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无言的摊牌

获得日元贷款的融资成本以及利率都要比在国内融资低一些,但是对投资项目的要求相当严格:八千万美金的贷款,要有30%的资金要拿来上废水处理配套项目。

即便是欧美对环境保护要求最为严格的国家,纯粹造纸企业的环保投资比例也没有这么高。

近两亿的环保投资,除了二期工程废水处理设施配套所需之外,还包括一期工程6000万的环保设施技术改造资金。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预计要到今年秋天才能正式投产,但是一期工程的环保设施技术改造已经完成。

车队到新光纸业后,由周游负责全程讲解,重点是参观新光纸业刚刚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要让李远湖看到新光纸业在环境保护上毫无花巧的巨大投入,周游介绍说:“巨额的环保投入,对企业而言是没有多少经济效益的,除了前期的一次性设备投资外,还需要很大的持续性投入与后期的管理,基本上是纯粹的投入,但是我们愿意承担下来,这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前面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差不多能达到人能饮用的标准,”周游让造纸事业部总经理周复亲自跑上去拿纸杯滔一杯水出来,让李远湖与省里陪同的官员看水的洁净度,“这些水都可以循环利用,这间厂已经完全实现工业废水的零排放……”

为了验证周游的话,周复还小抿了一口,说道:“没有自来水的漂白粉味……”

张恪眨眨眼睛,就算知道处理下来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但是看到预处理池里工业废水灰黑污秽的样子,他是绝没有勇气去喝一口的,这简直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苏逸群,谢剑南看到过新光纸业最早提交的制浆项目意向书,意向书里明确提及要保证充足的原料木材供应,但需以不损害省内与周边省市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为前提。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牺牲生态环境、甚至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发展经济的唯经济论思潮在国内占据主流。

在省里,上制浆项目或许对省内已然很脆弱的天然林体系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却不是不能忍受的;而张恪将李远湖一行人领到新光纸业造价昂贵的污水处理设施前,就是要明确的告诉李远湖,锦湖出于生态与环境因素上的考虑暂缓制浆项目,绝不是无端找来的借口。

谢剑南心想锦湖是下定决心不会让省里牵着鼻子走的,他们要按照自己的意图、执行自己的意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发展。

陈静悄然不语,若有所思,瞥眼看着站在一旁、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无关的张恪,他的确表现得很悠闲,几乎很难想象国内的造纸企业会为环境支付如此高昂的成本。

####################################################################车队从新桥镇的造纸工业园出来,李远湖已经完全能明白张恪的意图了,锦湖并没有近期上制浆项目的计划;这算是摊牌了。

在从新桥镇前往象山南麓海裕国际学校时,李远湖特意将苏逸群叫到他的车上,除了他与苏逸群之外,还有他的秘书高真与省政府秘书长陆文夫。

“新光那个副总滔下那杯水喝时,许多报社记者都抢着拍下这一瞬间,”李远湖感慨道,“国外媒体一直批评国内企业为求发展牺牲环境,在国内几乎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河流,要是照片洗出来,拿出去回敬那些饶舌的国外媒体倒是好的……”

虽然对新光纸业的做法有所不屑,但是车里的人在政治上都成熟的,也就谁都无法开口提出批评的意见。

“国务院从九三年搞环境保护世纪行,下决心整顿造纸企业,”苏逸群察颜观色,说道,“不过矫枉过正也不好……”

陆文夫问道:“是不是跟这些记者打声招呼,不要刻意宣扬新光纸业?”

对陆文夫来说,不存在站队的问题,他处于这样的位子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算了,这毕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事情,这种事都要打招呼,让那些报社的记者会如何看省里?”李远湖挥了挥手,眼睛望向车窗外远处笼着一层淡淡雾霭的象山,他决心不去管这样的事情。

一旦让媒体大肆宣扬新光纸业在环保上的投入,相当于默认锦湖无限制拖延制浆项目的事实。

苏逸群揣测领导的意图还是有一手的,他看到李远湖神色间有些心气郁积,心里微微一笑:张恪他们利用种种手段与方式,甚至不惜迫使一省之长李远湖让步,也要让锦湖发展贯彻他们自己的意志,看上去是他们赢了,但是李远湖心里的芥蒂未必能就此消去。

车队是顺着穿越植物园的树荫甬道驶入海裕国际私立学校,谢晚晴与她的助手张庭以及国海国际学校招聘的管理人员都在校门口恭迎李远湖一行人的到来。

这一年多来,谢晚晴逐渐淡化她曾作为锦湖主导者的角色,而将大部力的精力都投入到这座高教育水准的私立学校上来;准确的说,是在新光纸业上林业项目前夕,海裕就彻底撤出锦湖了。

李远湖走下车,平静的看着这个可能是省内最富裕、与兄弟叔伯闹翻不再往来的女人,的确很漂亮,举手投足间有着雍容优雅的气度,应该是她的纵容,才让张恪有机会成就一个璀璨夺目的锦湖。

这几年,国内涌现的贵族学校不少,也有不少将分校开到东海省境内,但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像谢晚晴不计成本往海裕国际私立学校投入的,绝无仅有。目前能看到的还仅仅是硬件的投入,海裕国际学校将采取与国内教育体制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这一点还无法看出来。

海裕国际私立学校成立之后,也不是向社会公开招生,前期也仅仅是考虑招收锦湖体系内员工的子女,当然,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现在还很难承受些海裕国际私立学校的高昂教育费用,但是锦湖想从全球各地招募顶尖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就不得不为他们的家庭考虑周全。绝大多数的华人父母是愿意为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工作选择上做出让步的,偏偏高知分子的家庭都为国内的教育现状堪忧,轻松、能充分发掘孩子天性与才能的教育,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听谢晚晴介绍过海裕国际私立学校的办学前景,李远湖心思一动,侧头跟懒散少年似的坐在一旁、很少说话、眼神四处乱转的张恪说道:“锦湖为旗下的员工考虑很长久啊……”

“哦,”张恪哂然一笑,说道,“哪里是我想的?锦湖这个团队都善于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不过也没有什么不好,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手趴在桌上,问李远湖右手的唐学谦,“这话是这么说的吧?”又跟李远湖说道,“要想招聘顶尖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必须有让他们向往的生活环境才行,换作非洲,给他们再高的年薪,都没地方花去,谁高兴去?有些条件,市里一时不具备,锦湖就要为旗下的员工优先考虑,除了学校之外,锦湖还要考虑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的社区,让那些外乡籍的员工在海州安家乐业……考虑到锦湖日后的发展,这个社区总要容纳几万人才够……”

锦湖旗下含新光纸业与爱达集团在海州拥有员工才五多千人,张恪的话说得随便,却也透露出锦湖以海州为重心发展的长期规划来。

之前,爱达集团在北京大造声势,又是购楼、又是与北京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让李远湖产生锦湖有将总部迁往北京意向的猜测,李远湖也怕张恪少年心性发作不按规则出牌,这才是他这次海州之行的目的。

到这时,李远湖算是稍稍安心下来。

(未完待续)

第248章 标王争夺第764章 异乡相遇第1093章 有情人第900章 被一夜情第789章 钉子第641章 锦湖帝国第1028章 陈妃蓉生病了第654章 实验室骨架第1190章 锦湖要跟三星死磕第196章 大渠道商第604章 落水狗要痛打第八十三章 妙人儿的心思第119章 准备抽身第285章 雪夜第357章 保持市场地位第846章 利益交换第202章 江黛儿的父母第452章 得意忘形第618章 印尼大火第215章 又有新人第518章 捉摸不透第1002章 也不能静观其变第132章 激情后的温柔第563章 敌盟第1154章 美女的蛇蝎手段第191章 所谓的公道第183章 许维的病情第312章 合作第222章 精彩的一天第587章 自揭其丑第527章 创艺会所第1126章 新官上任的前奏第336章 惹是生非第952章 非常大的蝴蝶第606章 格局第579章 回校上课第163章 不死心第917章 张恪偷鸡不成第八十一章 大姐好冷淡第1058章 形势总是复杂的第148章 准备挖大坑第105章 偷情的雪夜第118章 娱乐场的去留第九十六章 饮食广场第721章 骚动的青春第762章 东京、东京第五十五章 我们要做省代第645章 极蓝音色魅惑第479章 形象全毁第141章 电子邮书第533章 经济地位第483章 记者会第830章 首卖会第660章 杜飞的成长第九十二章 唐学谦要见许鸿伯第212章 激进与冒险第935章 与艾默的夜宴第587章 自揭其丑第279章 迎面而来的对手第455章 让你们喘口气第517章 促销小姐第222章 精彩的一天第897章 美色诱惑第1058章 形势总是复杂的第813章 不知犯太岁第374章 新芜的新居第607章 新生报名第923章 锦湖给人的压力第262章 爱达的未来之路第161章 惜容与惜羽第935章 与艾默的夜宴第801章 盗香第1196章 尾声(2)第924章 三井在行动第704章 网吧开业第108章 拥雪夜谈第九章 三人成谋(让你知道我早熟)第三十七章 交给我来搞第480章 争执第279章 迎面而来的对手第九十二章 唐学谦要见许鸿伯第387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510章 国产手机第468章 出头椽子第422章 去香港第六十二章 许思的心事第834章 心中的恐惧第888章 醉酒后的香艳第752章 体制与权势第610章 卖气球的第276章 植物园奇想第568章 藏身女厕第1050章 踩到雨衣滑一跤第1190章 锦湖要跟三星死磕第868章 汤圆的无妄之灾第858章 建港或是缓兵之计第433章 明标竞价第五十八章 打消唐婧的积极性第837章 重大利益第1031章 出突意料的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