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三年全省钢铁产量还不到三百万吨,省属淮海钢铁集团九三年产量才一百万吨多点;市钢厂作为全省第三大钢企,钢铁产量才五十来万吨。

以这个为参考,沈淮要把梅溪钢铁厂做到一百万吨规模,在别人眼里,或许真是有些野心勃勃了。

不过,何清社亲眼看到梅溪钢铁厂在沈淮的整顿下,这半年时间来循着怎样的奇迹发展着,他相信,只要给沈淮足够的时间,把梅溪钢铁厂发展成年产百万吨钢的大型钢铁企业,并非不可能。

当然,这也是沈淮把梅溪钢铁厂的远景目标放在一百万吨上,要是把他真正的意图说出口,就未必是何清社此时所能承受得了……

沈淮跟袁宏军说道:“因为要争取市里的重视,我们要顶格报项目;实际上这六百亩地也不用鹤塘一次性拿出来。不管怎么说,鹤塘能拿出多少地给我们用,我们都照每年每亩地六百元支付占地费用给鹤塘镇,用于补偿征地农户的损失。”

之前谈到再亲热,一谈到钱的话,袁宏军也是寸步不让,说道:“六百元一亩地,是不是有些少了?我们鹤塘穷啊,大多数农民都靠种田生存,一下子把他们手里的地给征掉,补偿不多给一些,他们怎么生存?钢厂要是把这钱提高一倍,我们回去才好做工作。”

袁宏军也没有想到沈淮就直接谈到钱的问题上来,虽然他有意把地价抬高一倍,还是不确定地看了身边的陈学祈一眼:他自己对这个不是很懂。

陈学祈点了点头,说道:“一亩地少了一千二,村里工作也很难做;毕竟钢厂看中的那块地,是属于李社村的。”

要是每亩地六百元都补偿给农户,应该是足够了。近年来粮棉油菜籽等农产品价格没有涨上来,化肥农药却一个劲地猛涨,农户纯粹种田,一亩地从年头忙到年尾,都未必有两三百元的收入。

不过,钢厂补给鹤塘用于征地的钱,镇上村里要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他们何苦出这力?

沈淮跟袁宏军、陈学祈说道:“现在开发区工业用地一亩也就三万,还是平整好的。鹤塘镇要是有能力做好三通之后再交地,我们也可以照这个价给。”

看袁宏军露出为难的神色,沈淮也知道鹤塘镇没有能力做大规模地块的平整,接着说道,“当然,我还有一个方案,不知道袁书记、陈镇长能不能接受?”

“什么方案?”袁宏军问道。

“我们可以向区里申请,把李社、蔡家桥两个村可以从鹤塘划出来,并入梅溪镇来。”沈淮看着袁宏军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知道他听到这样的方案不会高兴,接着说,“我们可以适当的给鹤塘一些补偿。”

听沈淮想将鹤塘镇位于梅溪河与渚江东汊口的两个村子划过去,袁宏军自然不会高兴,谁愿意别人明目张胆的从自己碗里抢地盘?但坐在桌上聊这样的话题,袁宏军又不得不给沈淮牵着鼻子走,忍不住问了一声:“有哪些补偿?”

“从梅溪钢铁厂东侧往南到码头的便道,北接下梅公路,我打算以城市二级公路的标准修造。李社、蔡家桥两村的划并,以这条路为界,方便两个镇共用这条公路。这条公路以西,梅溪镇会规划发展钢铁工业园;以东的土地,鹤塘镇也可以规划来发展工业、建造工厂。”沈淮说道,“这个条件如何?”

袁宏军与陈学祈对望了一眼,不得不承认,沈淮的这个条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先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很浅显,也很深刻。往小里说,是通行方便;往大里说,是工业配套能力要跟上发展需求。

袁宏军也试图拉一两笔投资,但不要说外面的人不愿意把工厂建到鹤塘来,鹤塘本地人也不愿意把钱投在鹤塘。说到底就是鹤塘的基础设施太差,要路没路、要电没电,走水路也没有一座像样的码头,谁愿意把企业建窝窝角里?

如今定下三年的过渡期,两镇财政自理,所有的建设资金也都需要各自筹措。

袁宏军也知道梅溪镇今年就打算动手拓宽下梅公路——梅溪镇当然只会拓宽自己辖区的那段下梅公路,不可能帮鹤塘也把路修好——到时候鹤塘镇将会极为被动。

鹤塘镇要跟着梅溪修一起动手下梅公路,几百万的修路资金从哪里去筹?

要是不修,老百姓看着梅溪镇那边动手修路,而这边还是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会不会指着他们的脊梁骨骂无能?路不修,投资更会止于梅溪,鹤塘跟梅溪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不仅仅是脸上无光的事情,他与陈学祈在唐闸区也没有什么根基,没有什么上层关系,将来区里借们经济发展没起色,直接将他们捋下去,他们能有什么话为自己辩解?

倘若梅溪镇在修下梅公路的同时,在两镇新的边界上往南再修一条高等级的公路,鹤塘镇能与之共享,那鹤塘镇就可以直接拿这条公路作为主干道使用,暂时不用去管下梅公路拓宽的事情。

另外梅溪镇集中在这条路的西侧发展钢铁工业,道路有了,水电燃气等工业配套也会很快跟上去,将来梅溪钢铁厂还要在沿江地区建发电站,这就为鹤塘镇在路东侧拉投资建厂提供了最基本的工业配套能力。

虽然沈淮张口就要把鹤塘的两个村划走,这件事换谁头都不会高兴,但袁宏军又不得不承认,沈淮这个条件太有诱惑力了。以鹤塘自身的能力,每年挤出四五十万的建设资金,十年都凑不出修一条高等级公路的钱来。

再一个,沈淮看中的两个村,窝在梅溪河跟渚江的汊口上,没有直接外出的通道,很穷困。这两个村真要划出去,只会减轻鹤塘镇的财政压力。

见袁宏军、陈学祈沉默了很久不吭声,沈淮说道:“袁书记、陈镇长,你们回去商量一个,到底愿意采取哪个方案,我们尽快定下来。我们下面谈妥了,区里的工作也好做。”

袁宏军见何清社一直都沉默着没有说话,问道:“三个方案,梅溪镇都做好了准备?”

“沈书记是我们梅溪镇的领头雁,他心里装着梅溪镇的发展大略,我们也都放心得很。再一个这件事以钢厂为主,镇上只是做配合工作。”何清社说道。

虽说沈淮的计划叫他也很吃惊,事先也没有听沈淮提起过,但在袁宏军、陈学祈面前,他还是要跟沈淮维持一致。何清社细想,知道沈淮也许更想把李社、蔡家桥两个村直接并过来,这样梅溪镇就直接拥有出江的通道。这样在李社村沿岸建码头、堆场以及小型电站,能保证都在梅溪镇辖区内,肥水不流外人田……

沈淮提的三个方案,无论哪一个,都不是袁宏军短时间能消化,他说道:“这事我们回来会尽快讨论,不过梅溪是不是先跟区里沟通一下?”

沈淮点点头,说道:“我会找适当的机会,跟杨书记、潘区长汇报这件事。”要是照他的想法,更想直接将鹤塘镇并过来,但要实施这个方案,必须要得到谭启平直接的支持才有可能。此时沈淮很怀疑谭启平会支持他这么做,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堵住梅溪钢铁厂出江口的两个村先并过来。

酒菜陆续端上来,即使照着最低消费标准,满满一桌子酒菜还是很丰盛。

杨丽丽就再没有进过包厢,那两名穿旗袍的服务员也偷懒不过来了,想来也是懒得敷衍这边。沈淮见分了三瓶剑南春,大家也都脸色泛红,便建议收了酒杯,不再继续喝下去。

袁宏军也知道彼此接触不深,两个镇又是党、政一把手都在场,安排其他活动也不合适。包厢里半天也不见有个服务员上来,大家就一起下楼去结账。

刚走到楼梯拐角,赶巧杨丽丽领着另一拨客人进来。

这一拨客人有八九个人,站在电梯口等电梯下来。他们人比较多些,堵住跟电梯紧挨着的楼梯口,也完全没有说要让道的意思。

陈学祈跟姓杨的砂石场老板走在最前面,连说两声“借道”,见这拨人没有让道的意思,也知道经常到英皇国际消费的客人,非富即贵,不是他们乡镇干部跟乡镇小老板能得罪的,只能无奈地回头看向走在最后的沈淮跟袁宏军。

这年头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的人多了去,沈淮也不能遇到就跟人家动手打一架,便站在楼梯拐角,打算等他们先进电梯再说……

这拨客人选择这个点进英皇国际,不大可能是来用餐的,应该是奔五楼或六楼娱乐去的,其中倒有三个人是沈淮认得的。

一个是葛永秋的舅子,也是市钢厂的生产安全处处长周大嘴;另一个就是市钢厂厂长顾同;一个是原市公安局副局长宋三河。

沈淮知道宋三河给双开后,就到高小虎控制的万虎集团担任副总经理。而万虎集团主要靠垄断市钢厂的钢材销售而大发其财,宋三河跟顾同、周大嘴走到一起,沈淮没有什么好奇怪地。

奇怪的是,在等电梯的这拨客人里,宋三河、顾同、周大嘴三人还只能在稍靠后的位置,显然是给拉过来作陪的。

杨丽丽领着、给众人围在当中领电梯下来的两名青年,正趾高气扬地交谈着,左边的那个大约三十岁左右,脸跟高天河有如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沈淮虽然半年前在梅溪钢铁厂的北大门,连轧了高小虎两部豪车,但从头到尾都没有跟高小虎打过照面,倒没有想到会在这种场合跟他碰上……

第二百八十三章 市长徐沛第一百三十二章 少女情怀(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方案变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少女情怀(三)第九百七十三章 新的起点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京目的(一)第一千零七章 戚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如何造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宴酒第四百零三章 底子太薄第二十二章 人生需要厚脸皮第六百四十五章 问询第三百三十四章 还是车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怀(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选第七百七十一章 高攀不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妥协的条件第五百六十三章 入学第五百一十七章 信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疑无路第九十六章 表姐弟要相互照顾第六百一十一章 势态(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局第五百七十章 成怡的生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渚园第五百四十六章 应变第五十一章 蠢总是有缘故的第六百六十五章 跳楼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谁当家第九十三章 远房表姐第八百二十九章 协商第五百三十四章 比想象中复杂第一百七十五章 少女的心(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雾未散第六百八十一章 密谈第六百一十六章 棒打鸳鸯(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西凤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女债母还第六百六十二章 浊中求清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选第七百四十二章 接站(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县里第七百二十三章 卡位第六百一十四章 情迷第九十四章 谁都有不能说的秘密第九百五十二章 入局第四百零三章 底子太薄第四百六十七章 驾御与影响第二百八十八章 伯明翰第二百零二章 车上(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二十二章 人生需要厚脸皮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酒密谋第八百七十一章 叶选峰的拖延第四百四十三章 疑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质问第九百四十三章 父子(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面试第四百九十六章 面试第九百五十九章 哭一场第三百七十二章 山头第八百六十七章 醉酒第九百八十章 调研第六百一十五章 势态(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势态(三)第八十五章 会拍照的沈书记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项目公司第三章 难道从此就陌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千万船运第四百七十章 谁都不省油第一百二十七章 病倒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五百九十四章 回京目的(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郑选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讥笑第八百四十三章 道不再同第六百六十章 斗狠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有底气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六百五十一章 拆街第五百六十四章 意外的猜测第六百八十九章 拨云见日第七十二章 职工大会(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食堂(二)第九百八十九章 用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辛琪的论文第八百一十二章 选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月旅程第六百五十四章 长青集团有危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世界那么小第三百零六章 怨气第六百零三章 图谋(二)第四十八章 闷棍打自家狗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京目的(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游嵛山第八百八十八章 敬酒之争第五百五十四章 串场第二十五章 旧识与关系网第八章 美女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