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虎牢关首战

会盟后,杨轩作为盟主,分别安排了诸侯的部署,他亲领锤炼一月有余的三万荆州军北上,驻扎于荥阳,直逼虎牢关外。

李会在朝中闻之,却不作怒色,只是看了眼皇座之上的“夏献帝”,吓得后者磕磕巴巴说道:“朕……朕的江山,竟出现如此反贼……哪位……哪位将军敢出战应敌?”

这位献帝比质帝更为年少,也就十三四岁,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恐惧,时不时看向李会的眼神中也带着讨好的意味。

“陛下,臣愿出战!”

李会应声走出,随意拱手道。

献帝背台词般道:“好……朕拜爱卿为大将军,加三锡,统领三军兵马,假节钺……”

李会深深作了一揖,高声道:“臣,谢恩。”

随后他也不等献帝再说什么,当即转头开始调兵遣将。

司州内目前有三支军队,一是北封军,李会于漠北亲自打造的部队,嫡系中的嫡系,于半个月前才调入洛阳,共十二万人,颇为精锐。

二是御林军,也就是宫中禁军,原本受杨轩掣肘无法尽数调动,但如今也彻底归于李会执掌。

三则是洛阳中军,常用于拱卫京师,或者驰援各地,这支军队成份复杂,内部关系网层层叠叠,就连李会在宣武门事变后也无法第一时间掌控。

在杨轩离京后,他与世族们进行了深度的利益绑定和排除异己,这才勉强能调动洛阳中军,共十万人。

也就是说,排除掉守护性质的禁军,属于他李会的部队高达二十二万人,比之盟军都不相上下了。

分别布置好四关守军后,李会示意献帝退朝,自己带着诸将到大将军府讨论兵事去了。

至于四关,即伊阙关,虎牢关,大谷关和轩辕关,此四关,分别扼守洛阳之南,乃是司州命脉所在。

而这,亦是杨轩的主攻所在。

杨轩军三万人,后将军吴嘉军三万人,彭城太守刘旭两万人负责虎牢关方面。

除却凉州军因多骑承担起在长安附近骚扰敌军的任务,剩余诸侯平分至剩下三关。

此时,正当五月十五。

虎牢关前五十里外,三支深红旌旗卷舒,上面分别印着“杨”“吴”“刘”三字,赫然就是大夏虎牢关方面集团军。

杨轩和吴嘉两人商讨后,决定在此伐木扎营,作为粮草辎重的前哨基地,而身后不远的荥阳,也就成了资源仓库。

和其他诸侯约定好日子后,最终决定在五月十五日这天统一进攻,试探敌军强弱。

杨轩并没有用首战即决战的陈友谅式战法,而是决定缓攻,徐徐图之。

因为他深知,在没有形成绝对的统一指挥前,诸侯们永远都是各打各的,甚至还会留有余力提防友军背刺。

而作为主攻方向的虎牢关,杨轩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不说和他交好的吴嘉定会尽力,就连那彭城太守刘旭,都和他有同窗之谊。

这就是从小生活在京师的好处,不用你故意去发展人脉,光是自然成长所接触的人脉便足以一生受用。

吴嘉是个很勇武的汉子,生于幽州,具有北地一贯的粗犷豪迈,这性子让他在朝堂碰了不少壁,但就是如此性子都生生走到了后将军的位置,可见其含金量。

晨会上,杨轩欲以郭奉为先锋佯攻一波,却遭到了吴嘉的反对,后者认为首战需打出威势,不应草草撤退。

杨轩令其细言,吴嘉道:“愚兄别无长处,

唯有一身武功,愿做先锋为我军壮威。”

杨轩刘旭闻之大惊,连声劝阻,但两个人加一起都拽不住吴嘉出门的步伐,只好无奈妥协,各令其精锐保护好后将军。

晌午,吴嘉领先锋五千兵马至虎牢叩关,虎牢守将名王双,李会亲信,河北上将也。

二者皆为熊虎之将,见面心切,王双下关与之决斗,不利,被挑下马来狼狈归关,盟军见此士气大振,遂开始攻城。

吴嘉策马执旗绕阵两圈,见先头部队已扛过箭矢齐射直达虎牢脚下,乃下马高呼:“先登城头者,得首功!”

后领部曲亲上城头而战,骁勇异常,令虎牢关甫一交战便呈摇摇欲坠之态。

王双于箭塔观之,大惊,匆忙通知另三关来援,随后亦亲临战场以稳军心。

虎牢关由北封军别部四万人镇守,装备精良,待盟军先锋攻势稍颓,逐渐稳定住阵地,将盟军挡在一段城墙上,再不得进。

吴嘉抬眼四望,锁定王双所在,和盟军高手合谋,同时跳入敌阵围住王双,落地瞬间城墙都跟着震动,周遭士兵踉跄退散。

其他人挡住士兵,吴嘉持阔剑力斩,刀锋透着渗人的寒光向着王双而去。

王双瞳孔猛缩,几乎是千钧一发之际以伤换伤打退后方高手,身负剑痕重伤而去。

吴嘉见未能斩将,心生懊恼之余向着盟军阵地撤退,百余甲士竟不能挡!

下午五时,鸣金收兵,吴嘉亲自断后,于最后跳下城墙,全身仅有四五道浅痕,轻伤而已。

墙上敌军庆幸之余,望向吴嘉的眼神已蒙上恐惧的神色,士气再不如初来时的高昂。

夜会,五十里外杨军帅帐内,吴嘉呲牙咧嘴的受着药师医治,深觉打仗还不如疗伤疼。

杨轩手背托脸倚在座位上,听了属下对此战的描述,顿时颇感敬佩的对吴嘉说道:“大兄好勇武啊。”

吴嘉想挥挥手,却因为牵扯到伤口而颤抖了一下,又悻然放下,摇头失笑道:“贼军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杨轩却没有因此轻视李会的北封军,这支军队的长处可并不是守城。

而是……

奇袭!

北封军内有一支建号“白马”的北幽铁骑,具体人数不知,但在漠北的赫赫威名都传到了远在洛阳的他耳朵里。

而在盟军,只有魏嚣的凉州军才有一支称为“良家子骑”的骑军,并且无法长途跋涉到中原地区,只好在关中游荡牵扯洛阳中军。

也就是说,在中原地区,盟军竟然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骑军!

这让杨轩感到相当无力,南方缺马是地缘限制,不是他想搞就能有的。

至于以步克骑……

“也不是不可能。”

杨轩无声自语道。

第一十五章 虎牢关首战第二十四章 断绝阳翟城第一十六章 武当重游第三十五章 璞玉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七章 幽州刺史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第三十二章 上马!第五十一章 汝死,黄家生第四章 大兵而归以正朝纲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九章 跳出棋盘第四十一章 西方第三十章 援军至矣!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一十六章 武当重游第八章 勿因恶小而为之第一十三章 民生三策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第三十三章 恩公第五十二章 安粟将军第二十五章 黑幕初露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三十三章 恩公第九章 跳出棋盘第一十八章 北封骑军第二十七章 试探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第四十九章 慷慨赴死之小人,自私自利之君子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二十三章 阳翟之变第三十六章 阳翟之盟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第四十一章 西方第二十六章 攻城开始第三十五章 璞玉第五十一章 汝死,黄家生第四十六章 劝进第四十章 漆黑怪物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三十四章 黑槊龙骑第二十六章 攻城开始第三十章 援军至矣!第四十一章 西方第三十一章 武当山众人,来也。第二章 先诸君而死第五章 你可以试试杀了我,国贼第一十九章 帝王心经第一十五章 虎牢关首战第四十四章 黑潮第二十三章 阳翟之变第二十二章 变数第一十一章 无当!第三十七章 幽州刺史第五十一章 汝死,黄家生第七章 襄阳候,假节钺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一十一章 无当!第五章 你可以试试杀了我,国贼第一十六章 武当重游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一十五章 虎牢关首战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四十章 漆黑怪物第二十六章 攻城开始第五十章 谈判第四十六章 劝进第五十章 谈判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二章 三个祭坛第四十九章 慷慨赴死之小人,自私自利之君子第二十三章 阳翟之变第一十五章 虎牢关首战第六章 南方大川,天下长河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二十三章 阳翟之变第二十七章 试探第一十五章 虎牢关首战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三十八章 铁木真的野望第二章 先诸君而死第二十三章 阳翟之变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三十四章 黑槊龙骑第四十二章 三个祭坛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一十九章 帝王心经第九章 跳出棋盘第二十四章 断绝阳翟城第三十章 援军至矣!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四十八章 十人,人,万人,孰轻孰重?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四十一章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