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远大的目标

九十年代,特别是九二年邓公南巡之后,国内锐意经济改革,保守势力虽然还在怀念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但是政界的元老们都有极强的党性,自律的维持党内的稳定团结,大批年富力强、富有改革精神与冒险精神的精英青年还是顺利的从中央到地方给提拔到重要岗位上,唐学谦、宋培明就属于这类人。从另一方面说,改革精神与冒险精神意味着要在国内讲究平衡、关系盘根错杂的官场上更容易遭受挫折。虽然他们熬过了劫难,也并不意味着仕途从此就会坦坦荡荡,他们还是会触碰那些敏感的问题,虽然会学会一些妥协,但是锐意改革的精神却没有办法妥协。

有人或许觉得张恪没有必要藏头缩尾,无论是锦湖还是爱达电子,财务上绝没有丝毫含糊的地方,但是在国内,一个人的光芒耀眼,能引来别人仰视与赞叹的同时,也注定会杂夹着太多的妒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张恪不得不考虑有些事可能对爸爸、对唐学谦、宋培明等人会产生负面影响。

宋培明现在对爱达电子的心思也很重,城南区甚至整个海州市都没有引以为傲的优势产业,锦湖目前整合海州市的中小型国有造纸厂让宋培明看到好的希望,张恪在爱达电子上迸发出来的热情更吸引宋培明的注意力。

他甚至让区委成立专门的办公室,紧盯当前的影碟机市场趋势,他虽然没可能找到比丁槐、苏津东他们更专业的人,也足以让他了解当前影碟机市场的最新动态。

即使宋培明怀着这么高的热情与期待,当他听到张恪提出爱达电子将很快启动筹建大型生产基地的计划时,他还是很惊讶:“会不会太急了一些,影碟机市场虽然正呈井喷式爆发,半年时间产销量增涨了十倍,但是谁能准确计算最终的市场容量?”

“从国内庞大的市场潜力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势态,可以大致的估算出今后十年内的市场容量。今年年底,国内影碟机月销量就有望突破十万台,今年国内的录像机市场全年销量可能会达到一百五十万台,”张恪轻松自若的分析日后的市场盛况,“录像机制造业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很高,没有国家产业基金的扶持,很少有民营企业有能力挤进去,导致录像机的价格始终会维持在一个高位;但是影碟机不同,两百万资金就能办家厂子,最快的两个月就能推出产品,随着进入厂家的数量增多,价格会迅速下降。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录像带的制作不易,成本高,不易给小作坊模仿,前些天我托人给宋叔捎去的几张碟片效果如何?不计算版税,这么一张碟片的成本目前不到两元,一旦这种碟片大肆的充塞国内市场,宋叔以为影碟机市场会以怎样的姿态狂飚猛进……”

张恪最初瞅准影碟机市场,是打着捞一把就走的念头,考虑生产采取请别家代工的模式尽可能缩减生产投资,但是与TI(德州仪器仪表)公司签署有关解码芯片上的合作协议以来,张恪看到更大的机遇,看到在海州市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可能,只要熬过前期的资金瓶颈,一旦TI公司开发新一代解码芯片得成,爱达电子就可以分享巨额的垄断利润,张恪就有信心让爱达电子在后期极端残酷的群雄乱战中生存下去,并最终发展成让世界瞩目的大型企业。

张恪一旦放弃捞一把就走的念头,就不得不认真分析日后注定会崛起的强大竞争对手,历史的轨迹不会轻易的改变,影碟机产业会与爱达争雄的前三者多半是新科、步步高、爱多。

新科集团本就是国内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生产潜力大,技术能量雄厚,对市场的谨慎态度却没有妨碍他们日后成为影碟机产业的霸主;步步高做小霸王学习机出身,步步高的老总对市场运作有着独特的感悟,并且在资金、技术与生产潜力上有一定的积累,在新科逐步放弃对VCD影碟机的投入、爱多轰然崩溃之后,步步高很快成为业内龙头;爱多目前的情形不比爱达电子好,在技术、资金上的积累还不及爱达,但是爱多的老总胡志标对市场运作有着偏执狂一样的激情,这会让爱多在今年年底就横空崛起,

爱达电子在技术积累比不上新科,只与步步高相当,只是占着从万燕挖掘技术人才的优势,并且直接在第二代解码芯片上研发样品,比新科、步步高取得几个月的时间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很容被缺乏资金与没有生产基地的弱势所抵消,而且新科、步步高已经在市场上建立起知名度,这是此时还默默无闻的爱达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张恪必须借助惟一让他感觉好受一些的时间优势做好最紧要的三件事:打开市场、获取资金、扩大生产。

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打开市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可以从代理商那里获得一定量的保证金,分一部分继续市场运作,一部分用于扩大生产。

但是,这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相互纠缠,你还得小心维持三者的平衡。

市场开发起来,生产跟不上,白白便宜那些贴牌假冒的影碟机制造厂商,你同时还得为那些质量低劣的产品背黑锅;市场未充分开发,就盲目的扩大生产,不仅无法从代理商那里以保证金的名义套取生产资产,还会导致有限的资金被占用。

在影碟机市场急剧爆发的年代,最大限度的控制好市场开发与产能扩张的节奏,才能最大限度的从影碟机市场攫取最大的利润。

当然,扩大生产之后,还要建立严密的工业体系,严密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也是张恪放弃代工模式自筹生产基地最重要的考虑。目前已经委托盛鑫在华东地区筹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张恪需要一开始就跟其他影碟机制造商拉开距离。

哪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希望辖区内的工业投资规模越大越好?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绑架式”的要求民营企业扩大投资规模。

听了张恪语气平淡但是内含激情的市场分析之后,宋培明问他:“爱达电子筹建的生产基地,你希望要有多大?”

“省计委批复的权限有多大,我们就筹建多大。”现在国内收缩银根,控制工业投资规模,用地超过六百亩的工业项目必须要中央批复,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

宋培明吸了一口凉气,没有想到张恪的心这么大,除了海州控股正筹备的棉纺织工业园区,海州市还没有单独的项目接近六百亩用地,他推动进行技改的新光厂新厂子才一百五十亩的规模,问道:“资金怎么解决?”中央对银贷控制极严,高达数亿的投资资金已经超过宋培明的能力范围,就算捅到市里的难度也很大,关键唐学谦会不会旗帜鲜明的支持张知行还在读高中的儿子,周富明等其他市委领导会不会有非议?

“前期资金自筹,首先考虑组装工厂,设备投资有限,主要是基建投资,有两千万就能让项目启动起来,后期追加的资金也有限;目前虽然已经开始机芯等元器件的研发,但是要拿出成熟的东西,还要一两年的时间,到明后年的投资额度会增加许多,但是爱达电子很可能已经缓过劲来,也说不定国内的金融环境会宽松一些,再说爱达电子做起来之后,向银行借贷也容易一些……”

见张恪都有周密的考虑,宋培明自然会全力支持。

张恪又说道:“土地转让金的问题……”

宋培明爽利的说道:“只要在城南一亩三分地里,我还能做主,区里所收取的土地转让金会以产业支持基金的形式全部返还给爱达电子……”

六百亩的工业用地,土地转让金绝不是小数字,没有宋培明这句承诺,张恪的压力会骤然大许多。

对宋培明而来,独断专行的给予爱达电子这么大的支持力度,也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几乎将他的政治前途绑到爱达电子的身子,爱达电子不能在税收、就业、增创、产业发展上给城南区做出卓越的贡献,宋培明的日子就难过了。

(未完待续)

第558章 降阶相迎第497章 入股新地产第834章 心中的恐惧第747章 广告代言人第1062章 脸上有花第六十七章 女怨母愿第182章 明天的广告天后第390章 青天当不得第628章 有可能做校友第741章 养虎为患第772章 渗透第315章 山茶第二章 注定发生的车祸第548章 太聪明第1088章 千禧夜即将来临第747章 广告代言人第638章 百人行动第559章 图穷匕见第793章 出口恶气第962章 形象工程一定要做第707章 不够资格第759章 小岛木屋第1098章 迫不及待第123章 谢晚晴的回归第726章 变形第893章 战略智囊团第十章 伤心情歌无需再唱第十六章 意外的转机第422章 去香港第728章 归来前夕第168章 父子夜谋第339章 声东击西第八十八章 横生变故第179章 趁人之危第三十七章 交给我来搞第773章 陷阱第178章 许维生病第854章 机场被人堵第779章 坏消息第173章 美女暑期工第429章 醉翁之意第870章 抗洪抢险第865章 地头蛇第881章 救灾贷款第1189章 替死鬼的反击第242章 香港的恋情第561章 千头万绪第802章 熟女的心路历程第369章 初临贵境第249章 央视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第257章 两小无猜第395章 张知行的思量第960章 张恪的心思第1199章 尾声(5)第596章 浅水滩嬉情第397章 香港之游第1046章 两百米高的成就感第1134章 脖子上的绳索渐紧时第762章 东京、东京第346章 我们的优势第456章 好时机第658章 无形的障碍第710章 孙静檬的威胁第158章 强敌的冷静第899章 今夜良宵第467章 隔岸观火第342章 迷局第1174章 看锅下米第984章 暗地里的刀光剑影第458章 两种人第213章 布局第567章 傻眼第583章 高考回忆第208章 盛鑫的意愿第476章 好处第483章 记者会第608章 享受大学生活第1054章 蝼蚁望大树第1137章 林雪感受到的危机第785章 女研究生第636章 新台币弃守第1140章 危机与投机第1123章 杯酒释恩仇第212章 激进与冒险第1137章 林雪感受到的危机第646章 秋季攻势第1054章 蝼蚁望大树第267章第988章 没钱可以去看书第627章 单纯的生活第947章 是谁第676章 夜听泉第640章 韩元风暴第290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616章 中年大叔第101章 你算帮我做事第352章 徐学平的退意第1028章 陈妃蓉生病了第783章 意想不到的年级主任第1059章 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