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UKE李林

如果说林智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叶梓来说只是纸老虎,黄莹莹这个前辈也毕竟“年事已高”不足为虑,他们给予叶梓的压力虽大,但是叶梓完全能够承受得住。那么“UKE李林”这对儿双人组合无论在作品质量还是在歌曲演唱方面,都能给叶梓带来更大的压力。

当然,在专辑销量上(香江地区销量),叶梓仍然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林之炫漂亮的嗓音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带有教堂唱诗班那种圣洁的味道,虽然音色纤细了一点,但是并不缺乏韧性和爆发力,相当完美的假音更是林之炫演唱的标志之一。首张专辑《认错》当中,林之炫在主打歌《认错》、以及《逞强的假面》、《只给你》等等歌曲里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假声发挥。

不过对于叶梓来说,林之炫带给他的压力并没有李冀那么大。在“UKE李林”的时代,林之炫这个主唱的能力主要还在他那漂亮的嗓音方面,说到唱功他还稚嫩得很。虽然音域很高但却不够宽广,而且他的声音发飘不扎实,几乎完全没有低音,中音区域又比较干瘪,声音的弹性也稍差——这样的唱功是不行的。

这种程度的演唱水准,对于叶梓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顺便再啰嗦两句。

林之炫的唱功真正变得成熟起来,还要等到他单飞之后出版的第二张个人演唱专辑《蒙娜丽莎的眼泪》。这张专辑第一次将林之炫的演唱音域放低,所有歌曲不再炫耀林之炫那漂亮的高音,而是选择以中音区为主,更加强调歌手在情感方面的演绎。而这时(1998年)的林之炫也已经年过而立(岁),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情感波折,昔日的年少轻狂已经渐渐褪色逝去,他也不再需要那种极限高音的狂放宣泄,整个人也一点一点沉淀了下来。

他也正是到了需要转变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专辑和歌手紧紧的契合在了一起,这张专辑的成功也就成为了必然。经过这张专辑的转折(这种转折其实从他第一张个人演唱专辑《散了吧》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一开始做得还不够彻底不够到位),林之炫的唱功这才真正成熟了起来,他也真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自然清新不造作。到了这个时候,林之炫的高音不再发飘不再没有根底,而是变得在轻灵飘逸的圣洁中带着一丝贵族式的淡然;中低音也变得松弛自然了起来,唱功大成之后他的演唱才真正做到了得心应手。也只有他的唱功达到了这种相当高的程度,林之炫才能真正考虑前文曾经提到过的那种“全真乐队同步录音”——也可以称为“Studio/live”(录音棚现场演出)的方式来录制专辑。

可惜,现在还是199年,林之炫还处于“UKE李林”阶段,他的唱功距离成熟圆融还差得远呢。

当然,他的假声演唱已经相当完美,音色也足够漂亮,这也正是林之炫得以立足歌坛的根本。(PS:有很多人喜欢林之炫,所以就固执的认为他在“UKE李林”时期的唱功已经非常好了,那种高音发飘的情况他们认为那是“空灵”,对此高音就只能呵呵了。高音也相当喜欢林之炫,但是……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才叫做空灵、才叫一尘不染吗?先去听听齐遇演唱的《欢颜》、《橄榄树》、《一面湖水》这些歌曲吧。如果还不理解,那……那高音也没办法了。)

……

其实在“UKE李林”这个阶段,李冀这位创作者对于这个组合的贡献值要远远大于林之炫这个主唱。“UKE李林”可以变成“UKE李X”而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林之炫离开了李冀,基本上在那个时代就很难出头——没有李冀为林之炫量身定制的那些作品,林之炫的演唱特点根本无从发挥,而演唱其他人的作品,以这个时期的林之炫尚属稚嫩的唱功来说还难以承担这种任务。

遇到李冀,这是林之炫歌坛生涯最大的幸运。

所以相比林之炫,李冀这位音乐天才给叶梓带来的压力明显更大一些。其实叶梓心里的这种分别对待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的对手是“UKE李林”,李冀和林之炫合在一起才能成为“UKE李林”,分开来那就是一个歌手和一个创作者,都对叶梓构不成任何威胁。

可是叶梓就是要固执的这么去想,那又怎么办呢?

叶梓如此分别对待,那就是极其重视李冀的一种表现,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一次的颁奖典礼。现在这个阶段以及未来的三四年,随着“UKE李林”成为歌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李冀的音乐才华也完全彻底的绽放开来。

《认错》这张专辑里李冀创作了五首作品,包括主打歌《认错》,五首都是极其优秀极其出色的作品。不过在这张专辑里,李冀的创作还稍微有点拘谨,他主要都是在配合林之炫的假声,让他的假声拥有完全发挥的余地,比如主打歌《认错》、又比如那首高到极点的《逞强的假面》。

而在去年(199年)出版的《黄丝带》这张专辑里,李冀再次贡献了六首各具特色的佳作:《黄丝带》云舒云卷一般沉稳大气;《别说的太多》则是做出了自弹自唱的全新尝试,乐句之间跳脱动人出人意料,犹如羚羊挂角毫无踪迹;《等待是一生中最初苍老》、《流星》则又是根据林之炫的嗓音特点和音域宽度为他度身定制的歌曲,完全可以让林之炫酣畅自如的倾力发挥。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第二张专辑《黄丝带》比起第一张专辑《认错》又上了一个大台阶,李冀的歌曲创作才能已经无可抑制的被激发了出来。

而在今后几年,李冀还将为林之炫创作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作品——足以载入台海歌坛历史的作品。这样强大的一个创作者当然值得叶梓给予百般重视,哪怕李冀的创作跟这一次颁奖的结果毫无关联,哪怕今后的林之炫将成为台海歌坛重量级的人物,但是在叶梓心里还是会把李冀当成“UKE李林”这个组合当中真正的头号“大敌”。

也许在内心深处,这是出于叶梓在创作方面某种无法言说的“自卑”吧。

……

嗯……既然说到了李冀,那就稍微再多说几句。

李冀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音乐创作,他属于完全自学成才的那种天才。少年时期唱诗班的经历让他的音乐才能得到了启蒙,同时也使得李冀将来的作品中充满了宗教殉道的影子,也让将来的李冀成为一个唯美主义、理想主义倾向极其严重的艺术创作者,极其类似于台海歌坛的前辈创作者李太祥。

这两个人都是求全求真的唯美主义者,为了某一个歌词和旋律的搭配问题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也要找出解决方案的那种人。当年的李太祥为了找到《橄榄树》的最佳演唱者,他可以把这首歌曲的手稿一放就是七八年,直到遇见了齐遇这个命中注定的歌者。

李冀也是这样的人。

没有遇见林之炫之前,他宁可将自己的一身才气完全隐匿于尘土之中。

只不过李太祥功成名就,最终成为台海歌坛教fu级别的人物。而在“UKE李林”这个组合因为林之炫的家庭原因不得不拆散之后,李冀在出版了一张《一个李冀》的专辑之后,选择就此隐退,颇有一点伯牙“破琴绝弦”的味道。

遇见嗓音天赋极高的林之炫是一切的开端,这是李冀的幸运——他终于找到了能够完美演绎他的作品的那个人,但是与此同时,这同样也是一个悲剧的开端。

莫非真正的天才,从来就是与悲剧紧密相连的?(。

第138章 说“不”第96章 走穴(2)第578章 蓝图(下)第221章 病因第314章 表情术语的尴尬第434章 朱辰在行动第320章 闲谈第920章 请他出去第968章 叶梓的“妖孽”专辑(下)第841章 憋个歪招出来(中)第946章 《两只老虎》第307章 礼物第577章 蓝图(上)第292章 忙 忙 忙(2)第546章 三个失误第807章 《那么爱你为什么》(下)第944章 决战将至第881章 林立明接手第279章 喜盈门第469章 预备3……第42章 半决赛(3)第900章 稍息第350章 死不认账第194章 柯宇凡第726章 道歉第876章 所谓……艺术价值(上)第727章 原因、排练第805章 《那么爱你为什么》(上)第266章 资金来源第107章 合乐第47章 张磊求助(1)第591章 忙里偷闲第641章 全天销量第253章 两个儿子和一台成功的晚会第396章 飞赴春城第557章 10分之辩第587章 再行香江第62章 统统放倒(2)第320章 闲谈第257章 何公子第923章 对手们第25章 三项比试(1)第593章 老奸巨猾的林立明第488章 半小时以后的选手名次第659章 分析(中)第618章 亲自尝试第77章 例会(1)第720章 唉……第736章 采访手记第958章 看谱视唱(下)第198章 趁火打劫第935章 朱汉文的用意第517章 仅剩前四第150章 曲目选择与演出服装第304章 忙 忙 忙(14)第670章 申城歌迷会第241章 除夕(3)第547章 赚到了第819章 录鼓第543章 分析与总结第206章 奖项?完全有可能第716章 策略和销量第548章 司马明辉与爱尔兰咖啡再见唐奴与神速录制第523章 新任务和学校奖励第213章 白金唱片第610章 封存的评价和预测第610章 封存的评价和预测第859章 一脚(下)第826章 第一场巡演第219章 探脉第226章 返回申城第487章 小滑头第36章 录音(1)第388章 沈思翰的“报复”第511章 鹿死谁手?第844章 质疑第327章 叶梓的苛刻要求第350章 死不认账第634章 大幕开启第776章 教雪友哥唱歌第33章 斗琴(6)第654章 反应第572章 指挥大师的软肋第505章 质疑第86章 逆转(完)第722章 达成第377章 指挥家陈斜阳第569章 再见瓦伦丁第677章 支招儿(上)第458章 东大的决议第906章 一拳第828章 决定了,陪你疯一把!(中)第226章 返回申城第375章 交锋第601章 如何应对?第633章 先抛一半吧第832章 空降(下)第37章 录音(2)第787章 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