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密谈

虽然老爷子晚上在饭桌上发了脾气,沈淮也知道宋家当下只能维持表面的和气,而且他二伯的态度暂时改变,无非也是迫于成文光的表态——在戴、贺心思难测之际,沈淮只能力求将手里的每张牌都打好。

接下来的谈话里,沈淮将梅钢这几年来的发展、运作以及前夜跟田家庚的密谈,都不作保留的说给成文光听。

沈淮相信成文光所处的地位,视野更开阔,有些牌要怎么打,相信他能给予更多、更好的建议。

当然,成文光这次站出来,几乎半公开的表态支持梅钢,也是冒了相当大的风险,而此举将会在成文光与他二伯宋乔生及戴贺等人之间酝酿出什么来,还不得而知,但总不会使他们的关系往好的一面发展。

沈淮也摸不透梅钢此时能给成文光怎样的资源,故而将底牌坦诚相告,希望他能给予更明确的提示。

虽然很早就关注梅钢的发展,不过此时听沈淮详细解剖梅钢的细节,田勇军在旁听了也暗暗心惊。

作为国内第二大钢铁集团,燕钢此时的产能刚过八百万吨,梅钢差不多就已经是燕钢六七成的水平。虽然在产业基础上,梅钢还不如燕钢那么厚实,但梅钢从年产四五万吨钢到实现四五百万吨钢年产能的跨越仅用了四年时间,而燕钢则用了四十年。

而在此时,梅钢正野心勃勃的还想在新浦再造一个跟燕山炼化相当的石化集团出来。

成文光对一些表面上的成绩数据早有关注,但他更关注梅钢能成势的运作细节,说道:“梅钢取得现在成绩,很多人都相当惊讶。国内很多地方,跟东华的经济环境相似,工业基础甚至还略好一些,想要在这些地方复制梅钢的模式,感觉上却很困难,你在这方面有没有更深入的思考。”

沈淮说道:“从央企到地方国企,这些年来经营状况大幅度滑坡,从中央到地方,改制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形势也叫人感到越来越迫切。这当然是没有错,但同时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使人容易忽视国企在过去几十年为国内工业体系建立所建立的功绩,使人容易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国企自身所积累的深厚底蕴。东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却又相当的厚足,九五年之前,地方上受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2%,其中将近五成都给地方国企吸纳。梅钢目前钢铁业务拥有一支约五百人左右的工程师队伍,大多数都是从地方国企吸纳过来的人才。他们虽然会有一些知识结构老化的缺点,但在培训资源上加以倾斜,在一两年内,绝大多数都不比国外相同级别的工程师稍差,而国内受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组织观念强、工作勤勉,则是更明显的优点。我一直跟很多人说,东华市当前所形成的钢铁支柱产业,是建立在东华市钢厂几十年来所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国内很多地方,资源并不匮乏,还相当富足,关键还是资源要怎么组织的问题。资源不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再富足的优势也都是一盘散沙,而再贫乏的资源经过有序的组织、聚集,都能形成相应的优势。这也是国内外反复强调管理、谈效率的根本。除了地方国企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各方面的工业资源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之外,梅钢能取得一些成绩,另一方面就是对华商资本资源的聚集。”

“改革开放以来,华商资本一直都是国内招商引资的主流。九二年以来,从港澳台及东南亚进入国内的华商资本,占外资的比重都成七八成左右,要说中央及地方不重视华商资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当前对华商资本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还是直接的招商,这种模式对较大规模、有直接建厂经营实力、有扩大市场需求的华商资本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在九四、九五年,东华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华商实体的吸引力不足,我们则不得不另辟蹊径,将关注点放在那些分散、不成规模、不足以独立来国内投资建厂、目标以增值而非以市场扩容的华人资本上。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为梅钢等企业的建设跟发展,聚集了相当一部分资本。”

“海外华商资本规模大体在一万五千亿美元到两万亿之间,其中约不到一千五百亿美元进入国内投资,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海外资本市场,华商资本总体来说还是相对弱小的一支,而且偏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然而,在国内近二十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海外华人投资一直占据主流,近年比重甚至高达七八成,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国内在聚集、招引其他实业资本方面的工作相当不足。从七十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东亚、东南亚地区最先以廉价劳动力的地区优势,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遂有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的崛起。国内沿海地区十多年来外贸产业的发展,甚至这些年来海外华人进入国内直接投资建厂,都是与此直接相关。不过,所做的还远远不足,而且在招商引资方面,又过于强调国内在廉价劳动力上的优势,而不够重视宣传国内十二亿多人口的市场,不够重视宣传国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工业基础,不够重视宣传国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教育及人才资源,故而十多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都是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而还缺乏大体量的资本密集性及技术密集性的工业合作。而相比较东南亚地区而言,国内在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工业项目上依旧有着明显的优势。梅钢与西尤明斯及飞旗实业,乃至淮海省钢铁集团与富士制铁、与长青集团的合作,算是国内不多的在资本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的工业项目。”

沈淮这次过来,是决意要打开话匣子的,只是滔滔不绝地谈下来,成怡两度过来催他们出去吃夜宵,才发现已经是夜里凌晨一点钟了。

沈淮看着手表,抱歉地说道:“我都不知道已经这么晚了,成叔叔明天还有工作,不该打扰这么晚还不让成叔叔您休息。”

“没事,我明天上午就是下去跑一趟,车上可以眯一会儿,吃过夜宵,咱们接着谈。”成文光说道,“你说的这些,对我很有启发,很多地方也是我所考虑不到的,还是你在基层工作得来的更扎实。对了,你发表的很多文章,我都有在看,但相比较你这次谈的问题,我发现你的文章,很多地方都没有写透。开始还以为你认识不够全面,现在看来,是你故意不去写透。这是为什么?”

沈淮苦笑道:“很多事情是做得说不得。霞浦这次给人举报的超量征地的问题,虽然在新加坡等国都有土地储备方面的前例可以借鉴,但在国内还是模糊、有争执的范围之内。国有、外资及民营资本混合所有制以及管理层持股等等方面,都是相对界限不那么清晰、属于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的领域。我闲暇之余写些文章,主要也是介绍梅钢这些年发展的一些经验,既然是实际工作上的经验,在理论上就不敢有什么突破了。”

成文光哈哈一笑,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只笑道:“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斗争经验。超量征地的问题控制在省里,是还容易解决一些,要是上升到中央层面的理论之争,确实会变得更麻烦。冀省有家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国企,前段时间想学海外的经验,搞管理层收购。这事未必不可以尝试,但在国内当前的环境,偷偷摸摸搞、糊弄过去也就过去了,偏偏地方觉得这是体制创新,觉得应该好好的宣传一下,要争当改革旗头兵。这个海外经验,先不先进且不说,但跟国内的思想传统有很大的冲突,宣传下来,声势大了,有支持的声音,反对的声音也不见得小,那就没有办法做了,省里只能出台文件喊停。”

沈淮也知道冀省金狮电气集团搞管理层收购一度舆论造势甚嚣但最终给叫停的事情,听到成文光这时候说这个例子,心里一动,问道:“成叔叔,您对冀省比较关注啊?”

“我老家是冀省清河市的,对老家的情况一直都比较关注。”成文光说道。

沈淮这倒想起成怡在留学期间,与刘福龙、郁文丽相识交往的往事来——成文光祖籍冀省清河市不假的,但成老爷子早年就离家出来闹革命,成文光也不是在清河长大的,要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也没有必要跟冀省地方上的官员、企业家交往那么密切。

沈淮不由得想,要是成文光一直都有心到冀省任职,借助哪方的影响才更有可能成为现实?

想到这里,沈淮跟成文光说道:“对了,成叔叔你要是不提,我都忘了纪成熙在清河好像是当上代市长了。我这次回来,为淮海舰队驻泊基地的事情,除了去拜访崔永平崔叔叔外,还要去拜访后勤装备部的纪严新纪叔叔——此前在海防公路建设上,崔永平、纪严新两位叔叔,都给了很大的帮助。”

第八百一十二章 选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酒疯第七百四十六章 后腿第八百五十六章 宝和的变化第二十八章 权力的基础第三百六十一章 淮能集团第七十一章 自然要帮你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前告知第四百零四章 大闹会场第五百五十章 成熟的问题第九百八十八章 宴请第七十二章 职工大会(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对手的困扰第七百四十一章 接站(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好处第二百五十章 泳池相约第九百九十五章 香港淮海周第九百七十五章 火车初体验第六百一十章 势态(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病患家属司机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知好歹第一百九十六章 畏罪自杀第四百三十四章 没乱来第一百九十一章 万紫千红(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态度第六百六十一章 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沂城夜难眠第五百七十九章 与虎谋皮(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归程(一)第五百七十章 成怡的生日第二百九十七章 酒醉人第二章 谁会让你割舍不去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尤明斯第九百零八章 勇气可嘉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撞见第九百零六章 惊澜第九百零九章 酒宴争锋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前告知第六百零八章 死结(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电梯坏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返回东华第七十六章 总有分道扬镳时第七百九十一章 贪念第七百五十九章 观势(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便宜占不尽第六百九十章 受气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斗第八百零五章 少妇失婚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酒第一百六十四章 狮子开口第三百三十四章 还是车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和为贵第九百七十七章 刘继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外逃第九百三十四章 成礼第一十章 不可告人的阴谋第六百四十八章 陪选人第四十章 不欢而散的筵席第六百四十二章 开会第四百三十六章 掩护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家族第七百二十章 助力第三十三章 人狗情未了第六百零九章 死结(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为枝叶第二百八十四章 饭局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见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门未入第四百八十八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八百三十九章 各打各的算盘第七百零七章 思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钟立岷第三百九十八章 跳黄河都洗不清第二百五十章 泳池相约第三百一十三章 债务关系第七百四十章 归程(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路上偶遇第九百章 工作交接第九百三十六章 年夜第五百零五章 孙亚琳的裙子第六十三章 不会下蛋的鸡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一十七章 信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冷餐会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饮一口酒第四百五十章 二打一第三十二章 陈丹很担忧第一十二章 为何不破釜沉舟第三百一十八章 围席谈相亲第一百四十九章 欺男霸女第九百零八章 勇气可嘉第四十六章 公器私用第六百一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四十八章 上辈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酒后残局第一千零一章 反复的形势第四百七十一章 风声第八百四十六章 踢出局第九百九十四章 重组第九百零八章 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