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妥协方案

沈淮赶到省迎宾馆已经是十二点半,不单李谷、庞云松、鲁俊生等人在,吴海峰、熊文斌也叫李谷、庞云松请了过来入席。

桌子酒菜摆开,就差他一人没有开席,沈淮拱手道歉:“真是对不住,临时有点事情,让大家久等了。”

至于临时什么事情耽搁了,沈淮绝对不会说他昨夜纵欢过度以至过来之前泡澡在浴缸里睡着了。

“我跟老李、吴主席、熊市长也有阵子没见面,你不过来,我们正好闲扯淡,就是肚皮受了些累,你等会儿先喝一杯,我们就原谅你了。”庞云松笑道。

“行,行,谁叫你们官都比我大呢,”沈淮坐下来,看鲁俊生先帮他倒酒,笑着问,“这就要罚酒了?”

李谷、庞云松催促沈淮快喝。

沈淮将半杯五粮液喝下肚开席,大家这才倒上酒,慢慢吃喝起来。

“听说新浦炼化二期项目进展不是很顺利啊?”席间庞云松提到新浦炼化二期项目的话题上来。

沈淮挠挠鼻翼,笑道:“庞书记消息比我还灵通啊,我没觉得新浦炼化二期项目进展有什么不顺利啊。”

“大家都不要打什么马虎眼,”李谷笑着问沈淮,“你有没有考虑过,将新浦炼化二期项目放到岚山?”

沈淮猜到庞云松兴师动众,通过李谷将他及吴海峰、熊文斌约过来吃饭,应是为了这事。

他苦笑一下,他不是没有考虑,但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大型炼化项目的筹备期通常都很长,新浦炼化一期是赶在九八年之前报批,当时对海洋资源利用及环境评估还没有严格的要求,主要还是考虑生产安全及市场供需方面的因素,审批程序相对简单许多。

就算如此,新浦炼化一期从筹备到最后获批建设,前后也用了一年时间。

而到九八年往后,相关环境、海洋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健全,新浦炼化二期从立项开始,到现在都过去两年时间,都还没有拿到计委及环境总局的最终批文。

现在考虑将新浦炼化二期项目放到岚山去,前期的筹备工作就要重新去做。

当初为建新浦炼化一期,新浦石化产业园外围投入十数亿资金,费用数年时间,建成大规模的石化仓储基地、十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管道输送等配套工程。

岚山虽然年后跟东华之间的高速公路就要建成通车,但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条件太差。现在要将二期项目放到岚山去,相关的配套工程就要多投入十数亿的资金。

除此之外,新浦炼化除炼油,还以生产化工中间原料为主。

新浦石化产业园几年来招商引资,引入配套及中下游石化企业一百二十余家,已经初步的形成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往淮海湾各地输送化工原料及燃油,也形成铁路、公路、渚江水道联运的运输优势。

此时将新浦炼化二期建到岚山去,此前所形成的种种优势就会被严重削弱。

不过,庞云松这么积极的跑过来,想必也不会完全去打没有把握之战,沈淮也不急着表态,问庞云松:“庞书记总归要跟我们说说,岚山有那些优势?”

“岚山石化总厂多年来也准备上马炼化项目,市里跟岚山石化两年前也正式成立筹备小组推动相关工作,想必沈书记你也知道一二吧?”明人不说暗话,庞云松相信沈淮对岚山的情况十分了解,就将话题直接说到关键的地方去。

沈淮点点头,岚山石化总厂是岚山市最大的国营企业,五十多年的老厂,总资产愈二十亿,九二年就改制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也是岚山市当前唯一的上市企业。

因为历史悠久,岚山石化跟其他国企一样,多年沉积了设备老化、人员冗余等弊端。

虽然岚山石化九六年上市时,从证券市场融得三亿多资金,但额外的消耗以及盲目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设备及技术升级不足,岚山石化在上市后,经营效益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也是亏得这两年化工原料市场需求旺盛,岚山石化总厂目前还能勉强保持薄利营运。

两年前岚山市与岚山石化是有意推动三百万吨原油炼化能力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但业内没有人能觉得岚山石化近几年有能力推动项目上马。

此时的岚山市,比九四、九五年时的东华,金融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好不到哪里去。

“岚山市也早意识到,仅靠岚山市,是没有独力推动建设大型炼化项目的能力,年中也就形成共识,希望能将推动岚山石化深化改革与推动建设大型炼化项目结合起来……”庞云松说道。

“岚山这次可算是下了血本。”李谷笑道。

为了将新浦炼化二期项目引入岚山,庞云松将岚山市唯有的一家上市公司拿出来重组改制,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岚山的基础设施还是太弱了些。”沈淮说道。

“再弱,也比九六年时的新浦强啊,”庞云松见沈淮的口气有所松动,笑着说道,“淮海湾政府建设基金,零二年有四十亿的预算还没有落实,要是能投到岚山,岚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应该能一下子改观许多啊……”

“庞书记,你这算盘打得太精了,”沈淮苦笑道,“要仅仅是为了方便将新浦炼化二期工程放到岚山去,淮海湾政府建设基金就将剩下的四十亿预算都投到岚山,我摆摆手,可以说跟我没有丁点关系,吴主席可就要让人戳着脊梁骨骂了。”

“淮海湾经济发展规划区,岚山是最弱的一环,而倘若融信与中石化工明年在新津兴建炼化项目,沿海铁路估计也会启动建设,但相信融信集团只会先建设新津与新浦相衔接的一小段。他们也想从政府建设基金里拉些赞助,当然了,更主要的资金投入,还是要靠融信集团自筹,”吴海峰说道,“而岚山到新津段明年能不能建设,还是要看省里怎么推动。”

新津到新浦的铁路,不到四十公里,而从岚山到新津,要铺设一百七十公里的铁路。

沿海铁路的规划、勘测、设计等工作,一直都在做,规划细则早已经编制成册通过审批,但什么时候启动建设,从哪一段开始启动建设,除了铁路部门外,更主要的还是看地方资金投入情况,毕竟沿海铁路还只定位成支线铁路,得不到国家建设资金的大力支持。

从岚山到新浦的支线铁路,即使考虑到沿海地基等建设难度,只建单线电气化铁路,有三四十亿的资金预算也差不多能解决。

沈淮点点头,说道:“关键还是看省里的态度,我们在下面只能负责做些具体的工作。”

庞云松与身边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沈淮与吴海峰的意见还是比较明确,他们不反对将政府基金里更多的资金投到岚山基建上去,但要仅仅是为配合新浦炼化二期建到岚山,消息要是传开,对梅钢系颇为不利,故而这事最好由徐沛省长来牵头推动,他们“顺势而为”。

想来庞云松早就拿这事跟徐沛做了汇报,这也不难解释郭成泽、孟建声态度变得如此“优柔寡断”跟“软弱”,要调和梅钢跟融信现阶段争项目的矛盾,将新浦炼化二期项目里的炼化部分转移到岚山去,也算是一条能彼此妥协的方案。

徐沛过了两天,就正式将沈淮喊到办公室,谈及这个问题。

沈淮也亲自出面,与中海石油方面多次协商之后,中海石油最终也同意考虑在岚山建设大的炼化基地。

一方面为保证新浦方面的利益不被削弱,同时也保证岚山方面有相对充足的基建资金来源,沈淮提出由岚山亭城区与霞浦县以成立联合产业园的模式,合作开发建设亭城—新浦石化产业园,推动岚山炼化基地的建设。

元旦过去,沈淮与吴海峰、魏风华以及中海石油的相关官员赶往岚山,岚山石化虽然两年前就开始制订发展炼化基地的规划,但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还只是一片盐碱荒滩,一些耐盐碱的芦苇大片倒伏在荒滩上。

为保证申报、审批工作不中断,岚山炼化此前制定的三百万吨炼化项目建设规划,不会做大的调整。

而新浦炼化二期转建岚山,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调整,涉及到的方面极为广泛,岚山市的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全省石化产业发展规划都要随之做大幅的调整;而新的炼化项目也会以岚山石化大型炼油炼化基地一期的新面目出现。

新调整的初步规划,后期更是要在这一片荒滩上规划、建设千万吨级的炼化基地。

相比较而言,岚山的工业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等资源,都要比新浦更宽松。

只要能保证岚山跟新浦的铁路、公路、内河、管道运输及其他基础设施能衔接上,中海石油也更愿意将岚山建设成淮海湾的能源及化工原料供给基地。

特别是岚山外围的浅海,也有着更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远景储量可能高达近千亿立方米。这可能是淮海湾沿海最为丰富的气藏,但要开采,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勘测。

淮海国资也计划与中海石油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投入五亿资金,先期对岚山外围的浅海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勘测。

好在淮能刚刚对岚山电厂进行过升级改造,短期内的电力供应不虞有缺,但除了炼化基地自身及配套的原油码头、石化储存罐区等配套工程建设,整个产业园的基础、生活等设施建设,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好在合作产业园有前例可以借鉴,只是此前的淮西青山电力产业园以及梅溪—青沙冶金产业园规模较小,亭城—新浦石化产业园的规模更大。

联合产业园区,除了将岚山石化包括在内的二十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外,产业园还包括十二公里的海岸线港口码头开发建设,包括为产业园配套的大港新城开发建设。

双方合作期为二十年,岚山亭城区提供建设用地,新浦港投集团代表霞浦县政府提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而未来地方财税及土地转让收入,则作为双方的合作收益进行分配。

也就是意味着,未来二十年间,因产业园发展地方财税增长部分岚山市只享受一半,其余一半作为投资收益,归霞浦县所有。

新浦炼化除了受让岚山市政府所持岚山石化40%的股份外,还出资十亿参与岚山石化的定向增发,将股权比例提高到70%;岚山石化由新浦炼化直接接手,中海石油与淮海国资就不再直接参与岚山石化的改制重组。

而就新浦炼化而言,只是将二期项目里的炼化部分移到岚山,投资高达三十亿的大乙烯及PX作为炼化一体化的后续两个项目,还将继续建在新浦石化产业园内。

这样的妥协方案,也为融信与中石化工在新津新建高达三百万吨炼化产能的立项扫清道路。后续在沿海铁路的建设问题上,融信也退让一步,同意与淮海国资、淮海湾政府建设基金以及华东铁路局联合发起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沿海支线铁路的建设,算是接受这样的妥协方案。

一系列方案的协调、妥协跟调整,贯穿二零零二年春节前后,到三月底千万吨级炼化基地以及岚山油气资源开发及能源基地建设规划也正式编制出炉。

千万吨炼化一体化基地,未来十年间预算总计要投入的建设将高达二百亿,这除了给岚山市民众心头注入一支强心针之外,在省里也引得众说纷纭。

也不断有人跑到沈淮跟前来打听,问他是不是会调到岚山任职。

沈淮也不知道谣言传自哪里,但传得有鼻子有眼,都说省里为了推动岚山脱贫、发展,考虑调他先到岚山担任常务副市长过渡一年、半载,然后就直接主持岚山市政府工作,到时候他就将成为淮海最年轻的市长……

第四百四十五章 互咬第三百八十九章 急于求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便宜占不尽第二百零一章 车上(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上辈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还以颜色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国资第三百九十三章 治政思路第四十四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八十二章 偷窥第四百零九章 谁都有难念的经第六百四十二章 开会第五百一十九章 脾气第三百五十四章 突如其来的斗殴第八十九章 三种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条件第四百七十七章 原来如此第七百零八章 夜深抹药第三百九十八章 跳黄河都洗不清第六百二十九章 治泼第七百三十八章 归程(二)第一十八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六百零一章 淮煤构想(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脸上的挠伤第一千零六章 戚光伟第三百二十九章 人脉第四百一十章 难欢第六百三十八章 资敌自重第七百四十四章 剩饭第七百六十章 观势(三)第四十三章 事情闹大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外逃第一千零五章 晋南集团第九百七十四章 意外撞车第四百一十五章 总要出点意外第八百三十八章 疑局第八百八十二章 夜雪第五百九十八章 纪氏叔侄(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相泯一笑第八百零一章 争吵第三百二十三章 单纯往事第四百零七章 浑水第九百七十六章 东狮汽车第五百零四章 沈淮的心思第八百零二章 送医第九百六十五章 交流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獠牙第五百五十四章 串场第六百零四章 图谋(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炼化(四)第三百零八章 潘少的女友第七百五十八章 观势(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看戏第六百一十章 势态(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谁来力挽狂澜第五百五十章 成熟的问题第七百一十七章 迷雾第一百六十章 谁都敢翻脸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月旅程第一百零三章 校园惊变第四百一十七章 谭启平的脸面第三百五十二章 同学的哥哥第八百八十六章 二世祖第七百三十一章 图书馆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捉贼见赃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马枪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亿第九百四十一章 传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麻雀在后第四百二十一章 雾未散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筑承包商第一十六章 宋家子弟第六百六十一章 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归程(一)第八百四十九章 生存危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麻雀在后第三百八十四章 请辞第七百八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七百一十八章 远谋第六百八十三章 睡觉的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还以颜色第六百七十一章 打棍子第三百五十章 研究院第二百九十七章 酒醉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淹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没有省油的灯第一千零一十章 偷窥者第二百零七章 卧虎藏龙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难堪第五百一十七章 信心第九百二十九章 生孩子第八百零二章 送医第二百九十四章 感谢第七十六章 总有分道扬镳时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稻草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单纯第二百二十九章 质问第四百七十一章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