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谬误

方七娘同方种公在昌平庄子待了一日,次日就回城了。第三日就是四月初八,他们随同内务府船只南下之日。

除了魏黑夫妇、曹颙、初瑜都给预备了仪程之外,就是妞妞、天佑几个小的,知道七娘要走了,也都送了小物件做礼。

除了曹家这边,十三阿哥府也预备了丰厚的赠礼,使得方氏父女登舟之时,多了不少行囊。幸好,有十六阿哥打了招呼,方种公头上还挂着太医院致仕太医名号,内务府这边的官吏也算照拂。

曹颙并没有专程送行,这种离别愁绪实在不适合他。

曹家这边,由魏黑出面,将方氏父女送到通州码头。

方家父女南下三日,圣驾也从畅春园开始启程,往热河避暑。今年随扈的皇子有三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同二十阿哥。

曹颙虽在山庄这边,但是消息并不闭塞。待听出今年的随扈名单时,他有个感觉,莫不是康熙现下就已经选定了四阿哥?

早些年,康熙去塞外,留在京城主持政务的皇子指定有三阿哥同四阿哥两位;这几年,三阿哥随着出塞的次数越来越多,四阿哥在京城越来越受倚重。

就像今年的名单,除了跟去塞外的皇子外,京城只剩下四阿哥、五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同十七阿哥。正经在六部当差的,只有四阿哥一人。

难道是四阿哥平素吃斋念佛,使得人印象太深刻,为何别人看不到这点?还是因为十四阿哥顶着个“大将军王”的帽子出征,掩盖了所有的锋芒,使得旁人都成了配角?

曹颙别的不关注,就是挺留心李卫的。年初李卫升户部,补郎中。四阿哥同李卫这对历史上有名的一对君臣也该相遇了。

他还不知道,四阿哥的案头,早就出现过李卫的名字。

对于这位徐州土财主出身,风流得还染上“隐疾”的李卫,四阿哥眼下压根就没有丁点儿好感。

四阿哥已经在四月初就带着王府妻妾入住畅春园附近的王园,圣驾出京前,还恭请圣驾游了次园子。

圣驾出京后,四阿哥也没有让妻妾返回城中,还是留在王园中。

年羹尧已经是四川总督,在这次西北战事中,份量举足轻重。年家虽是四阿哥的门人,但是并不是忠心耿耿,从年羹尧这几年的反复就能看出来。

四阿哥深知,要将年家绑在自己这边,那侧福晋年氏那边不仅要看重,还要多加“耕耘”,要是得了子嗣才是大事儿。

满人同汉人不同,除了讲究“母以子贵”,还讲究“子以母贵”。

王府没有嫡子,年氏的位份仅次于嫡福晋那拉氏,要是生下阿哥,远比王府现下的几个阿哥尊贵。

四阿哥虽晓得子嗣重要,但是毕竟年过不惑,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其中种种,又不好对外人言,只有使人暗地里搜罗秘药。

曹颙并不知四阿哥的“难言之言”,就算晓得了,这个也不是外人能分忧的。

他这边,因天气渐热了,寻思是继续留在山庄这边,还是阖家迁往海淀园子避暑。

问过了李氏的意思,李氏已经爱上这边的清净。要是搬到海淀,那边都是京城各个权贵府邸的避暑园子,到时候往来应酬也是不胜其烦。

曹颙也是爱这边天然景致,桃花虽谢,但是看着枝头青桃一点点长成也是别番滋味。

这边的桃树,多是康熙四十八年、四十九年两年栽的。桃树同其他果树相比,花果皆早,通常一到三年就开花结果,四年以后就是繁盛期。

如今,满山桃树树龄十来年,亦算是果木中的壮年。开花时,满山霞飞;结果了,瞧着亦是枝头沉甸甸的。

孩子们上午跟着夫子读书,下午在校场习骑射,或者跟着曹颙在庄子里开辟的田园菜地里忙活。

天佑读书读多了,满脑子古代的“六谷”、“六牲”、“六禽”什么的。有的时候来问曹颙,曹颙也多是照本宣科,父子两个对于“农业”问题,正经做过几分探讨。

恒生年纪越大,对于背书越困难,相反拉弓射箭这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天佑同左住他们几个。他的个子已经蹿得老高,在男孩子中个头第一了。

左住身为双胞胎中的兄长,行事越发稳健。如今,他是迷上读书了,除了曹颙,最爱亲近的就是东府的曹项。信誓旦旦地说了几回,要学着四叔考进士。

左成因方种公这几年开药调理,身子骨越发结实,看着已经同寻常孩子无异。

因那边冬天的棉衣之事,曹颙对于左住、左成兄弟也越发留心,有空的时候,就带他们兄弟在身边,言谈中说起宁春早年的往事。

他们兄弟两个已经八岁,能听懂话的年纪。

他们也晓得的,自己的父亲早亡,有几位父辈的好友,除了义父曹颙之外,还有常来探望他们的永庆同马俊。其中,马俊还是左住的岳父。

曹颙想起富贵之家的子弟,不知生计艰难之事,就给几个孩子布置“作业”,让他们将每个月的月例银子支出记账。

几个小的,只觉得有趣,倒是听命,每个人守着个小账本,将每个月自己那二两银子的开销记得清清楚楚。

没想到,这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年纪最小的天慧。

天慧早先没有随着众人来昌平,被平郡王福晋接过王府。四月中旬,才送回来。

连初瑜这边,都有些担心,女儿这两年,大部分时间在王府那边,别疏远了父母。但是想着平郡王不在京中,王府大阿哥福彭又被接到宫里养育,曹佳氏在府中也不好过,初瑜实不好说什么。

康熙五十六年,曹佳氏生下了平郡王府七阿哥,亦是她的第四个嫡子时,因是早产,伤了身子,太医已经说过不能再怀孕。还好,王府已经有四个嫡子,并不为子嗣问题发愁,只是曹佳氏想再要个女儿的愿望,彻底破灭。

曹颙这边,晓得了这个缘故后,对于自己那个要强的姐姐,也是心疼不已。加上天慧对于自己姑母也依恋,所以曹颙即便舍不得女儿,也不好拦着王府来接人。

天慧因眼疾的缘故,早年不爱搭理人,眼疾好了后,也不是爱活泼的性子。在曹佳氏身边待久了,倒是比以前活泼许多,小姑娘板起脸时,也格外有气势。

按照李氏的话说,天慧的做派,越来越有她姑母小时候的样子。

见女儿这般,曹颙同初瑜两个则是惊喜,同时也反省自己过去的教育是不是有失当之处。

因这个,曹颙还专程回城,往平郡王府见过姐姐,说的就是天慧的教养问题。

曹佳氏晓得弟弟疼爱天慧,也乐意好好传授传授自己教养孩子的经验,道:“女孩儿就要娇养,你们夫妻两个宠是宠了,这个‘娇’字做得却不甚好。除了你们自己要将孩子捧为掌珠,还得让孩子自己‘娇贵’起来。你向来是和气性子,弟妹又太绵了,耳濡目染的,孩子也短了气势。她是谁?是伯爵府的千金,皇子府的外孙女,当今天子的亲曾外女。只要孩子自己有气势,长大了离开你们,才能自己支撑起自己个儿。要不然,养成女孩儿的柔弱性子,往后离开你们,受了欺负怎么办?闺女同小子不同,小子有出息没出息,都有家族背后支撑着;闺女的话,要是自己绵了,可有受气的时候。”

“这些话,并不是我说的,是早年老太君在世时说的。那时候你还不记事,老太君见父亲、母亲只是一味儿娇惯我,就同父亲、母亲说了这些。我还记得清楚,若不是这些话支撑着,我也不能在府里熬过这些年。虽说我比不得天慧出身尊贵,但是想着自己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儿,又是御赐诰封的嫡福晋,底气也就足了。”

说到这里,她端起手边茶盏,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影影绰绰的,听说大姐姐在孙家过得并不如意,上个月孙珏又纳妾了。大姐姐不是没有娘家,兄弟也多,身边又有嫡子,换做其他人,早有闹起来,谁会受这个气?但是大姐姐那‘三从四德’的性子,有了委屈也不会到娘家说嘴。再看看三妹妹,早年也有波折的时候,但是现下将国公府拢在手中,不管是她们老太太跟前,还是宗亲之中,谁也挑不出半个不是。”

这一番话,却是姐姐半辈子的心得。

想着她十几岁就进京嫁人,远离父母亲人,曹颙心里对这个姐姐也添了心疼。说起姐姐,实际上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姑娘,也是当成妹妹待的。

不过,听提及孙珏,想到李鼐上个月提及的李家骨肉之事儿,曹颙又觉得心里厌恶不已。

许是李鼐顾虑女儿婚事,不愿张扬开来。至今还没有听说什么动静,看来孙、李两家还在角力。毕竟是关系到子嗣大事儿,按照孙珏那个孤拐脾气,没有台阶的话,怕也不会轻易罢休,还不晓得会如何。

曹颙只是使人留心李、孙两家,但是并没有兴趣掺合进去。

想起当年在京城李宅中,孙珏醉酒后的丑态,曹颙对自己这位表哥兼堂姐夫实是敬重不起来。

他还不晓得,李鼐那边,早已不将讨回弟弟的骨肉为大事儿,而是全部心思放在查询几年前的旧事上。

李鼐查询十来天,已经陷入怪圈。

因他想着是“因奸杀人”这条,所以就往这个方向查。当年,杨瑞雪在李宅那些勾当,李家老人也有人晓得一二。

这既然晓得的是一二,听在李鼐耳中就是另一个意思。

从李鼎安排人过来“做客”,成为杨瑞雪不守本分,“勾搭”弟弟往来的同僚、亲朋。

就是孙珏那边的两个妾,李鼐也使人查了又查。若不是晓得自己的小舅子只是个没什么胆子的书呆子,他连孙珏都要疑上了。

曹颙这边,还不晓得自己那个看着“老实巴交”的大表哥,如今正是满世界寻仇人。

他回到庄子,跟妻子说起姐姐那番话,只觉得受益匪浅。

初瑜这边,想起出嫁前嫡母就是这般教养自己,也开始反省自己过去的不足。

当男孩子跟着曹颙田间菜地疯的时候,初瑜就将妞妞同天慧两个带在身边,或者使人教导她们女红,或者让她们看着自己管家理事。

天慧六岁,对于这些还有些混沌;妞妞已经九岁,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得紧。

李含玉的婚期已经定了,四月下旬下大定,五月下旬迎娶。

她毕竟不是曹家女,不好在曹家待嫁,所以日子定下后,李鼐就来昌平接女儿。

虽隔了旬月,但是曹颙明显察觉自己这位表哥有什么不同。

李鼐清减许多,眼中混沌许多,没有之前醇厚君子的模样,倒像是满身存了戾气。莫非是孙珏不为银钱所动,这骨肉之争李家没有胜算?

“表哥怎如此清减,这是前些日子病了?”曹颙想起之前得来的消息,心中有些疑惑,莫不是打发去盯着李家的人不经心,为何没有说明李鼐异常。

着曹颙颇为关心的发问,李鼐神情有些矛盾,犹豫了半晌,方道:“表弟,可是同内务府郎中伊都立相交甚厚?”

“伊都立?”曹颙不晓得李鼐怎么提及这人,道:“他是曹颂的姨父,说起来也是曹家的姻亲,早年在太仆寺时,与我是同僚,倒是有些往来。表哥怎么提起他来?”

“他早年在市井之中与人争风吃醋,曾打死了对方;前几年在张家口时,也因别人调戏他的小妾,打折对方一双腿。”李鼐一边说着,一边打量曹颙神色。

曹颙听得有些糊涂,关于伊都立早年风流帐之事儿,外头多是以讹传讹,说是对方是伊都立打死的,实际上对方受伤后不禁女色,得了马上风。至于张家口之事儿,遇到的是地痞流氓,伊都立的长随侍卫不是吃素的,就有所争斗。

只是不晓得,李鼐为何提及这些?

李鼐见曹颙露出困惑的模样,还当他头一次听这些丑事。

实在是曹颙平素名声太好些,没有丝毫恶行在外头,使得李鼐都有些内疚,不该因曹颙同伊都立交好就怀疑这个表弟……*热河,避暑山庄。

圣驾今日到抵热河,内务府需要料理的琐事繁多。

直到日暮,伊都立才从十六阿哥处禀事儿出来。走在海子边上,他只觉得一阵阴冷,忙紧了紧衣衫,嘀咕道:“怪了,都四月末了,怎么还使人发寒……”

(未完待续)

第615章 宿命(上)第1319章 佳音第1214章 开府(上)第1117章 失言第721章 上寿(下)第1303章 冬游第1233章 高义第240章 备礼第349章 吊唁(下)第583章 不速客第388章 云来第352章 冬寒(上)第984章 五福第369章 吃食第672章 人事(上)第727章 清明第549章 侧目(下)第1128章 莲花书院(中)第387章 风起第441章 除孝第622章 曹沾第409章 惊闻(上)第1295章 隆恩第1140章 胃口第272章 腊八(下)八百四十八章 贺寿上第253章 私密第162章 时疫第1103章 社仓第1065章 “赔情第859章 南下第194章 驿站第39章 风来第330章 佳人第1057章 需读《本草》第1246章 弃子第236章 摸瓜第340章 人心第355章 章程(上)第1386章 病逝第11章 “来客”第625章 窘境(下)第1121章 结亲第186章 叩阍第188章 风起第893章 智斗第661章 九子粽(一)第719章 上寿(上)第1389章 骚动第384章 春来第1222张 沧海遗珠(下)第1274章 回访(下)第1117章 失言第126章 新路八百四十章 稀泥上第946章 京察第787章 喜气第1165章 君恩第450章 浮云第695章 佳音(下)第1358章 再聚首第896章 话联姻第10章 读书第32章 谎言第799章 子欲养第765章 济民七百四十一章 财色第340章 人心第523章 慈悲(上)第706章 忠孝(下)第470章 天伦(下)第803章 坐夜第871章 谈判(下)第371章 小年(下)第1264章 丑态第527章 恶言(下)第1394章 转变第1117章 失言第1289章 满天祥瑞第495章 团圆宴(上)第910章 幸园(上)第1365章 新旧第一千三十四十七章 得意第1005章 清洗(下)第709章 喧嚣(下)第1082章 好汉庄第780章 撼天(上)第292章 念头第872章 崛起第78章 惊变第245章 兄长第737章 坐衙第554章 血亲(下)第515章 不平第288章 陛见第113章 乐生悲第1290章 帝王耳目第793章 操心第1330章 不放心第1000章 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