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万燕集团

刘明辉大学毕业就直接出来工作,肖玟继续读了研究生,研究生在九四年的国内还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

从肖玟昨天的表现来看,还属于那种既有知识又有头脑的人,但是给市政府控股的壳公司拉过去了。

张恪没有细问下去,刘明辉只知道锦湖这边由他负责,锦湖背后的股权关系,只有许思与蒋薇两人知道。张恪不清楚蒋薇有没有跟宋培明透露,从宋培明之前的言语里,他似乎还不知情,就算刘明辉与肖玟两人一合计发现点什么,也没必要惊谎失措。

蒋薇到深圳之后又转机去了香港,还要过两天才能回海州,刘明辉从安徽回来的收获颇丰,随他一起抵达海州的还有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技术部副总工程师丁槐。

所有的市场调研报告只怕都不及带一个深谙影碟机技术与市场行情的人。

张恪对待期末考试只能用匆忙来说,由于考试的每天,老妈都会叮嘱一番,张恪倒没有缺席考试,但是心思都不在上面,每天一考完试就赶回公司,了解万燕公司以及当前影碟机市场的详细情况。

影碟机的生产技术已经半公开化了,作为公开的技术,已经失去申请专利保护的可能,就算万燕公司这时候去申请专利,至少有数十家公司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他们在万燕公司注册专利之前就掌握了这项技术。

影碟机的生产技术不再是万燕公司独有,但是迄今为止还只有万燕公司向市场推出第一款影碟机,张恪要想最快的掌握影碟机的生产技术,从万燕集团挖技术人员,才是最直接的办法。

丁槐三十五岁,在九三年万燕公司筹建之前,他在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姜万勐、孙燕生制造第一台VCD之后,斥资在安徽合肥成立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丁愧就进入万燕公司的技术部,参与后期一系列的VCD影碟机软硬件的开发工作。除了丁槐之外,之前随他一起到万燕公司工作的原电子所同事,有好几个被刘明辉报出的高薪打动,丁愧代表他们负责与锦湖这边正式接触。

VCD影碟机是全新的音像产品,万燕公司九三年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软硬件要一齐开发,前期斥资1700万美元筹建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其中研发资金就用掉上亿,据丁槐讲述,万燕公司在九四年还投入2000万的广告费用。

张恪这才知道万燕公司为什么会毫无悬念的没落。投入上亿的研发资金,产品研发出来,却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进行技术垄断,其他制造商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能获得成套的成熟生产技术。

在前期的产品成本上,万燕公司就吃了大亏;接下来的败招是九四年就投入2000万的广告费用。

一直到九五年,影碟机市场还属于培育阶段,在盗版影碟大量涌现之前,影碟机的市场容量很有限,投入再多的广告费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广告是需要连续进行投入的商业行为,一旦中断,广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毫无效果。

要是将2000万广告预算拖到95年下半年再投入,或许能让万燕公司起死回生。

张恪明白也丁槐为什么要离开万燕公司。

万燕前期投入上亿的研究资金、2000万的广告费用,迄今为止卖出去的台影碟机还没超过两万台,就每台影碟机的售价高达四千元,万燕都收回成本都困难,更不要说什么利润了。

万燕资金裢脱节了!

万燕公司在影碟机市场启动的前夜就花光了所有钱,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

从丁槐那里得知万燕的创造人姜万勐先生现在正四处筹措资金,准备扩大影碟机的生产基地。

目前万燕公司的年产量只有区区几万台,虽然在九四年占据影碟机市场100%,到九五、九六年爱多、金正、新科等影碟机制造商崛起的时候,每年几万台的产能在市场排行里,连影子都看不见,更遑论收回投资、发家致富了。

万燕要打翻身仗,唯有继续筹集资金扩大产能,等到九五、九六年影碟机市场突然暴发的时候,利用先机大举抢占市场。

万燕会成功的筹集到资金吗?显然不会,不然万燕就不会是被遗忘的品牌了。

在盗版影碟大量出现之前,影碟机的惨淡市场、万燕的惨淡经营已经让投资人失出信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影碟机整套的生产技术甚至不需要一百万的资金,然而投资万燕却要分摊万燕公司前期投入研发的上亿元成本,哪个投资人会傻到做这折本的买卖?

就算张恪手里有两个亿,也会另起炉灶,绝不可能投给万燕公司,花极小的代价将万燕收购过来倒是划算的,但姜万勐、孙燕石这些万燕的创始人大概不会在这时候屈服吧。

张恪考完试的那一天,蒋薇与另一名策划部的职员也从南方返回海州,他们带来一个关键的信息,深圳、香港等地已经出现盗版影碟。

张恪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别的人清晰的看到碟机市场的先机,但是他知道碟机市场暴发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时无法暴发的原因,不在于其他因素,而是因为当前国内的产能只有万燕公司的区区几万台。影碟机市场受到碟片片源的严重限制同样,狭小的影碟机市场也限制盗版影碟市场的发展。

在综合几方面的消息之后,张恪决定立即上马影碟机项目,不能再拖延下去,毕竟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研制出第一台样机。

张恪突然的决定让所有人都觉得诧异,而张恪给他们的解释就是:“拿VCD看盗版碟比LD爽多了!”

这算哪门子解释?

在目前综合出来的还不全面的市场调研报告当中,就算影碟机的市场前景不是那么悲观,但是锦湖目前的所涉及的新光造纸厂、饮食广场项目都处于热火朝天的状态之中,此时突然要上马全新的项目,其他人都无法理解。

谢晚晴还在为张恪在唐学谦上次宴请中提出的方案欢欣鼓舞,这庞大的方案瞄准海州市整个的造纸行业,预计在三到五年的时间整合海州市大部分有价值的造纸厂,筹建一家大型的造纸集团。

谢晚晴之后与张恪、周游详细讨论过实施那方案的可能性,计划在新光造纸厂渡过最艰难的前两个月,就让周游脱离海泰贸易,进入锦湖协助张恪负责这一方案的实施,他将负责筹建锦湖自身的营销队伍,建立独立于海泰贸易之外的经销商、渠道商体系。

她也计划将海裕公司的主要资产都置入锦湖,特别是将原料纸浆采购这一块业务并入锦湖,这样一来,锦湖同时具备包括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在内的所有环节,完成骨架上的搭设,而且将在原料采购与销售环节具备极大的优势。

这时候,张恪突然说他的兴趣发生转移,真够叫人抓狂的。

幸好谢晚晴对张恪的信任近乎于本能,除了张恪这半年来在商业上近似天才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张恪闯上她脑海的那一瞬间给她永远磨灭不掉的印象,就算张恪突然中止之前的方案,谢晚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以接受的,只会觉得有些惋惜。

在张恪那间现代感十足的办公室里,她问张恪:“你所说的锦湖模式还要不要继续深入发展下去?”

张恪回答她说:“当然要。我以前扛着你的大旗招摇撞骗,晚晴姐跟周游过来,我正好将担子卸给你们,许思还是给你当助手,我都怕撑不住快露馅了……”

谢晚晴不清楚张恪对许思到底有着怎样的情感,熟知张恪这一面的人都不会简单的把他当成将满十七岁的少年来看待,丁向山案已经在省城西霞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虽然庭审的消息不会在海州公布,但是海州市里的那些人无疑会更加敏感的关注涉案人员。

谢晚晴早就想将许思暂时调过去给自己当助手,既可以帮许思挡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更担心张恪与许思的亲昵关系万一给张知行或唐学谦无意中知道,谁知道那会产生多么糟糕的后果?

####################################

(未完待续)

第595章 最重要的机遇第449章 蓄势第935章 与艾默的夜宴第519章 迷底第827章 最糟糕的局面第967章 提前计划第688章 撒泼第192章 一点事情不做怎么行第641章 锦湖帝国第1088章 千禧夜即将来临第298章 躲送礼如躲债第1151章 这出戏演给谁看第731章 柔情蜜意第1126章 新官上任的前奏第1082章 报告真诡异第852章 精力组织大转移第280章 园林文物局第427章 谢剑南的谋算第428章 春梦了无痕第779章 坏消息第1063章 小女人的幸福与纠结第516章 门下客第333章 新任厅长第569章 心热赌约第900章 被一夜情第558章 降阶相迎第637章 香港的雨夜第215章 彪悍的新人老师第641章 锦湖帝国第514章 会有些痛第618章 印尼大火第1027章 多少人的心思被牵动第873章 当头一击第227章 问题很严重第739章 通报工作第679章 反应第1036章 小秘的队伍是庞大的第1194章 会面的请求第150章 盛青的想法第198章 学府巷•1978第878章 一个亿第1043章 东大女生版恶少传奇第1193章 会是谁第260章 混乱与沸腾第356章 高中还要会考第538章 意第851章 蓝色海洋通道第479章 形象全毁第766章 促销企划第492章 绮艳清晨第1110章 四人行第602章 要承担的风险第235章 吃大户第1053章 相比之下真寒酸第846章 利益交换第751章 奇妙的转折第1060章 一元钱买肉第853章 月光下的迷情第400章 城市商业银行第1067章 为什么相见总是太难第1176章 温泉湖嬉戏第862章 形势比人强第539章 无言的摊牌第549章 坐不住第457章 午后密议第904章 京城公子圈第六十四章 泡妞需要好厨艺第810章 大国战略第765章 中国同胞第十一章 谁也不曾发现的秘密第921章 地头蛇的问候第529章 犀利的谈判第464章 积怨第801章 少妇相知第351章 谢家的隐忍第1014章 什么叫诱惑第453章 混乱第502章 市场利器第414章 微妙的变化第325章 江堤布局第536章 下车伊始第904章 京城公子圈第852章 精力组织大转移第731章 柔情蜜意第570章 热血出手第165章 流水大席第147章 风云人物第734章 新职员第六十一章 败家子基金第840章 方案第239章 未雨绸缪第298章 躲送礼如躲债第八章 东社的葬礼第935章 与艾默的夜宴第1055章 屡屡撞破的奸情第720章 推波助澜第400章 城市商业银行第1159章 东窗事发第八十章 资金的解决方案第883章 孙静檬要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