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有所不取

张恪小心翼翼的将孙静檬那条玉藕似的白嫩手臂轻轻拨开,从两个女人暖香温玉似的夹抱中坐起来,还有月光落在床上,看来自己睡着还没有多久,也不晓得许思怎么将自己拖到她跟孙静檬之间,转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孙静檬的睡相太差,她的黑色褶皱裙摆都已卷起掀开到腰际,穿的正是镂空的白色蕾丝裤衩,露出的雪白玉润的修长美腿之间丰厚的凸鼓隐隐透出丰茂浓黑的一片,乖乖,这一瞥差点让张恪的心脏蹦出来,赶忙帮她将裙摆放下来,只留那么光滑洁白的美腿屈卷着摆在那里,这样没有那么刺激,却也十分的诱人耐看。

将目光移到许思蜷曲的身体上,口干舌燥的情绪才能平缓些,张恪伸手摸了摸许思静谧而绝美的脸,乌黑秀丽的长发盖住半片脸,长而挑翘的睫毛透出无比的灵秀。张恪数着月光下她在睡眠中平稳的呼吸,静静看了一会儿,才站起身将薄绒被将两张无比诱人的娇躯盖上,他拄着拐杖回自己屋去。

傅俊睡了,马海龙还在客厅里坐着,看见张恪进屋来,才说要去睡;两人在张恪身边,总会有一个人保持清醒。

头还有些晕,多昂贵的酒也会让人口干舌燥,张恪拿过一瓶矿泉水灌进肚子,就又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醒过来时,感觉到阳光就照在眼皮上,感觉有人影在身前晃,闻着是许思熟悉的味道,眼睛不肯睁开,手却四处乱摸,抓住许思的手让她站到自己面前挡住阳光,才极不情愿的睁开双眼。

“夜里什么时候走的?”许思坐到床边,摸了摸张恪下颔的胡子渣,有两天没刮了。

“跟两个美女睡一张床上呢,受不了,只有半夜逃跑了。”张恪搂着许思的腰,头枕在她丰盈弹实的大腿上,“傅俊他们在外面?”

“我进来,他们正好要出去跑步,这时候应该到沙滩了吧。”

张恪撑起身子,他虽然能看见沙滩,不过沙滩上的人都极远,哪里能看得清楚?清晨很多人都会到沙滩散步或晨练的,今天又是周末,住在这栋大楼的人,无论自购房屋居住还租住酒店公寓,都是很会享受生活的。

张恪头枕着许思的大腿上,抵着她绵柔的小腹,再翻身将她抵倒在床上,趴到她身上,与她在周末的早晨阳光里细细的亲吻,没有太多的情欲,孙静檬过来敲门,就若无其事的分开,张恪拥被躺着,许思开门让孙静檬进来。

孙静檬将昨夜的那间黑色低胸晚装换成牛仔裙加浅蓝色短腰衬衫,她在香港,在她爸妈面前都很少浓妆艳抹,脸颊白嫩,清纯娇美,当然,这只是她表面给人的印象,牛仔裙下的小脚纤细修直白嫩浑圆,臂部丰翘诱人,与许思幽静的绝美不同,孙静檬会给人很主动的美的感觉。

张恪就拥被坐着,虽然与许思独处给打破,不过两个美人在眼色晃动,也是不错的享受。

酒店公寓有提供自助美式早餐,一个月的早餐费是三千港币,张恪却没有心思起床去餐厅用餐,张恪有熬夜的习惯,随便住到哪里,房间里都会准备食材,许思很快就整出一份丰盛的美式早餐来,孙静檬自然也不会去餐厅用餐。

三个人就坐在张恪的床上,边嚼着火腿、烤肠、喝着咖啡,边聊天,张恪点燃了一支烟,孙静檬也会接过去抽两口,还怂恿许思尝试一下。

############################################################建邺与日本东京之间没有直航,徐学平率领的东海省经济贸易代表团12月20日抵达香港,准备从香港转机回内地。

这是徐学平在省长任上主持的最后一个大规模经贸活动,虽然中组部还没有下达正式的文件,不过他的去向,已经在高层流传开来,张恪是从陶晋秘书柳志军那里知道一些还不能确定但也差不离多少的消息:徐学平会调去担任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这种党职正职、行政副职,明眼人都知道是给一种正部级官员退休前的职务安排,徐学平过年才六十一岁,离正部级退休年龄还有五年,在常人的眼里,徐学平或许不要两三年就会从下一个位子挪到政协或者人大去养老了,知道徐学平禀性、认识到他正真的人都为此唏嘘不已。

由于经贸团仅仅是从香港转机,就在启德机场办理转机手续,等待下一班飞机飞回建邺的飞机,时间很短,张恪特地赶到机场跟徐学平见了一面;虽说过两天,他也会从香港飞回建邺。

“可能不会在东海过春节了。”徐学平笑着说,笑容里也有一些苍凉,他在日本带团时就知道消息了;现在离九七年春节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时候消息就传出来,大概不会拖到过春节再下发文件。

“那大家一起去北京过春节也好,”张恪还是得笑着跟徐学平说话,“大家一起过去,徐伯伯不会觉得人多烦杂了?”

“怎么会?”听张恪这么说,徐学平心情好一些。

周游、宋志佑办理出境手续,会留在香港,关于经贸团日本之行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在机场详说,张恪就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简要跟徐学平说了说,事多纷杂,很快他们就要转机回东海。张恪原希望经贸团能在香港滞留一两天,徐学平说手续麻烦,趁着离开前,将能做完的事情再催促一下,张恪就没有再挽留。

周游、宋志佑留下来陪张恪过几天一起回海州,新光纸业的其他随行人员还有香雪海公司的陈沫与曾薇等工作人员先回内地。周游、陶行健、曾薇最初就参加经贸团陪徐学平去日本开展项目谈判,后来从松下引进电冰箱技术与生产线的项目有了一定的进展之后,陶行健返回国内,由陈沫去日本替代他;宋志佑倒是最近才去日本,对新闻纸生产线项目进行最后的技术审查。

这一次大概是有史以来东海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对外经贸活动,除了既定的东海联合钢铁项目外,还包括高速公路、港口、电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内,共达成政策性日元贷款协议总额约为二十二亿美元。

新光纸业、香雪海的项目当然无法享受政策性的日元贷款,即使是商业性的日元贷款,由于日本九十年代中期资本输出的需要,贷款利率也要比国内的商业贷款低很多。虽然有省进出口银行提供抵押担保,要获得商业性日元贷款也非易事,新光纸业将此次项目中废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比例提高到30%,才如愿谈成。

这主要是发达国家重视环境保护,高环保投资比例的项目通常容易获得通过。

这在工业投资结构里,当然是不合理的,即使分摊到新光纸业所有的生产投资上,环保设施的投资占总额的比例也将超过22%;在废水处理如此超规模的投资在外人看来也是不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过度泛滥。

九十年代中期,一家造纸厂的环保设施投资比例达到10%,就可以说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地了,更何况新光纸业砍掉污染压力最大的制浆环节,弃草浆而从国外进口商品木浆生产新闻纸,污染压力要比国内同业的造纸企业少得多。

张恪的想法与叶臻民的文章,作为锦湖核心管理层,周游当然都有了解,也相当认同,但是那毕竟是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具体到对某一家企业的影响,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再说周游就算认同张恪的想法,也不会认为日元会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贬值幅度达到50%。

若是日元未来的贬值幅度低于20%,那就是一项很不合时宜的项目;当然,在周游等人看来,日元未来的贬值趋向虽然有很大的可能性,但还是属于不确定的范畴,而新光纸业的高比例环保投资却已经发生,要不是张恪个人在新光纸业占股超过99%,而且张恪这人一向能给别人很强的信心,周游是会要站出来的反对这个项目的。

即使如此,周游也会趁机将这个话题拿出来感慨一下,在从机场回浅水湾的路上,周游说道:“我们这个项目建设完成啊,平均的看来,新光纸业拥有的是二流的造纸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却是超一流的,环保投资比例甚至能达到荷兰这些对环境极重视的国家……”

张恪坐在车厢里,透过车窗看着外面澄澈蔚蓝的大海与天空,恬不知耻的说道:“要是在海州能看到这么澄澈的天空,多浪费些钱也是值得的……”

周游问坐在对面的孙尚义:“孙先生会有兴趣投资新光纸业吗?”

孙尚义听周游介绍过新光纸业新上的这个新闻纸生产线项目,笑了笑,说道:“作为商人,可能会回避,但是我非常欣赏恪少这个有所取、有所不取的姿态,我手里有宽裕的资金,也会投资这样的造纸企业的……”

张恪笑着对周游说:“你现在是新光纸业的法定代表人,我这些决定,可以让你堂堂正正的跟社会、跟公众拍着胸膛说新光纸业是一家相当有责任心的企业,绝不会给海州市的环境造成一点点额外的负担,相反的,我们能做到所有从新光纸业排出去的水比引进来的水更干净……你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纠正一下,更干净的水是可以拿来循环利用的……”周游笑了笑,又认真的问张恪,“恪少真是打算拿爱达电子的盈利反哺新光纸业?”

“长期是这个打算,”张恪点点头,“我们没有营建足够多的原料林地,就绝不会上制浆项目,不然会给国内的森林资源造成压力;下游的造纸厂,当然也不可以给环境增加额外的负担,所需要的原料木浆也绝不向国内的那些滥砍滥伐森林资源的企业购买,再低的价格也不买;我甚至希望新光纸业能成为行业的标杆,利用一切的手段、行政的,法律的、舆论的手段,迫使所有的同业制浆造纸企业都老老实实的跟着新光纸业的步伐前进,能做到那一步,内地的天空或许能稍稍蓝一些……”张恪发了一通感慨,突然有些不好意思,问孙尚义,“我会不会有些理想主义了。”

“倒不是有一些,”孙尚义笑着说,感慨道,“少年人有理想总是好事,不像我们年过半百的人,也不敢有什么想法……”新光纸业在造纸生产线上的巨额环保投资,还可以说是体现一家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心,但张恪在营林项目上的巨额投资,那真的只能归到理想主义一类中去。

张恪微微一笑,对自己来说,敛财似乎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有些理想主义的念头倒不是什么坏事,像孙尚义这些有着曲折人生历史的人,理想主义还要待开发。

周游听了张恪这番话却相当的兴奋,其实这一年来,张恪实际的做法也是从爱达电子抽取利润反哺新光纸业,不然也绝不可能轻易就上那么大规模的营林项目。

旁人或许会觉锦湖搞这个项目,张知行的位子也跟着上去了,是政治投资,但是相比徐学平从东海黯然离开的巨大损失,又怎么可能是新芜市一个副市长的位子能够抵消的?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从徐学平到唐学谦到张知行到张恪,都多少有些中了理想主义者的毒素,聚集到这个核心的人,多少也受到他们的影响。

周游与张恪相处两年多了,沉寂多年的热血也难免要沸腾起来,听了张恪这番话心情很是振奋,顶了顶宋志佑的胳臂,笑着说:“在新光干活,不会有什么道德上的压力吧?”

宋志佑笑了笑,说道:“恪少搞了那么大的一个幌子竖在那里,压力多少有一些……”

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营林热情,新光纸业在东海省内的十亿营林项目之后还有一个更庞大的五十亿制浆项目投资计划;这就是宋志佑说的幌子。

宋志佑与许鸿伯目前是新光纸业营林项目的总负责人,各地政府官员无不极力拉拢,他们还要防止地方政府对营林事情过度热情,万一地方政府毁掉天然林来造速丰林,那就是造孽了。

速丰林虽然比荒山、荒地好多了,但是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度远远不及天然林。

换作APP,自然乐意看到地方政府毁林腾出大片的空地来,宋志佑到新光纸业来负责营林项目,也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然而张恪请许鸿伯来当特别顾问,就是担心地方政府会过度热情,甚至在与地方政府签署的营林合约里,将林地平整等项纳入新光纸业的义务之中,仅这一条就让营林成本上升很多。

宋志佑作为新光纸业支付六十万年薪外聘的副总裁,到新光入职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建邺的林业分公司负责庞大的营林计划,与张恪之间倒是谨守员工与老板的分寸。

宋志佑之前所在的公司是亚洲排名第一的印尼造纸企业亚洲纸浆造公司(APP),他是APP旗下国内投资有限公司的高级雇员,与三名履历相当的三名同事跳槽到新光纸业,自然是为高额的薪酬所吸引,也有部分原因是对APP经营手段的不满。

虽然APP在国内的业务还没有大规模的展开,特别是对环境、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制浆、桉树营林项目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展,恶名还不显,但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时却恶劣的破坏当地的环境,以致这家企业甚至要被自己的国家“驱逐”,缅甸的林业部长甚至跟新闻媒体哭诉着要控告APP毁林行径。

宋志佑刚到新光纸业,与张恪讨论过APP在经营上一些不为外人道的细节,张恪没有说什么,因为APP目前在国内的投资还不大,就算他们在海南省已经立项的一家大型制浆项目也会因为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而搁浅,还没有造成很强的负责影响,也不好跟外人评价什么。但是七八年之后,APP就因为毁林等种种问题在国内引起极大争议,虽然国家林业部与地方政府公然站出来维护APP,使得事情的真相很难给普通人知道,张恪却是一个怀疑主义者:APP在云南造桉树林时,思茅地区只有宜林荒山、荒地280万亩,但是APP纸业在思茅地区的纸浆材基地一期投资规模就达到600万亩,很奇怪不足的320万亩植林地从哪里来?地方政府给出解释,说是思茅还有300万的轮歇耕地可以拿来植林,说政府与APP都不会毁天然林来植林,且不说耕地转为林地,但是之后APP又计划将他们在思茅的纸浆材基地规模扩大到1200万亩,那到底是什么居心?

是是非非,张恪作为旁观者也无从知晓,既然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他惟一可以做的事情就算不能将APP彻底挤出国门去,也会压制他们无法在国内搞出多大的动作来。

亚洲金融风暴会压制APP在2000年之前不会大的投资动作,新光纸业有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追赶差不多也来得及。

张恪从与宋志佑接触就告诉他,新光纸业的营林项目就根本没有在十年内有盈利的打算,他会从爱达电子抽取巨额利润来维持对营林项目的持续投资,地域也不会仅仅只限在东海省。

宋志佑告诉张恪速丰林采取树种生长周期越短,投资收益期自然也越短,成林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控制成本,但是生长周期越短的树种、越大规模的单一树种林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APP营林项目通常是大规模连片的种植生长周期只有5—6年桉树林。张恪没有考虑什么就决定让新光纸业营造混生型速丰林,种植成材周期为8—10年的速生树种,以将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当然,都种植20—30年生长周期的树种才是理想的状态,但是也要考虑目前国内工业原料林木供应紧缺的情况,虽然张恪并没有想从营林项目里直接盈利。

这次让周游与宋志佑留在香港等过几天陪自己一起回内地,也是让他们知道利用嘉信实业在香港股市公开增发股票并购爱达电子碟机资产的计划,这个计划能实现,就能套出巨量的资金去反哺新光纸业的营林项目与其他项,至于制浆项目,那还是继续拖着吧。

(未完待续)

第376章 陌路的相逢第705章 周末三人组第420章 云池酒业的方向第907章 配合着呻吟第880章 月光床头说故事第十四章 差点无法出头的渔翁第640章 韩元风暴第1076章 男人的心第六十一章 败家子基金第151章 设局商业地产第963章 东塘观鸟第445章 夜色寂寥第1098章 迫不及待第972章 酒醉之后第723章 左右逢源第1060章 一元钱买肉第120章 断别人财路第764章 异乡相遇第547章 李代桃僵第八十七章 强势的开端第1100章 联通的定制策略第1044章 皇后的人都叫我小雪第565章 未发生的纵火案第1020章 预防万一的替代方案第544章 香港街角的风情第1108章 意外的失策与剪刀第431章 记者的围攻第742章 端倪第720章 推波助澜第1128章 拒绝诱惑第337章 买春富春阁第467章 隔岸观火第1143章 锦湖的互联网资源第463章 真正的痛苦第507章 陈信生第702章 技术发展的方向第355章 卧室的纸箱第五十章 更多的地盘第926章 蒙乐的家庭往事第115章 殃及池鱼第249章 央视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第880章 月光床头说故事第672章 暂时的和解第805章 又不是小混混第200章 再行惠山第1051章 被猥玩的和解协议第六十一章 败家子基金第229章 错肩而过待相逢消失的楔子第528章 北京分公司第144章 渴睡第252章 合作的基础第663章 这辈子的愿望第625章 交换的价值第123章 谢晚晴的回归第676章 夜听泉第157章 意外的相逢第711章 管杀不管埋第六十五章 初遇许鸿伯第610章 卖气球的第373章 纨绔子弟第534章 较劲第337章 买春富春阁第989章 商业利益第1164章 让人担忧的锦湖第863章 并购风波第850章 南洋海运第645章 极蓝音色魅惑第260章 混乱与沸腾第152章 拆迁之痛第二十三章 家族企业的问题第1117章 特殊的电话拜年第584章 偷猎开始第717章 公共的财产第257章 两小无猜第361章 我感冒了第五十三章 对总代理商的提点第168章 父子夜谋第423章 大雅集团第559章 图穷匕见第219章 犯罪预防第631章 实践的意义第373章 纨绔子弟第839章 综合商社第十四章 差点无法出头的渔翁第217章 纯真少年时第五十六章 需要新的投资人第671章 低头折腰第877章 饮马河上的夕阳第293章 左右为难第1200章 尾声(6)第257章 两小无猜第885章 严文介的扑朔迷离第1168章 机场美色第511章 野心第888章 醉酒后的香艳第722章 包夜三百第八十章 资金的解决方案第550章 别人的勾心斗角第326章 六十万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