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章 摸着石头过河!

杨杰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研制非常先进的低轨道通信卫星,尽可能地利用国内成熟的卫星技术,就算这个卫星平台技术比较落后,但是只要能搭载上华兴集团公司研发出来的大功率信号发射器就可以了。

摩托罗拉当年推出的铱星计划中的每颗卫星质量在670千克左右,功率为1200瓦,采取三轴稳定结构,每颗卫星的信道为3480个,从技术角度看,铱星移动通信系统已突破了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问题,系统基本结构与规程已初步建成,系统研究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期间有全世界几十家公司都参与了铱星计划的实施,应该说铱星计划初期的确立、运筹和实施是非常成功的。

不过铱星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仅有每秒2.4k,除了打电话外只能只能传送简短的电子邮件或慢速的传真,根本无法满足目前互联网的需求。

而且铱星电话过于笨重,使用不方便,并且需要特殊的培训。

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双模式手机重约454克,京瓷公司的铱星单模式和双模式手机均重400克,它们比重量不到100克的数字蜂窝通信手机笨重得多,而且每个电话机必须附带整整一个背包的附件,而每种附件的实际功能常常令人费解。

再一个就是贵了,铱星系统与蜂窝电话网络相连,必须适应不同的区域传输标准,由此产生的转换成本给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在漫游全球时,为了与当地蜂窝电话网络相连,双模式手机要更换适合当地区域传输标准的通话卡,而每个卡的价格大概在660-900美元,这相当于买一部新的手机了。

而且这个系统还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在建筑物内无法接收信号,那些买得起铱星电话的主儿,想在室内或车里使用必须外设一天线或是跑出去,又有谁会接受得了呢?

而且铱星系统迫于时间表的压力匆匆上马,首先暴露的问题是供不应求。生产铱星电话的公司只有两家,一家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另一家是日本的京瓷公司,而且后者因为技术问题导致通话失败率很高,故没能及时投入商业生产。

摩托罗拉公司的工厂每天生产1000部铱星电话,发货时通常首先是运往分布在全球的12个铱星闸口,然后交给各国的合作商和业务提供商,因而到用户手中拖得非常长,甚至出现了让客户足足等了足足半年的时间才到货。

铱星系统业务开通之初掉话率达15%,主要原因是软件不好,从一颗卫星转接到另一颗卫星时常常掉线,后经改进使掉话率减至8%,但比起地面通信网络仅为0.33%的掉线率来说仍然是太高了。

杨杰的心思并不是要和地面通信网络竞争,而是主要在汽车跟渔船以及军方各种武器装备上面使用,这些客户对价格并不敏感,如果直接杀入手机终端,那是自讨苦吃。

而且在没有将这些系统本身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杨杰是不会急着大规模组建这个网络的。

不过杨杰还是相信自己的这套低轨道通信网络会比铱星系统在数据传输速度上高了不止一个水平层次。

在他的技术方案里面,这些通信卫星使用的是W波段传输技术,就算一颗卫星上面只有十来个信号转发器,那么一颗卫星的总容量也达到了90G,一颗卫星至少能同时满足地面9000个终端达到10兆的传输速率。

当然,这个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卫星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有衰减,但是这个数据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黄老听到杨杰不是要马上发射卫星,而是先做技术开发和实验测试,于是点头道:“我也是没想到你们华兴集团公司竟然在通信技术上已经走到了这样的地步,可以说是基本上把最难啃的骨头给啃下来了,这样倒是大大地降低了风险。”

她之前也是参与过卫星自主控制系统的开发,也是认识很多的技术专家,听到杨杰向研发低轨道通信卫星,随即起身从书房里面翻出来一本通讯录,将好几位这方面的专家的通讯方式给了杨杰。

对于杨杰想进入航天卫星领域,黄老是非常认可的,她知道自己这个弟子是个技术狂人,也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在技术跟商业上拿捏得十分精准,而且他在高层和军方的影响力很大,能量非常大,虽然现卫星领域还属于军品,私人企业很难进入,不过她这个弟子既然想进入的话,他肯定是能想出办法的。

黄老跟杨杰和白冰聊了一阵后,得知两个人要在年底结婚,她高兴地说道:“你们两个终于是要修成正果了!到时候一定要记得邀请我这个老太婆过去喝杯酒。”

杨杰笑着道:“那是一定的!”

数日后,杨杰却是出现在军委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面用投影机给张海平等军方大佬介绍着自己低轨道通信卫星的计划方案,这些大佬们都是听得非常认真。

“各位首长,我们公司计划在两到三年来将第一代的低轨道通信卫星试制出来,通过至少四颗卫星进行各种空中和地面的试验测试,如果没有多大的问题,我们将在第五年的时间组建至少二十四颗卫星的网络,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开始为军方和国内提供大容量数据传输服务,到时候所有的安装上地面终端的设备都能够通过卫星数据链享受到高速通信的服务,指挥机关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侦查情况。”

杨杰此时打开了一个透明盒子,里面装着两块W波段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这是我们集团公司生产出来的两款W波段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左边的这款是我们两年前生产的砷化镓射频功率放大器,右边的这款是我们公司一个月前试制出来的氮化镓射频放大器,两者的射频功率都是一样的,各位首长可以比较一下。”

张海平也是接过装在透明盒子,他见到左边的这个砷化镓射频放大器砷化镓大约是铅笔橡皮擦顶部面积那么大小,而氮化镓放大器则大约是生米粒大小。

他拿起了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这两个放大器,发现砷化镓放大器需要更多的器件而且电路更复杂,而氮化镓放大器所需的有源器件更少,电路简单得多。

“各位首长,我们试制出来的氮化镓射频放大器相同功率下比砷化镓放大器要小得多,而且功耗更低,产生的热量也更低,我们可以将卫星的尺寸做得很小,地面终端接收器也可以做得很小,不会挤占原本设备的空间。”

杨杰笑着道:“笼统来看这两个器件都不大,但当具体用在比如相控阵雷达时氮化镓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能有70000个部件,每一个由基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发射和接收模块伺服,氮化镓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尺寸可以更小,再结合氮化镓的高功率输出和更高的工作频率,氮化镓器件在相控阵雷达中取代砷化镓是必然的。而且氮化镓也适合做高功率射频开关和其他控制组件,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你们公司真是做出了不得了的东西来呀!”

张海平有些激动地看着杨杰:“现在这些氮化镓器件可以大规模地生产了?”

“报告首长,我们公司现在良率上还比较低,不过我们正在进行技术攻关,估计在几年之内可以让良率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同时我们也在研发更大尺寸的氮化镓晶片,争取让氮化镓的器件成本降低下来。”

“好,很好!”张海平等军方大佬们都是一脸高兴地点头。

180章 官商勾结?1033章 晶须材料!340章 斯堪尼亚的来访!199章 超级大礼包!896章 摇钱树!231章 喊破喉咙!1548章 巨型登陆舰!260章 全面告急!867章 砺剑无人机!941章 板上钉钉!009章 抄袭?786章 火箭爆炸!1049章 自适应座椅!361章 探班!955章 技术交换!723章 原子钟!1541章 审查报告!1544章 5G通信技术!1396章 数字货币!596章 电推客机!1108章 天上掉馅饼!1111章 交易完成!1465章 新马甲!204章 得罪人!360章 外骨骼机器人!575章 摸着石头过河!1365章 不服气?900章 爆产能!550章 庞巴迪集团公司来了!1398章 区块链的运用!326章 弄死你!1491章 装配试生产!997章 零的突破!1287章 夜间训练!1000章 告状!1421章 厘清股权!502章 高铁规划!1207章 上面级发动机!986章 氮化镓处理器!1638章 精准狠!1026章 融入体系!1185章 投资成果!519章 标准体系!768章 特例!922章 求助!933章 加油机原型机!1542章 破口大骂!997章 零的突破!418章 发酵!556章 财大气粗!065章 醉酒!578章 氮化镓太阳能电池!606章 压力山大!986章 氮化镓处理器!1303章 智能仿生机械手!536章 弱爆了!1234章 国家的主人!第379章1433章 防核机器人!1407章 抗打击能力!1293章 技术代差!557章 意料之外!028章 天才少女!815章 超级游艇!300章 液晶面板生产线!1588章 海外巨头的嫉妒!960章 奇思妙想!150章 抢人?1534章 任君选择!896章 摇钱树!1055章 先手!338章 燃料电池技术突破!954章 深度合作!207章 公务车市场!794章 反封锁!1081章 垂直起降系统!340章 斯堪尼亚的来访!190章 IPTV的构想!637章 小目标!1576章 适航证博弈!1348章 设计要求!1110章 技术差距!868章 两笔订单!328章 无妄之灾!632章 超级带菌者!第381章1383章 借口和条件!248章 可怕的事实!1389章 忍痛割爱!1469章 求合作!1485章 得手!075章 核心技术的威力!014章 劳务费!570章 修罗场!595章 第三代燃料电池!734章 航天产业!1388章 作弊!102章 报价!051章 超级现金奶牛!1466章 超宽带无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