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迁都

杨子璐之所以留在东安城那是因为杨子璐深感九夔城地方狭窄,交通不便利,严重的限制了九夔部的发展。在现代,也许首都不需要是经济最发达的,比如中国,最为发达的是珠三角、上海,美国则是纽约、费城一带,首都华盛顿还没有纽约一半的发达。但在古代这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交通不发达,导致再完善的制度也因为通讯的问题而存在巨大的缺陷。

所以也导致君主不得不采取一定程度的强干弱枝的政策,比如汉朝,经常强行迁移家财达到一定程度的富户充实关中。比如汉朝,就有历史记载‘关中之富,据天下三之二财。’意思是关中的财富占据当时汉朝三分之二,这也许有所夸张,但也说明了关中的富有。一旦发生叛乱,占据大量财富的中央更是比较容易平定叛乱。

之前杨子璐是没有条件,句邑虽然不错,但比之九夔城也好不到多少,加上为了表示自己对越国的强硬态度。但现在有条件,杨子璐想定都东安城,当然并不排除杨子璐喜欢上了东安城这座被命名为花台的高台行宫。

不过杨子璐这个决定一开口,却是立刻遭到了九夔部出身的贵族一致反对。这个时代只要不是游牧民族的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还是很重的。

杨子璐自然不会屈服了,哪怕黑熊冲入花台中冲杨子璐咆哮忘恩负义,忘记了九夔部对杨子璐的帮助。

杨子璐也强硬的一力支持迁都,甚至为了警告反对派中的主力九夔部出身的官员,杨子璐以句无城乃边关重地,得有心腹重臣亲自坐镇的名义将黑熊调到句无城。将句无城原来的守将绫聘调到中央,担任司廪大夫。廪即位仓库的意思,司廪大夫相当于户部尚书,掌管公室的钱粮,官职虽然不高,但权力却一点也不低。

绫聘自然知道杨子璐调他来的意义了,第一次上朝就旗帜鲜明的支持迁都,不过绫聘的肚子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墨水的,不是傻乎乎的只是表示支持,还举了三个迁都的好处,以此来到企图驳倒反对票。

至于原本的司廪大夫,九夔部出身的董匡公则是被杨子璐收缩出贪污的罪行,其实这罪行并不大。不过他不应该反对杨子璐迁都,于是杨子璐将他贬为为下大夫,赶到还在修建县城的瓯邑县担任县大夫。朝中九夔部出身的两大主力一贬一调,其实说黑熊是调已经是给面子黑熊,黑熊其实是明升暗降。

这次杨子璐出手之迅捷和果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他在对待黑熊的态度上,对于黑熊杨子璐一向都是非常忍让,想不到这次的态度是如此的果断,哪怕是阚平田也料想不到。为此杨子璐更是在这一段和反对派抗争的时间中连小狐也不见,直到生米煮成熟饭这才去见小狐。

为了填补黑熊的空缺,杨子璐还调了御瞭和夏虎吼回到中央,将他们的副手提拔上来。同时改邑宰为县大夫,秩比下大夫。

如此一来反对派也不再敢反对迁都的事情,哪怕是反对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旗帜鲜明的反对,而是隐晦的提出自己反对的意见。

杨子璐整顿好内部事情后,这已经是第二天春天了。

……越王宫……

现在虽然已经是春天,但勾践的心情却还处于寒冬季节,哪怕现在已经变得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此刻脸上也涌现出几分颜色不住的怒意。

目光看到放下竹简的范蠡,勾践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大夫这么看待这事情?”

“不好办!”范蠡皱皱眉头,沉声说道。

“有对付汉蛮子的计策?”勾践倒是听出了范蠡言外之意。

范蠡点点头,沉声道:“计策是有的,但恐怕时间比较长。”

现在勾践对于杨子璐可谓是恨之入骨,甚至目前而言,比起夫差更让人痛恨。如果不是杨子璐勾践现在也不会失去了句无城。就连越国最大的附属国居然敢反抗越国,对于越国的命令已经是爱理不理,其他的附属国也是差不多。进贡的贡品不是少给就是找理由搪塞越国,拖延进贡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越国去年,整整一年的粮价都居高不下。去年秋收更是歉收,幸好文种聪明,找了两个美女送给太宰伯嚭,再向夫差进贡一批金帛。夫差大为高兴,越国使者趁机向吴国要求借粮,加上伯嚭在一边说好话。夫差这才答应借粮,让越国借得粮食三万石,这才度过眼前的难关,将粮价压到十五钱一石。虽然比起原来的九钱一石要高出三分之二,但说好说歹也将粮价压了下来。

经过如此一番折腾越国本来就不如何厚实的国力更加脆弱,国人对于勾践的所作所为更是深感怨恨。特别是勾践前些年大败于吴国,让越国国人生活在吴军的刀剑下。现在可谓是恨上加恨。这些苦恼自然是让勾践转移为仇恨,再转加在杨子璐身上。

范蠡迟疑了半响开口说道:“杨子璐少年得志,定然很容易骄傲。臣问杨子璐征服三夷族后,驻留在三夷族前国家修建的一座豪华高台上,乃至决定迁都至东安城。臣觉得这有夸张之处,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主上可以用对付夫差的计策对付杨子璐,赠送杨子璐一批大木让杨子璐修建宫殿。消耗汉蛮子的国力!特别是三夷族新附,杨子璐如此做定然会让其国内部分,国人怨声载道。”

勾践闻言,喜形于色道:“此计甚妙!杨子璐少年得志,如何会不喜好修建宫殿!好好享受一番!”说到这里,勾践叹息了一声,道:“可惜此计用时甚长,否则更妙!”

第442章 灭齐(下)第81章 战(下)第302章 上国伐交第17章 猎熊第241章 江上弭兵第75章 大炼铁时代第88章 阴谋对阴谋第325章 垂‘钓’长江畔第252章 多事之秋第50章 脱困第53章 迟来的洞房第253章 齐国隐患起第214章 公子奄宾天第138章 黄雀后面站着个猎人?(上)第98章 不经意的偷窥第228章 第二次汉越之战(6)第252章 多事之秋第238章 冲!!!第2章 郑旦第394章 四卿算计,郑国困守第241章 东楚择君第413章 ‘杨子璐’现身大明宫第241章 东楚择君第103章 残竹V猿公第13章 兴师问罪(下)第163章 庭燎招贤(下)第25章 马步第224章 第二次汉越之战(2)第123章 始战(下)第250章 子贡使三国第299章 阚平田的身世第107章 草纸第209章 楚国介入第458章 声东击西(2)第99章 兵制变革第112章 吹箭第72章 宫离子第81章 战(下)第305章 夜下蔡国(下)第31章 神秘剑客第395章 杯具郑声公第107章 草纸第216章 证人(续)第154章 山寨版长弓第462章 猎物变猎人(上)第94章 句无城之行(中)第298章 齐国内乱第320章 楚汉相争(13)第13章 兴师问罪(下)第51章 驯象第243章 正统第199章 内圣外王第81章 战(下)第81章 战(下)第31章 神秘剑客第5章 霉运当头?艳福滔天?(下)第394章 四卿算计,郑国困守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扰!第200章 瞒天过江第201章 立足第302章 上国伐交第100章 公民制第93章 句无城之行(上)第439章 灭晋(下)第27章 伐吴九术(下)第173章 姑蔑国第366章 尘埃落定第324章 柏举息兵第118章 阚平田的计策第159章 勾践的怒火第413章 ‘杨子璐’现身大明宫第237章 夫差的柳暗花明第56章 劝诱第196章 狠人第368章 齐乱(中)第174章 急报第271章 陷姑苏(3)第23章 郑旦的黯然第411章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第365章 三个木盒(下)第238章 夏汭之战(1)第105章 拐卖第252章 多事之秋第234章 吴军初战失利第1章 落难者第442章 灭齐(下)第67章 出鞘第11章 小狐第287章 政变前第108章 具装甲骑第370章 齐平公第46章 篝火宴和猎象第386章 论战(1)第243章 正统第304章 夜下蔡国(上)第297章 迁都广陵第384章 汉国出兵了!第100章 公民制第28章 西施第217章 坑你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