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为什么要得罪这么多文化圈的人?”
在李飞阳参加完文艺座谈会后,刘小璐很好奇的问李飞阳这个问题。
李飞阳笑道:“我辛辛苦苦的在战场杀敌,他们不叫好也还罢了,竟然还学王不知老先生一面倒的议论我,真是没事找事!王不知老先生批评我,那是因为关心我,他们这些敲边鼓的家伙,一个个的就图着一个热闹,我看着就生气,怎么也得撩拨撩拨他们,让他们也生生气。嘿嘿,看着他们生气,我就会快乐很多,哈哈哈哈。。。”
旁听众人一阵无语,这才知道是李飞阳的恶趣味发作。
不过能将口开这么大,敢得罪大汉大多数的文人,李飞阳的口气倒也是真大。
其实之所以开群嘲,李飞阳还有一层用意,他在前世看了那么多的书籍,要想在这个世界里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要是老这么慢吞吞的往外推,天知道会推到什么时候。还不如找个由头,为自己快速推书的计划创造条件。
好在他只是比喻的说了一下,并没有明说,嘴皮子没有太损,倒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果然如李飞阳所料,文化圈的人本来因为李飞阳这两年一个劲儿的出风头感到不舒服,现在发现他竟然有点出言不逊,炮轰全体作家文人,都有点坐不住了。
如今国家的政策开始放宽,对一些言论开始不太做追究,像前一段时间,跟李飞阳打笔仗的王石有,因为说出敏感词汇而被警告的事情,现在基本上不会发生。
没有了的大顾虑,但凡自认有点名气的,有点文气儿的人,都开始发言,谴责李飞阳的不知天高地厚。
整个文坛本来如同一潭死水,如今开始翻花。人人精神抖擞的想尽一切言语来指责李飞阳的不是,但是指责归指责,同时又要注意措辞语句,太严重的话语也会说出来,不能给人造成文坛前辈打击新人的感觉,他们可是要顾及身份的人!
于是这段时间里,各个报纸刊要上面纷纷有人撰稿,议论李飞阳的“不恰当语言”。
王石有虽然被政府警告后,安静了一段时间。如今嗅到政治风向有点转变,国家对一般文学性的讨论,只要不影射时政,政府部门是不会管你的。哪怕你们打笔仗打的天翻地覆,引得世人瞩目,但只要不出现什么政治话语,相关部门是不会介入的。
明白这一点后,老头准备向李飞阳报仇。
他在前一段时间,因为看李飞阳不顺眼,很是批判了李飞阳一顿,结果被王不知几人接连反对,再加上李飞阳本人的反击,弄得他口不择言,一着不慎,一篇文章发了出去,犯了当朝的忌讳,弄得被政府警告,整整一年多,连一个字都没有发表出来。
现在终于解禁,恰逢李飞阳开了群嘲,正是抨击李飞阳的绝佳时候。
王石有少年得志,素有才名,所写文章在当时被称为钟南一绝,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待到太祖北伐,云师南攻,他加入了太祖的队伍,进了宣传部门。战争期间,与几个作家合写了几部革命戏曲,在当时的根据地反响很大。
他也因此被太祖多次接见,并被多次夸赞,在文工团里面是响当当的一号人。
后来年纪越来越大,官职也是越做越高,渐渐的就有点脱离群众了。
尤其是老一辈作家死的死,病的病,移民的移民,慢慢的,他在文学界里面,已经是辈份很高的长辈人物了。
既然是老前辈了,自然就会有点脾气,也就难免会摆一下老前辈的架子。看什么不顺眼就想要说两句,看到别人被说的面红耳赤不敢反驳,王石有就很高兴。这是他的乐趣之一。
可这一切,到了李飞阳身上就有点不合适。
之所以针对李飞阳,原因是王石有那几天闲的无聊,外加看不惯外界对李飞阳这个小屁孩的吹嘘,就想写文来玩一玩这个娃娃。没想到,三玩两玩,把自己给玩趴下了。这下子,这个人可就丢大发了,弄得一张老脸无处安放,羞于面见故人。
如今要是不将李飞阳打倒,出不了胸中这口恶气,王石有感觉以后实在是难以做人。
王石有写了一篇叫做《低头与昂首》的文章,在文章里写道:
只有饱满的谷穗才会谦虚的低下头颅,而空瘪的谷穗才会随风摇摆,昂首向天。
山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海不言自深,水不言自流。
只有扎根土壤中,才能获得生存成长的养分,老是昂首看天,不如低头向下。刺刀虽利,终会雪藏于室内,菜刀虽钝,却一日不可或缺。。。。。。。
。。。。。。。。。。。。。。。。
。。。
这篇文章李飞阳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写的确实不错,功力深厚,语句平实,言辞紧凑。虽然在谴责李飞阳的狂妄无知,但是却没有咄咄逼人之感,整篇文章厚重凝实,可攻击的地方不太多。
这一篇文写的四平八稳,展现了王石有深厚的写作功底,他终究还是一个肚子里有货的老作家,认真起来,写的文章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李飞阳看完这篇文章后,再想写一篇文章反驳王石有,可就要大费脑筋了。
正要好好构思一下的时候,马奇东从港城风尘仆仆的来到唐城,“飞阳,咱们在港城与《大江湖》打擂打输了!”
“输了?”
李飞阳看着马奇东气急败坏的样子,看来此事不假,还真是输了。
可这怎么可能?
于北非的《游龙戏凤》李飞阳早就看过了,文笔一般,剧情一般,就连书里面功夫的名字也起的一般,而《武林外史》却是古龙中期武侠小里的上上之作,按道理是不会输于《游龙戏凤》。
李飞阳惊诧之下,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在前世,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大武侠小说大师名号的确立,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后,才被世人所公认的。
在这三人写武侠小说的同一时期,还有许多同样写武侠的作家,在当时并不输于他们。在武侠小说初兴之际,读者看的是热闹,是刺激,是新奇,作者的文笔倒在其次。
只有经过大量武侠小说的冲击,武侠小说泛滥的时候,文化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人们,才开始关注作品本身的质量,看是不是符合逻辑,遣词酌句是否合适。一番比较之后,真正优秀的同类武侠小说才会被重新定位。
而现在所处的世界,人们的文化水平还都是处在最底层,不识字的人比识字的人要多的多,就是识字的人也只是看报纸的水平。对他们来说,一部武侠小说的好坏与否,根本就无从分辨,随便一部小说就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武林外史》输给《游龙戏凤》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想当然的认为古龙的小说能胜过于北非这位武侠新秀的作品,却是有点自以为是了。
这一段时间,因为李飞阳在战场上拼命,马奇东不敢打扰他,如今见李飞阳安然返回唐城,还有心情群嘲整个文化圈的文人,马奇东这才找到李飞阳说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