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新战略思维(下)

屋子里静悄悄的,罗荣桓和蔡中忙着手里的活儿,时不时地瞄一眼刘一民,等他下决断。

刘一民算是想明白了,今天的抗日战场与历史上不同,不是日军兵力不足,而是我军战斗力比历史上强大的多的多,小鬼子再也不可能用一个旅团、一个师团去守100多个县了,恐怕他们一个旅团连两三个县都不一定能守住。

不光是八路军的战斗力强,国军的战斗力也比历史上高的多,主要原因是淞沪会战的损失比历史上小,南京保卫战的损失和历史上就没有可比性,国军的老兵、战斗骨干得以保存,扩军整训的速度就快了许多。这才有了蒋介石在日军攻占南宁前夕敢于调兵攻打陕西。

既然历史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自己为毛还要拘泥于历史发展轨迹呢?

刘一民从兜里摸出烟来,拿出火柴,划了一根不着,再划一根还不着,气得把火柴盒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参谋处副处长张林风见状,赶紧过来,拾起地上的火柴盒子,掏出一根火柴,轻轻一划,就点着了,凑到刘一民跟前,帮他把烟点着。

刘一民吸着烟,脑子里仍然在不停地转圈。

假如日军不打太平洋战争,集中力量打侵华战争,难道真的会出现后世网络上分析的那种特别可怕的后果么?

这个问题过去刘一民也曾经思考过,当时的考虑只是觉得如果日军不打太平洋战争,集中力量侵华的话,以日军的战斗力和海空优势,势必攻势会更加凶猛,说不定就能攻占重庆、西安,蒋介石说不定就会妥协,中国的抗战很可能胜利遥遥无期。

现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刘一民越想越觉得值得研究。这毕竟是个大的战略问题,马虎不得。

日本只是一个37.2万平方公里的岛国,面积也只相当于云南省。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只有3000万人,比山东现在的人口还差了800万呢。只是明治维新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粮食矛盾、居住矛盾得到缓解,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小鬼子又不知道节育,人口竟然成倍增长,现在已经达到八、九千万了。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小鬼子只能向外移民或侵略扩张,否则的话,日本的粮食问题就解决不了。这是近代日本把侵略扩张政策定为基本国策的最根本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军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日本的无地农民才愿意移民台湾、东北。

穿越前,刘一民一直认为抗日战争之所以进入相持阶段,是因为日军兵力不足,想当然的以为是日本人口少,缺少兵员。现在经过三年抗战,刘一民对日本的认识比穿越前不知道深刻了多少,知道日本不缺兵员,不但日本国内人口多,而且还可以从台湾、朝鲜、东北征召兵员。

日本人缺的是制造武器的原料和让飞机、坦克、汽车跑起来的石油、橡胶。

日本毕竟是个资源困乏的岛国,钢铁、煤炭、石油、橡胶和贵重金属基本上都依赖进口。日本制造业发达,没有了原料,工厂就成了空房子了。

更重要的是,日本虽然现在是军国主义占统治地位,但毕竟还是内阁负责制,有国会、议院和元老院,当战争给日本带不来好处的时候,日本国内的掣肘因素就多起来了。

日军不是不能建设更多的师团,而是日本内阁、国会不让军方建,原因就是经济承受不起。

之所以此时侵华战场上日军兵力大大大于历史上,原因就是中国军队打得比历史上好的多,日军伤亡很大,再不集中力量消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的话,他们就有战败的危险。日本内阁也不得不咬着牙支持军方扩军了。

象现在,美国中断了与日本的贸易,英法德又打成了一锅粥,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很快就会形成,小日本别说没钱,有钱也没地方买石油、橡胶。除非他们认输,不然的话,他们必然会杀向东南亚,去获得石油和橡胶。不然的话,他们的飞机、军舰、坦克、汽车都会成为一堆废铁的。

从这个意义上考虑,光是石油和橡胶这两样东西,就会逼得小鬼子不得不向英美动手。八路军打得越狠,日军损失越大,小鬼子发起太平洋战争的时间越会提前。

想着想着,怎么又想到了日军会发动太平洋战争呢?

摇摇头,刘一民又伸手向烟盒里摸去。这一摸,发现烟盒竟然空了,扭头就对蔡中说道:“老蔡,把你的烟拿出来,我的烟抽完了。真是的,这么大个领导,怎么还扣扣索索的,发个津贴也交给老婆,抽个烟都不知道让人,简直是怕老婆怕到骨头缝里去了!”

罗荣桓和蔡中这才明白,刘一民刚才是在骂小鬼子欺人太甚。

蔡中慌忙掏出烟,递给刘一民,又划着火柴替他点上,笑嘻嘻地说:“好我的司令员老弟,你年轻,不懂,怕老婆有饭吃!”

蔡中的津贴实际上没有给任莹交过,大部分都用到给重伤员买营养品了。刘一民知道这事,只不过是想和老伙计开玩笑而已。

罗荣桓从兜里摸出一块钱,喊过自己的警卫员交待说:“去,给司令员买烟去,买好的!”

不等罗荣桓的警卫员出门,唐星樱提着水壶从外面走了进来,听到罗荣桓的话,就说:“政委,我那里有烟,不用去买”。

说完,唐星樱从警卫员手里要过钱,塞给了罗荣桓,自己给刘一民、罗荣桓、蔡中倒上水,这才扭身出去,一会儿功夫就拿着两包骆驼牌香烟走了回来,放到了刘一民跟前。

刘一民撕开烟盒,往外一磕,拿出一根烟,点上,吸着,又不理其他人了。

刘一民接着刚才的思路想,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而是专注侵华,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刘一民脑子就疼,似乎天上黑压压的日军机群正排着队气势汹汹地扑来,地上黄糊糊一片,都是日军步兵。

刘一民使劲摇摇头,让脑子清醒一下,认真思索中日双方力量对比。

对比来对比去,刘一民觉得,从目前中日两国实力对比上讲,客观地说,日本远远超过中国。

除了日本本土的因素外,日本还有朝鲜、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华南占领区的资源和人力可以动用,象这次日军提前组建三个战车师团的事情,就是在东北组建的,除了油料以外,坦克上所有的东西恐怕都来源于东北的钢铁和铜、铅、钼。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日本国内经济是否面临危机,单是伪满洲国的经济就能支撑日军在关内的作战需要了。只要日军需要,恐怕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制造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的。

日本的优势是国力强,弱势在于野心大、战略方针错误。

中国的优势在于人口多、面积广,弱势在于工业基础薄弱。

比来比去,刘一民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小日本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也无非是把抗战胜利延长几年,最终还是难逃失败命运。

原因有内因、外因两种。

内因是中国自身的条件决定的,领土面积大,战略回旋空间大,就算日军占领了重庆、西安又能咋样?难道国民政府不能迁到昆明、中共中央不能迁往陕北么?只要国民政府有一席之地可以栖身,以蒋介石的性格就不会投降。中共更不用说了,当初被蒋介石打得不得不长征,不也照样熬过来了么?

有了这个前提,就不怕了。日本占的地盘越大,我们的敌后根据地也就会越大,八路军、新四军实力扩充会越快。相比日军来说,我军是一股新鲜勃发的力量,由于政策和策略正确,我军会越来越得到老百姓拥护,有着永不枯竭的兵员。这样的话,日军在追着国军的屁股大、追着八路军主力打,而我军的地方武装却在后面跟着日军的屁股埋头发展,此消彼长,日军永远都不可能集中力量把蒋介石给消灭了或迫使其投降,也永远不可能把我军消灭了。他们顶多只能是占领城市、县城和交通线,扶持汉奸政权愚弄百姓。但是这个时代不是蒙元灭亡南宋、满清灭亡大明的时代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多了,慢慢地,军人和老百姓也会读书识字、自我觉醒,汉奸那一套蒙不住人。长期下去,中国的抗战还算会坚持到底的。

外因是美国人出于维护其东方防线的需要,不管日本会不会打他,他们都会加大对中国的援助。特别是日本不发动太平战争的话,一旦美国帮助英、苏打败德国,在战争中变得更加强大,就绝不会容许日本占领中国,当东亚霸主,必然加大援助力度,甚至出兵参战。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一民就开始琢磨如何在日军不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前提下打败小日本了。

打仗就是打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从这两样来看,美国断绝对日贸易,等于是扼杀了日本的持续战争能力。要不是有伪满洲国的支撑,小日本恐怕现在就要坐下来和中国人谈判了。

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战后东北的工业设施被苏军洗劫一空,一下把东北的经济基础打回了原型。美国之所以战后变得那么强大、指手画脚,关键也是他们用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把日本东南亚都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果还象历史上那样,依靠美国在太平洋上消灭日军陆海军主力、苏联出兵东北消灭关东军的话,中国还得象历史上那样,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几十年。甚至到了21世纪,美国人还会天天给中国制造麻烦。那自己穿越这一趟还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呢?

必须得利用自己穿越的优势,大打特打,在美、英、苏打败德国之前打败日本,马踏富士山,长歌入东京!

刘一民就想起了赵勇刚发来的电报。

赵勇刚在电报上用欣喜若狂的语气说:“司令员,东北铁路、公路纵横,有好多好多的工厂、矿山,占了东北,就再也不愁没有坦克汽车大炮和炮弹子弹了。”

按照历史上的记述和现在赵勇刚简单报告的情况,刘一民知道此时的伪满洲国,由于资源丰富,交通设施好,日本人大力开发,经济总量可能已经超过日本本土了,不但能生产火车,还能生产飞机、汽车。

日军在东北开设的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是一个以飞机、汽车制造为主体,以钢铁为基础,以煤炭为先导的超大型军工集团,下设有以开采、冶炼金属矿为主的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满洲矿山株式会社、满洲轻金属株式会社,以生产飞机和飞机发动机为主的满洲飞行机株式会社,以生产汽车、维修汽车为主的满洲自动车株式会社,直接经营企业17家,职工33万人。

历史上,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共生产飞机4800余架,飞机发动机5000部,生产汽车44785辆。

刘一民就想,美国已经卡住了日本从美国进口战略物资的通道,日军侵华战争的另一个支撑点就是东北了。只要把东北收复了,小日本没有了造武器弹药的钢铁,没有了让火车、军舰开动的煤炭,别说是让他们侵华了,恐怕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这东北啊,换必须得想法早日收复!

这下,刘一民的思路彻底调整了!

刘一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张嘴就说:“政委,给中央和总部发报,我部决心于对扫荡我山东根据地之敌发起全线反击,以调动日伪军、消灭日伪军有生力量为目标,以攻击济南为诱饵,以伏击战法、运动战法,聚歼增援之敌,改变山东战场态势!”

罗荣桓闻言长身而起,答应一声就出门往钱壮英他们的电台室去。

这才有了刘一民要白大贵把北邓庄变成吸铁石的命令!

第536章 青州战记(三)第635章 下王埠第692章 追杀第818章 火箭炮登场第139章 东风第一枝(七)第675章 青龙集第157章 又见红星第1007章 我要回家(续)第405章 暴风雨之前(四)第1193章 孤岛新闻记者座谈会(续)第1335章 松辽战役(十)第260章 南宫(三)第210章 晋祠(三)第697章 南打北拉(三)第1563章 登陆金兰湾第1014章 陨灭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860章 强渡封锁沟第1539章 大进军第419章 第十师团的末日(五)第325章 津浦路之战(三)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444章 周村血战(十)第1191章 缴获第761章 汤沟擒顽第1567章 金兰大战第1569章 关键时候掉链子第1187章 前倨后恭 求双倍月票爆发第476章 大战序幕(一)第37章 溪口之战(六)第962章 攻占石门(二)第214章 东进序曲第1396章 饮马河畔第1323章 破釜沉舟一四二五章 一战定华北十一第330章 滕县之殇(一)第378章 鲁中战役(一)第1463章 凯旋第426章 狡计(续)第249章 沸腾的天津(八)第882章 落荒而逃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854章 布局第650章 文武之道第399章 青岛博弈(二)第807章 又见道格先生第816章 对日贸易禁运(续)第1442章 覆灭(二)第1279章 沈阳之夜(续)第1379章 深尾淳二(续)第1146章 示敌以弱第686章 小年夜(续)第606章 汇报(续)第1516章 一战定华北(二)第1491章 战场视察第1019章 泰安火车站的大火第474章 冷枪冷炮运动(五)第890章 四处开花(中)第678章 游击支队第490章 武汉上空的鹰(六)第718章 风雷动第802章 心伤(续)第88章 成都风云(二)第1151章 心潮难平第1107章 诛杀(续)第112章 链霉素第251章 沸腾的天津(十)第1212章 救命情报第933章 十万火急第180章 发展(四)第1421章 春雷第39章 溪口之战(八)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625章 沈鸿烈(续)第983章 鸣镝第352章 蒙山之阳第1284章 暗夜惊魂第690章 特战对决第1283章 乱成一团第1342章 狗皮膏药第894章 告刁状第245章 沸腾的天津(三)第475章 冷枪冷炮运动(六)第814章 参议院演讲第49章 席卷黔东南(二)第457章 连云港(四)第1415章 给老子捅了他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697章 南打北拉(三)第892章 砍头、破肚、断尾第554章 剑指济南第495章 炸了锅了(续)第1478章 一声叹息(续)第1275章 狮子大开口第752章 湖匪第1129章 征服(续)第1496章 伞兵突击第1168 敦促第326章 津浦路之战(四)第123章 会师风云(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