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曾子

子贡见状,不由呆了一呆,孔子和杨子璐的谈话他也听到不少,毕竟两人都是这场宴会的主角,怎么可能不关注他们呢?但想不到杨子璐居然如此赏识他,称他为国士不说,还亲自为他斟酒。在春秋时代,这可是莫大的荣耀。特别杨子璐还不是一名被卿大夫架空了的有名无实的国君。

子贡虽然见惯大人物,但此刻也禁不住有些诚惶诚恐,不过子贡到底是子贡。他很快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容道:“多谢君上!”

说完,子贡便以袖袍遮脸,一口将酒樽中的美酒喝紧。对杨子璐感谢道:“多谢君上的美酒了!”

杨子璐微微一笑,侧头看着孔子。孔子知道杨子璐的意思,接着给杨子璐解释第三个带来的弟子:“宓(妇,音浮)不齐,字子贱,其孝悌可比郑国之颖考叔!当真君子!”

颖考叔是春秋初期郑国人,春秋小霸主郑庄公时期的大夫,以孝悌和勇敢闻名,其中以孝悌为最。因为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生他的时候难产,武姜便不喜欢郑庄公,而是喜欢顺产的次子太叔段。郑庄公父亲郑武公在世的时候就经常给郑武公吹枕头风,希望让太叔段取代郑庄公。不过郑武公最后还是没有取纳武姜的意见,郑庄公最后还是接替了父亲郑武公的位置。

但武姜并没有因此而去了念头,而是内外压迫,迫得郑庄公将比国都还要繁华的大邑‘京’封给太叔段。太叔段到了‘京’后立刻招兵买马,和母亲武姜互通书信,准备来一个里应外合。最后郑庄公行骄兵之计,纵容太叔段,在太叔段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派兵攻打太叔段,逼得太叔段自刎。

而郑庄公也因为母亲武姜偏爱弟弟,图谋自己的君位和性命,对武姜非常的怨恨,将武姜迁移到颖地安置,并发下毒誓:“不及黄泉,不再相见。”姜夫人因事情败露,也无颜与儿子见面,就立刻搬到了颖地居住。郑庄公回到国都后,多日见不到母亲,不觉思念起来,叹道:“我因为不得已而杀了弟弟,怎么能再抛弃母亲呢?”但因已立下毒誓,因此也不好反悔。

颍谷有个地方官叫颍考叔,为人非常正直,见到郑庄公把母亲驱到颍地,说道:“母亲虽然不像母亲,但儿子能够不像儿子吗?”于是就捉了几只猫头鹰拿来献给庄公。

庄公见了之后问道:“这是什么鸟?”

颍考叔说:“这种鸟叫鸮,小的时候,它妈妈一口一口把它养大,大了之后,就吃掉它妈妈,是一种不孝之鸟,因此我捉了它把它吃掉。”

庄公似乎心有所动,默然无语。

这时正好厨师又把烤羊肉送了上来,庄公就命令赐一条前腿给颍考叔。颍考叔就专拣好肉割下包好,藏在袖内,庄公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

颍考叔说:“我家有老母,因为家贫,每天只能吃野味,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现在您赐给我这么好的食物,我自己在这享受,老母亲却尝不上一口,一想我就心酸,所以我要带一些回去给老母亲吃。”

郑庄公听后凄然长叹,颍考叔问庄公叹什么气,庄公说:“你有老母亲奉养,能尽人子之心,我虽贵为国君,却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颍考叔假装不知,奇怪地问:“姜夫人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您怎么却说没有母亲呢?”

于是庄公就把姜夫人与段密谋以及把姜夫人迁到颖地的事情跟颍考叔说了,并叹道:“已经立下黄泉相见的毒誓,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颍考叔听后说:“段已经死了,姜夫人就您这么一个儿子了,您要是再不孝顺,那与鸮有何异呢?我有一计可以不违背誓言又让您母子和好。”

庄公忙问是何计。

颍叔考说:“挖一条邃道,一直通到黄泉,在里面建一间屋子,先把姜夫人迎到屋子里居住,然后母子再在屋中相见,这不就是黄泉相见了吗?”

郑庄公听后非常高兴,马上安排五百人挖了一条几十丈深的邃道,一直到泉水涌出为止,然后在泉边建了一间舒适的地室。地室建好后,庄公让颍考叔去向夫人说明详情。姜夫人听后泪流满面,就跟随颖叔考来到了地室中。

将母亲安顿在地室中后,郑庄公就下到邃道,一边走一边喊着:“能在邃道里见到母亲真是太高兴了。”姜夫人也迎出地室说:“邃道外面同样也让人高兴。”于是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和好如初。

颖考叔的孝悌和机智也因此闻名于天下,虽然已经是数百年前的人了,但至今还没有谁可以以孝悌和颖考叔比肩。

杨子璐闻言,心中多少有些不相信,但并没有说什么,孝悌这东西不比武艺、文章,可以即场考验。

接下来孔子又介绍了三个弟子,他们不是德行上有建树,就是文章不错。

介绍到第七人,杨子璐闻言不由呆了一呆,此人名曾参,字子舆。如果这样说,也许有人不认识,但杨子璐知道他在历史上尊称为曾子,被尊称为宗圣,儒家五圣之一。他也是吴起的老师之一。(吴起的老师还挺多的。)

不过此时的曾参不过十九岁,虽然已经颇为老成,但脸上的稚嫩依旧掩盖不了。但杨子璐对曾参颇为尊敬,在后世杨子璐对于儒家中曾子的好感最好的。

杨子璐本来想给曾参亲自斟酒的,但想到曾参并没有子贡那样的功绩,他这样做只是会让曾参被人妒忌。杨子璐便改为给曾参敬酒。

曾参稚嫩的脸上闪过一抹紧张,但最后还是礼数很足的喝了酒,并没有因为紧张而闹出了什么笑话。

接着,孔子指着最后一个人,对杨子璐介绍道:“卜商字子夏,是仲尼在卫国收的弟子!其文章虽然毕竟朴实,但在切点上却比其他人要精确不少!”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名言就是卜商说的,而且卜商他还是法家代表人物,第一个变法的创始人李俚、战国名将和楚国变法人吴起的老师。)

шшш ▪тт kдn ▪C ○

ps:本来想三千字更新的,但父亲催促木木睡觉,木木也没有办法!今天五千更新,依旧欠各位一万字,木木明天争取还上一点!请各位见谅!

第387章 论战(2)第179章 稷下学宫第83章 糊涂事第314章 楚汉相争(7)第172章 美人归第298章 齐国内乱第95章 句无城之姓(下)第429章 纠结的联军第398章 第三份盟书的作用(下)第460章 抚百濮第37章 阚平田的追随第97章 竹甲、藤甲第232章 断勾践之左右臂第282章 子贡使楚第258章 伍子胥使齐第398章 第三份盟书的作用(下)第411章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第307章 八国会盟第218章 间台登场第325章 垂‘钓’长江畔第63章 天助第7章 这个时代的只有四种金属!?第101章 甘蔗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缓急第258章 伍子胥使齐第95章 句无城之姓(下)第455章 楚国形势第217章 坑你没话说第175章 躺着也中枪第154章 山寨版长弓第413章 ‘杨子璐’现身大明宫第293章 灭吴第185章 三夷族的来历第419章 姜雪与破齐之计第88章 阴谋对阴谋第378章 心理战第62章 产里族的反击第127章 鬼面军第121章 战前动员第31章 神秘剑客第375章 孙子的下落第118章 阚平田的计策第235章 吴军舟师第139章 黄雀后面站着个猎人?(中)第241章 东楚择君第133章 黄雀在后(上)第185章 三夷族的来历第315章 楚汉相争(8)第418章 是你!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53章 迟来的洞房第26章 伐吴九术(上)第303章 蔡国斩使第314章 楚汉相争(7)第206章 多事之夏第72章 宫离子第125章 庆功第416章 老人家与少女第349章 突袭彭邑第141章 黄雀后面站着个猎人?(续)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120章 仆句孤的挣扎第299章 阚平田的身世第74章 开发重工业第363章 猎物变猎人(下)第271章 陷姑苏(3)第224章 第二次汉越之战(2)第95章 句无城之姓(下)第225章 第二次汉越之战(3)第438章 灭晋(上)第11章 小狐第219章 文种献计应粮价第224章 第二次汉越之战(2)第186章 解盐荒第161章 用间第85章 祸水级使者第180章 汉国的弱点第160章 悲催的越国第116章 出征第129章 血腥攻城战第287章 政变前第216章 证人(续)第38章 阚平田的进言第388章 论战(3)第75章 大炼铁时代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37章 阚平田的追随第172章 美人归第309章 楚汉相争(2)第8章 熊吼第8章 熊吼第47章 缺铜第129章 血腥攻城战第51章 驯象第56章 劝诱第431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319章 楚汉相争(12)第112章 吹箭第306章 邾国求援第430章 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