。

步军统领衙门的主官九门提督隆科多,是四阿哥养母孝懿皇后佟佳氏地胞弟,四阿哥私下以舅称之。

顺天府府尹王懿进士出身,早年入翰林眼,曾为经筵侍讲,曾为三阿哥、四阿哥与五阿哥地启蒙老师。

当年那些侍讲翰林中,敢罚皇子“跪读书”的,只有王懿一人。就是四阿哥,小时候也没少受他地惩戒。当时恨得不行,四阿哥还在心里立过誓,寻思等自己大了,第一个就要杀了姓王的家伙。

等到渐大了,四阿哥才晓得能这般严厉教导皇子的老师,是多么可贵。

这两人,虽说一个圆滑,一个方正,但都是四阿哥心中愿意亲近之人,因此怕他们两个受到这命案的牵连。

戴锦在旁,看出四阿哥心中所忧,道:“四爷,依奴才看,此事动静虽大,但是隆大人与王大人却未必会收到责罚。”

“哦!为何这般说?”四阿哥挑了挑眉毛,问道。

戴锦躬身道:“四爷,莫非忘记王大人是怎么升上来的?”

四阿哥听了,沉思着,这王懿从翰林院出来后,为刑科给事中,后来又为吏科兼兵科给事中。

康熙四十七年,他曾疏参提督九门步军统领托合齐、欺罔不法贪恶殃民等款。

虽说当时不了了之,但是在“托合齐会饮案”案发后,刑部与大理寺又将这事翻了出来。这是,王懿已为大理寺少卿,也是此案的协办人员之人。

去年,顺天府府尹出缺,康熙钦点了王懿为顺天府府尹。

王懿因其刚直,就是皇父所操纵的利刃啊,这刀锋是要指向人的,定是其自身无损。

想同这个,四阿哥虽说放下心来,但是多少还有些疑虑,问道:“皇阿玛这是……这是要冲谁开刀?”

戴锦的脸上显出几分欢喜来,躬身道:“奴才却是要恭喜四爷了,怕是八阿哥要挺不出了!前几日,不是刚刚换了宗人府丞么?这内城的事,虽然步军统领衙门那边有干系,但是牵扯最大的还是五城兵马司。不说别的,这案子一出,北城兵马司的主官指定是要换人了,奴才听说,那边可是同安王府的门人。”

八阿哥的嫡福晋郭络罗氏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安王府是八阿哥的助力之一。

四阿哥的脸上阴晴莫辨,肩膀却是在微微发抖。

戴锦忙转了视线,他的主子向来隐忍,这样的时候,也不见半丝笑模样……!~!

..

第1311章 巧合第1302章 得意第1070章 求而不得第52章 随扈第1214章 开府(上)第335章 寿礼(中)第61章 庆生(上)第232章 天道第722章 闹酒第534章 异相第1063章 暖床人第49章 来人第868章 归人第1045章 枯树新芽第466章 团聚(上)第145章 嫁妹第1244章 初议第41章 送礼第287章 疑生第1172章 成全第1049章 “弑母”(上)第140章 淳王府七百四十章 第一关下第767章 财路(上)第1278章 去缨第1225章 洪门再现(上)第703章 失势(下)第259章 交差第753章 高飞第13章 家国第1335章 相看(上)第896章 话联姻第787章 喜气第1043章 定罪第138章 历史第734章 繁花第1142章 小七第536章 惊诧(下)第56章 心结第941章 除夕夜第1078章 姨妹(下)七百四十章 第一关下第1214章 开府(上)第576章 漩涡(下)第1207章 谋爵第765章 济民第857章 迷踪第204章 哑女第1378章 重绘喀尔喀第912章 佳音第530章 序幕第1139章 眼神第1256章 官非(中)第277章 年关(五)第387章 风起第917章 横财(上)第338章 贺寿第122章 珍珠会(上)第1228 定计第237章 秋来第977章 “热闹”第786章 探花(二)第138章 历史第1050章 “弑母”(下)第349章 吊唁(下)第611章 较量(一)第365章 新人(下)第246章 怒生第98章 莽少年第810章 冰山第662章 九子粽(二)第323章 钦差第1250章 三人行第468章 团聚(下)第201章 背信第1288章 道之争第356章 章程(下)第450章 浮云第154章 上元第1038章 宫婢第492章 递话(上)第677章 “小惩”第200章 城里第36章 杀戮第716章 烧七(中)第477章 子孙第1043章 定罪第1160章 赏第736章 “高升”第1011章 罢孙(二)第84章 浑水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1129章 莲花书院(下)第928章 争见(下)第600章 教子(中)第1138章 三代出身第1015章 为母则强第905章 造反第957章 抽身第1034章 众口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