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下企业

玻璃的技术比较单一,所以沈丹青没什么可多讲的,至于防弹玻璃什么的他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就不想再浪费资金和精力了。然后他又将话题引到下一家企业。“下面我要讲的是:王子陶瓷有限公司。你们要抓紧设计,尽快上市销售。注意,产品也不能平庸。外观方面要带点未来科幻属性元素。这个你们自己慢慢琢磨,我只看成品,我历来把自己定位为公司的产品体验师。你们要过了我这一关,才能将产品推向市场。你们将来也要做瓷砖,不过主做地板砖。墙面砖我们就只做卫浴瓷砖。其他还有任务现在就不多说了,等做完这些再说吧!”说上述企业的任务沈丹青就没再多说了,其他的企业他都没给任务,就连金牛精密零部件公司也一样,因为他们的产品太先进,他不想过早的技术流失。他们将来有大用,但现在只给内部配套。说白了,沈丹青是个土财主,什么好东西都想藏着掩着。好东西他要等将来再爆发。

布置完下属企业的任务,并不是说他就完事了,恰恰相反才是他最忙的开始。

虽然各大研究所才是这次计划的主力军,但他们完成的难度也最高。短期内不可能出什么成果。上次金属研究所研究出超级耐磨合金只是一次偶然,科学研究上有偶然但不是常态。对此他的心态也摆得很正。

他第一家重点蹲点的企业是长胜精工,他把彭斌提上来当助理就是为了解放自己。

第二天,他就把办公地点又搬回了长胜精工,这家企业他要重点关注。

吴爱国虽然也在总部办公,但他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厂里,毕竟长胜精工与其它企业比起来有点特别,它没有销售部门,也就没有销售任务。它的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归nb商贸有限公司负责。除了生产它的主要职责是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当沈丹青来到厂里的时候,他正在厂里办公。对于老板的到来,他发挥了十二分的热情迎接。

他尚不知道沈丹青的来意,就问他道:“老板你工作这么忙,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公司啊!”

“我下来调研一下情况,怎么?不欢迎吗?”沈丹青他作怪的问道。

“哪里、哪里,老板能来我们公司我们绝对欢迎。”虽然知道老板是开玩笑,但吴爱国还是把胸脯拍得铛铛响地说道。

“哈哈!吴总跟你开个玩笑,走,你带我去看看生产部的情况。”沈丹青说完就大手一挥自己往前头走了。

要进生产部还比较麻烦,他们两人穿好了连体防尘服和口罩,还要经过一个高压空气除尘间除尘才最终进入生产车间。这个车间是注塑车间,塑料部件是普通产品用的最多的部件,小家电产品用得更多,所以注塑车间占了整整一幢厂房。自动注塑机的难度比数控组合机床要低得多,长胜精工买来两台样机研究了一个月就仿制出来了,沈丹青看到的正是“精准”牌注塑机,他看到机身上“精准”两个立体雕塑楷书字体,心里就美美的。注塑这道工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他只着重看了颜色表现。但有的还需要喷漆,不过喷漆另外有车间。

他大概的转了一圈,就和吴爱国离开了。

他们第二个参观的是机加工车间,这个车间是长胜精工最重要的一个车间。刚才看到的“精准”牌注塑机就是他们生产的。不仅如此,他们自己所用的机床也是他们生产的,有了超精密数控组合机床就是俗称的工业母机,他们就把以前的国产低精度普通机床给换了一遍。他们现在的普通级就是国内的精密级,整整高了一个等级。而且普通机床也是三轴机床,在这个年代还是国外的限制产品,目前国内还买不到。有许多国内机械企业靠走私从国外买来了三轴机床,当作了传家宝,也被当成了他们企业的工业母机。这些三轴机床大部分都是从rb走私进来的,精度还可以,当然和“精准”牌就不能比了。不是说rb人的技术比长胜精工差,而是有钱也买不到好机床。著名的东芝事件早在1987年就发生了。可见rb人为了赚钱,对所谓的封锁也不是那么看重。

机加工车间加工的零部件样式很多很杂,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根机床主轴。在别的国内企业,不可能做到,但在数控机床面前,只是改个程序的事,不仅简单而且效率很高。从普通机床到数控机床,在工业史上是一次大跃进,可以称得上是半场工业革命。

沈丹青把航空标准用在了普通机加工标准上。像:动平衡检测、零部件探伤检测以及高精度检测。沈丹青对产品质量一直有一种病态地追求,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只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短处就是他只有初中文化,虽然他是一位重生者,对未来科技发展有一个前瞻性的预判。但还是不能弥补他知识的缺限,这一弱点很致命。他虽然能为手下科研人员指明研究的方向,但在具体的科研难题上他帮不上一丁点的忙。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具体的研发效率上他并没有多少优势。

他的长处就是全国的长处:人工便宜。

他如此病态的质量要求,在欧美企业看来是得不尝失。但他背靠祖国的优势,能在别人不赚钱的时候,他却还有利润。这根本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在质量上要超过别人,在设计上,他独树一帜。这就是为什么长胜精工的产品畅销欧美发达国家的原因。

为了配合生产车间如此繁重的任务,技术部的人是动了脑筋的,他们设计了初级的网络联动机制,具体的做法就是原材料仓库到生产车间到组装车间他们三者之间都有电脑调控。在一个机位某个时间段要加工某种零件的时候,原材料仓库已先一步将它需要的原材料品种和毛柸数量送来,不需要机床操作工自己去领原材料也不需要等。零部件加工出来后下一个环节的组装车间也恰到好处的来拿走零部件。第二点尤为重要,技术员需要知道具体加工这个零部件需要多少时间,然后乘以数量,得出总共需要的时间。于是他们就通过电脑提早通知了组装车间让他们在某个时间点来拿货。整个环节严丝合缝,没有浪费机床一丁点时间。他们甚至还计算到加工刀具的使用寿命提早通知机床操作工换刀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废品率。什么东西都是逼出来的,长胜精工因为生产任务很重而场地有限,逼着他们想出了这些办法。

沈丹青是不懂技术的,即使零部件是废品他也看不出,所以他观察的主要就是工作效率。如今看到这种情况,他心里就很满意了。

到最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他就不再去车间参观了,直接到成品仓库看看成品。他仔细的检查了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方便性,对吴爱国说:“外观设计上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还是同普通产品差不多的外现,只不过做工更精致吧了。你看看这个角,弧度很大,显得很圆润,主流产品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就要改改,要把这个直角改直一点,角边只有小弧度,这样就增加了力量感,就是我在会上所说的锋锐属性。以后的产品都要这样改,形成我们的设计风格。每一件产品外观都要申请专利,欧美虽然说尊重专利也只是嘴上说说,但这么明显的外观,别人要抄就得掂量掂量了。”未完待续。

第192章验收第七十八章:死命令第182章:三流编剧第189章:闲聊第409章:女粉丝第195章:正面形象第五十九章:新年新气象第437章:常规武器研制组第十三章:精益求精第二十八章:阿拉灯照明有限公司第452章:检阅部队第五十七章整顿第216章:科学技术委员会第433章:沈氏王国第124章:回顾第二十九章:回家省亲第120章:干法蚀刻第二十章:认真第422章:大国重器第四十一章:总部大厦封顶第297章:初级智能语音第244章:应急反应系统第340章:咔咔第154章:智能家电第141章:感恩回报第286章:无人收银系统第393章:又进京第434章:解释第235章:天马行空第448章:风险投资公司第356章:百家争鸣第219章:旅行第448章:风险投资公司第318章:面子工程第272章:那些年第447章:国家大投资计划第191章:戴尔电脑第243章:未来风第七十二章:冰水第三十九章:化学研究所第102章:招商局第115章:家常第九十五章:教育改革第304章:技术革命第四十一章:总部大厦封顶第360章:报名第359章:黄金三样第六十六章:低收入人群第244章:应急反应系统第300章:访谈第300章:访谈第八十章:裕天集团第252章:跑车和越野车第185章:机床改造第234章:潮流大势第255章:操作系统第305章:流星平衡车第十五章:全新的长胜精工第135章:彩色图形显示芯片第371章:快刀斩乱麻第158章:抓鱼第402章:半场就赢第413章:骄傲第428章:风波诡谲第224章:开心农场第243章:未来风第353章:活动围档第114章:早产第147章:釆访第117章:“生”之理念第388章:春天快递第307章:修改第六十四章:沈倩第一百章:情浓第235章:天马行空第三章:惠州春夜第355章:惠州农机厂第439章:两个设想第254章:鲍勃第三十三章:超精密事业部第363章:张总第158章:抓鱼第345章:闲谈第161章:大家电第352章:男孩第405章:金融投机第440章:导弹项目组第397章撒谎第182章:三流编剧第284章:推土机第358章:再次赴京第125章:布置任务第388章:春天快递第164章:无惧风雨第273章:针锋相对第106章:顺势第229章:底盘设计研讨会第六十九章:降职第254章:鲍勃第八十一章:双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