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夜未眠

回到东华大酒店,宋彤腆着即将临产的大肚子,打着哈欠先回房休息。成怡虽然也觉困乏,但还是坐在沈淮身边,听着他与熊文斌、宋鸿军、周知白、朱立、黄新良等人聊天。

“我还要在徐城留一天,明天或许可以再跟叶选峰、谢成江他们那边接触一下——其他方面,我也帮不上太大的忙……”沈淮跷腿陷坐在沙发里,跟宋鸿军说道。

成怡凑到沈淮的耳边,嘲笑他道:“还敢凑上去,那是没有给打够啊?”

成怡只是开玩笑话,只是宋鸿军见沈淮这趟竟然还真有意带金鼎一起玩,说道:“要是徐沛那边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只需要准备二十亿的启动资金就应该够了啊。”

此前为滨江地块的综合开发,他们这边就计划在春节过后就要拿出二十亿的土地款来,面临的资金压力很大。他们这趟不但不用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土地款交上去,还要从融信那里额外获得十一亿的炼油厂旧址那宗地的转让款,就完全不存在资金上的压力。

后续的建设投入虽然巨大,但整个建设期会持续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建设资金自然也是分摊到漫长的建设期内缓慢注入。

只要渚南商务区、白雁矶景区以及新城居住区建成一定规模,物业销售及商业招商启动起来,甚至一些地块与其他开发商合作开发,进一步的控制资金消耗,甚至有可能比预期更早的资金回流,那就可从这边抽资金去支持别的项目了。

估算下来,他们最少甚至只需要为整个项目准备二十亿的资金,加上相应的银行贷款,就能将整个项目建成。

“这么说来,还真是要好好谢谢融信啊……”沈淮笑着说道。

大家听了都是哈哈一笑,虽然在滨江项目投入很多精力都白费了,许多商业建设开发方案,要进行彻底的调整,才能用在渚南,但比之获得的收益,之前白费的精力又能算得了什么?

沈淮又笑道:“胡林今晚的表现很平静啊,都没有跑到周任军、赵秋华那边去登门拜访,看得出他还是想忍下这口气,接着跟我们打擂台啊。所以说,就算这趟我们要很感谢融信的慷慨,要是能拖一拖融信的后腿,我们还是要去做的——金鼎在滨江商圈的投资策略变得保守,就能拖一拖融信的后腿。”

金鼎地产在滨江商圈手里拿下来的那宗地,跟梅钢转给融信的炼油厂旧址那宗地,就隔着一条支云路——这两块地的开发相辅相成,金鼎积极开发那块地,建大卖场,对融信主导滨江商圈建设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要是金鼎在滨江那宗地上的动作变得保守,减少前期占资投入,拖延建设期,不仅能拖一拖融信的后腿,还能将金鼎聚集到的一些资源拉到渚南来,在南岸形成更强的聚合作用。

熊文斌坐在旁边笑笑不说话,他在产业发展上跟沈淮交流更深入,知道沈淮更深一层的用意。

说到底熊文斌与沈淮更基本的思路还在于发展产业、推动城市化发展。如果可以,他们现在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引导到实业发展中去。

近百年来,整个国家跟民族都差点给敌国打断脊梁骨,差的可不是投机取巧的心机跟手段。

不过,宋鸿军早年在南方以贸易、房地产发家,又常期居住、生活在香港,受香港城市发展、企业及商人借楼市聚集巨额财富的影响极深。

沈淮也不会一定要宋鸿军严格的循照他的思路去主导鸿基投资未来的业务发展重心,有时候只是因循利导的推动往一个更有利的方向去发展。

宋鸿军笑道:“胡林大概都快要气疯了;你还想着拖融信的后腿,那真是太惨无人道了。”

任何地方的发展跟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供给。

地方上的资本积累总是缓慢的,故而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是各个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融信银行通过对融信地产的授信,明年差不多就要对徐城注入六十亿的货币供给,这是徐城照新格局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相比较而下,梅钢要保证东江电力及新浦港的继续建设跟发展,九九年能为徐城发展融得的资金,顶天就三十亿左右。

融信地产有融信银行的全力支撑,明明有着更强的融资能力,在政治上得到的支持,也绝不比梅钢弱半分,却为梅钢在徐城建设及发展中掌握更高层次的主动权做嫁衣,还因为格局差距,融信在徐城的发展将会长期被梅钢压制在身下难以挣扎,胡林的心情能好,才叫见鬼了。

不过胡林今夜安静留在住处,没有跑到赵秋华、周任军那里去,隐忍的接受此事,则说明他们这次还没有将胡林彻底的击垮。

梅钢未来的道路还谈不上平坦,宋系内部的矛盾需要缓和,宋鸿军想到沈淮两个月前才极为强势的将刘建国赶出徐城,这时候要进一步的将刘建国孤立起来,叫他不能再有能力拉着谢家、叶选峰他们一起躲在背后拖梅钢的后腿,让金鼎及淮能集团在渚南发展中分沾些利益,无疑是更高明的策略,也颇为必要。

“在白雁矶搞景区,搞游乐园,在商务区南面建渚南新区的行政办公集中区,确实能极大改善环境、聚集人气,但仅仅这么做是不够的,”沈淮说道,“最终你们还是要帮老熊,推动徐城的产业发展、产业升级,才能为徐城的城市、商业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梅溪及新浦的发展,走的都是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对这样的思念,梅钢系众人都容易接受。

宋鸿军看向熊文斌,笑道:“老熊有什么需要,我们都是招之即来的。”

“我以后开口就不客气了。”熊文斌笑道。

“城东大道及新跨江大桥要能很快启动建设,在城东大道以东区域,以高新产业为主的国际产业园区要先建设起来,”沈淮知道熊文斌有些话不便说出口,说直接替他说了,“鸿基长青在新浦的电子制造基地,已经建了二期;三期工程就可以建到徐城的这个国际产业园区里来。而为国际产业园配套的生活区,则可以放在南岸。新跨江大桥建成之后,生活区跟国际园区之间就隔四五公里,交通也会相当便利,也能为渚南商务中心及鹏悦新城聚集人气。而到后期,等南湾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之后,为国际产业园区配套的生活区可以移到北岸来。”

“鸿基长青三期工程,招工规模可是一万人,你真舍得放到徐城来?”宋鸿军问道。

沈淮说道:“鸿基长青以代工业务为主,员工虽然还是主要从农村及城郊地区吸收剩余劳动力,但管理及技术人员,对东华的人才资源抽水还是比较厉害。东华在人才储备跟产学研基础之上,到底是徐城不好比的,而鸿基长青还要在电子制造领域有更大的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布局,应该也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我想长青集团那边的工作,也应该相对容易做,”说到这里,他又跟黄新良说道,“在南湾湖新区正式成区之前,国际产业园区在地域上还是归秦江区管辖,相关工作则可以劳烦新良协助老熊去推动。”

“沈书记说话太客气了,什么劳烦不劳烦的,”黄新良搓着手笑道,“我也是闲不下来的命,要闲下来还真有些不适应。”

黄新良当初调到秦江区任副区长,是为配合滨江商圈的建设,调到秦江区主要也是分管城建等方面的工作。

融信横插一脚夺得滨江商圈建设的主导权,梅钢退出,黄新良却不能说随意就调离秦江区的。

而一旦秦江区的党政工作重心以及秦江区的主要政府资源,都围绕融信建设滨江商圈而运转,黄新良作为梅钢系调入秦江区的官员,从此之后受孤立、旁落实在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渚南新区可以在渚南开发区的基础上推动相关工作,而即使徐城市新的规划方案通过,在城东大道以东,从西岭、华岗、秦江等区县划地设立全新的南湾湖行政新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较为现实的方案,就是以秦江区或华岗区的名义,划地推动起步区的发展跟建设,到一定规模后,再向国院务及省政府正式申请设立新的行政区。

城东大道以东的沿江区域,目前隶属于秦江区,属城郊结合部,颇为荒凉。在建设城东大道及新跨江大桥的同时,由熊文斌在市里推动成立国际产业园区,最终还是要秦江区做配合工作,这样黄新良在秦江区也是有事可做、能有作为。

只要这个国际产业园的利益足够大,能做成足够大的蛋糕,黄新良就能藉此也能在秦江区凝聚势力,竖立威信。

有些事不是谁压制就行的,大家主要还是奔着利益而去。

其他不谈,能创造上万就业岗位的电子制造项目,也绝对不是秦江区的其他党政领导因为想孤立黄新良就能拒绝的。

这个国际产业园,前期会将配套生活区建到新跨江大桥的南端,为渚南中心商务区成形聚集人气,主要还是要发展一个起步区,为将来正式推动南湾湖新区发展做准备。

黄新良此时就能深度介入相关工作,未来徐城市正式推动南湾湖新区建设工作,黄新良在徐城市里的地位也就能随之而确定下来——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可不比此前的定位低,黄新良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股权改制第六百四十三章 救人第三百九十章 钢铁雄心在不在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仪家世第六百六十五章 跳楼第四百八十四章 变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动静第二百五十五章 斗人第九百九十七章 凶险的肥肉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前告知第一百六十六章 鸠占鹊巢第一千零一章 反复的形势第九百二十七章 深山茶园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何转变第六百二十三章 夜寻(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拆街第七百八十九章 局限第一百二十七章 病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终人散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都没摸第七百六十二章 相约第四百九十七章 风波第九百五十六章 易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步步进逼第八百二十八章 汛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有别第一十六章 宋家子弟第六百六十章 斗狠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炼化(一)第二百零三章 接站第六百七十四章 夜难眠第三十八章 赴任(三)第四百七十章 谁都不省油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亲情怯第五百九十四章 回京目的(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过是敲山震虎第一百一十二章 升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热水之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岭铁矿第八十八章 人跟圈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知好歹第二百五十二章 跑腿第八百二十四章 喝茶第五十六章 整顿(三)任重而道远第四百三十八章 密会第三百三十四章 还是车上第六百三十章 敌盟第九百七十三章 班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观势(二)第三十七章 赴任(二)第九百八十四章 新方案第三百八十一章 原来如此第一百五十四章 如何造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还以颜色第四百二十三章 做客第一百零八章 跟表姐的交易第七百八十六章 醒后第九百七十一章 新的职务第九百三十九章 漫天开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女债母还第八百三十八章 疑局第六百一十三章 势态(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归程(三)第九百八十五章 余味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岭铁矿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见根性第八百四十八章 淮电东送第三百五十六章 司机一脚有风情第九百三十八章 探亲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斗第八百九十一章 酒敬旧事第八百零三章 男女之事第八百零一章 争吵第五百八十五章 刹车第五百六十章 进修入学第一百六十九章 绕过潘石华第九百八十八章 宴请第一十二章 为何不破釜沉舟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长梦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九十五章 高枝别附第三百七十一章 当头一棍第二百四十一章 周明的心思第九百二十二章 新规划(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人秘书第九百一十章 和气第五百一十章 重返梅钢第五百一十一章 陈宝齐的疑虑第九百一十七章 尘埃落定第六百一十六章 棒打鸳鸯(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恨恼难知第二百三十二章 恩跟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为枝叶第二百七十三章 告状第六百五十章 联商第四百五十一章 车上相遇第四百五十四章 寇萱的心事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单纯第六百七十一章 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