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利器上

二月初七,热河雍亲王府花园。秋寒渐重,花园中百花凋零,只有菊花怒放当时。扭祜禄氏低着头,跟随四福晋身后,来到康熙面前。

按照规矩,直视龙颜是大不敬之罪,扭祜禄氏不敢哼哼半点差池,低眉顺眼,看着前面四福晋的后衣襟,跟着行规矩。

虽说她没有抬头。但是身子也绷得紧紧的,因为有人在打量她。那目光就像是冰水一般。激得她身子一激灵。

打量她的,正是康熙。

在来四阿哥花国前,扭祜禄氏的资料已经呈到御前。

她父亲品级不高。但是论起出身,也是满州大姓之女,是开国五大臣弘毅公额亦都曾孙女,孝昭仁皇后族侄女。

再观外貌,个子高挑,有满洲女儿的飒爽之风。脸型丰满,只是因低着头,看不清眉眼。

“你就是弘历生母?抬起头来!”康熙朗声道。

扭祜禄氏直觉得心里跟打鼓似的,但是因身份使然,习惯了柔顺,仍是遵命地抬起头来。

她三十出头。已经褪去年轻女子的娇媚,只剩下平和温婉。

许是自十几岁就在四福晋身边侍候的缘故,受四福晋鼻响颇深,神情举止都带了四福晋的大气雍容。无疑,这一点取悦了康熙。

四福晋与二福晋一样,是康熙亲自挑选的媳妇在皇子福晋中最得圣心。

钮祜禄氏能有几分像四福晋,这在康熙眼中,就代表了贤良宽厚。

“好,好,确是有福之人。赏!四福晋教子有佳,赏!”康熙点头道。

侍立在旁的太监魏珠与赵昌,各执一个银盘,送到四福晋与扭祜禄氏面前。

四福晋面前的。是一柄白玉如意;扭祜禄氏面前的,是一柄金镶翠吉祥如意……

避暑山庄外。六部官署。

曹颐看着手中的公文,陷入沉思。这甘肃到底是早,还是不早?按照巡抚所说,就是雨水不足,大早,钱粮入库就少了;按照年羹尧所禀,雨水充足,丰收之年,这钱粮就应该比照丰年。

两人这口水官司,最终以甘肃巡抚受申斥告终,但是这递回来的钱粮单子,却是比照不足之年的。

要是康熙认定甘肃巡抚妄言,那这钱粮单子,户部就不能接。

算算日子,这甘肃今年的税赋,当已在押解途中。

同甘肃相比,陕西今年报得是大荒年景。税赋留着赈济与备兵饷之外,并不往京城运送;四川虽没报灾,但是税赋也都留在地方。

这些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户部现下没银子了。康熙这几年一再加恩,减免了不少的方的税赋,加上中原几个省的税赋直接供应西北军需,这户部库银只靠江南与湖广等地支持。

入的少,开销却半点不减。

每年秋冬,都是河工修缮河道之时,今年却因银钱不足的地方,只开工了几处。

怨不得雍正上台就抄家,不抄家没有银钱支持,朝廷大事举步维艰。

曹颗叹了口气。他这个户部侍郎,更多的时候,就是干文书的差事,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当时康熙曾与他做生财的约定,最后两人没有核算。不过算起来,内务府招投标。内务府银行,而后卷烟与烟斗买卖,背后都有曹颗的影子。真是论起来。曹颇也不算辜负皇命。

“民生大计”这间官署墙上挂着这四个大字。

曹颗盯着这四个字,有些悟了。自己太拘泥了,满脑子只想得是银两数,入了小道。他是官员,不是商人,最关心的不该是户部库银的多寡,而是百姓生计是否比过去渐好。

只要官场规矩如故,吏治如斯腐败,这银库中的银子越多,养得蛀虫越多,并不能使的国家得益、百姓受惠。

想到这里,曹颗从案犊上挑出个江苏布政司衙门报上来的公文,是关于江南试验二季稻的。

二季稻早在江南试行数年,成果显著。将亩产二、三石稻米变成亩产四、五石,使的产量的翻了一番。只是比较挑地,挑水分。

南方双季稻。加上各地土地贫瘾地区推行番薯与苞谷,先解决了粮食问题再说。

想到这里,曹颐觉得身上有了力气。

他坐到书案后。就杂粮推广以及培养高产粮种之事。写了个折子。原本还想提一下地方粮食储备,但是这地方粮仓的腐败,牵扯太多,不是曹颐能插手的。

对于地方粮仓腐败,早在康熙初年,三藩之乱时就引发过朝议。

当时,国家初定。派下去为官的八旗权贵,为了他们自己与身后的主子,使劲地刮的皮。这粮仓是肥肉,更是要狠狠咬一口。

等到三藩乱起。需要调粮食时,才发现各地粮仓多是空设。

朝廷这边震怒。但是随之就是庆幸。因为三藩之乱席卷了南方诸省,因粮仓都空着。三藩兵马为了筹粮饷,不得不拿地方乡仲开刀,引得地方乡伸反弹。到戈向朝廷,使得三藩成了失了民心,失了胜算,败于朝廷大军。

而后数十年。不管人口季生几何,地方粮仓鲜有增设。对于地方诸多名目的粮仓。除了关键用途的几处,其他的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曹颐在山东为道台时,还曾为地方粮仓空仓而震惊;到了户部,站到高了,才看清楚朝廷不整顿地方粮仓的用意。

写完条陈,曹颐又将需要回复的公文,仔细看过。

处理完这些。已经是中午时分。

初瑜没有同来热河,自不会有人给曹颗送午饭。

他撂下笔,招呼蒋坚出去用饭。

六部官署不远处,就有几家馆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随扈当值的六部官员,多在这几处馆子用午饭。

两人挑了包间坐下,蒋坚仍是茹素,半点荤腥不沾。许是在曹府为幕这几年,不沾刑名,使得他褪去了早年的戾气,看着道骨仙风,温文儒雅。

曹颐最近胃不好。就着几样小咸菜,用了两碗粥。

用罢午饭,还有空闲,两人就让小二上了一毒茶,在包间里说话。

“再有数日,圣驾就要回京,非磷大喜之日不远矣!”曹腼笑着说道。

蒋坚前几年回乡。有宗亲长辈给订了门亲事,书香门第家的姑娘。春日里书信往来,定下今年年底送人进京完婚。

自打曹颗得了消息,就使人在曹府后街置了房产,就是给蒋坚预备做新房的。

四十多岁的童男子,曹颗看着蒋坚,不厚道地笑了几声。

蒋坚在寺庙里长大,受佛学影响,清心寡欲的性子;而后游侠各地,多在地方府县为幕,经手”二案子。不外乎奸淫盗杀这些。看得多了,倒是越发使得他对女子敬而远之。

若不是宗亲长辈迫得厉害,他压根就没有娶妻的念头。

因此,听了曹颗的话,他丝毫没有欢喜,反而剩下几分无奈,道:“还是我贪恋红尘,不愿伤了长辈慈心,红颜白发,徒误佳期,到底不是良配。还不若入了山门,才是大自在。”

曹颗摇摇头。道:“人活一世,总要有些担当。要走出家就能自在,那这些间就没有俗人了。非磷还是欢欢喜喜地等着做新郎绾吧。身边没个女人照顾。终不成事,非磷已是耽搁太久了。”

“大人放心。钟氏小年纪,北上待嫁,坚定会照看妥当,不让她受委屈。”蒋坚点头道。

提及出家,曹颐想到智然身上,他已经大半年没有书信回来。

两人共同生活不过三年,但是骨肉至亲,另有一番情义。

因在外又,不便说政事,两人又闲话几句,便结账回官署。

恒生与福彭站在官署外,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见曹颗回来。两人上前见过,福彰说了来意,他们两个是奉十六阿哥之命,过来接曹颗去行宫西校场的。

虽不知丰六阿哥拆的冉事,但是卓颗还是在官署交代一番,随着二人同去。

福彭去蒙古探望姑母,前几日才回热河,舅甥两个也是数月未见。

这一路中,曹颐问了几句宝雅近况,福彰一一答了。

期间,还说起他在蒙古做客的情形。对于蒙古的民风民俗,曹颗是晓得的”恒生却不尽知,只听得津津有味。

他最关心的。就是草原上的野马群,还有狼与家犬杂交生出的狼大。

有蒙古王公今年来朝,进贡两只小狼大。康熙赐给弘历,但生每天见着,喜欢不已。还专程同曹颗念叨过几遭。

曹府有大舍。是配给护院用的。对于饲养狗做宠物,曹颗并不赞同。这个时代,没有狂犬育苗,曹家孩子又多,出了闪失岂不是悔之晚

已经有曹顺的前车之鉴在,曹颗自然更是小心。

恒生已经十岁。对于生老病死,已经有所认识。曹颗并没有忌讳过往,对儿子说起自己夭折的弟弟,点名这养狗之害。

但生听了,当时就变了脸色,再也不提在家中养狗的话。原因无他,家里小孩太多,七叔弟弟更

虽说不惦记在家中养了,可他对狼狗的喜爱之心不减,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亲手绚养小狗。不是他胆子怕被小狗咬,而是不愿让父母操心。

从去年腊月被弘昼捉弄后病到,恒生就认识到,病在己身,疼在父母心的道理。

弘历看着这番转变,只说以后淘换到了,送恒生做猎犬。养在外庄,做狩猎之用。既用得威猛,还不会担心什么。

恒生知道这个东西少,也不甚执着,不过听过就罢了。

今日,听表哥福彰提及蒙古之行,他少不得关注下自己最喜欢的马群与狼犬。

“草原上的狼常见的,姑母府上也有狼犬,除了尾巴之外,看着与狼一般无二。是姑母一手养大的,对旁人凶猛得紧,却甚是听姑母话。”福彭见表弟对狼犬有兴趣,就多数了两句:“要是表弟喜欢,我就写信给姑母。这杂交狼犬还是性子烈,等这狼犬再生小狗时,许是野性就去了。”

恒生摇摇头。道:“谢谢表哥,还是不要了。我只是瞧着稀罕,要说饲养,也没多大功夫。家中几位哥哥都过了院试。独有我读书不成,实是丢人。今科不成了,明年我参加武试。”

福彭是郡王府嫡长子,自落地起身份就非同一般。不过,他从没有因自己是宗室,就轻视过包衣出身的母族。

他晓得,曹府是他们母子最后的依靠。

身为王府大阿哥。打小结识的都是权贵子弟,他实在无,法理解表弟对科举的执念。

以曹家的门第。子弟恩荫出仕,升迁绝不会比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慢。

不过,曹鞭这做家长的都没说什么,福彭这外姓人史是不好说什

他对这个性子不温不火的舅舅有些看不透,要说将养子视同亲子养,曹歌并不是独一份。但是的骨肉天伦,终有亲疏。

曹家这块,却因恒生是次子的缘故,排为长子的天佑更受宠爱。

偏生这份宠爱。如此自然从容。使得淳郡王府跟着爱屋及乌不说,连皇上都跟着凑热闹,点了恒生为伴读。

上书房的皇子皇孙伴读,哪个不是勋爵之后?

一行人说着冉话。到了行宫西校场。

这里是僻静之的。远离行宫殿堂,十六阿哥带着二十阿哥、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弘历在此。

他们围着一个条案,不知在说什么,几十步外立着一排靶子。

见曹颗来了。十六阿哥冲他招招手。

曹颗走上前去,见过几位皇子皇孙阿哥,视线落到条案上。

条案上,铺设着红绒布,上面摆着几只手枪。

没错,就是手枪。七、八寸长,看着已经有了后世电视剧常见的左轮手枪的模型。

要知道,这火器本是民间禁忌的东西,权贵之家,就算收着,也多是老式黄铜手统。真到关键时刻,近身相搏还不若匕首便利。

这手枪,曹颐还是头一回见。

魏信出海前。曹颗嘱咐了又嘱咐的,就是这西洋手枪。没想到,等了数年,未能如愿,如今却在这里看到。

“这是法兰西进贡来的手统,一次能装六枚子弹。”十六阿哥拿起一只手枪,递给曹颗看。

曹颗在上书房时。曾学过火器,但是对于这新式手枪,还是生疏的。

拿起手枪,他的手微微颤抖。这是他早年盼了多年的东西,当时以为的有了这个,性命就能安稳几分。

十六阿哥见曹缅目不转睛的看着这手枪,笑着说道:“是不是太过精巧,看得人移不看眼?”

曹颗点点头,十六阿哥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寻常的手统,乎若喜欢,我帮你说一声就是。这个是贡品,只有几支。皇阿玛说这东西过利,有违天和。不让外流。这四支还是我磨来给他们几个练习用的。想着享若指定也喜欢,叫你也来射几枪”

昨日发烧糊涂中码字,明明修改过一遍,还错误连篇,再看时,九都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哪些字句,羞愧,修改过了,对不起,九以后不会了。(未完待续)

第434章 盛宴(下)第199章 高太君第1154章 错过第166章 夺门第851章 龙虎斗(中)第89章 夜审第391章 营生第39章 风来第657章 “交锋”(上)第1193章 红鸾(上)第846章 底细第652章 良人第205章 宗亲第220章 七日(中)第951章 解说第993章 日落第607章 龙抬头(二)第573章 “赏赐”第123章 珍珠会(中)第160章 万寿节第1377章 窥探第993章 日落第30章 偶遇第997章 宫辛(上)第173章 莽十三第98章 莽少年第646章 淡定第1337章 相看(下)第181章 送别第63章 差事第241章 寒意第241章 寒意第1116章 绿营计第391章 营生第662章 九子粽(二)第1216章 道义与人心第876章 延师第1000章 新皇第453章 福祸(二)第1276章 孝子的为难(上)第256章 福祸第893章 智斗第140章 淳王府第782章 妖孽(上)第1042章 弘历的殷勤第776章 白色第876章 延师第132章 两难第1377章 窥探第291章 笔洗第803章 坐夜第1351章 修身齐家第12章 归途第1337章 相看(下)第1371章 顶缸七百四十章 第一关下第603章 结亲第369章 吃食第1144章 归宗(上)第1401章 察觉八百四十一章 重围第768章 财路(下)第955章 美人计第1195章 喜临门(一)第975章 狴犴第312章 盛宴(上)第1159章 例捐第895章 “佳音”第1357章 来活了第555章 余波第831章 “扬名”(上)第1311章 巧合第588章 三宝(下)第835章 果决第861章 孽缘(上)第1144章 归宗(上)第265章 扳指第886章 昭告第1258章 成了被告第1359章 及笄礼(上)第300章 伪君子第1101章 仁人第815章 “谈判”第742章 “忠君”第1209章 宗室秘闻第1069章 虚虚实实第1029章 春雷(下)第731章 道义第1142章 小七第824章 流言第818章 局(上)第1211章 简亲王府的六格格(中)第1308章 劲爆第1397章 抹平第七百十一四章 请托第1263章 反告第571章 立功(下)第878章 演武第1400章 将行第455章 福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