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入校风波

刘源明显低谷了自己在这些年轻人心目中的力和号召力。中年少校只是叫了一声将军,但是却把所有人的注意吸引到了这里。

尤其是林徽因三个人,则是一脸的懊恼,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就是刚才在茶馆里,夸夸其谈说能给自己机会的年轻人,就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校长,国民政府最年轻的中将,也只有他才能说认识这里的考官,也只有他才能说给他们三个人机会。

“老长官,您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吗?你看这些小子这汹涌的势头,我要是不说些什么,我估计我都走不出去了。”刘源一脸苦涩的看着少校,真心后悔没有阻止他。

少校则是一脸严肃的对刘源说道,“将军您怎么能说我给您找麻烦呢?您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校长,您来到这里,就理所应当的给大家说两句话,毕竟这里有很多年轻人都是冲着您来的,您要给他们自信,给他们加油。

刘源看着汹涌的人潮,摆了摆手,激动的年轻人立刻安静下来。刘源知道这些年轻人之所以这么崇拜自己,一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流传于这一代年轻人之间,还有就是自己的战功经常出现在报纸之上,最后则是广州革命政府和强国精英联盟在背后默默的推动。

广州革命政府还很年轻,正是需要年轻人建功立业的时候,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则以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走向人民心中。

而在这个中国最困苦的时代,中国年轻人心中是需要一个英雄的,刘源看着下面年轻人那激动的深情,他不得不说,自己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

前世如果说有一个人也能得到这种年轻人的盲目崇拜的话,那个人绝对是太祖,当年太祖一句话就能让年轻人上山下乡,刘源也曾经只是说过年轻人应该到军队中来锻炼自己,也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军中,成为了北伐中的中流砥柱。

刘源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烧了,由于臧克家离刘源非常近,他能亲切的感觉到刘源在那一刹那的改变。

刘源在那一刹那的改变对臧克家影响很大,并改变了他的一生,臧克家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那一刻将军站在万千年轻学子中将,只是挥了挥手,就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而我就站在将军身边,我能清晰的感觉到将军的变化。

那一刻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将军的话,那就是英雄,我甚至能音乐感觉到将军似乎能燃烧所有人的灵魂一般,从将军身上燃烧出来的光芒,不知道折服了多少年轻人,从将军中的微笑中,我感到我愿意为将军去死。”

也许是一刹那,也许是很久,刘源在这种陶醉中清醒过来,这种类似于神的感觉真的很美好,刘源非常喜欢,但是他也知道这种感觉利用不好,会很危险,他的破坏力对于整个国家,就像是**。

“我知道,你们都希望成为军人,我也知道你们之中,有国民党党员,有cp党员,甚至有其他民主党派的党员,有地主的家里的少爷,有从南洋回来的华侨,有从大学肄业的大学生,我想说你们真的很伟大。

不管你们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来参加军校了,就证明你们有一条报国的心,北伐才进行到一半,国家需要人才补充到军队中来,而你们的选择无疑是无比正确的,我替国家谢谢你们。”说完刘源给众人敬了一个军礼。

几万的年轻学子很多人甚至不能看见刘源的身影,但是他们能从扩音器中听见刘源铿锵有力的声音,没有人鼓掌,他们怕漏听将军哪怕一个字。

有个历史学家曾加说过,证明一支军队是否是精锐之师的标志就是看这支部队的统帅能不能清晰的向几万人同时发布命令,刘源做到了,他能把所有人的精神凝聚在一起,这一条蒋介石不行,其他人也不行。

刘源继续说道,“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军校,很多人最后还是要被淘汰的,但是作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校长,我不能看着你们这样千里迢迢的赶来,却失望的离开。我要给被淘汰的人一个机会,我向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第十军?”

“听说过,那不以将军带领的三师为前身所成力的部队吗?国民政府称其为虎贲,那可是我们国民政府真正的精锐部队。”有个年轻人壮着胆子说道。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就是这支部队,我出身的老部队了,我在这里承诺凡是报考军校失败的,你们就去十军那里,我敢保证你们可以成为那里的一名新兵,但是必须是在这里报名参加过考试的同学。我们可以因为你们暂时不够优秀,不招收你们为军校的学生,但是我们不能拒绝一名热血青年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个世界未来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我愿意与你们一起为了新民国在军营里好好锻炼自己,同志们,你们愿意吗!”最后一句话刘源是吼出来的。

“愿意!愿意!”刘源再次点燃了年轻人的激情的火焰,所有人都张开双手大喊愿意,最后不知道是谁竟然喊出了校长万岁,校长万岁。

毕竟还要考试,刘源也不好一直呆在这里,在走之前刘源笑着对上校说道,“老长官,不知道我推荐的这些年轻人符不符合条件,军校要是不要,就让他们去十军吧,那里缺少知识分子啊。”

“将军,你在打趣我这个老实人是吗?我认错还不行吗?当年差点让国家失去两名将军 ,谁知道今天因为我一时失误,这次失去的是不是更大的人物,回头我会向上级请求处罚的。不过在这之前,我还要对他们三个考核一次,毕竟我们是为国家服务的,而不是为了个人”少校不好意思的说道。

“好了,不要因为我而徇私,你还是好好考考他们吧,不过他们都是学生不要在体力上过度要求他们,我想他们会过关的。”

“是!”少校给刘源敬了一个军礼,刘源则是给少校回了一个军礼。对臧克家的考核已经开始了,刘源不好继续呆在这里,他怕影响少校工作。

最后看了一眼,两个姑娘,他发现林徽因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而赵一曼则是很激动,几次努力,终于鼓足勇气才来到刘源面前,学着刘源的样子给刘源敬了军礼说道,“将军,听说您不单单是作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在四川的时候,我就听说过您仰望星空那首诗,您能不能写一首诗送给我。”

刘源笑了,对于女孩子的请求总是不好意思拒绝了,最后在其他人不可思议的表情中,刘源边走边吟到,“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指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第30章 黎明前的初战第1章 归家第86章 假期生活第16章 宪兵部主任第22章 英雄迟暮第44章 惊天逆转第124章 是非功过第51章 南昌鏖战第73章 校长的生活第107章 援兵来了吗?第68章 川乱未平 中央军兵围大别第202 让你江山又何妨第45章 担忧第201章 小心我阉了你第190章 皖西大决战(六)第7章 浴血淞沪(四)第5章 逆势后退第49章 暗桩的第一次发动第13章 卢沟桥的枪声(一)第46章 二败第217章 南昌改编第75章 突发事件第147章 军旗升起的地方(七)第34章 围歼王元义第125章 几个月的质子第51章 南昌鏖战第54章 中央委员第12章 蒋校长坠马第116章 刺骨寒意第77章 州长的恐惧 魔鬼的欲望第15章 史上最强列兵第105章 被时代淘汰的战法第1章 平津失守第209章 血战南京城下(七)第126 是谁在推动历史第64章 反击(二)第134章 九江初战(五)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169章 暗战(二)六十三章 嘉奖大会第74章 急转直下(一)第15章 临阵莫换将第39章 图谋板垣第107章 曝光的底片第203章 血战南京城下(一)第32章 魔鬼营初现第33章 山岗跑了第12章 狡猾如鼠第37章 张灵甫中枪第20章 疯狗来了第13章 不愿为他人做嫁衣第22章 波 澜第102章 坚持抗战第109章 杀戮起第219章 桂军夜话第92章 柳条湖 北大营的枪声第61章 问计松井第31章 校长态度第46章 二败第68章 川乱未平 中央军兵围大别第54章 中央委员第113章 揭开底牌第58章 从南京撤退第85章 德国人的狡猾第67章 反击(七)第38章 小汤不满第118 喜讯第4章 一致第24章 兵指牛行第56章 决死之战第105章 被时代淘汰的战法第31章 校长态度第18章 打醒李之龙第110章 围歼战开始第230章 赤水四渡(三)第52章 松井的电报第156章 智力上的压制第114章 痛楚第52章 松井的电报第13章 卢沟桥的枪声(一)第91章 生死之间第6章 蒋母教子第130章 九江初战第42章 鞍前马后第177章 大别山下(三)第50章 党的朋友第43章 板垣换路了第44章 惊天逆转第86章 假期生活第118章 去问个清楚第65章 我要当校长第50章 党的朋友第199章 知不可为而为之第3章 汉奸卖国第11章 反目第109章 生命尽头第43章 板垣换路了第23章 真知灼见第一百一十五 翻云覆雨第7章 浴血淞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