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会师风云(二)

华走后,刘一民问罗荣桓怎么这么巧,几个人这个+来?

罗荣桓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说:“胡底告诉我你要送小倪医生走,而她本人并不想走。所以我们就过来看看。怕你一时冲动,硬把小倪医生赶走了。我们还有好几个重伤员处于昏迷状态,暂时离不了她。”

刘一民心里想,我早就知道你们在门外,不说而已。明明是在外面听墙根,还非要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真服了这些老红军了。想想历史上一个老红军领导在延安结婚,结果当天晚上听墙根的都是一些后来的大将、上将,就不禁莞尔一笑,老子还没有结婚呢,你们就开始听墙根了。这要是将来有了对象结婚,你们还不听一夜啊!

看见刘一民微笑,罗荣桓就越发不好意思了,忙转移话题,问有没有杨虎城部的消息。

刘一民说暂时没有,三军团彭军团长也没有敌情通报。不过,只要我们卡住他往汉中的退路,他要么被歼,要么退往安康。往川东方向撤退,估计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不管他往哪里跑,最后都是要被解决的。不过杨虎城此人比较倾向进步,最好能把他的部队收编,加以改造,就又是一个能征惯战的五军团。

说起五军团,刘一民心里就有点发疼,想想季振同等原五军团领导人的遭遇,再想想留在中央苏区地被审查的五军团那些干部战士的结局,就感觉一定要在进陕西前再见见毛主席、周副主席,讨论一下如何更好的处理张国焘的问题,不能让这只妖蛾子再闹出什么花样来,让英勇善战的四方面军再遭受莫名其妙地损失。

想起四方面军,来自后世的刘一民自然知道,历史上四方面军之所以断然放弃川陕根据地,主要原因固然是服从中央命令,策应中央红军北上。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川陕根据地被极左思想折腾的经济崩溃,大军衣食无着,不得不另行选择根据地,解决吃穿问题。其实,历史上张国焘早就想转移,是徐向前感觉可以依托根据地打一仗,击垮川军围攻,才有了嘉陵江大捷,部队也才从五万人扩大到八万人。

一想四方面军和张国焘,就想到了曾中生。他现在已经被关起来了。只要两军一汇合,张国必杀曾中生,以掩盖自己的罪行。得想个妥善的办法,把曾中生救出来!

罗荣桓当然不知道刘一民心里已是翻江倒海了,以为军团长年轻面嫩,还在为自己几个人打扰了他和倪华谈话的事情心烦呢!就说:“军团长,按照你的命令,11师、12师、13师都已经出发,是不是考虑让独立师也准备行动,增援11师,确保夺取汉中。

刘一民摇摇头:“不用增援11师。以他们地火力和素质。拿不下汉中地话。就成笑话了。何况还有李凌风地特战大队帮忙呢!独立师地任务是整训磨合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明天一早。蔡主任就去独立师。帮助冯达飞整训部队。我给你两天时间。你把基础打扎实。两天后。独立师就要开始行动了。以后就要当主力使用了。吴征重点抓辎重团和工兵团。边行军边整训。让新补充地战士尽快融入红军大家庭。另外。辎重团长曹胜利一直认为他地团可以当主力团使用。事实上。辎重团、工兵团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当主力使用地。你要在辎重团建起新地辎重团地干部架子。条件成熟时。要迅速拉起新地辎重团。工兵团也照这样办理。我们进入陕西后。那么大地地方总是需要部队守备地。主力要打大仗。地方守备必须重建警备部队。这些事情我们要提前考虑。至于这些部队干部调配问题。由政委和蔡主任通盘考虑。等占领了西安。我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

看看天不早了。几个人就分头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中央纵队和红军总部赶到了广元。

安顿好后。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就在广元县政府红军总部里接见了刘一民和罗荣桓。

几天不见。毛泽东等人地气色都非常好。言谈举止之间。都有一番指点江山地气概。早已不是转兵贵州前地那种风尘满面地景象了。

刘一民把汉阳镇战役地情况做了详细汇报。把七军团目前部队编成、干部使用情况也做了详细汇报。最后又提了五点建议:一是以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班子为基础。组建陕川甘宁青民主抗日政府。统筹根据地建设、发展任务。二是抽调干部。组建地方政权。特别是占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后。地域宽广。没有强有力地地方政权。生产、建设及部队后勤供应均无从谈起。三是组建地方警备部队。负责军事要点守备。腾出主力用于战略方向。四是组建警察部队。负责地方治安。五是三、五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全军统一整编。编成四到五个战略集团。以林彪、彭德怀、徐向前、刘伯承分别率领。向南、向东防御。向西、向北进攻。迅速横扫甘肃、青海、宁夏军阀势力。要在1935年内。最好是上半年。统一陕甘宁青。建立稳固地陕甘川宁青根据地。着手发展工业体系。为全面抗战积累力量。

说完这些后,刘一民又说:“七军团没有参谋长,请总部尽快调配。”

听完刘一民的建议后,几个中央领导都很振奋,但是感觉压力很大。

毛泽东说:“你的五点建议,针对性都很强,前提是建立在统一陕西的基础上。现在杨虎城17路军总兵力大约有五、六万人,主力尚在川北,以七军团攻占陕西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占领陕西后,我们要面对沿陇海线而来地敌人,还要面对黄河对面的阎锡山和华北国军,屁股后面还有大批的中央军、川军、东北军,步子不能太快,得先和蒋介石谈判。”

刘一民笑笑,说:“报告主席,陇海线敌人由于交通方便,会来地很快,但只要我们守住潼关,基本上就把他们挡住了。再说,关中平

仓,我军志在必得。这个方向必须守住。至于阎锡的国军,那就要考验我们统一战线工作地水平了,华北地二十九军正和日军相持,断不会插手陕西事务,阎锡山老奸巨猾,会死守山西地,也不会西进。我们短期内的压力还是中央军。只要和蒋介石展开谈判,我们就可以边谈边打。这边与蒋谈判,那边就集中主力,以一、三、七三个主力军团为箭头,横扫甘肃、宁夏、青海,造成我们占领地既成事实。”

朱老总说:“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如果全力西进,甘肃、青海、宁夏之敌是对手。不过,那些地方太过贫瘠,部队补充不易。我们必须稳定了陕西,才能动手。短期内,是要迅速攻占汉中、西安、渭南。这些地方是陕西精华所在,我军可以筹集粮草、扩大部队。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因此,七军团必须全力北上,抢在敌人援兵之前控制潼关。因此,你不要考虑杨虎城川北主力问题,广元地区防御交由一、九军团负责,一军团已经秘密北上广元,随时可以支援七军团和三、五军团作战。等七军团占领了陕西,稳住了阵势,我们就可以集中主力西进、北上。到时候,你的七军团无论用于哪个方向,都是要挑大梁的。”

刘一民马上站起来敬礼:“请总司令放心,坚决完成中央赋予的一切任务。”

地等刘一民坐下,毛泽东沉吟着说:“至于七军团的参谋长,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说出来好。就说:“我听说西北军政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现在正被张国焘同志关押审查,我想把他要过来,做我们地参谋长。不过,就这样要,国涛同志可能有想法,弄不好人要不来,反而把曾中生同志的命送了。请主席考虑个妥当办法,怎么才能把曾中生同志派到七军团来。”

周恩来脸色阴沉,闷声说道:“你的目的是想救曾中生同志,是不是?”

刘一民忙说:“周副主席明见,我不愿意看见我们的同志莫名其妙地牺牲。再说,七军团实在是缺乏骨干领导,我也是没办法。”

周恩来又说:“你刚才建议说,会师后,全军统一整编,分成几个战略集团。你估计国涛同志会同意么?”

几个领导同时把目光盯向了刘一民。

刘一民不慌不忙地说:“报告周副主席,我参军时间短,入党时间短。不过我知道,天下的红军都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全党服从中央。国涛同志虽然资历老,承担的责任大,也应该遵守党的纪律。不过,具体怎么整编,是首长们考虑地问题,不是我一个小小的新兵蛋子能插言的。我知道的是,所有的红军战士信仰都是一致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个人坚决服从中央整编命令,哪怕中央派我去四方面军当个排长我都没意见,我想国涛同志也会有这个觉悟的。当然,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一个川陕根据地毕竟规模小了点。”

几个领导都不说话了,气氛有点沉闷。

刘一民知道,党内斗争是很复杂地,自己本来不想多说,但是又怕张国故态复萌,才说了这么多。说完就急着想走,起身向几个领导敬礼说:“报告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洛甫同志,我军团主力昨晚已经出发,我是因为要迎接首长们才晚走了一步。请首长们保重,我们西安见。”

毛泽东笑着说:“你慌什么,是不是一会儿不见你那个漂亮女战士就心慌啊?对了,你也不小了,有时间把个人问题考虑考虑,我可是等着喝喜酒呢!好了,你到外面等一下,我们开个短会,会后我还要找你谈谈占领西安后地工作。”

刘一民只好去外面等候了。

罗荣桓到七军团工作的时间短,过去虽然知道刘一民战功显赫,但是没有想到他考虑问题都是从红军全局着眼地,提的建议也都是全局性、战略性地,而且好像首长们很重视它的意见。加上对张国也不了解,感觉刘一民地一些话不可思议。

所以,出来后罗荣桓就对刘一民说:“军团长,这样说张主席恐怕不好,他可是我党元老,也是四方面军和川陕根据地领导人。”

刘一民看了看罗荣桓,感觉罗荣桓确实是原则性强,忠厚坦诚。就意味深长地说:“政委,我党初创时期在用人上有很多失误,向忠发还是我们的总书记呢,现在提起他谁不脸红啊?张国焘是一大代表,还受过列宁同志接见,在党内一部分人心目中很有市场。你不了解他地所作所为,见了曾中生,就什么都明白了。不过,这个话要绝对保密。人心隔肚皮,谁能保证国涛同志心里是啥想法呢?”

罗荣桓思想上震动很大,不再和刘一民说话,低头思考去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警卫战士通知刘一民和罗荣桓进去。

再次见到首长们后,周恩来简短地说:“刘一民同志,中央决定派曾中生同志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党委委员。命令随时可以下达西北军政委员会,你负责接你的参谋长上任。”

刘一民一听,好么,搞了半天,球又踢回来了。不过也好,自己总算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救人了。心里默算了一下路程和时间,就说:“请中央命令务必于明日中午12点下达,我亲自去接参谋长上任。请首长们放心,七军团的参谋长,那是一定要履行职责的。”

周恩来满意地点点头:“好,我们等着你的消息!”

出门的时候,毛泽东说:“你要尽快赶到汉中,指挥部队进占西安、渭南,封锁潼关。中央和总部就在广元过年了,等你完成任务,我们再去西安。告诉七军团的同志们,我们向他们拜年了!”

刘一民和罗荣桓忙再次敬礼,向首长们提前拜年。

回到军团部后,刘一民和罗荣桓一商量,就决定由罗荣桓率领军团直属部队和独立师向汉中开进,12师、13师仍然占领旺苍、南江,刘

己亲率骑兵团前去迎接曾中生。

西北军政委员会驻地此时就在通江县城西面地沙河镇,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所在地相距约20公里左右。

刘一民率骑兵团先赶到了南江县城,与驻扎在这里的13师汇合,命令李清、陈大勇注意派部队接应。然后经大河、陈河插向东南。29日上午9点左右,进入通江县境。

进入通江县后,陆续遇到四方面军部队,一听说是中央红军七军团,战士们非常激动,握手、拥抱,然后就派向导一程程相送,很快就赶到了沙河镇附近。

刘一民知道,如果此时贸然去要人,结果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加速曾中生的死亡。因此,他决心先找到曾中生,然后带他一起去见张国,让张国焘措手不及,不得不放人。

在距离沙河镇五、六里远的一个小村子,刘一民他们遇见了川陕省委的一支工作队。队长听说是七军团刘一民军团长来看望张主席、徐总指挥,就非常热情,亲自领着骑兵团往西北军政委员会去。

刘一民看这个队长三十多岁的样子,又是一口湖北口音,就下马与他并肩而行,边走边聊,了解四方面军的情况。

这个队长叫秦敬义,是黄安人,原来是红的一名营长,后来到地方工作队来了。

知道刘一民是七军团军团长后,秦敬义觉得是中央红军会师来了,主动要求带路。

见刘一民主动和他说话,又主动了解四方面军情况,秦敬义感觉非常亲切,边走边谈。

刘一民无意中问道:“张主席在杨柏。徐总指挥和陈昌浩政委在前线,不知道曾中生参谋长在什么地方?”

见刘一民问起曾中生,秦敬义马上就警觉了,回头扫了一眼,见身边尽是中央红军地同志,自己地工作队员都被远远地隔在后面,这才低声说:“曾参谋长被张主席抓了,就关在沙河镇一个院子里。请刘军团长想法给中央汇报一下,能不能救他出来,我们都是他的老兵了,看他被抓,心疼啊!”

刘一民也低声说道:“秦营长,你能不能给我指清楚关押曾中生同志的院子?你放心,我走的时候把你一起带走。”

一听刘一民喊他秦营长,而不是秦队长,秦敬义就觉得鼻子发酸,使劲地点点头。

到沙河镇口的时候,秦敬义陪胡老虎去办了通行手续,部队就进了镇子。

沙河镇是个小镇子,到处都是红军地标语,街上除了一队队走过的红军队伍和红军干部外,还有一些扛着梭镖的地方武装。

路过一个小院落的时候,秦敬义朝刘一民点了点头,就闪到一边去了。

刘一民马上转身,直接朝院子走去。

门口站岗的红军战士把枪一横,挡住了刘一民地去路。

刘一民往一边一让,胡老虎就走了上去,敬了个礼,大声喊道:“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团军团长刘一民同志前来看望四方面军战友,请同志们进去报告一声!”

四方面军虽然还没有和中央红军完全会师,但红七军团和刘一民的大名,战士们都是知道的。两个警卫战士慌忙敬礼,然后有点为难地说:“报告首长,这里关押地是重要犯人,没有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的命令,任何人不能进去。请首长们到总部去办理手续。”

胡老虎大大咧咧地说:“刘军团长就是要来拜访张主席和徐总指挥地。我们马上就要去见他们,这里面有中央新任命的红七军团参谋长曾中生同志,你们四方面军不会把我们七军团地参谋长给关起来吧?同志哥,让下路,有什么事情有我们刘军团长和张主席、徐总指挥去说。”

两个战士正在犹豫,胡老虎抬脚就进了院子,很快骑兵团一个连的战士就涌进了院子。

进到院子后,胡老虎大声喊道:“哪位是曾中生同志?”

见没有人回答,胡老虎又大声喊了一遍。

厢房里终于传出了声音:“我是曾中生,我在这里。”

胡老虎上前抽出马刀,双臂用力,一下就把门弄开了。

就着门口射进地光线,胡老虎看见床上坐着一个人,上前又大声喊了一句:“曾中生同志!”

那人叹息了一声,沉声说道:“别喊了,我就是。同志们,你们终于来了!”

胡老虎又轻声问道:“能走不能?”

曾中生说能,跟着胡老虎就走出了屋子。

走到院子里,胡老虎一打量,见曾中生三十三四岁的样子,个子不高,浓眉,圆脸,眼睛很有神,如果脱去身上破旧的军装,活脱脱一个秀才。就立正敬礼:“报告曾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骑兵团长胡老虎向你报告,我奉命前来迎接你到红七军团上任,请指示!”

“红七军团?红七军团不是取消建制了么?”曾中生惑地问道。

胡老虎心想,这曾参谋长不知道被张国焘关了多长时间,连七军团都不知道,忙说:“报告曾参谋长老红七军团是取消了建制,现在的红七军团是湘江战役后由红十八团发展成中央警卫师,又由中央警卫师发展起来的。下辖红11、12、13三个主力师和独立第一师,军团直属骑兵团、警卫团、炮兵团、重机枪团、工兵团、辎重团,是中央红军一等一地主力军团。”

说完,胡老虎又说:“请参谋长出院子,刘一民军团长亲自来救你了,就在院子外面等着。”

曾中生正在为胡老虎的话吃惊,这样的军团都快赶上四方面军全军的兵力了,什么时候多了一支这样的精锐部队啊?正在感叹,就听说军团长在院子外面,忙跌跌撞撞地向院子外面跑去。

各位书友大大,谢谢票票支持,山人敬礼了!希望大家踊跃投票,如果本书能进入月票榜前十名,山人决心拼死双更!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

第361章 横扫鲁东南(四)第1484章 滦河大战(下)第1章 这也是穿越第1507章 天津无秘密第1442章 覆灭(二)第1119 茶馆第839章 日本救国军(下)第843章 君能守住长沙否?第1359章 激战长春(十)第685章 小年夜第31章 三战小水(三)第791章 四喜丸子第1489章 对决(续)第248章 沸腾的天津(七)第1576章 交趾故地第733章 喋血赣江(六)第1269章 矛隼第1060章 血染汉水(四)第684章 年货第1354章 激战长春(五)第460章 连云港(七)第212章 晋祠(五)第772章 尹集(续)第232章 袭取天津(四)第1221章 亲情第658 重炮传奇(续)第385章 鲁中战役(八)第39章 溪口之战(八)第1127章 佳人远行(续)第1363章 鼾声震天第587章 “樱花”在行动第625章 沈鸿烈(续)第1320章 日军第六军的挽歌(续)第812章 思念第624章 沈鸿烈第20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第892章 砍头、破肚、断尾第981章 棋高一着第12章 彭总的笑容(二)第1524章 一战定华北(十)第852章 恐吓(下)第749章 遍地八路第192章 袭取太原(六)第1558章 树倒猢狲散第616章 传达第1342章 狗皮膏药第901章 磁窑歼敌第1369章 火!火!火!(续)第1211章 文化精英(续)第983章 鸣镝第380章 鲁中战役(三)第763章 汤沟擒顽(续)第411章 浩劫(三)第19章 新颖的战术动作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1370章 五个坚持第1137章 扑朔迷离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1467章 乔巴山第176章 色诱(四)第114章 涪嘉战役(九)第992章 葬礼第441章 周村血战(七)第1231章 中国、中华民族(续)第1088章 动向第849章 沙扬娜拉第38章 溪口之战(七)第867章 白彦镇(续)第33章 溪口之战(二)第594章 金泽同乡第1488章 对决第1297章 到工厂去,到农村去(续)第1138章 扑朔迷离(续)第203 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挽歌(五)第1144章 博弈(续)第511章 横扫(一)第1315章 夜的眼第1291章 吴健雄第1315章 夜的眼第723章 拖刀计(续)第843章 君能守住长沙否?第1320章 日军第六军的挽歌(续)第1193章 孤岛新闻记者座谈会(续)第470章 冷枪冷炮运动(一)第909章 屁滚尿流第862章 老子是沈南塘第571章 嗨,谷寿夫一四七六一声叹息第559章 谷寿夫的对策第407章 坊子夜话(二)第1498章 伞兵突击(续)第1311章 敲竹杠敲到美国人头上了第832章 站在正义一边(续)第1054章 忧心如焚(续)第1584章 番外 六、日本战后重建问题第140章 东风第一枝(八)第1102章 戈兰壕vs战车师团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决心第1204章 忽悠第1472章 迟到的中途岛大战(续)