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亡羊补牢

从二十五日起,台风锋面扫过香港,那几天,香港暴雨不休,仿佛整座城市都浸泡在雨水之中,香港夏季的闷热一扫而空,空气里充塞着海洋的腥气。

这几天风急浪涌,暴雨不休,无法再去海边学习冲浪,张恪也只能将自己关在狭窄的房间里务些正业。

启德机场那几天大部分的航班皆已关停,王维均先乘飞机抵达广州,从广州转车抵达香港。

晶圆厂投资计划最初的发起人、大马郭氏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郭松延也于同一日飞抵香港。

作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华商集团的郭氏云源集团早在九十年代之初就到内地进行投资,九五年就在建邺投资建了一座油脂公司;郭松延对内地日益开发的市场环境十分了解。

受金融风暴牵累,郭氏家族的资产从四十一亿美元骤减到三十亿美元不到,金融风暴还将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郭松延最初计划拿出三亿美元出来支持在吉隆坡建晶圆厂,此时虽然没有完全放弃该项计划,他个人的出资规模却已经降到六千万美元——他必须保证郭氏家族企业能顺利的渡过这次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谁都知道金融风暴还只是开始,谁也不知道金融风暴引起的经济衰退会持续多久。

柳志成心里也明白,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继续坚持将晶圆厂建成马来西亚已经不大现实。

建邺市政府也表现出相当大的诚意,王维均这次赶过来,就是特意来邀请郭松延、柳志成前往建邺考察投资环境的。为了避免引起台积电与台湾地区当局的警惕,邀请接待并没有直接以建邺市政府的名义,而是由陈信生以爱达集团的名义将邀请函正式传真到台积电集团总部。

陈信生与柳志成在香港的相遇似乎真成了偶然。

爱达集团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内地碟机产业领军的企业,如今手里又握有内地第一批四张手机生产执照中的一张——虽然另外三家公司,联信、联讯、东兴在获得手机生产牌照之后都迅速推出自己的产品,爱达还在筹备生产阶段,谁都不知道爱达何时会推出自己的第一款手机产品,但是爱达已经成为任何一家海外厂商想开拓内地市场就无法忽视的电子企业。

香港中联办自然积极促使郭松延、柳志成前往建邺考察,二十六日之前,就为他们办妥一切入境手续;王维均在香港停留一天,二十八日,就在孙尚义、陈信生等人的陪同下,将郭松延、柳志成转道广州接回建邺。

张恪也与杜飞、盛夏随行返回建邺。

二十八日夜,建邺市委书记罗君、市长肖明建出席了在建邺饭店为郭松延、柳志成举办的招待酒会。

招待酒会结束,张恪就陪同罗君去见李远湖。

很久没到新梅苑了,徐学平原先在新梅苑里的住处暗着灯,迄今还没有人搬进去住,不管如何,徐学平都不可能再回东海了,除了彻底退下来回东海定居。

罗君循着张恪的视线,看了一眼给昏黄的路灯轻笼、内部却没有亮灯的别墅,他刚调到建邺担任市委书记不久,徐学平就给调出东海,与徐学平接触不多,但是知道徐学平是那种性格分明的官员,性格分明会显得与周遭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车在李远湖家前停下来,高真出来开门,张恪对李远湖这个与谢家交往密切的秘书自然没有太多的好感,只是随罗君淡然的打了一声招呼;李远湖站在楼下的客厅里迎接张恪与罗君的到来。

张恪是第一次进入李远湖在新梅苑的住处,毕竟是八十年代末省里出资筹建高级官员住宅区,建筑风格上还是偏旧式的,就不会显得太奢华,倒是李远湖在家办公的书房典雅别致一些。

走进李远湖的书房,罗君却没有特别的客气,眼睛微眯着要等高真走出去才肯开口说话,张恪自然也是压着嗓子不说话,看得出罗君对李远湖的这个秘书也不喜欢。

建邺市的经济管辖权限不在省里,罗君连李远湖的账都不大买,自然无需对李远湖的秘书假以颜色。

待高真走出书房,张恪才将事情原委汇报给李远湖听,说道:“……国内一直筹备着要建晶圆厂,但是没有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晶圆厂是建不起来的。虽然现实中的困难还有很多,眼下却实际解决了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的困难,应该说是近几年内难得的一次机遇……”

项目引进,具体由建邺市委市政府出面,不过还是要省里配合支持。

省市两级政府都相继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战略,断没有不全力争取这个项目的可能。

投资建晶圆厂,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还谈不上什么特别的举足轻重,但对建邺市,特别是对建邺市的数字长廊构想的意义非同凡响,再有锦湖的橡树园计划配合,建邺市的电子产业就可以在国内独树一帜……送走罗君、张恪,李远湖站在书房里看着前面那栋没有亮灯的别墅,回忆他的前任在东海省两年主政的时间里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七月初泰国最先爆发金融危机,中央就下文要求各省市审计清查省市两级国投公司的财务状况——这大概是外经贸部叶臻民对亚洲经济势态的观点首次在中央占据上风,还应包括叶臻民兼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一职。

除了外贸型企业会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之外,一直以来承担地方政府对外融资重任的省市两级信托公司成了国内可能受金融危机牵累的重大隐患所在。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仅广东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在亚洲地区的短期美元外债规模已经达到三十亿美元之多,中央当即责令广东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又随即派出工作小组进驻各沿海开放省市的省国投公司查账。

问题很严重,各省国投公司利用政府给予的便利条件对外举债,对内放债,管理又相当的混乱,预计仅东南沿海各省市的国投集团积累的坏账规模可能高达近百亿美元之多。

当然,徐学平在东海主政时,也利用省国投集团大举外债,仅去年年底一次性的举债规模就高达二十亿美元之多,但是多为长期日元政策性贷款,短期内不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非但不受影响,还将从日元贬值中获利颇丰。

除此之外,徐水平从去年年中就清理整治东海省内的各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重点整治的东海省国投集团其财务状况在一年时间里得到极大的改善,在这次清查中,是东南沿海各省市国投集团经营状况最好的一家。

都说徐学平给调离东海会彻底沉寂下去,李远湖看着窗外的树篱,淡淡的笑了笑,也能看到窗玻璃上映着的自己淡笑的影子,心里想:只怕徐学平不一定会就此沉寂的。

※※※※※※※※※※※※※※※※※※※※※※※※张恪还在罗君的车上就接到徐学平的电话,不方便细说,随便聊了几句就挂断电话。

将罗君送回住处,张恪回到车里就迅速拨通徐学平的电话:“徐伯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审计局派往广东的工作小组今天回京向赵济东副总理做了汇报,赵副总理晚上将我找过去谈了谈,广国投的情况不容乐观……”徐学平的声音比较沉重,能从他的声音上判断情况有多严重。

曾经发生过的另一段历史,广国投作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而广受瞩目,最为恶劣的,在亚洲金融危机蔓延期间,广国投还肆无忌惮的在东南亚大举短期美元外债,对内又毫无节制、毫无原则性的放债,广国投破产,严重的资不抵债,最终由广东省政府先后为其承受三四百亿的巨额损失。

有着后世的记忆,张恪对广国投的情况再是清楚不过,能提前一天制止广国投看似疯狂的举债行径,就能给地方政府减少上亿元的损失,国务院此时插手,总比拖到一年之后再了拖不下去强。

“人力有时穷,此时亡羊补牢还算不晚吧,”张恪淡淡的笑了笑,说道,“我只关心徐伯伯您这次会不会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

(未完待续)

第375章 惹上黑社会第285章 雪夜第969章 要不要巧遇第633章 热闹了第461章 偷情会遭报应的第193章 换个思路第771章 秋叶原促销第984章 暗地里的刀光剑影第207章 谢剑南的反击第438章 期待杀手锏第489章 科研实验基地第1033章 这还是冰山美人吗第1174章 看锅下米第1159章 东窗事发第987章 家宴第1083章 泡妞的艺术第457章 午后密议第292章 送礼第461章 偷情会遭报应的第219章 犯罪预防第312章 合作第443章 艾默的幽默第1084章 被围殴与突围计划第381章 张恪耍流氓第438章 期待杀手锏第799章 谁都想抢先一步第1049章 走光第857章 东山岛第192章 一点事情不做怎么行第737章 斯高柏的野心第241章 恋奸情热第514章 会有些痛第855章 死皮赖脸的色诱第1103章 君子协定第845章 突破第335章 许思的存在第950章 出院第531章 锋芒毕露第215章 又有新人第578章 数字长廊构想第1034章 蓄势待发第797章 华夏电子第683章 限制第624章 迷雾下的真相第420章 云池酒业的方向第368章 像会考一样的人生第1068章 第一次相见第1100章 联通的定制策略第230章 恶名第144章 渴睡第161章 惜容与惜羽第1121章 谢剑南的决心第1049章 走光第217章 纯真少年时第五十一章 父子交心第916章 新城会佳人第七十四章 海州宦海困局第750章 折腾第246章 完美恋人第970章 被猎艳第1149章 永远给模仿第1018章 深夜密访第522章 声东之计第109章 恶少排行榜第972章 酒醉之后第1002章 也不能静观其变第950章 出院第1139章 甘当傀儡第472章 反目成仇第661章 最大的困难第684章 科王高科的优待第419章 孔长河第536章 下车伊始第661章 最大的困难第1150章 故人去留第1155章 意外怀孕事件第226章 自有大棒跳出来第809章 气吐血第563章 敌盟第1115章 新年是非多第285章 雪夜第644章 曾经的允诺第251章 TI公司的打算第822章 谋划第580章 请君入瓮第196章 大渠道商第793章 出口恶气第1046章 两百米高的成就感第484章 一个教训第646章 秋季攻势第1052章 资金压力第694章 晚餐第913章 母女如花第234章 多情的转身而去第935章 与艾默的夜宴第四十七章 吸引眼球的广告第437章 陈静的考虑第827章 最糟糕的局面第412章 混乱1978第927章 清晨的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