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南方大川,天下长河

这是场艰辛的战斗。

自两军交战已经十分钟,白砖瓦墙都被染上了深红,战死人数每时每刻都在递增,王皓率领的家族亲兵几乎折损半,呈摇摇欲坠之态。

只是他们的统领王皓仍旧屹立在战场的最前端,像是一杆旌旗般鼓舞着将士们的勇气,这才没有让他们溃不成军。

而十余分钟的交手,已经让王皓认清了现实——李会是他无法战胜的对手。

在意识到了这点后,王皓不再尝试进攻,一心一意的防守,只是为了牵扯住对方,不让李会成为破局的利刃。

但尽管如此,王皓依然落得遍体鳞伤,若不是上官家的铠甲还算优质,他早就成为地上那横七竖八尸体中的一员了。

街道的交汇点,那个三角区域,尸体堆出了个小山坡,王皓在坡下被李会死死的压制,而身旁是兵刃彼此交织的士兵。

随着又一次的失误,李会的长剑穿透王皓的肩胛,将对方挑起又狠狠的踹飞出去。

这一次,王皓是站不起来了。

失血过多的他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已经到了身心俱疲,难以维持的地步,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厥。

他在武道一途是走的很远的,但依旧无法中伤李会,让对方负轻伤都很难,正面交手坚持十分钟已经是他的极限。

“父亲,儿子来见你了……”王皓艰难翻身望天,悠悠长叹,心里五味杂陈,不禁冒出个问题——为了皇帝,真的值得吗?

王家在这场清君侧的失败起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就连他这个最后的独苗都要夭折了。

看着越来越近的李会,王皓突然笑了起来:“呵呵……”

昏厥前的最后意识,他在心里骂道:“去他妈的李会,去他妈的洛阳,去他妈的质帝。”

李会听不到他的辱骂,他只是沉默的走到王皓身前,高高举起长剑,就要砍下王皓的脑袋。

但就在此时,一支箭矢猛然飞来,极猛极快,直奔李会的头颅而来。

李会反应迅捷,当即向右边闪避,险而又险的避开,箭矢劲力尤存,噗的一声贯穿了后面的一个士兵,让其当场饮恨西北。

丞相定睛看向箭矢飞来方向,一位身披黑麒麟甲胄的将军疾驰而来,行进中仍在搭弓射箭,双臂极稳,正是杨轩。

而他的身后,跟着数百士兵,李会在其中认出了城门吏郭奉,顿时明白宣武门已经失守。

又是三发箭矢,早有准备的李会用长剑精准拦截,刚刚想要冲向杨轩便突然听到身后呼声大作,有士兵慌忙跑来禀告。

“丞相,后面有伏兵,蓝衣披甲,是杨家的人!”

短短片刻,形势急转而下,李会竟隐隐有被包围剿灭的趋势。

李会脸色阴沉下来,又愤怒又不甘,他没想到渗透注水了三四年的禁军,竟然仍有这么多的人忠于杨轩。

殊不知,杨轩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十年前就开始为今天准备了,而那时的他,还只是个驻边大将。

“先撤。”

看清形势的他决定收手,等待其他部队的汇合,因为前后两条路都有敌人,他三两步跑过尸堆,借着尸堆的高度翻过巷墙,后面的士兵有样学样,等到杨轩等人到达时竟没剩几个人了。

战斗结束,杨轩看向对面的“杨家军”,一眼就看到了最前面的白尘和老爹杨峰,心里的大石头落下。

“你们这么慢,我还以为迷路了呢。”

杨轩一边让士兵收拾伤员,

一边对着白尘打趣道。

白尘却是神秘一笑,说道:“等出去,给你个惊喜。”

闻言,杨轩狐疑的打量了面前这个“白狐脸”两下,点了点头。

“先走,等李会其他的部队过来就不好办了。”

背好伤员,杨轩领着人快步往宣武门而去。

他这次领一半的兵力出来,其实是为了找他爹和白尘,却没想到王皓能坚持这么久,顺手也就救了,心中也不由得再对王皓高看了两眼,将对方提到了储备干部的程度。

到达宣武门,上官徽已经等待多时,见杨轩浩荡而来,大喜,连忙上前迎接。

“杨将军,我们何时出发,又要去哪?”

杨轩对此早有考虑,当即道:“李会乃是北军出身,深得军心,北边是去不了了。

你们也回不了头,断绝过去吧,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的未来。”

上官徽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也能想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今和李会成了生死大敌,再回地方家族只会为家族引来祸患,还不如在外面另立根基。

杨轩沉默了一会,突然说道:

“可以去襄阳, 襄阳乃我故乡,我等到此也算有一容身之所,其他的另作打算不迟。”

上官徽听后,感叹于杨轩不惜身的太义,作揖而赞:

“若真如此,甚好!”

行至大门前,巍峨的宣武门随着机关的运作而缓缓打开,外面便是洛阳郊外,出了此门,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杨轩走至最前,面向众人,深知此行队伍中不能有犹豫者,便大声道:“诸位将士,出了此门,便是彻底和国贼对立,我知诸位难处,家眷在京城者,不欲冒险者,心有彷徨者,均可留在洛阳,我会把你们绑起来,李会看在你们是被“胁迫”的份上,不会深究责任。”

“现在,不欲离去之人,出列!”

空气寂静,竟无一人出列,这次连杨轩都有些惊讶,他以为自己对禁军掌控力再强,名声再好,也肯定会有人念及家眷而留下。

但现在……

“将军!”阵列中,名叫郭奉的城门吏大声喊道:“我等饱受将军照拂,家中积蓄足以使父母一生无忧,此皆拜将军所赐!

如此,我等之身即为将军之身,将军尽可挥使,何须多言?!”

杨轩静静听罢,心中略有明悟,只是没想到自己只是按照前世的一些福利制度改良加装到了禁军上,竟然让禁军的待遇达到了短短十几年便能让家人后生无忧的程度了。

“既如此,某不再多言!”

杨轩拔剑指南,剑光中仿佛看到了峨眉,武夷等南方大川,目光中流淌的是天下第一大河——长江。

“起行!”

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九章 跳出棋盘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二十五章 黑幕初露第二十六章 攻城开始第一章 愿尽此身之力第五章 你可以试试杀了我,国贼第一十九章 帝王心经第二十二章 变数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一十七章 莫欺少女穷!第二十六章第三章 某闻上官家死期已至第二十六章第七章 襄阳候,假节钺第三十五章 璞玉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一十三章 民生三策第一十七章 莫欺少女穷!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二十七章 试探第七章 襄阳候,假节钺第一章 愿尽此身之力第一十九章 帝王心经第八章 勿因恶小而为之第二章 先诸君而死第一十七章 莫欺少女穷!第四十二章 三个祭坛第一十七章 莫欺少女穷!第八章 勿因恶小而为之第四十二章 三个祭坛第一十七章 莫欺少女穷!第三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二十七章 试探第四章 大兵而归以正朝纲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三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三十五章 璞玉第二十九章 我愿意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四十九章 慷慨赴死之小人,自私自利之君子第七章 襄阳候,假节钺第一十一章 无当!第四十七章 提议西征第二十八章 林骏游记第四十二章 三个祭坛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一十二章 巴丘大捷第七章 襄阳候,假节钺第四十八章 十人,人,万人,孰轻孰重?第五十一章 汝死,黄家生第二十章 骑军统领洪大义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第四十九章 慷慨赴死之小人,自私自利之君子第九章 跳出棋盘第二章 先诸君而死第三十三章 恩公第二十三章 阳翟之变第四十五章 整合第四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四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五十二章 安粟将军第三十八章 铁木真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上马!第二十二章 变数第二章 先诸君而死第四十一章 西方第一十六章 武当重游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一章 西方第三十三章 恩公第四十八章 十人,人,万人,孰轻孰重?第三十八章 铁木真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上马!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五十二章 安粟将军第四十六章 劝进第三十七章 幽州刺史第四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五十三章 二小儿辩猪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三十七章 幽州刺史第一十七章 莫欺少女穷!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四十二章 三个祭坛第十章 长沙之乱第二十八章 林骏游记第三章 某闻上官家死期已至第一十九章 帝王心经第一十四章 会盟与佛道之争第一十八章 北封骑军第一十三章 民生三策第四十章 漆黑怪物第一十三章 民生三策第五十二章 安粟将军第九章 跳出棋盘第三十二章 上马!第七章 襄阳候,假节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